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游
目的:通过运用定位抢救模式实施儿科急救,提高急诊护士儿科急救抢救能力。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12月以来急诊科收治儿科抢救病人60例,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患儿实施定位抢救模式,对照组进行常规救护。结果:运用定位抢救模式实施救护后,急诊护士的急救技术操作、急救仪器的使用情况、沟通能力、应急能力、同事间的配合、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都有所上升。结论:通过运用定位抢救模式实施儿科急救能有效提高急诊护士儿科急救能力,值得推广。
作者:冯小华;姬宇;马晓敏;高琼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导向性心理干预方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将择期行腰椎间盘突出症摘除术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为2011年3月~12月的59例患者,他们采用常规的心理干预方法;观察组为2012年1月~12月的112例患者,他们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导向性心理干预方法。比较2组患者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疼痛发生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向性心理干预方法能从一定程度上减轻焦虑,增加疼痛的耐受性,减轻术后疼痛,促进疾病的康复。
作者:李冬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老年患者由于一般身体条件较差,且常常合并其他疾病,因此在对结石的处理上比较棘手,一些开放性的手术常常不能耐受,因此在临床上选择一种创伤小,成功率高的手术方式是研究的重点。自腔镜手术开展至今技术已相对成熟,由于其出血量少,恢复快等特点适合于身体状况较差的患者[1~4]。我院自2006年11月~2011年11月在我院进行微创经皮镜取石术( MPCNL)治疗的50例老年肾结石患者,现将病例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齐政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尚无特效药物,该疾病主要侵犯外周关节,造成关节炎症,亦可以导致身体的其他器官关节周围组织的炎症发生,甚至可能会导致残疾。经常使用非幽体类抗炎药(NSADI),消炎镇痛,和改变病情抗风湿药,容易引起严重胃肠道症状和肝、肾、神经等方面损伤。中医认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属痹证,一般均为本虚标实之病,除应用药物治疗外,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针灸治疗该病的有效性,并受到医疗界的广泛认可。大量临床资料显示,采用多种针灸治疗方法,如针刺、蜂针、温针、麦粒灸、铺灸、电热灸等治疗RA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中国医学认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是由于气血亏虚,营卫失调,肌理疏松,风寒湿邪乘虚侵袭人体,入经中络,致筋脉气血闭阻,血流不畅,邪气滞留蕴结于骨节所致关节僵硬、肿胀、疼痛,肢体屈伸不利;久之则内舍脏腑,出现变证。针灸治疗在病变关节附近取穴,可激发经气,疏通局部经络气血,消疲行滞,散肿止痛;同时配合辨证取穴,可调和营卫,加强逐除留滞关节之风寒湿邪之功效,从而使痹阻之经脉得以畅通,拘急之筋骨得以舒达,不荣之肌理得以濡润。针灸治疗还可通过处方配伍,调理阴阳,补益气血,强壮筋骨,调整脏腑气血功能,调动人体的抗病能力,达到扶正祛邪,防治疾病的目的。
作者:朱世杰;祝骥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助视器和日常生活功能训练尽可能恢复阅读、书写能力,基本做到生活独立,参加社区活动,享受晚年。方法:对132位低视力患者佳视力眼进行研究和跟踪,根据患者个人需要,分别使用单眼望远镜、放大望远镜、显微镜、视频放大器等训练项目。(1)视觉刺激练习、空间定位练习、手眼协调练习;(2)各种阅读方法识别和训练;(3)认知功能如视觉记忆或逻辑推理等诱发训练。结果:指导和训练后73例视力增加了1行以上(55.3%)41例(31%),能借助助视器进行有效的阅读工作,18例(13.6%)保持不变。结论:通过开发低视力周边的视觉功能进行视觉功能康复,助视器配合功能训练,可以提高低视力患者的部分视觉功能。
作者:许慧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糖尿病肾病患者的透析水平,以进一步改善其生活质量和提高存活率。方法:对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20例和非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43例,比较2组患者首次透析前的尿素氮、肌酐、透析期间发生的并发症,死亡原因、存活情况。结果:糖尿病肾病患者存活3年组与3年内死亡组首次透析前肌酐、尿素氮,死亡组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糖尿病肾病组透析低血压、感染发生率、心功能不全等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肾病组。3年和5年的存活率糖尿病肾病组明显低于非糖尿病肾病组(p<0.05)。结论:通过对糖尿病肾病患者透析时机的较好选择、并发症的防治,胰岛素的合理用药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提高存活率。
作者:赵春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综述全膝关节置换术(TKA)股骨假体旋转力线与术后疼痛相关性,减少假体力线不良的术后并发症。方法:查阅近年TKA术中股骨假体旋转定力线基础及临床研究相关文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股骨假体旋转力线不良可造成髌骨轨迹异常、屈曲间隙不稳和胫股假体剪切扭力增加,导致髌股关节综合症,假体磨损、松动、膝前疼痛等。结论:股骨假体旋转力线是全膝关节置换术的重要环节,是引发术后疼痛主要的关节内因素。
作者:杨庆武;赵文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相继出台,患者在就医过程中,对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技术水平及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工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常导致纠纷的发生。
作者:张一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产妇在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 ml,称为产后出血( PPH)。产后出血是分娩期常见和严重的并发症,发病率为2%~3%,它不仅影响产妇的健康,而且至今仍为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产后出血分为3个时间段:胎儿娩出至胎盘娩出前、胎盘娩出至产后2小时、产后2小时至产后24小时3个时期,其中绝大部分发生在产后2小时以内。其预后与产妇失血量、失血速度、产妇的体质有关。失血过快者可迅速发生失血性休克危及生命,休克时间长,即使获救,也有可能引起垂体缺血坏死,继发垂体功能低下的严重后遗症。
作者:魏威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经皮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骶骨骨折的效果。方法:使用经皮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骶骨骨折21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6例,年龄为16~65岁,平均年龄38.3岁。按照Denis分型,1型4例,2型14例,3型3例,术中,在双侧沿髂脊外缘的髂后上嵴做一3~5 cm长的弧形切口,然后将钢板通过皮下通道从切口一端植入到达对侧。结果:平均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为:4.3 cm、45.2分钟和160.8 ml。所有病人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33个月,平均16.3个月。没有发现切口感染、术中神经损伤、内固定物松动或断裂、不愈合或明显的下肢长度不均等。根据Majeed评分系统,功能恢复情况中:优为6例,良12例,可3例,优良率为85.7%。结论:经皮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骶骨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创伤小、并发症少以及恢复快的优点,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王瑞江;李路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对比分析超声与X线钼靶两种临床诊断试在乳腺肿块性质诊断过程中的优势、价值,以及2种方法存在的不足之处。方法:对118例经手术或穿刺明确病理诊断的乳腺肿块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2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比较超声与X线钼靶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符合情况。结果:在118例乳腺肿块性质中,有38例增生性结节患者,超声与X线钼靶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56.72%,47.23,经T检验,P值为0.089,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26例乳腺囊肿患者,超声与X线钼靶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94.25%,73.69%,经T检验,P值为0.008,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中有46例纤维腺瘤,超声与X线钼靶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93.68%,71.09%,经T检验,P值为0.002,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8例乳腺癌患者是,超声与X线钼靶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80.39%,72.26%,经T检验,P值为0.125,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与X线钼靶诊断乳腺肿块时常用的检查方法,在鉴别肿块性质时,两者各有优势和不足之处。然而,相对于良性肿块的诊断,超声更敏感;对于不典型肿块和乳腺癌,建议两者结合起来,综合考虑,诊断的准确率会更高。
作者:李淑巧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我院选自2011年3月-2012年3月收治48例肾病综合征患者进行护理。结果:经过患者与医生和护理人员的配合,明显提高患者的病情以及患者对疾病健康知识的掌握。结论:正确的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从良性,从而加大患者的治疗意识。
作者:张淑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简称肺癌,是常见的肺部原发性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急剧上升,尤其是在工业发达地区,肺癌在男性恶性肿瘤死因中占居首位,在女性中仅次于乳腺癌,占居第2位。特别是在某些空气污染较重的工业区或矿区,肺癌患者的死亡率高居榜首。常见于45~75岁的男性,女性次之,70岁为发病的高峰期,70岁以上略有下降。
作者:王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七叶皂苷钠对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 SOD和MD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前房加压法制备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缺血再灌注模型组和七叶皂苷钠治疗组,各组于术后3天检测视网膜组织中SOD活性和MDA含量。结果: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后,七叶皂苷钠治疗组与缺血再灌注模型组相比,SOD活性明显升高,MDA含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七叶皂苷钠可抵抗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氧化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SOD活性和降低MDA含量有关。
作者:林美英;林水龙;赵晓馥;陈三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总结采用延期胫骨远端锁定钢板治疗严重 Pilon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共21例严重Pilon骨折患者,其中男16例,女5例;年龄19~62岁,平均41.3岁。高处坠落伤12例,交通伤6例,扭伤2例,砸伤1例。骨折按Raedi、Allgower分型:II型13例,III型8例。其中开放骨折5例,Gustilo分型:II型3例,III型2例。于伤后10~14天行切开复位胫骨远端LCP治疗。结果:21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21个月,平均15个月。术后2例因皮肤张力仍较高,延期2期缝合后愈合;2例开放性骨折伤口出现感染,予清创换药后愈合,其余切口均I期愈合,无皮肤坏死及深部感染。踝关节功能参照Mazur等评价标准,评分为88.21±6.30分;获优8例,良10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5.6%。结论:延期锁定钢板治疗Pilon骨折可有效减少皮肤坏死、感染、骨折延迟愈合等并发症,促进骨折愈合、改善关节功能。
作者:徐文强;徐火荣;黄文显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AO锁骨钩钢板治疗Too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选取16例Too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病人采用切开复位AO锁骨钩钢板内固定+肩锁韧带修复术治疗,对病人治疗效果进行评分及效果评价。结果:1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48个月,平均18个月;术后14~21天肩关节活动基本正常;患者恢复工作时间为术后2~4个月,平均3个月;患者取出钢板时间为3~12个月,平均6个月,无钢板断裂、螺钉松动及再脱位现象。按Karlsson疗效评价标准,优13例(81.25%),良2例(12.5%),差1例(6.25%),优良率为93.75%。结论:采用AO锁骨钩钢板治疗Too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可较早进行肩关节功能锻炼,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张铎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不规则抗体筛查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3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接受输血治疗的1028例患者,对其展开不规则抗体筛查,并对筛查结果阳性者展开进一步鉴定与分析。结果:经统计,本组研究对象共筛查出不规则抗体阳性者23例,阳性率为2.24%;其中抗-cE所占比例高,其次为抗-cE+自身抗体、抗-E等。结论:在临床输血前展开相应的不规则抗体筛查将提高输血安全,对溶血性输血反应可展开积极预防,值得关注。
作者:侯春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遵医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选取的样本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问卷和访谈的形式,了解住院后患者的心理状态、疾病认知、生活习惯等情况。然后针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并对患者在出院后的遵医依从性和行为习惯的改变情况随访半年。结果:干预组的遵医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率也有较大提高,患者总体治疗效果良好。结论:心理干预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遵医依从性有积极作用。
作者:洪利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支气管哮喘是目前儿科常见的慢性肺部疾病,临床上主要采取长期吸入激素、免疫调节等综合治疗[1]。由嗜酸粒细胞、淋巴细胞等炎性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它以气道重塑和气道高反应性为主要病理特征,它主要由免疫因素、神经精神因素、内分泌因素等引起,儿童哮喘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而现代医学模式不仅是对生理性疾病的诊治,心理健康也日益受到重视[2]。2013年我科收治1例支气管哮喘患儿,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凤茹;赵艳萍;刘一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我院住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32例,根据患者的病情将所有患者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稳定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不稳定组),急性心肌梗死组(急性组),陈旧性心肌梗死组(陈旧组)各33例。同时选择同期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人员33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进行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测定。结果:不稳定组、急性组、陈旧组患者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稳定组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水平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4组患者间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水平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稳定组和陈旧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与其他2组患者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冠心病患者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水平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对患者病情的判断和预后的预测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毕勇志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