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胎儿脐带绕颈脐动脉S/D值与新生儿评分关系的观察分析

张俊红

关键词:脐带绕颈, 脐动脉S/D值, 新生儿评分
摘要:目的:对脐带绕颈脐动脉S/D值与新生儿评分关系的观察分析。方法:通过对118例足月头位单胎脐带绕颈的孕妇产前彩色多普勒超声脐动脉S/D值与产后新生儿评分关系的观察分析。结果:观察发现脐动脉S/D值≥3组产后新生儿评分明显小于脐动脉S/D值<3组。结论:脐带绕颈胎儿测定脐动脉S/D值对其预测产后的重要性。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左下肢增生性肌炎1例报告

    1临床资料:患者,女,77岁,因“左大腿包块疼痛10天”入院。患者在10天前无意中发现左大腿内侧有一包块,如鸭蛋大小,触摸时有压痛感,局部无红肿。2天前包块突然增大、疼痛,遂来我院就诊。门诊B超显示,左大腿内侧肌肉层内见一低回声包块,大小约13 cm×2.7 cm×4.1 cm,距表皮约0.35 cm,边界清,呈梭型,内呈纤维条索样,可见彩色血流显示,超生提示左大腿内侧肌肉低回声包块,注意肌纤维瘤(图1)。门诊以“下肢结缔组织良性肿瘤”收入骨科。入院查体:左大腿中段内侧肿胀,皮肤颜色正常,无破溃,可触及约10 cm ×5.0 cm×3.0 cm大小包块,质硬、较光滑、界欠清、压痛、移动度良好,左下肢感觉无减退,足背动脉搏动良好,活动良好。入院行术前相关辅助检查未见明显异常,遂在腰麻下取左大腿包块处前方纵行切口,长约8.0 cm。切开皮肤、皮下,切开筋膜、肌膜,见约10 cm×5.0 cm×4.0 cm大小的瘢痕样硬结,黄白相间,界不清。手术中保留正常的肌组织,将失活变性肌组织完整切除,标本送病理检查。患者手术后恢复良好,伤口拆线出院。术后病理报告显示,光镜下可见在肌纤维周围有大量黏液样基质,其间可见嗜碱性大细胞(图2),诊断为增生性肌炎。术后随访2年,无复发表现。

    作者:李洪波;张威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老年低视力患者的康复训练与指导

    目的:通过助视器和日常生活功能训练尽可能恢复阅读、书写能力,基本做到生活独立,参加社区活动,享受晚年。方法:对132位低视力患者佳视力眼进行研究和跟踪,根据患者个人需要,分别使用单眼望远镜、放大望远镜、显微镜、视频放大器等训练项目。(1)视觉刺激练习、空间定位练习、手眼协调练习;(2)各种阅读方法识别和训练;(3)认知功能如视觉记忆或逻辑推理等诱发训练。结果:指导和训练后73例视力增加了1行以上(55.3%)41例(31%),能借助助视器进行有效的阅读工作,18例(13.6%)保持不变。结论:通过开发低视力周边的视觉功能进行视觉功能康复,助视器配合功能训练,可以提高低视力患者的部分视觉功能。

    作者:许慧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浅谈手术室患者的沟通体会

    手术室是医院的一个特殊治疗科室,手术对病人又是一个很强的刺激源,使病人生理和心理都产生极强的应激反应,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紧张、恐惧、焦虑、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影响手术顺利实施,因此,提倡“以病人为中心”,采取术前访视,术中人性化护理,有效减轻病人术前紧张,恐惧等心理压力,使病人身心处于接受手术治疗的佳状态,保证手术安全顺利完成。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与发展,在手术室整体护理与专业技能中,做好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是手术室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手术患者沟通方法包括术前沟通,术中沟通,术后沟通3个方面,具体沟通过程如下。

    作者:韩卫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术后恢复室患者使用麻醉气体吸附器对苏醒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患者术后在恢复室内使用麻醉气体吸附器对苏醒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不同科室在2010年1月~2012年12月行择期手术的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为ASAⅠ~Ⅱ级,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麻醉吸附器,对照组不应用麻醉吸附器,对2组患者异氟醚达标时间以及苏醒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异氟醚达标时间和苏醒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术后恢复室患者使用麻醉气体吸附器可明显缩短患者的苏醒时间,且可减少对室内空气的污染,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赵连臣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关节松动术结合运动治疗对腰痛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观察关节松动术结合运动治疗对腰痛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2年12月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门诊部收治的慢性腰痛男性患者3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5例。对照组予以中医推拿、红外线灯照射治疗,总的治疗时间为1h/d,10天为1个疗程,共进行2个疗程,疗程间无间隔。治疗组予以SNAG(Sustained Natural A-pophyseal Glides )关节松动术治疗并结合以多裂肌强化训练为主的运动治疗,每次治疗时间为1小时,1次/d。治疗2个疗程后,对2组患者腰部运动功能及下腰痛疼痛程度进行评定,并对2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2组患者分别经过2个疗程治疗后,M-JOA评分及疼痛VAS评分结果均较治疗前改善,并且上述指标均以治疗组的改善相对显著,与对照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SNAG关节松动技术结合多裂肌强化训练为主的腰背肌运动疗法可以显著缓解下腰痛患者症状,效果优于中医推拿、红外线照射等传统治疗方法。

    作者:王何;万里(通讯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81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治疗价值,为临床选择手术方式的提供建议。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妇科在2012年4月~2013年5月期间收治的16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手术方案的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81例(腹腔镜手术)和对照组79例(开腹手术),分析2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56.3±7.4分钟,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62.5±13.6ml,术后排气时间20.9±7.36小时,术后住院时间4.5±1.5天,1年内妊娠率64.2%,与对照组计较,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的优点、术后妊娠率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汤素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腹腔镜手术在妇科应用中所产生严重并发症的临床探讨

    目的:对妇科腹腔镜手术严重并发症的研究。方法:将我院从2011年3月~2012年12月期间接收的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对他们的术后并发症进行研究和回顾性分析,共取得病例1000例。结果:根据病例研究结果显示,出血是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中为严重的并发症。与附件手术相比,子宫全切除术的中转开腹率明显升高,P<0.01,而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的中转开腹率也升高,P<0.05。结论:依照手术类型、手术的难易度以及患者过往手术史、医生水平等相关因素,决定了妇科腹腔镜手术严重并发症的出现几率,在手术和护理过程中需要进行有针对的预防,避免这些并发症的出现。

    作者:罗胜田;刘锦辉;李伯荣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交流板在重症构音障碍患者的应用

    目的:观察交流板在重症构音障碍患者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重症构音障碍95例,分应用组49例,观察组46例,进行对照观察,对患者在情绪、行为、需求应知、交流量和满意率方面进行评估。结果:从2组患者的心理、交流结果对比来看,应用组患者的焦虑烦躁、抵触行为明显降低,需求应知和交流量明显提高,相较于对照组而言有明显差异(P<0.05),而从满意率对比来看,应用组同样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交流板的应用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交流欲望,减少了交流障碍,从而达到了改善患者心理状况的目的,值得提倡和推广。

    作者:王娟;周富强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新生儿持续肺高压的临床分析

    新生儿持续肺高压( PPHN)是指生后由于肺血管阻力的持续增加和肺动脉压力的增高而产生的一种状态。当肺循环压力超过体循环压力时,大量血液通过开放的卵圆孔和动脉导管产生右房向左房、肺动脉向胸主动脉的右向左分流。临床表现为严重低氧血症和发绀。 PPHN发生率约为活产儿的1/1400。

    作者:彭海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齐拉西酮与奥氮平治疗首发型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齐拉西酮与奥氮平治疗首发型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2年10月在治疗于我院的77例首发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Q组(齐拉西酮治疗组)38例及A组(奥氮平治疗组)39例,比较治疗效果。结果:Q组总有效率84.2%,A组总有效率87.2%,2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Q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6%, 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8%,2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奥氮平及齐拉西酮治疗首发型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相似,奥氮平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患者耐受性更好。

    作者:刘晓来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依那西普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依那西普不同给药方式对强直性脊柱炎( AS)的疗效影响。方法:64例AS随机分成甲、乙2组,2组均给予依那西普皮下注射。甲组每周2次,25 mg/次;乙组每周1次,50 mg/次。连续注射12周。在治疗前、治疗1、6、12次和治疗后20天分别进行疗效评估。结果:2组ASAS20和ASAS50改善情况有一定差异,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依那西普每周1次,50 mg/次的方案经济、方便。

    作者:冯要菊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脊髓灰质炎临床治疗与防治

    脊髓灰质炎是一种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病毒通过粪便及咽部分泌物传播,主要侵犯脊髓前角,感染后绝大多数无症状,有临床表现者以发热、上呼吸道症状、肢体疼痛为主,部分患者可出现弛缓性肢体麻痹并留下瘫痪后遗症[1]。因多感染5岁以下小儿,故称为“小儿麻痹症”。

    作者:芦春洁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后踝骨折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后踝骨折钢板内固定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组患者后踝骨折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治疗时间、骨折完全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围术期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应用钢板内固定技术对患有后踝骨折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王亚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针对性护理对慢性胃溃疡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通过临床针对性护理,对慢性胃溃疡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2010年3月~2013年1月期间,抽取经过胃镜检查和病理检查被我院确诊为慢性胃溃疡患者76例,在结合用药指导、心理治疗、健康护理、生活调理等综合方法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并及时记录。同时选取65名患者做一般护理,并将其作为对照组,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76例慢性胃溃疡患者,在医生的有效治疗和医务工作者针对性的护理下,临床治理效果十分明显,76名患者全部病愈并如其办理出院手续,没有发生消化道出血以及其他并发症的现象。结论:在实际治疗过程中,通过对慢性胃溃疡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能够十分有效的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并能实现更加有效的病情治疗效果,在临床过程中提倡积极推广。

    作者:杨再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致心肌损害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测一氧化碳( CO)中毒病人早期血清心肌酶与心电图变化,判断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44例急性CO中毒患者治疗过程中心肌酶谱与心电图变化进行观察。结果:急性CO中毒患者心肌酶水平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心电图有不同程度改变。不同程度CO中毒者血清心肌酶检测差异非常显著( P <0.01),中毒程度越重血清心肌酶越高。结论:CO中毒病人早期血清心肌酶显著增高,心电图有不同程度改变。通过观察CO中毒患者心肌酶与心电图改变有助于了解心肌损害程度及损伤是否继续存在,对指导制定抢救措施意义重大,并可作为药物治疗的观察指标,为判断疗效和预后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董强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产后出血的护理措施

    产妇在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 ml,称为产后出血( PPH)。产后出血是分娩期常见和严重的并发症,发病率为2%~3%,它不仅影响产妇的健康,而且至今仍为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产后出血分为3个时间段:胎儿娩出至胎盘娩出前、胎盘娩出至产后2小时、产后2小时至产后24小时3个时期,其中绝大部分发生在产后2小时以内。其预后与产妇失血量、失血速度、产妇的体质有关。失血过快者可迅速发生失血性休克危及生命,休克时间长,即使获救,也有可能引起垂体缺血坏死,继发垂体功能低下的严重后遗症。

    作者:魏威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梧州市长洲区大塘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的调查

    目的:进行社区调查,了解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防治知识知晓率、目标人群。方法:采取系统抽样和入户面对面方式,对入选的社区18岁及以上的3072名居民记录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血压,同时对高血压防治知识、不良生活方式等状况逐项调查,数据收集后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8岁及以上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20.34%,其中年龄在40~59岁患病率为22.02%,年龄≥60岁患病率为53.45%,各年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为29.46%。结论:社区居民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低,高血压的目标人群以≥60岁老年人为主,高血压患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且随年龄增长极为显著。

    作者:李华;邱少娟(通讯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腹腔镜手术的护理配合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过程中有效的护理配合方法和应用价值。方法:对180例经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手术、护理等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80例患者术中维持适宜腹内压,无1例发生并发症,术中配合及护理均顺利,手术均获成功,未中转开腹。术后未发生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有效的手术护理配合对于保证腹腔镜手术成功,避免发生术中。术后并发症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者:邓莉曼;蔡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新生儿脑病血清TNF-α水平与脑损伤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脑病血清TNF-水平与脑损伤的关系。方法:选取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者和健康新生儿各73例,使其在各方面有可比性。测定2组新生儿的TNF-水平,并采用NBNA评价脑损伤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NBN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N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新生儿随着NBNA评分降低,TNF-水平逐渐升高,上述比较差异明显( P<0.05)。结论:通过测定血清TNF-水平,可以对新生儿脑病脑损伤程度进行初步判断。

    作者:丁秀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注射美容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水平的发展,人们对美的需求与日俱增。一种无创且快捷的整形方式近些年来发展迅速,即所谓的微整形。微整形具有操作简单,损伤小,恢复快且见效快的特点。其中注射美容是微整形中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注射美容是指通过型号不同的注射器将注射剂或注射材料注入机体内以达到除皱、填充、轮廓改型等美容效果。其中注射物的选择是注射效果的重要因素。经过近年来医药公司的发展和整形医生的原则,若干种人类自体及其衍生物、异体提炼或生物合成的材料相继使用于临床。

    作者:杨登文;肖敏勤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