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素艳
原发性高血压是病因未十分明确的以体循环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全身性疾病,又称为高血压病。它占所有高血压的95%左右,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影响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的结构与功能,终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者:尚瑞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关节松动术结合运动治疗对腰痛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2年12月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门诊部收治的慢性腰痛男性患者3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5例。对照组予以中医推拿、红外线灯照射治疗,总的治疗时间为1h/d,10天为1个疗程,共进行2个疗程,疗程间无间隔。治疗组予以SNAG(Sustained Natural A-pophyseal Glides )关节松动术治疗并结合以多裂肌强化训练为主的运动治疗,每次治疗时间为1小时,1次/d。治疗2个疗程后,对2组患者腰部运动功能及下腰痛疼痛程度进行评定,并对2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2组患者分别经过2个疗程治疗后,M-JOA评分及疼痛VAS评分结果均较治疗前改善,并且上述指标均以治疗组的改善相对显著,与对照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SNAG关节松动技术结合多裂肌强化训练为主的腰背肌运动疗法可以显著缓解下腰痛患者症状,效果优于中医推拿、红外线照射等传统治疗方法。
作者:王何;万里(通讯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女阴血肿,手术关键是止血,手术原则是清除血块,缝扎止血后关闭死腔,抗休克治疗同时用抗生素及止血药物治疗,严密观察病情。女阴血肿系指会阴部、大小阴唇、阴道壁等部位因各种原因引起的血肿,是妇产科急诊之一[1]。本院自2006年8月~2013年8月共诊治病人84例,报告如下。
作者:刘玉秀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利用人工材料将人体的股骨头和髋臼置换,具有解除疼痛,保持关节活动度,保持关节稳定性和不影响或修复肢体长度的综合优点【1】。我科自2012年6月~2013年6月对38例全髋关节置换病人实施了系统的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38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61.7岁。其中股骨头坏死20例,股骨颈骨折1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8例,38例全部单侧全髋关节置换。
作者:吴志华;焦坤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肠结核是结核分枝杆菌侵犯肠道引起的慢性特异性感染,绝大多数继发于肺结核,特别是开放性肺结核。近年,西方国家由于 HIV 感染率增高,这类人群免疫力低下使本病有所增加,我国也有这种趋势。发病年龄多为青壮年,40岁以下占91.7%,女性多于男性,约为1.85∶1。
作者:程春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丙泊酚在局部浸润麻醉下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将60例在局部浸润麻醉下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丙泊酚组)和B组(对照组)2组各30例。 A组:局部浸润麻醉静脉给予芬太尼2mg/kg,继而静注丙泊酚2mg/kg。 B组:局部浸润麻醉后静脉给予芬太尼2mg/kg继而静注安主0.2mg/kg。观察2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SBP、HR、RR、SPO2、BIS变化:及2组体动情况及镇痛效果比较。结果:2组术中SBP、HR、RR、SPO2、BIS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观察组也优于对照组;2组体动及镇痛效果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丙泊酚在局部浸润麻醉下手术中应用,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无痛舒适手术顺利。
作者:黄立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分级活动的康复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09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8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将其分为护理组和常规组,各42例,给予常规组患者常规护理方式,并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组患者系统的早期分级活动康复护理,对2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护理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护理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给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系统的早期分级活动康复护理有助于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且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有利于改善护患关系,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刘小瑞;刘璐;张晓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羊水栓塞(AFE)指在分娩过程中羊水进入母体血循环后引起肺栓塞、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肾功能衰竭等一系列严重症状的综合征。是产科严重并发症之一,发病急,病情凶险,进展迅速,发生于足月妊娠分娩时产妇死亡率可达80%,亦可发生于中期妊娠引产或大月份钳刮术时。
作者:邹慧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应用。方法:将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8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各44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及满意率均比常规组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可减轻SAH患者的不适感,提高患者的满意率,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郭蕊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腰椎后路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标准程序化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自2011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8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采用腰椎后路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标准程序化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优56例,良22例,总优良率为93.9%。结论:腰椎后路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标准程序化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显著,围术期的标准程序化有助于正确掌握及应用治疗技术,实现临床治疗的常规化,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水平。
作者:李江平;王金财;梁锦辉;谭文进;马伟杰;何惠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腰大池脑脊液持续外引流结合鞘内注射治疗术后颅内感染的方法及其临床疗效,总结经验以提高自身治疗水平。方法:对2006年7月~2013年5月我科收治的32例开颅术后颅内感染患者给予腰大池脑脊液持续外引流结合鞘内注射治疗,记录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患者中30例1周后颅内感染基本治愈,未发生脑疝等;1例放弃治疗,1例死亡。结论:腰大池脑脊液持续外引流结合鞘内注射治疗术后颅内感染的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杨启锋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糖尿病肾病患者的透析水平,以进一步改善其生活质量和提高存活率。方法:对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20例和非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43例,比较2组患者首次透析前的尿素氮、肌酐、透析期间发生的并发症,死亡原因、存活情况。结果:糖尿病肾病患者存活3年组与3年内死亡组首次透析前肌酐、尿素氮,死亡组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糖尿病肾病组透析低血压、感染发生率、心功能不全等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肾病组。3年和5年的存活率糖尿病肾病组明显低于非糖尿病肾病组(p<0.05)。结论:通过对糖尿病肾病患者透析时机的较好选择、并发症的防治,胰岛素的合理用药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提高存活率。
作者:赵春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在小儿毛细支气管炎临床上应用痰热清注射液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2011年11月~2012年11月在我院诊治的133例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痰热清+常规治疗组)67例及对照组(常规治疗组)66例,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比较2组毛细支气管炎小儿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显效率为82.1%,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临床症状及体征缓解时间,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平均为2.6±1.1天、临床体征缓解平均时间为3.3±1.2天,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以上差异明显,P均<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均未0.0%,无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用药基础上给予中药制剂痰热清注射液能够显著增加治疗效果,同时不明显增加药物副作用,适合临床应用。
作者:高真子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本文报告了39例严重外伤致急性肾衰( ARF)的早期诊断与处理。腹膜透析15人,透析组病死率53.3%。创伤性休克是ARF的始动因素,早期诊治是预防ARF的关键。原发创伤是休克、感染和各器官功能损害的根源,处理是否及时合理,是病死率高低的主要因素之一。早期应用大剂量速尿(高量可达每天1000 mg)联合多巴胺取得了较好疗效。严格掌握腹膜透析的无菌操作,避免腹腔继发感染。
作者:铁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营养管在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对180例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应用十二指肠营养管进行肠内营养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0例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都能够耐受留置十二指肠营养管,通过科学细致的护理,应用十二指肠营养管有效补充了患者术后营养,减少输液量,缩短了住院时间,降低了患者的住院费用。结论: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应用十二指肠营养管,并对十二指肠营养管科学细致的护理,使其为患者术后的营养提供了安全有效的补充,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卢瑞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总结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护理经验。方法:对136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护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6例患者中,治愈133例;占97.8%,死亡3例,占2.2%。结论:通过优质护理,可提高急性胰腺炎病人的治愈率。
作者:曹莉;张玉;许宗菊;杨倩;李川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分析硝苯地平缓释片以及苯磺酸氨氯地平用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患者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0年~2012年期间收治的70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即分为2种,A组使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共35例患者;B组选用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共35例患者,对治疗后的成本以及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组有效14例,显效19例,有效率为94.3%,平均成本为45.9元,2组的疗效统计数据不具备统计学意义,但是A组成本要低于B组(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患者使用硝苯地平缓释片与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效果均比较理想,使用硝苯地平缓释片从经济上来说成本更低。
作者:魏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比较静脉留置针与一次性采血器采集血标本的效果差异。方法:随机选择176例住院患者作为试验组,采用静脉留置针采血;同期选择年龄、性别、疾病组成等相近的患者160例作为对照组,采取传统静脉采血方式。观察2组皮肤血管损伤程度、疼痛程度分级、护理满意度。结果:皮肤血管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41%VS 1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VAS评分总体较低,0~1分居多,占78.41%,与对照组(61.8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2分居多(83.75%),显著高于实验组(5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3、4分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留置针在输液前及封管期间采血安全可靠,所得标本不仅不影响化验结果,且并发症少、患者易于接受等优点,值得推广。
作者:张玉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淀粉酶和脂肪酶联合检测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急诊8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测定血清AMS、LPS,并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40例,AMS阳性39例, LPS阳性37例,二者均阳性37例(92.5%);对照组46例,AMS阳性9例,LPS阳性2例,二者均阳性2例(5%),P<0.01。结论:LPS和AMS联合检测可提高急性胰腺炎敏感性、特异性和诊断率。
作者:李时章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随着现代科学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医疗及健康护理服务的需求水平日益增高。手术室是为患者施行手术治疗、诊断以及抢救危重患者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外科领域中体现医学高度治疗水平的工作环境[1]。手术室护理以其专业特殊性有别于专业护理。但随着整体护理的深入开展,手术室的护理也应在整体护理的基础上为手术病人开展人性化、个性化的护理。
作者:云红梅;叶丽;黄桂平;任小华;王丹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