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建华;林伟;唐金荣
目的:对导致中间综合征及喉头水肿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气管插管和使用呼吸机治疗时机,拔管及撤机时间的把握。方法:对急诊科抢救治疗100余例有机磷农药中毒中出现中间综合征及喉头水肿10例患者的诊治体会进行经验总结。结果:通过对10例中间综合征及喉头水肿患者的抢救过程中总结经验,从而制定了有效的抢救措施,提高抢救成功率。结论:进行气管插管和使用呼吸机的中毒患者,把握好拔管和撤机时机,大大地提高了抢救的成功率和减少了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王远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腰椎滑脱的不同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效果。方法:对我科2008年4月~2012年4月收治的20例腰椎滑脱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2组患者的腰椎JOA评分平均均明显提升,滑移率明显下降,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腰椎JOA评分的提高程度较大,平均滑移率较低,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腰椎滑脱的不同节段应与椎弓根钉内固定具一定的生物基础理论依据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忠远;黄凌云;安遵发;余义涛;张崇湖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助视器和日常生活功能训练尽可能恢复阅读、书写能力,基本做到生活独立,参加社区活动,享受晚年。方法:对132位低视力患者佳视力眼进行研究和跟踪,根据患者个人需要,分别使用单眼望远镜、放大望远镜、显微镜、视频放大器等训练项目。(1)视觉刺激练习、空间定位练习、手眼协调练习;(2)各种阅读方法识别和训练;(3)认知功能如视觉记忆或逻辑推理等诱发训练。结果:指导和训练后73例视力增加了1行以上(55.3%)41例(31%),能借助助视器进行有效的阅读工作,18例(13.6%)保持不变。结论:通过开发低视力周边的视觉功能进行视觉功能康复,助视器配合功能训练,可以提高低视力患者的部分视觉功能。
作者:许慧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对脐带绕颈脐动脉S/D值与新生儿评分关系的观察分析。方法:通过对118例足月头位单胎脐带绕颈的孕妇产前彩色多普勒超声脐动脉S/D值与产后新生儿评分关系的观察分析。结果:观察发现脐动脉S/D值≥3组产后新生儿评分明显小于脐动脉S/D值<3组。结论:脐带绕颈胎儿测定脐动脉S/D值对其预测产后的重要性。
作者:张俊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我院选自2011年3月-2012年3月收治48例肾病综合征患者进行护理。结果:经过患者与医生和护理人员的配合,明显提高患者的病情以及患者对疾病健康知识的掌握。结论:正确的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从良性,从而加大患者的治疗意识。
作者:张淑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不规则抗体筛查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3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接受输血治疗的1028例患者,对其展开不规则抗体筛查,并对筛查结果阳性者展开进一步鉴定与分析。结果:经统计,本组研究对象共筛查出不规则抗体阳性者23例,阳性率为2.24%;其中抗-cE所占比例高,其次为抗-cE+自身抗体、抗-E等。结论:在临床输血前展开相应的不规则抗体筛查将提高输血安全,对溶血性输血反应可展开积极预防,值得关注。
作者:侯春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血清心肌酶谱及多项白介素的水平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8月~2012年9月收治的86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为A组,选取同期进行检查的82例健康人员作为B组,检测2组人员血清心肌酶谱中肌酸激酶( CK)及肌酸激酶同工酶( CK~MB)、白介素中的IL-18及IL-6的水平,对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A组患者的CK、CK-MB、IL-18及IL-6的水平明显较B组高,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血清心肌酶谱及多项白介素的水平能够明显表现出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疾病病变程度,并对患者预后情况具有重要的判断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瑞锋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胃内异物导致急性胃穿孔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2月26例胃内异物导致急性胃穿孔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并给予相应护理,观察其效果。结果:患者均痊愈出院,1例伤口感染经治疗后痊愈。结论:胃内异物导致的急性胃穿孔通过有效护理对患者痊愈有重要作用。
作者:徐磊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探讨重点肌群强化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安全性及平衡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提供相关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2月~2012年2月接受脑卒中偏瘫治疗的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严格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锻炼组与对照各63例。其中2组均接受现代功能康复技术的步行训练与平衡训练,锻炼组在上述基础上强化加入髋外展肌群的训练,治疗前和治疗后6周使用Berg平衡评分量表以及Holden功能步行分类分别对2组患者平衡功能及步行功能进行评定,治疗结束后持续随访直至半年后,记录患者跌倒发生率。结果:治疗结束后,2组患者的BBS,Holden的功能步行分类级别较治疗之前有着明显的改善。组间比较锻炼组的评分级别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随访半年后,治疗结束的半年内锻炼组患者发生跌倒的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锻炼的基础上增加重点肌群的锻炼可以明显增强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加快功能恢复,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屈泽;李宣;黄元芳;李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简称肺癌,是常见的肺部原发性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急剧上升,尤其是在工业发达地区,肺癌在男性恶性肿瘤死因中占居首位,在女性中仅次于乳腺癌,占居第2位。特别是在某些空气污染较重的工业区或矿区,肺癌患者的死亡率高居榜首。常见于45~75岁的男性,女性次之,70岁为发病的高峰期,70岁以上略有下降。
作者:王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总结28例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经后路行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临床效果。结果:本组患者术前JOA评分平均为7.5分(5~10分),术后平均为12.8分(7~15分);接受手术后JOA平均改善率为58.59%(14.9%~81.6%);末次随访时JOA平均改善率为60.25%(17.94%~84.75%)。结论: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有效手段。
作者:赵爱彬;张勇;李智;吕晓峰;任静;朱明雨;朱庭标;刘峰;顾浩;张金鹏;范永红;宋家祥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在重度子痫前期妇女肾动脉血流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40例重度子痫前期妇女为研究对象(研究组),观察患者药物治疗前后彩超检测下肾动脉血流相关参数变化情况,并以同期正常孕妇60例为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前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肾动脉PSV、EDV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PSV/EDV、AT及RI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治疗后患者肾动脉各血流动力学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彩超相对客观地评估了重度子痫前期孕妇肾叶间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对了解重度子痫前期孕妇肾脏血供、患者病情监护及预测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彭怡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在急门诊实施赏识理念减少护患纠纷的方法及效果。方法:(1)增强医护法律意识减少护患纠纷发生原因。(2)10名护理人员阶梯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人,观察组护理人员将赏识理念运用于每一位就诊人员。结果:均接诊5000名患者后,运用赏识理念的,护患纠纷发生率、投诉率下降。结论:赏识理念降低了就诊患者的负性情绪,减少了护患纠纷,提高了病人满意度。
作者:秦雪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 , HSP)是一种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但也见于成人的急性坏死性血管炎。主要累积皮肤、肾脏、胃肠道和关节,表现为紫癜性皮疹、腹部疼痛、紫癜性肾炎和关节炎。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免疫复合物介导的小血管炎是HSP的主要免疫病理机制[1]。血液灌流能针对性的清除抗体及免疫复合物、炎症介质,大大降低炎症介质在HSP的发展过程中所造成的损害。我科有12例患儿选用了HA280血液灌流器进行过敏性紫癜的治疗及护理,现报告如下。
作者:顾菁;戴婷婷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复发性脑膜瘤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2012年2月收治的17例复发性脑膜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17例均再次手术治疗,SimpsonⅠ级手术2例,Ⅱ级9例,Ⅲ级3例,Ⅳ级3例,10例术后伽玛刀辅助治疗,术后1~3个月16例患者生活基本恢复正常,1例偏瘫患者较前好转;出院随访8个月~5年,1例偏瘫患者生活恢复自理,1例WHOⅢ级患者术后19个月死亡,15例患者生活正常。结论:复发性脑膜瘤应注重术后复发可能的评估,对复发危险性较高者在避免手术并发症同时尽可能切除肿瘤,术后辅以立体定位放疗,加强随访,对复发脑膜瘤的预防及早期诊治有着重要作用。
作者:张云鹤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总结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护理经验。方法:对136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护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6例患者中,治愈133例;占97.8%,死亡3例,占2.2%。结论:通过优质护理,可提高急性胰腺炎病人的治愈率。
作者:曹莉;张玉;许宗菊;杨倩;李川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颅底凹陷病例在我所少见,作者近来遇到1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朱某,女,60岁,住干休所。间断头晕1年余加重1天于2012年4月10日就诊。患者1年来劳累时发生头晕,行走困难,无耳鸣,经过吸氧、使用扩血管药物、理疗和对症治疗好转。近来发作频繁,不能做扭头动作,转动越来越困难,经常颈部按摩和理疗,逐渐出现上肢肌力下降。既往有颈椎病史,无梅里埃病史。体检:T36.5℃、P86次/min、R20次/min、BP110/70mmHg。神清,精神欠佳,语言清晰,自主体位,颈部短粗,颈部前屈、后伸活动度可,左右屈活动度可,左旋活动受限,右旋活动度可。心肺腹无异常,双上肢肌力4级,双下肢肌力4+级。生理反射存在,无病理反射。四肢及躯干部感觉正常。辅助检查:头部MR,无异常。颈椎MR平扫+增强示:(1)颅底凹陷症;(2)寰椎右侧侧块、前弓、枢椎占位,考虑骨源性肿瘤可能性大。(3)颈椎骨质增生;(4)颈3、4椎体融合畸形。初步诊断:(1)颅底凹陷症;(2)寰椎关节脱位;(3)右侧寰椎侧块破坏性质待查。治疗:经口咽前路寰枢椎复位钢板(TARP)钢板复位融合内固定+后路颈椎融合内固定术,术后病理活检提示:软组织有增生并异形,考虑为内生性软骨瘤。现佩戴颈围,头晕症状消失,自觉体力恢复,肌力恢复正常。
作者:叶菲;杨烜;胡银;朱京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早期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2月~2013年1月治疗的12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全部患者术后3个月时评估患者手术疗效,根据疗效评估分成优良组为对照组90例,中差组为观察组30例,对其资料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年龄、骨密度、BMI指数、合并高血压、合并心血管疾病、合并呼吸系统疾病、合并肝肾功能不全、合并精神疾病、合并糖尿病、坚持锻炼、服用钙剂、吸烟史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生育子女数与饮酒史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于治疗前就上述各项影响因素开展调查或检查,以全面掌握患者情况,为治疗提供预见性帮助。
作者:陈廷钦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原发性高血压是病因未十分明确的以体循环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全身性疾病,又称为高血压病。它占所有高血压的95%左右,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影响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的结构与功能,终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者:尚瑞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患者术后在恢复室内使用麻醉气体吸附器对苏醒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不同科室在2010年1月~2012年12月行择期手术的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为ASAⅠ~Ⅱ级,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麻醉吸附器,对照组不应用麻醉吸附器,对2组患者异氟醚达标时间以及苏醒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异氟醚达标时间和苏醒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术后恢复室患者使用麻醉气体吸附器可明显缩短患者的苏醒时间,且可减少对室内空气的污染,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赵连臣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