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生儿脑病血清TNF-α水平与脑损伤的相关性分析

丁秀敏

关键词:新生儿, 血清, TNF, 脑损伤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脑病血清TNF-水平与脑损伤的关系。方法:选取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者和健康新生儿各73例,使其在各方面有可比性。测定2组新生儿的TNF-水平,并采用NBNA评价脑损伤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NBN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N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新生儿随着NBNA评分降低,TNF-水平逐渐升高,上述比较差异明显( P<0.05)。结论:通过测定血清TNF-水平,可以对新生儿脑病脑损伤程度进行初步判断。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DR与CT检查闭合性胸部创伤分析

    目的:探讨DR与CT检查在闭合性胸部创伤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自2009年6月~2010年6月收治的42例闭合性胸部创伤患者,给予患者DR摄片及CT扫描,对其影响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与DR摄片像相比,CT扫描在肺挫伤、撕裂伤等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率,( P<0.05)。结论:以患者的实际情况为依据,给予患者DR摄像及CT扫描联合检查,有利于提高闭合性胸部创伤的诊断率。

    作者:李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改良-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清除术结合中医治疗脑出血及后遗症

    目的:探讨改良-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清除术结合中医治疗脑出血及后遗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1例采取传统经皮立体定向硬通道颅内钻孔外引流术,观察组45例行改良-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手术。结果:观察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处理能力高于对照组。结论:改良-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清除术结合中医治疗脑出血及后遗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孟捷;闫斌;王猛;王涛杰;朱炎;徐宝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口服咪唑斯汀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玫瑰糠疹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咪唑斯汀口服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 NB-UVB)照射治疗玫瑰糠疹的疗效。方法:治疗组45例采用咪唑斯汀缓释片口服联合NB~UVB照射;对照组45例口服咪唑斯汀缓释片,2组均外用曲咪新乳膏、炉甘石洗剂,观察2组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治疗组45例,痊愈率71.11%,有效率91.11%;对照组痊愈率51.16%,有效率69.77%,2组痊愈率相比x2=3.69,p>0.05,治疗组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有效率相比x2=6.43,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咪唑斯汀口服联合NB-UVB照射治疗玫瑰糠疹有效,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马锡俊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米非司酮配伍中药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中药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2例早期异位妊娠患者采用米非司酮配合中药治疗观察其生命体征及腹痛情况,监测β-HCG下降情况,定期复查阴超,监测附件包块大小变化及服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62例患者中56例治愈,失败6例,治愈率90%。结论:米非司酮配伍中药治疗早期异位妊娠疗效可靠,服用安全方便,值得我们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贺雪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92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给予奥美拉唑20 mg,早晚餐前30分钟口服,莫沙必利5 mg,3次/d口服。对照组单用奥美拉唑20 mg,2次/d,早、晚餐前30分钟口服。结果:经过4周治疗,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都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疗效明显,值得基层医院临床应用。

    作者:贾淑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双轨路径在甲状腺良性肿瘤手术患者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双轨路径在甲状腺良性肿瘤手术患者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6名实习护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3名,对照组按带教临床路径对专科疾病护理知识实施传统带教,实验组在带教临床路径基础上,按专科疾病的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带教,实习结束时调查护生对带教方法和带教老师满意度,并对2组护生进行考核和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2组护生对带教老师满意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生对带教方法满意度、考核成绩和患者满意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双轨路径对实习护生进行甲状腺良性肿瘤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带教可提高带教质量。

    作者:李玉珠;吴赛芬;赵翠兰;莫心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肠结核患者的治疗分析

    肠结核是结核分枝杆菌侵犯肠道引起的慢性特异性感染,绝大多数继发于肺结核,特别是开放性肺结核。近年,西方国家由于 HIV 感染率增高,这类人群免疫力低下使本病有所增加,我国也有这种趋势。发病年龄多为青壮年,40岁以下占91.7%,女性多于男性,约为1.85∶1。

    作者:程春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院外服药依从性相关因素分析及干预

    目的:探讨影响院外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相关因素,并进行针对性干预。方法:对2011年6月~2012年12月本院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自编精神分裂症患者院外服药情况调查表,了解其一般情况及服药依从性,按患者是否规则服药,分成规律服药组与不规则服药组。结果:2组患者的病程、家族史、主要症状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影响院外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主要原因有家庭环境、药物不良反应、性功能下降、文化程度及职业。应从优化社区及家庭康复环境,积极开展社区护理,强化健康教育等方面进行干预。

    作者:杨安军;杨九州;李燕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羊水栓塞的护理措施

    羊水栓塞(AFE)指在分娩过程中羊水进入母体血循环后引起肺栓塞、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肾功能衰竭等一系列严重症状的综合征。是产科严重并发症之一,发病急,病情凶险,进展迅速,发生于足月妊娠分娩时产妇死亡率可达80%,亦可发生于中期妊娠引产或大月份钳刮术时。

    作者:邹慧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浅析影响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因素

    目的:探讨影响血常规检验结果的相关因素。方法:通过对血标本的采集、运送、保存、检验及患者生理因素等因素对血常规结果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血标本的采集方法、采血部位、保存、检验及患者的生理因素均会影响血常规结果的精确度。结论:影响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因素很多,按规程操作进行血标本的采集、运送、保存及检验是保障血液细胞检验质量的重要环节。

    作者:刘翠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核心能力培养模式引入妇产科教学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分析核心能力培养模式在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校2010级专科护生为对照组,2011级专科护生为实验组,对照组学生采用常规教学方法教学,实验班采用核心能力培养模式教学,比较2组教学效果差异。结果:实验组学生理论考核得分89.9±7.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理论考核得分72.3±8.1分,差异显著(t=13.3041,P<0.05);实验组学生模拟问诊考核得分86.2±6.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模拟问诊考核得分76.5±5.1分,差异显著(t=9.9562,P<0.05)。结论:核心能力培养模式通过个案教学、启发式教学、情景设置、导演式带教等方式提高了教学效果,改善了教学质量。

    作者:常颖颖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舒适护理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舒适护理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我院2011年5月~2012年7月收治的150例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平均分为A组与B组,A组患者给予舒适护理,B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2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A组患者总优良率为%,B组患者总优良率为%,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以患者为中心,展开护理工作,能给予患者生理上及心理上的优质护理,提高患者的依从性,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有效促进身体放入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秋月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新生儿病房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

    目的:分析新生儿病房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提出防范措施。方法:对住院458例危重新生儿中的院内感染的临床病例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通过增强医护人员的院内感染知识,制订和完善新生儿院内感染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严格掌握侵入性操作的适应证,合理使用抗生素,并增强新生儿的管理,如改进探视制度,尽早建立肠内营养加强新生儿的基础护理等。结论:加强督促落实,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控制、定期督查监测,及时发现、解决整改,有效地防范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发生,就可有效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陈小蓓;张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丙泊酚在局部浸润麻醉下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丙泊酚在局部浸润麻醉下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将60例在局部浸润麻醉下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丙泊酚组)和B组(对照组)2组各30例。 A组:局部浸润麻醉静脉给予芬太尼2mg/kg,继而静注丙泊酚2mg/kg。 B组:局部浸润麻醉后静脉给予芬太尼2mg/kg继而静注安主0.2mg/kg。观察2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SBP、HR、RR、SPO2、BIS变化:及2组体动情况及镇痛效果比较。结果:2组术中SBP、HR、RR、SPO2、BIS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观察组也优于对照组;2组体动及镇痛效果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丙泊酚在局部浸润麻醉下手术中应用,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无痛舒适手术顺利。

    作者:黄立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神经干细胞联合组织工程化桥接物在周围神经长段缺损中的应用

    神经干细胞(NSCs)具有低免疫源性,能自我更新、多向分化及迁徙性等生物学特性,是理想移植种子细胞。周围神经长段缺损治疗离不开移植物,包括自体、异体移植物、组织工程材料等。而这些移植物中自体神经是金标准,移植后结构和功能恢复为理想。如何使移植物尽可能接近或达到金标准成为每个科研工作者梦想。将NSCs与组织工程材料联合移植正成为周围神经长段缺损研究领域重要探索方向,并已初步显示出该方向的应用前景。神经干细胞(NSCs)作为一种可分化成多种神经细胞的祖细胞,在周围神经损伤领域正显示出越来越大的种子细胞价值。另一方面,组织工程材料的丰富和发展使周围神经损伤修复具有了更广泛选择。这两方面的研究基础能否在周围神经长段缺损修复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本综述将就该系列问题进行阐述。

    作者:王森;阳运康(通讯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交流板在重症构音障碍患者的应用

    目的:观察交流板在重症构音障碍患者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重症构音障碍95例,分应用组49例,观察组46例,进行对照观察,对患者在情绪、行为、需求应知、交流量和满意率方面进行评估。结果:从2组患者的心理、交流结果对比来看,应用组患者的焦虑烦躁、抵触行为明显降低,需求应知和交流量明显提高,相较于对照组而言有明显差异(P<0.05),而从满意率对比来看,应用组同样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交流板的应用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交流欲望,减少了交流障碍,从而达到了改善患者心理状况的目的,值得提倡和推广。

    作者:王娟;周富强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复杂胫骨Pilon骨折的手术策略及疗效评价

    目的:本研究主要就复杂胫骨Pilon骨折患者的手术策略以及治疗效果展开分析讨论,以此来为此类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2月~2011年12月所收治的70例复杂胫骨Pilon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54例患者行切开复位治疗,16例患者采用有限内固定与骨外固定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研究的所有患者均完成了为期20个月的随访,对所有患者的治疗效果采用骨折复位放射学来进行评分,并对患者的踝关节功能进行适当的评分。骨折放射学评分中,2例患者的结果为差,18例患者的结果为良,50例患者的结果为优;参照Mazur (1979)踝关节评分系统评分结果中有4例患者为差,10例患者为可,32例患者为良,24例患者为优,其优良率为80%。结论:在对复杂胫骨Pilon骨折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有限内固定与骨外固定器相结合,及有限内固定与较为坚固的内固定相结合的方式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在对此类患者进行治疗时,必须根据患者的软组织条件、骨折类型来对佳的固定方式进行选择,同时还必须强化早期功能锻炼,以便于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志业;石颖;毕永耀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新生儿脑病血清TNF-α水平与脑损伤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脑病血清TNF-水平与脑损伤的关系。方法:选取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者和健康新生儿各73例,使其在各方面有可比性。测定2组新生儿的TNF-水平,并采用NBNA评价脑损伤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NBN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N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新生儿随着NBNA评分降低,TNF-水平逐渐升高,上述比较差异明显( P<0.05)。结论:通过测定血清TNF-水平,可以对新生儿脑病脑损伤程度进行初步判断。

    作者:丁秀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关于过敏性鼻炎患者的护理

    目的:分析对过敏性鼻炎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过去2年中来我院进行过敏性鼻炎治疗的患者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分析对这类患者的护理方法以及所取得的效果。结果:大部分的患者在接受护理干预之后,其病患的恢复情况较为良好,患者除了身体比较健康之外,心理也比较舒畅,生活质量获得了提升。结论:对过敏性鼻炎患者的干预性护理能够帮助他们尽快的恢复健康,并且降低了护患冲突的几率。

    作者:崔心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探讨女性盆腔炎疾病的临床护理方法

    目的:探讨女性盆腔炎疾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盆腔炎疾病患者32例,通过对患者在住院期间所采取的临床治疗以及综合护理措施所进行的护理。结果:30例患者康复临床治愈率达到了93%,2例患者病情较重,需要继续治疗。结论:我院对女性盆腔炎疾病患者的临床综合护理措施非常科学、有效,减轻了患者由疾病带来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使患者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

    作者:王晔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