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下咽癌术后颈动脉破裂大出血救治体会

赵文华;李会政;崔琳

关键词:颈动脉破裂, 救治措施, 体会
摘要:目的:探究提高头颈恶性肿瘤术后颈动脉破裂救治成功率的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颈动脉破裂发生原因,救治过程. 结果:颈动脉破裂2次,均成功救治,术后意识清,无肌力下降,无偏瘫. 结论:(1)有效压迫并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抢救成功关键;(2)密切的多学科配合、维持稳定的有效循环是成功的基础;(3)正确识别动脉破裂出血先兆可为成功救治赢得宝贵时间;(4)去除颈动脉破裂的诱发因素,可一定程度降低动脉破裂发生机率,是护理工作重点.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Alport综合征病理分析及文献复习

    目的:复习总结电镜下Alport综合征的表现,加强对Alport综合征的认识. 方法:搜集2005~2010年我科的32例Alport综合征的病史及病理(包括光镜、免疫组化及电镜). 汇总各项结果并进行分析讨论. 结果:患者以浮肿,肉眼血尿为首发症状而就诊,平均年龄12. 6岁. 5例有阳性家族史,4例患者曾做过肾穿刺活检, 6例有治疗史. 光镜及免疫组化无特异性表现,电镜下肾小球基底膜出现特征性的厚薄不均,分层撕裂及颗粒状致密物沉积. 肾小管、Bowman' s囊壁及小动脉壁也可见分层撕裂,致密物沉积. 结论:AS在电镜下有特异性表现,在诊断过程中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作者:孙宇;何苗;范桂莲;李慧峰;许凯;卢红明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对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的影响

    目的:探讨冻干重组人脑钠肽( rhBNP)治疗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其临床适用性. 方法:选取于我院住院治疗的69例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常规治疗组. 2组病例均接受常规抗心衰基础治疗,试验组在使用基础治疗的同时给予rhBNP进行治疗. 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氨基末端脑钠肽( NT-proBNP)水平及临床体征的变化. 结果:2组治疗后NT-proBNP水平均有下降,且试验组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 结论: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是治疗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的有效药物.

    作者:张健瑜;梁茜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高龄胆囊炎患者围手术期的预见性护理

    目的:对预见性护理在高龄胆囊炎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4年9月期间收治的高龄胆囊炎患者8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给予预见性护理方法,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高龄高龄胆囊炎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临床效果显著,能改善患者的手术效果,提高护理满意度,同时降低并发症,因而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王印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健康的生活方式在青年高血压病防治中的作用

    目的:提高青年高血压病的防治手段及疾病的控制率.方法:对青年高血压病患者生活方式的指导和干预前后,药物治疗的疗效进行对比评估.结果:通过生活方式的指导及干预,青年高血压患者病情得到理想的控制,无并发症发生,90%血压达到正常水平.结论:在对青年高血压病患者的药物防治同时,通过对其生活方式的指导和干预,改变不良生活方式,从疾病源头抓起,防治结合,达到控制高血压的病情,降低并发症.

    作者:白凤桐;王英鸽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激酶联合苯那普利治疗IgA肾病的临床随访

    目的:探讨激酶联合苯那普利治疗IgA肾病的临床随访. 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3年5月本院收治的IgA肾病患者110例,根据就诊序号随机分组,其中观察组55例给予激酶联合苯那普利治疗,其中对照组55例给予苯那普利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随访情况. 结果:经6个疗效治疗,观察组优19例,良29例,中5例,差2例,优良率为87. 27%;对照组优4例,良32例,中10例,差9例,优良率为65. 45%,观察组在优良率上较对照组具有显著性优势,(x2 =18. 21,P<0. 05),有统计学意义. 经随访1年,观察组优良患者复发3例,复发率6. 25%,对照组优良患者复发9例,复发率25%,对照组复发率显著高于观察组,(x2 =33. 21,P<0. 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使用激酶联合苯那普利治疗IgA肾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经临床随访发现可显著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薛成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简析种植体支抗和尖牙在正畸矫治过程中的初始应力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种植体支抗和尖牙在正畸矫治过程中的初始应力. 方法:选择1例上颌牙后牙缺失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后牙区做多层螺旋CT扫描后在缺失牙区域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口腔正畸矫正的手里模型,以T曲内收尖牙,在施加不同载荷并选择不同力矩的条件下,患者的种植体支抗上产生的初始应力大小,并探讨应力分布位置与规律. 结果:本文分别对4组不同载荷下9个断面节点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可见,种植体支抗在受到力和力矩的共同作用时,M/F值越大,则种植体近中受到的应力值也相应增大,患者主要受到的力是拉应力分布. 且当M/F的值为25. 3和6. 5时,患者能在颈部第一螺纹处分别获得各自的大应力,分别为2. 431N/mm2和0. 291N/mm2. 且在M/F的值为6. 5时,应力分布也为均匀. 结论:对种植体支抗和尖牙正畸矫治过程中的初始应力进行分析和观察,对于选择合适的正畸力、作用位置以及获得佳的尖牙内收效果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健秋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价值

    目的:对外周血T细胞亚群检测在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 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经病理、影像明确诊断确诊的201例恶性肿瘤患者(肿瘤组)以及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145例健康人群(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均对其给予外周血T细胞亚群检测,对比检测结果. 结果:2组检测结果对比(p<0. 05). 结论:对恶性肿瘤患者给予外周血T细胞亚群检测,能够清楚了解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情况,对于提高预后质量、判定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冲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铝碳酸镁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铝碳酸镁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疗效. 方法:随机选自2012年10月~2014年10月在本院确诊为胃溃疡的患者79例,按不同治疗方案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8例予奥美拉唑治疗,研究组41例于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溃疡直径及疗效情况. 结果:治疗后,2组溃疡的直径均有减少,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显著减少,具统计学意义(P<0. 05);研究组总疗效率92. 68%,显著高于对照组71. 05%,具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铝碳酸镁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丽娟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慢性心力衰竭病因诊断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64 排螺旋 CT冠状动脉成像用于慢性心力衰竭病因的临床诊断价值. 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检查诊断的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根据心电图、心脏超声检查分为冠心病组( 64例患者)与扩张型心肌病组(36例患者),均应用64 排螺旋 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 结果:扩张型心肌病组患者的狭窄程度明显轻于冠心病组,差异P<0. 05有统计学意义. 64 排螺旋 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诊断冠心病的符合率约为90. 63%(58/64)、扩张型心肌病的符合率约为86. 11%(31/36). 结论:64 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可疑冠心病、扩张型心肌病的诊断符合率较高,对明确慢性心力衰竭的病因、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瑞琴;岳海霞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替罗非班治疗老年冠心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治疗老年冠心病的疗效. 方法:自2012年2月~2014年8月,我院应用替罗非班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98例,按照完全随机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2组患者均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实验组应用替罗非班治疗,对照组应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 治疗结束后观察2 组患者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 结果:实验组痊愈36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97. 96%,对照组痊愈31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85. 71%,2组相比差异明显(p<0. 05). 结论:替罗非班治疗老年冠心病有效,安全.

    作者:王春蕾;张丹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研究参麦注射液与临床6种常用药物配伍的稳定性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与临床6种常用药物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将参麦注射液同维生素C、果糖注射液、注射用奥美拉唑钠、三磷酸腺苷二钠注射液、盐酸多巴胺注射液及氨茶碱注射液等临床常见药物配伍,分别于配伍后0小时(T0)、2小时(T1)、4小时(T2)、6小时(T3)等4个时间点检测并记录其PH值及不溶性微粒水平差异.结果:⑴除维生素C注射液及三磷酸腺苷二钠注射液2种药物与参麦注射液配伍后,T0-T3时段内PH大值同PH小值差超过0.2外,其余4种药物各监测时段PH值均无明显变化;⑵所有药物在同参脉注射液配伍后,T0-T3各时段内每1ml含10μm以上微粒均低于25粒,含25μm以上微粒均低于3粒.结论:参脉注射液同多种临床常见药物配伍稳定性理想,安全可靠,但用药时仍需严格遵循其使用说明书,在药剂师指导下用药.

    作者:郝爱菊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110例女性受性侵害案件司法精神医学鉴定研究

    目的:研究女性受性侵害案件司法精神医学鉴定的情况. 方法:对2012年2月~2014年12月我院鉴定的110例女性受性侵害案件的司法精神医学鉴定的案例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司法精神医学鉴定女性遭受性侵害的因素. 结果:经过司法精神医学鉴定,遭受性侵的女性年龄多处于15~25岁之间,且文化程度多的为文盲,文盲与其他文化程度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 05,性防卫能力丧失或者性防卫能力减弱者是罪犯首选的犯罪对象,犯罪地点以发生在女性家中为多,遭受性侵的女性多为被迫顺从,且主动报案者的人数较少. 结论:犯罪分子多以性防卫能力较弱或丧失的弱小群体作为侵害目标,为了加强对弱小群体的保护措施,使其合法权益不受破坏,作为司法部门要加大力度打击作案分子,同时社会也要加强对女性免遭性侵知识的宣传教育,减少女性性侵的发生率.

    作者:陈善兵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丙种球蛋白联合氨溴索佐治新生儿重症肺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肺炎的疗效. 方法:选取79例新生儿重症肺炎患者. 观察组及对照组都给予小儿肺炎常规治疗包括保暖,氧疗;使用有效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控制感染;合并心衰者给予强心利尿治疗;止咳止喘药物的应用;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观察组患者再给予丙种球蛋白联合氨溴索治疗.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 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 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丙种球蛋白联合氨溴索佐治新生儿重症肺炎,效果更好.

    作者:曲伟峰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血液透析患者心理障碍产生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近年来,治疗尿毒症经常使用的措施就是维持性血液透析,这种方法在治疗中也是佳的维持生命办法,但是血液透析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在肾脏部分只能起到排泄功能,并不能达到内分泌及新陈代谢的功能.在血液透析长期的治疗中,经常会引起一些并发症的干扰,以及经济方面的压力,导致患者在心理方面和精神方面受到不同的影响障碍.对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及时疏导患者,会对患者疾病的治疗产生很大影响.良好的护理会对患者的心理影响障碍进行及时疏导和解除,从而使患者在良好的状态下接受治疗,改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提高患者的存活时间.本文分析了血液透析患者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针对加强血液透析患者心理障碍在不同阶段的护理对策进行详细探究.

    作者:许兰芬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PrismaFlex连续性血液净化系统应用体会

    连续性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是指所有连续、缓慢清除水分和溶质的治疗方式的总称.本文以CVVH治疗模式为例,详细阐述了PrismaFlex连续性血液净化系统从开机准备、管路预冲和测试以及进入治疗状态的全部过程,对PrismaFlex连续性血液净化系统的功能和技术特点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介绍,以方面广大医务工作者能更好的使用该系统.

    作者:田忠勇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下咽癌术后颈动脉破裂大出血救治体会

    目的:探究提高头颈恶性肿瘤术后颈动脉破裂救治成功率的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颈动脉破裂发生原因,救治过程. 结果:颈动脉破裂2次,均成功救治,术后意识清,无肌力下降,无偏瘫. 结论:(1)有效压迫并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抢救成功关键;(2)密切的多学科配合、维持稳定的有效循环是成功的基础;(3)正确识别动脉破裂出血先兆可为成功救治赢得宝贵时间;(4)去除颈动脉破裂的诱发因素,可一定程度降低动脉破裂发生机率,是护理工作重点.

    作者:赵文华;李会政;崔琳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自拟止痛消肿散治疗骨折术后疼痛肿胀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自拟止痛消肿散治疗骨折术后疼痛肿胀的临床效果.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的方法,将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在鲅鱼圈开发区同济医院骨科住院治疗的72例患者按照就诊时间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自拟止痛消肿散外敷,经过2个疗程(15天)的治疗后,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2.2%(27/9),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6.1%(31/5),临床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自拟止痛消肿散对骨折术后疼痛肿胀效果显著,且经济方便,患者痛苦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厚刚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护理干预对肛肠疾病术后患者尿潴留的效果以及探讨其预防措施

    目的:为了更好的提高服务质量并促进医患和谐,减少肛肠疾病患者术后尿储留的发生率,研究在术后实施临床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抽取120例于2014年9月~2015年1月来我院普通外科住院治疗的肛肠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采取普外科常规手术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在实施普外科常规手术护理的基础上执行护理干预,对比和分析2组患者尿潴留发生情况及住院花费、对护理满意度、对疾病知识掌握程度等.结果:经过分析发现,观察组患者尿潴留发生情况、住院天数和对照组患者相比均显著降低,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 05).观察组患者在对护理人员满意度、对疾病知识熟知程度两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且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肛肠疾病患者术后发生尿潴留实施临床护理干预,不仅可以增加患者对疾病知识的了解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而且有利于促进患者病情的恢复,值得推广和借鉴.

    作者:丁丽杰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观察宣清润燥法治疗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宣情润燥法治疗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效果,就此进行探究分析. 方法:本院选择2013年9月~2014年9月间接受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患者320例,同时将其分为观察组(n=160)以及对照组(n=160),观察组用于宣情润燥法的中药颗粒口服,对照组则采取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进行治疗,观察以及统计2组患者在使用不同药物治疗1个疗程后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偏高(P<0. 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 05). 结论:采取宣情润燥法治疗此病,有显著的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丁立峰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血糖相关特征的关系评价

    目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特征进行分析,从而为鉴定血糖的控制情况与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之间的关系提供依据.方法:入选本研究的患者资料共76例,均确诊2型糖尿病.对患者的认知功能评估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76例入选患者中,分成2组,一组为认知功能障碍组(<26分)共42例;另一组为非认知功能障碍组(≥26分)共34例.对2组患者的家族史、体重指数(BMI)、3天连续7次检测的血糖值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结果:2组比较发现,患者病程、年龄、餐后2小时血糖以及血糖波动值均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且发现血糖的波动值与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有着十分密切的关联.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波动情况、餐后2小时血糖、年龄等均有一定关系,但血糖波动值关系紧密,通过减少波动值可以保护患者的认知功能.

    作者:商艳芬;孙淑杰;张礼凯 刊期: 2015年第21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