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赟赟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冠心病介入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效果。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90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所有患者均予以综合护理干预,对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术后并发症出血或皮下血肿发生例数多10(11.11)例,心律失常发生例数少1(1.11)例;干预前患者SAS、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后(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显著减少冠心病介入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作者:洪书新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多探头联合在颈部血管超声检查中的应用分析。方法:选择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的患者150例,先用常规高频线阵探头检查,再用多探头检查,对2种检查结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多探头联合检查法的颈动脉斑块形成检出率、颈动脉内中膜增厚显示率明显高于单独检查法,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探头联合应用于颈部血管超声检查中时,可清晰显示病变情况,提高诊断准确性。
作者:张萍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术在半月板撕裂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3年9月以来我院收治的56例半月板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在救治的过程中对56例患者行关节镜下半月板损伤缝合手术,采用全内缝合法进行垂直缝合;对于半月板前角及前体部损伤者,采用可吸收缝线内外缝合法进行缝合。结果:术后对患者进行半年的随访,根据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评分,患者手术之后的评分为78~100分,平均评分为93.6±3.3分,手术之前的评分为40~61分,平均43.7±3.7分,手术之后的膝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手术之前(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膝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术在半月板撕裂伤中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松林;阿里木江·阿布力米提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针对镇静安眠类药物中毒患者,对其完成急诊护理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镇静安眠类药物中毒患者44例。对所有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有效方法对患者实施急诊护理。结果:在本次研究过程中,对患者采取洗胃以及纠正呼吸等相关的综合治疗方法,在此过程中配合实施护理干预,终获得的护理效果显著。临床治愈患者43例,临床治愈率达到了97.73%。对生存的43例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终护理满意度达到了100%。结论:针对镇静安眠类药物中毒患者,研究有效方法对其实施急诊护理,终获得的护理效果肯定,患者的临床疾病获得了快速康复,有效表现出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琳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甲状腺结节的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4年4月天津某医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320例,对其甲状腺彩色超声的结果进行分析,观察不同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HbA1c水平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结果:320例2型糖尿病患者甲状腺结节患病率为53.75%,男性患病率明显低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x2=6.532,P=0.011)。甲状腺结节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长,随着病程的增加、糖化血红蛋白的增长而升高。结论:糖尿病患者甲状腺结节患病率高于健康人群,不同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HbA1c水平对甲状腺结节患病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甲状腺结节的筛查具有必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任丽萍;于佳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研究分析急救护理管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的效果。方法:根据我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36例来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2组,对照组60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76例患者接受一体化急救护理组。结果:干预组患者临床的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患者死亡率比对照组低,其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x2=6.94、6.94,t=3.49,P<0.05)。结论:医院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提供急救一体化护理具有比较好的效果,能够提升现代化急救护理的有效性,为患者提供绿色通道,对其康复起到促进效果,对患者的生命进行挽救。
作者:于春秋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究曲美他嗪联合左甲状腺素钠治疗对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甲减性心脏病)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135例甲减性心脏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68例,对照组67例。对照组予以左甲状腺素钠治疗,研究组予以曲美他嗪联合左甲状腺素钠治疗,分析2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5.59%高于对照组77.61%,治疗后LVEF、LVESD、LVEDD、FT3、FT4、TSH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曲美他嗪联合左甲状腺素钠治疗可显著改善甲减性心脏病患者心功能。
作者:刘新艳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并分析心脏超声在心脏淀粉样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0年9月~2014年8月收治的20例心脏淀粉样变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的体表心电图和心脏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准确的分析探讨。结果:在本次研究的20例心脏淀粉样变患者中,患者的刚果红染色都显示阳性,确定属于心脏淀粉样变患者。有9例患者是属于病变累及肾脏,有3例患者是属于病变累及腹部脂肪组织,有6例患者是属于病变累及直肠粘膜,有2例患者是属于病变累及口腔黏膜。同时在本次检查患者中,有15例患者的血清常规检查和尿液常规检查游离单克隆轻链的含量发生了明显上升,有3例患者的血清中发现游离单克隆轻链的含量发生了明显上升,剩下的2例患者尿液检查中发现发现游离单克隆轻链的含量发生了明显上升。结论:心脏超声检查对于心脏淀粉样变患者的诊断过程实施有着重要作用,在患者检查过程中出现了心室肌肥厚以及心内膜下心肌出现了颗粒样的反光增强现象时,需要对患者的病情在症状进行合理考量,从而进一步做好确诊和治疗过程实施。
作者:韩昕妍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研究探讨改良Stoppa入路手术用于髋臼骨折中的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将88例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采骼腹股沟入路治疗,对试验组的40例患者采用改良Stoppa入路治疗,并对2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术后优良率进行观察比较,研究分析2种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及可行性。结果:经我院研究分析,相比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的出血量明显较少,并且术后优良率方面也明显较高,且上述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我院研究发现,对骨盆髋臼骨折患者实施改良Stoppa入路手术治疗,具有出血量少、并发症少以及安全便捷的特点,可以有效治疗患者的髋臼骨折,具有高度的可行性,应当推广使用。
作者:艾克白尔·吐逊;努尔买买提·阿木提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检查对网球肘的诊断价值以及定期随访的重要临床意义,以提高网球肘的治愈率。方法:选择80例网球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前不行超声检查,观察组实施高频超声检查后对症治疗;2组均采用SAS做出评估以判断2组患者病情改善情况。第1次治疗后,再将观察组40例分为定期随访组与非随访组,定期随访组每2周做1次肘关节的超声检查,共随访4次,依超声检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非定期随访组4周后做1次肘关节的超声检查,指导临床治疗,2组也采用SAS做出评估以判断2组患者病情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实施高频超声检查后对症治疗,较对照组患者SAS评分明显降低,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定期随访组较非随访组SAS评分也明显降低,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超声检查对网球肘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而且定期随访对于网球肘的治疗及预后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这2种方法值得临床广泛地应用普及。
作者:孙丽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对比肾结石合并输尿管结石行经上盏与经中盏入路PNL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3年9月~2014年9月本院收治的肾结石合并输尿管结石患者6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2例,2组均采用PNL术治疗,对照组予以经中盏入路,研究组予以经上盏入路,对比2组的手术疗效。结果:2组术中出血量与建立通道时间无明显差异( P>0.05),但研究组碎石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研究组的结石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2组胸膜损伤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但研究组持续血尿、术后疼痛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经上盏入路PNL术治疗肾结石合并输尿管结石的手术时间较短且结石清除率高,但其术后疼痛的发生率增加,临床应根据患者实际进行合理选择。
作者:申长发;张海芳;谢娜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跌倒风险评估护理在住院糖尿病老年患者预防跌倒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内科病房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跌倒预防护理,研究组除与对照组相同的常规跌倒预防护理外,在患者入院时做跌倒风险评估,根据风险等级给予不同的跌倒干预护理。结果:研究组跌倒预防护理总有效率达到95.83%,对照组仅有87.5%,2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住院糖尿病老年患者采取跌倒风险评估,能大大提高常规预防跌倒护理的效果,减少跌倒事件的发生。
作者:许仕云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黄体酮胶丸联合坤泰胶囊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84例不孕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2例。本研究中所有不孕症患者均于月经周期第5天开始服用坤泰胶囊,每次4粒,每天3次,经期停药,服药期间避孕。治疗组于排卵后给予黄体酮胶丸200mg,每晚睡前口服,连用15天。治疗3个月经周期为1疗程。观察研究对象治疗前后的子宫内膜类型和厚度。治疗1疗程后,统计1个月内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妊娠率。结果:治疗前2组间子宫内膜厚度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间子宫内膜厚度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前后内膜形态的比较,治疗后,A型子宫内膜多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间妊娠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黄体酮胶丸联合坤泰胶囊治疗黄体功能不全的不孕症有较好的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妊娠率。
作者:吴宏;杜婷;谭晓清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研究女性盆腔CT的护理对策。方法:通过CT扫描来分析100例女性盆腔疾病患者的盆腔情况,根据相关的判断标准来对护理工作质量进行等级的划分,从而找出女性盆腔CT护理的有效对策。结果:通过总结护理工作可知,有79例患者的护理工作达到了较高水平,17例患者的护理工作水平一般,其余患者的护理工作水平较差。除了高质量的护理工作外,其余的患者都不需要再次扫描来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进行确认。结论:在CT检查后,加强患者的护理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有效的护理工作可以让CT扫描影像的清晰度得到提升,为后期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而且还可以有效提前患者的治愈周期。
作者:佟灵丽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联合腹膜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疗效。方法:资料选取我院收治的CRF患者98例,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案分为2组,对照组49例行腹膜透析治疗,研究组49例行血液透析联合腹膜透析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血液学指标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2组肾功能、血液学指标水平均优于治疗前,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BUN、Scr等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12.24%,比对照组26.53%低(P<0.05)。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腹膜透析治疗CRF,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付水鸽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保留迷走神经腹腔支和肝胆支的胃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80例进行胃癌手术的患者,以数字表为依据随机分2组,观察组施行保留迷走神经腹腔支和肝胆支在胃癌根治术,对照组施行传统胃癌根治术,并对比观察2组患者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记录患者住院时间和出现的不良反应,随访中胆囊收缩功能及胆囊病变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首次排气时间分别为83.23±12.15小时、97.42±15.26天,首次排便时间分别为102.56±15.25小时、133.64±18.87小时,住院时间分别为11.41±1.56天、16.30±1.53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2.5%(9/40)、47.5%(19/40),胆囊收缩功能不良率分别为22.5%(9/40)、87.5%(35/40),胆囊病变率分别为27.5%(11/40)、77.5%(31/4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保留迷走神经腹腔支和肝胆支的胃癌根治术有利于患者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还降低了术后胆囊病变的机率,值得临床运用。
作者:陈文超;韩斌;庞志刚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研究分析循证护理模式应用在宫腔镜术中并发症护理工作中的效果,通过科学的循证护理措施提高并发症预防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入住本院接受宫腔镜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方法对其开展临床并发症护理,总结循证护理模式的主要措施,评价其对于宫腔镜术中并发症的预防效果。结果:实施循证护理后,患者的术中并发症发生情况大大减少,有1例患者在接受B超下子宫纵隔切除术过程中发生子宫穿孔,即刻停止手术,仔细观察患者的病情发展以及临床表现,采用缩宫素以及抗生素进行对症治疗后,患者取得痊愈并终顺利出院。结论:针对宫腔镜手术治疗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是能够大大减少其临床并发症发生率,达到良好的术中并发症预防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桂乐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分析脑血管病后遗症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2014年9月本院诊治的脑血管后遗症患者100例的临床资料,按照1:1抽样调查法平均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心理护理干预,分析2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和认知功能情况。结果:护理后,2组SDS、SAS及MMSE评分均有所改善,但研究组SDS、SAS评分值、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以及MMSE评分值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脑血管后遗症患者的效果较好,可有效调节患者心理状态,提升其生活质量,改善其认知功能。
作者:李唯一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新型长效酰胺类局部麻醉药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将我院普外科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需要行腹股沟嵌顿疝手术的80例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入手术室后麻醉诱导时吸入5%七氟醚,根据术中需要来调节七氟醚的浓度。观察组患者进入手术室后与对照组患者吸入相同浓度的七氟醚,同时吸入纯氧(4L/min),置入喉罩通气,采用0.25%左旋布比卡因以体重0.5mg/kg的用量行患侧髂腹下神经阻滞,术中吸入2.5%~5%的七氟醚。分别记录了2组患者不同监测时间点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术后麻醉苏醒时间、术后疼痛评分以及2组患者的术后的躁动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不同监测时间点的各项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新型长效酰胺类局部麻醉药在临床应用中,安全、有效,在产科应用中,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郑荣珍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长期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6月于我院长期接受血透治疗的患者8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实验组47例,对照组40例,2组病例均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病例在此基础上应用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3个月后,评估护理措施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实验组长期血透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比较2组生理机能、躯体疼痛、生理职能、精力等生活质量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在长期血透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各级医院推广。
作者:张宇平 刊期: 2015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