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晓敏
目的:探讨附子理中汤治疗消渴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2年8月~2014年8月间收治的300例消渴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0例。对照组口服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同时给予基础胰岛素、扩血管、调脂、降压等常规处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给予附子理中汤加减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4周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67%,对照组为78.67%。2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P2hPG)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附子理中汤是治疗消渴病的理想药物,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各项指标,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刘涛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对多重耐药菌(MDRO)医院感染控制中应用多学科协作模式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1年5月临床培养的MDRO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应用多学科协作模式实施前、后的MDRO检出率和医院感染率进行观察对比。结果:实施后,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和接触隔离措施执行率均高于实施前(p<0.05);MDRO检出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MDRO的医院感染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中应用多学科协作模式,能够有效降低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率。
作者:张丽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脐疝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3月~2014年8月11例妊娠合并脐疝患者手术治疗的护理资料。结果:本组病例经手术治疗及护理均痊愈,无复发。结论:妊娠合并脐疝经手术治疗及精心的护理,效果是非常满意的。
作者:董玉宁;俞维;范文英;李晶;邹晓燕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外科老年患者外周浅静脉留置针的临床有效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外科住院的老年患者60例,所有患者术后均于外周浅静脉置留置针,并加强留置针期间的心理护理、操作护理、导管护理、封管护理以及健康宣教。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留置针的使用,6例患者发生导管阻塞、导管不畅和脱管的不良反应,但均及时处理,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所有患者平均留置针时间为4.5±0.6天。结论:加强对外科老年患者静脉置留置针的护理,对提高留置针安全,确保其发挥留置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刘英琨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索儿科健康教育的方法及对患儿家长的效果。方法:选择240例住院患儿家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120例)和对照组(12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健康教育,对2组患儿家长健康知识知晓率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儿家长疾病知识(90.83%)、用药知识(85.83%)、预防知识(91.67%)和护理知识(93.33%)的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服务满意度(113例,94.17%)高于对照组(92例,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751,P<0.05)。结论:儿科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进行健康教育,可提高患儿家长的健康知识知晓率,有效改善护患关系。
作者:王璞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分析初次鼻内镜手术与修正性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疗效对比。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5例修正性鼻内镜手术与45例初次鼻内镜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采用2种不同手术对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治疗效果。结果:初次鼻内镜手术组治疗有效率为93.3%(42/45);修正性鼻内镜手术组治疗有效率为95.6%(43/45),2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对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采用手术治疗的同时,结合熟练的技术,同时做好围术期的护理,2种手术均能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常尚揆;李玉华;刘瑾;夏静;史月莹 刊期: 2015年第18期
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改善以及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人们平均寿命得到了延长,人口老龄化已成为我国面临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老年人所占比例不断增加。2000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越过老龄化标准线(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10%以上),进入老年社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机体组织形态和脏器功能也不断发生退行性变化,病患增多,老年患者也成为医院病源的主要人群,手术治疗的60岁以上老年人不仅病例数不断增加,而且年龄也日益增高。由于老年人的脏器功能减退,储备能力低下,且常并存合并症等病理、生理特点,麻醉手术意外相对较高,高龄患者术期并发症和死亡率是年轻人的3倍,麻醉手术的护理尤为重要。本文就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老年患者手术麻醉护理成功的经验,对老年人麻醉手术中存在的主要护理问题,对老年患者在麻醉前、中、后采取的护理方法进行阐述,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王爱华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分析脑血管病后遗症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2014年9月本院诊治的脑血管后遗症患者100例的临床资料,按照1:1抽样调查法平均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心理护理干预,分析2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和认知功能情况。结果:护理后,2组SDS、SAS及MMSE评分均有所改善,但研究组SDS、SAS评分值、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以及MMSE评分值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脑血管后遗症患者的效果较好,可有效调节患者心理状态,提升其生活质量,改善其认知功能。
作者:李唯一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分析人性化整体护理在妇产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入医院妇产科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采用抽签法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人性化整体护理,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2组患者的抑郁、焦虑状态,并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护理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后SAS、SDS评分分别为27.26±2.25、26.98±2.43,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服务态度、操作技能、访视质量评分分别为5.13±0.59、5.27±0.31、5.39±0.44,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产科手术中予以人性化整体护理,可缓解患者消极情绪,提高手术质量。
作者:王爱军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经直肠腔内超声检查在前列腺疾病诊断中的价值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1年8月来我院治疗的前列腺疾病患者140例,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70例患者采用经直肠腔内超声的检查,对照组70例患者则采用经腹超声检查,将两者的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较。结果:术后的病理检查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存在9例前列腺癌,对照组患者存在11例前列腺癌,而实验组经直肠腔内超声检查结果显示有8例前列腺癌,而对照组的经腹超声检查结果显示有6例前列腺癌,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的病理检查显示实验组患者存在前列腺重度增生伴钙化的有21例,对照组患者存在有22例,而实验组经直肠腔内超声检查结果显示有20例,而对照组经腹超声检查结果显示有15例,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病理检查显示实验组患者存在前列腺严重钙化24例,对照组患者存在有25例,实验组经直肠腔内超声检查显示有22例,而对照组经腹超声显示有18例,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经直肠腔内超声检查对前列腺疾病诊断中有着较高的准确率,明显强于经腹超声,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窦新萍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教学法在神经内科护理带教中的效果。方法:选择180名神经内科实习护士,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90人和观察组9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临床带教法,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带教法,分析2组护生的理论与操作平均成绩,对2组护生对带教老师满意度以及患者对护生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满意度(护生对教师满意度及患者对护生满意度)和理论及操作平均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路径法在神经内科护理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有效提高了护理带教的质量和满意度。
作者:姜琰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对晚期胃癌的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83例晚期胃癌患者均采用SOX方案化疗,同时进行临床护理干预,减轻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83例患者CR13例,PR28例,SD19例,PD23例,有效率达49.3%。结论:对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提高药物的疗效。
作者:王玲艳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及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8月~2012年8月收治的100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上述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和总结围术期护理体会。结果:本组100例患者经积极治疗和围术期护理后,仅发生呼吸道感染3例,合并泌尿系感染3例,深静脉血栓和褥疮各1例,经相应处理后出院前均得到有效控制,无死亡和伤残病例。所有患者均于术后2周内痊愈出院,随访1~2年发现有2例患者术后2个月因心肌梗死而死亡,5例出院后6个月~1年内死亡,2例出院后4个月左右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其余患者均恢复良好。结论:实施针对性的围术期护理可提高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可以使患者尽快康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汤春睿;裴姝妍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分析肱骨外科颈骨折伴肱骨头前脱位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以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的30例肱骨外科颈骨折伴肱骨头前脱位患者,对其进行术后随访,以了解手术治疗效果及患者的临床满意率。结果:根据Neer评分标准对30例患者进行评分,其中优秀患者21例、良好6例、可1例、差2例。其整体优良率为90%。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伴肱骨头前脱位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有利于脱位和骨折的复位愈合,可提高临床满意率及生活质量,有推广应用价值,在治疗选择方面有合理性和可行性。
作者:晋世康;刘聚红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研究介入断流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0月间诊治的肝硬化门脉高血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1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观察组患者采用联合断流术治疗,对对照组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73%,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8.18%,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患者为5.45%,对照组患者为12.73%,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联合断流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血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不仅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而且还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焦勤书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分析研究在病毒性肝病诊断中临床生化检验指标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收的患有病毒性肝病的病人一共有70例(实验组)。另外,抽取同一时期进行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2组病人常规生化指标和新生化指标给予临床检测以及对比。结果:实验组常规生化检验指标:TP:0.43±0.04;ALB:0.90±0.01;GLO:0.53±0.01;A/C:0.87±0.02。新生化检验项目:PA:0.21±0.02;ADA:0.43±0.02;LAP:0.53±0.02;对照组常规生化检验指标:TP:0.61±0.03;ALB:0.95±0.06;GLO:0.24±0.02;A/C:0.52±0.03。新生化检验项目:PA:0.43±0.01;ADA:0.37±0.02;LAP:0.32±0.01,实验组病人血清当中的TP以及ALB显著低于对照组,GLD等显著要比对照组高( P<0.05);实验组PA显著低于对照组, ADA以及LAP显著要比对照组高( P<0.05)。结论:在病毒性肝病临床诊断采取生化检验指标,具有操作简便、准确率相对比较高等优势,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黎光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总结中药酒浴治疗中风偏瘫的护理经验,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2月~2014年4月治疗的120例中医偏瘫患者,其中男70例,女50例,年龄46~81岁,平均年龄68.9岁,病程6个月~12个月,平均病程8.9个月,合并症:合并冠心病55例,合并糖尿病32例,合并高血压38例。中医分型:肝肾不足型25例,气虚血瘀型30例,肝阳上亢型26例,风痰阻络型39例,所有患者停止其他治疗方案,采用中药酒浴疗法。结果:本组120例患者经过治疗显效74例,显效率为61.7%,有效36例,有效率为30.0%,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91.7%,其中肝肾不足型显效18例,显效率为72.0%,有效5例,有效率为20.0%,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2.0%,气虚血瘀型显效19例,显效率为63.3%,有效10例,有效率为33.3%,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7%,肝阳上亢型显效13例,显效率为50.0%,有效10例,有效率为38.5%,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11.5%,风痰阻络型显效24例,显效率为61.5%,有效11例,有效率为28.2%,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10.3%。结论:中药酒浴疗法对中风偏瘫康复疗效显著,向患者详细介绍中药酒浴制作、水煎的注意事项以及沐浴过程中的细节是护理的要点。
作者:宋春荣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 HD)加血液灌流( HP)对尿毒症脑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30例出现尿毒症脑病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采用血液透析加血液灌流方法治疗,分别观察2组的疗效。结果:在临床上采用血液透析加血液灌流方法治疗的总有效率达到93.33%,高于仅采用血液透析方法治疗的66.66%的有效率,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血液透析加血液灌流方法治疗尿毒症脑病患者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张学光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观察金嗓开音丸与金嗓散结丸联合治疗声带小结的疗效,分析两者结合治疗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将我院2012年~2014年收治的80例声带小结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服用金嗓散结丸进行治疗,观察组联合服用金嗓开音丸与金嗓散结丸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5%,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的80%,2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金嗓开音丸与金嗓散结丸联合治疗声带小结,两者相辅相承,疗效显著,无副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周晓利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临床分析心内科老年患者在医院治疗期间发生心源性猝死的原因。方法:对68例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心内科治疗期间发生心源性猝死患者临床资料,实施回顾性分析,研究其猝死病因。结果:经过分析68例患者发生心源性猝死的主要病因为: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病以及扩张型心肌病。其中患者猝死发生时间60.29%集中在晚上。结论:合并心脏基础疾病的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容易发生心源性猝死,因此对于这些患者在临床治疗中一定要加强心源性猝死预防,尤其是晚上,以确保患者生命安全,提高临床疾病治疗有效性。
作者:黎昌安;丁爱民 刊期: 2015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