陈斌
目的:探讨电击伤患者的观察与抢救。方法:对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电击伤患者10例抢救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抢救30分钟内恢复自主呼吸8例,80分钟恢复自主呼吸1例,死亡1例。结论:对电击伤患者的抢救必须分秒必争,诊断与抢救应同时进行。治疗原则为脱离电源,及时进行人工呼吸和体外心脏按压等紧急抢救,以及创面处理。
作者:王建国 刊期: 2015年第09期
心绞痛是冠心病的一种,产生原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腔隙狭窄引起的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从而心肌出现暂时性缺血、缺氧,继而心前区出现疼痛感的一系列综合征。心绞痛具有前胸压榨性阵痛并伴有其他症状的特点,疼痛部位主要集中于胸骨后部,辐射区可至心前区与左上肢。常发病在患者情绪激动或劳动时,持续时间大约几分钟,可通过休息或者服用硝酸酯制剂缓解或消失。常见诱因有劳累、饱食、受寒、情绪激动、机体循环衰竭等,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年男性。现今的治疗药物主要有硝酸酯类、钙通道拮抗剂、肾上腺素受体阻断剂等,但这些药物会对患者的已经衰弱的心脏造成进一步的损伤,有较大的副作用。因此研究人员一直在寻找有效又无副作用的药物来缓解心肌缺血。
作者:郑效坤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中医情志护理对胸痹患者负性情绪及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3年10月我院中医科收治的90例胸痹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的分组方法将其分成以常规护理的为对照组和以中医情志护理的为观察组,每组45例,2组均采用相同的方法进行治疗与常规的护理,而观察组组则需多加入中医情志护理,以1个月为1个疗程,再分别采用遵医行为表、护理满意度表、HAMA、SDS对2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的遵医行为89.43±8.65分,护理满意度93.45±7.6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6±5.34分、81.34±4.65分,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HAMA14.32±2.35分,SDS15.23±3.2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65±3.67分,26.63±4,86分,2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运用中医情志护理,可以显著减轻对胸痹患者的负面影响,遵医行为表现的更好,增加对护理的满意度,使患者保持心情愉快,对疾病的快速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学建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血浆G试验检测对诊断霉菌性鼻窦炎( Fs)的价值。方法:Fs确诊患者35例和健康对照组10例,取患者外周血分离血浆,用G试验方法检测各组血浆(1,3)-β-D葡聚糖( BG)浓度。结果:32例真菌球型真菌性鼻窦炎中,28例BG平均浓度37.6±12.9pg/ml,阳性率为87.5%,4例检测值<5 pg/ml;1例急性暴发型检测值为835.2pg/ml,2例慢性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检测值分别为335.2 pg/ml、695.2 pg/ml。对照组及FS术后检测均<5 pg/ml。结论:FS患者血浆B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提示G试验可作为FS的诊断指标。
作者:唐婷婷;吉飞跃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饮食护理应用于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于我院行血液透析的5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25例。在治疗过程中,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饮食护理,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相关生理指标变化情况。结果:2组患者干预前的空腹血糖、尿素氮、肌酐、血红蛋白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经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上述指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饮食护理干预前,2组患者的每天每公斤体质量摄入的平均蛋白质为以及平均热能为无明显差异,P>0.05,经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每天每公斤体质量摄入的平均蛋白质为以及平均热能摄入量较对照组明显改善,营养状况明显改善,P<0.05。结论:对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予以饮食干预和营养指导是有必要的。
作者:张萍萍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无偿献血的血液质量控制。方法:根据2009年~2012年血液非正常报废情况的统计学分析,总结导致血液非正常报废的主要原因,进而探讨如何加强流动采血车的血液质量。结果:因乳糜血报废的占所有报废血的55.53%,因ALT高而报废的血液所占的比例为14.44%,因不足量报废的血液占3.70%,因破损原因报废的血液占3.77%,因过期而报废的血液所占的比例为3.56%,因其他原因而报废的血液比例为18.28%。结论:血液非正常报废的原因有很多,主要的是乳糜血、不足量、破损、过期等其他原因。净化流动采血车的环境、严格消毒各种原辅材料、加强采血员的职业技能、对无偿献血者进行严格的体检筛查等方法可以加强流动采血车的血液质量控制及减少血液资源的浪费。
作者:陈小嫄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分析研究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手术腰硬联合麻醉和全身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于本院就诊的9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麻醉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 n=45)以及观察组( n=45);对照组进行全身麻醉,观察组患者则采取腰硬联合麻醉;比较2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术中各项指标的监测结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低血压、高血压的发生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数据的对比结果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于行股骨颈骨折手术的老年患者而言,2种麻醉方式的镇痛效果均较为显著,但腰硬联合麻醉比之全麻具有更为理想的临床效果。其不但可以减少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同时也可避免全身麻醉对患者心血管系统造成的损伤,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荣莉;赵波;刘丽君;马明华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慢性腹泻的发病原因和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科室就诊的慢性腹泻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分析临床资料。结果:慢性腹泻的常见病因有:非特异性炎症、功能性腹泻、胃肠手术后腹泻及细菌性痢疾、肠结核、肿瘤、寄生虫病等。临床特点各异。结论:慢性腹泻发病机理不同,临床表现也各不相同,在治疗时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合理的治疗方法和理念,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有利于疾病的治疗。
作者:张萌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评价高血压患者应用硝苯地平结合卡托普利治疗的临床疗效与综合效益。方法:将选择卡托普利治疗患者89例纳入对照组,硝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患者80例联合组,对比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压、心率水平变化,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显效率50.00%、总有效率97.50%,高于对照组30.34%、71.91%,无效率2.50%,低于对照28.09%,治疗后4周、8周联合组舒张压、收缩压低于对照组,联合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28.75%,高于对照组16.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硝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疗效较好,降压速度快,但可能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不排除部分患者不耐受而退出治疗的可能,医师与患者应综合考虑风险、获益。
作者:李虎山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强化重心转移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偏侧空间忽略患者,忽略程度,平衡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1月住院康复患者68例,均为脑卒中伴偏侧空间忽略( Unilateral spatial neglect USN)患者,随机分成强化组和对照组2组,2组均给予常规药物和康复训练。强化组在常规康治疗基础上,增加强化重心转移训练内容。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应用Berg平衡量表(BBS)及改良Barthel 指数(MBI)评估2组患者的平衡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DL)。应用线段等分试验( line-bisection test ),线段删除试验( line cross-out test ),画钟试验( clock drawing test )评估4周后2组USN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的BBS,MBI以及线段等分试验,线段删除试验,画钟试验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1),治疗后2组间比较存在差异(P<0.05)。结论:强化重心转移训练可以明显改善脑卒中后偏侧忽略患者的忽略程度,平衡功能以及ADL。
作者:郭天龙;刘景隆;郭宇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认识并了解孕前保健在预防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保障母亲安全发挥的确切作用。方法:以随机抽样的方法采用调查问卷和检查检验相结合方式。调查夫妇双方共同接受孕前保健服务、仅女方接受孕前保健服务和未接受孕前保健服务的妇女及其新生儿。结果:夫妇双方共同接受孕前保健服务并进行系统孕产期保健服务后其感染性疾病、合并内外科疾病、胎婴儿发育缺陷与异常及新生儿病理性疾病发生等方面均有显著性影响。结论:孕前保健对孕产期母亲和胎婴儿发育可产生有利影响,应采取有力措施推广夫妇双方共同接受孕前保健服务,维护母儿安康。
作者:闻汇;王丽芬;赵静;宋玉华;韩淑杰;刘杰;蒋艳红;类成荣;郑金花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平阳霉素、地塞米松、利多卡因混合局部注射联合手术切除治疗头颈部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头颈部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确诊后首先应用平阳霉素、地塞米松、利多卡因混合局部注射,待瘤体明显缩小,质地韧硬,边界清楚后再行手术切除。结果:所有患者瘤体切除均>90%,皮肤和皮瓣移植均成活。术后均未出现明显的组织器官的缺损或畸形。随访1~8年,平均2年,3例患者复发后再次入院治疗,其余患者均未见复发,治愈率为94.8%。结论:平阳霉素、地塞米松、利多卡因混合局部注射联合手术切除头颈部海绵状血管瘤可以达到彻底治愈和改善畸形的目的,疗效令人满意。
作者:周长友;刘洋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分析R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原因,探讨预防对策。方法:按患者有无感染获得性肺炎将其分为VAP组(97例)和非VAP组(83例),对比2组患者相关资料,分析VAP发生的原因,并探讨对策。结果:VAP组年龄、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有无气管切开、有无胃管留置、制酸剂的使用以及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均与非VAP组呈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住院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越长的患者易发生 VAP,而有气管切开、胃管留置者也易发生VAP,机械通气时使用制酸剂、糖皮质激素会降低VAP的发生。
作者:袁威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无创通气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方法:所选患者均为我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期间收治的严重呼吸道疾病需要进行无创通气患者,共60例,同时排除不能耐受麻醉或者进行无创通气治疗患者。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无创通气,观察组患者在无创通气的同时给予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初次下床活动情况;记录2组患者术后初次排气时间和2组患者尿管的留置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初次下床活动时间、初次排气时间、胸部切口愈合时间早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无创通气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显著,有助于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郭亚军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和比较人工流产和药物流产用于终止早期妊娠的疼痛情况、阴道出血情况和流产成功率。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7月在我院要求终止妊娠的妇女220例,分为人工流产组和药物流产组,术后对孕妇的流产成功率、阴道出血时间和出血量、疼痛情况等进行对比,分析2种流产方式的利弊。结果:人工流产组在流产成功率、阴道出血时间和出血量2个方面情况明显优于药物流产组,药物流产组的疼痛程度较人工流产组轻,2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人工流产和药物流产两种终止妊娠手术的方法各有利弊,在临床中应根据孕妇实际情况慎重选择。
作者:樊爱粉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研究无环鸟苷( ACV )双途径给药联合白细胞介素Ⅱ( IL-2)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 HSK )的疗效及降低复发的作用。方法:将确诊的 HSK患者随机分2组,治疗组35例在无环鸟苷双途径给药的同时联合 IL-2全身应用。对照组30例用无环鸟苷滴眼剂点眼治疗,治愈后随访2年。结果:治疗组病程较对照组缩短( P<0.01),随访结果显示:治疗组的复发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 P<0.05)。结论:临床应用ACV双途径给药联合IL~2治疗HSK疗效明显,可缩短病程,降低复发率。
作者:苏剑;冯战超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在老年性高血压中实施健康教育护理的临床作用。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门诊收治的50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进行临床研究。将其按就诊先后顺序均分作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一般的护理指导,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系统性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后,对照观察2组病患的健康知识掌握率、血压下降率。结果:干预后,研究组的健康知识掌握率显著提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的血压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系统性健康教育,可显著改善其血压,提高其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增强其配合治疗的依从性。
作者:宋劭群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健康体检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现象及危险因素。方法:分析2012年1月~2012年12月于本院门诊行健康体检的780例体检者情况,总结其中出现的不安全现象以及危险因素,并以此为依据采取相关预防措施。结果:体检过程中,780例体检者不安全现象发生率为32.7%(255/780),其中晕针、晕血发生几率高,占12.1%(94/780),其次为低血糖发生率8.3%(65/780),还包括高血压急症、心律失常、针刺、伤跌倒,分别4.7%、2.1%、4.1%、1.4%。结论:体检过程中可因个体差异出现晕针、低血糖等不安全现象,需得到体检人员的重视,采取相关措施进行干预,并通过安全教育提高体检者自我保护意识,减少不安全现象的发生。
作者:杨喜春;潘承法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通过探讨老年晚期直肠癌应用替吉奥胶囊联合放疗治疗的临床效果,旨在为提高近期疗效、降低毒副反应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晚期直肠癌患者82例,随机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2组,对照组给予患者放疗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口服替吉奥胶囊联合放疗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疾病控制率、疼痛缓解率和毒副反应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7.80%、疾病控制率为80.49%、疼痛缓解率为70.73%,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治疗方式不良反应差异不显著。结论:应用替吉奥胶囊联合放疗治疗老年晚期直肠癌能提高治疗有效率、有效控制病情、减轻患者疼痛和毒副反应,近期疗效显著。
作者:冯俊岭;闫杏玲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浅谈骨盆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93例骨盆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对93例骨盆骨折患者的系统治疗后93例患者全部满意出院,且预后状况良好。结论:通过对骨盆骨折患者进行有效的临床治疗后,显著提高了患者的康复几率和生活质量,并积极预防并发症。
作者:王联升 刊期: 2015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