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莉;张玉;许宗菊;杨倩;李川
肠结核是结核分枝杆菌侵犯肠道引起的慢性特异性感染,绝大多数继发于肺结核,特别是开放性肺结核。近年,西方国家由于 HIV 感染率增高,这类人群免疫力低下使本病有所增加,我国也有这种趋势。发病年龄多为青壮年,40岁以下占91.7%,女性多于男性,约为1.85∶1。
作者:程春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对近5年来我院的10例急性胰腺炎误诊病例分析,总结其中经验教训,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方法:收集我院2007年1月~2012年1月急性胰腺炎误诊病例10例,根据其临床表现及体征、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误诊疾病来分析误诊原因。结果:误诊为胃肠疾病5例、胆道疾病4例、尿路结石1例。结论:急性胰腺炎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且轻重不一,早期诊断较困难,要加强对本病的重视,养成良好的临床思维方法,客观认真的分析辅助检查。
作者:刘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结果与冠脉造影准确性与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12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所有患者均予以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和冠脉造影检查,分析对比两者检测结果。结果:将冠脉造影结果作为检测金标准,应用64排螺旋CT进行诊断冠状动脉狭窄≥50%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是89%、81%、67%、95%。结论:64排螺旋CT和冠脉造影均能够有效诊断冠状动脉狭窄,具有较高准确性,且CT检查具有无创性,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李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过程中有效的护理配合方法和应用价值。方法:对180例经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手术、护理等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80例患者术中维持适宜腹内压,无1例发生并发症,术中配合及护理均顺利,手术均获成功,未中转开腹。术后未发生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有效的手术护理配合对于保证腹腔镜手术成功,避免发生术中。术后并发症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者:邓莉曼;蔡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心血管病住院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与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自2009年12月~2010年12月收治的96例并发肺部感染的心血管病住院患者,随机将其分为护理组和常规组,各48例,给予常规组患者常规护理方式,给予护理组患者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分析患者的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并对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肺部感染的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患者体制差、滥用抗生素、医疗机械污染及医护人员工作疏忽是导致心血管病住院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主要原因,护理组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给予心血管病住院患者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有助于改善护患关系,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宁坠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介绍采用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体会。方法:2007年3月~2011年9月收治69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应用DHS内固定治疗,术后1年行髋关节Harri S评分。结果:所有病例术后均获随访,时间11~17个月,平均14.3个月。优39例,良20例,中8例,差2例;优良率85.5%。结论:掌握好适应证和应用正确的手术方法,DHS仍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比较好的方法。
作者:王景靓;王文辉;宗刚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皮内缝合在会阴直切应用中的效果评价。方法:抽取2007~2008年在我院分娩行会阴直切的患者32例进行近远期观察随访,蒋获得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并对效果进行临床分析。结果:32例患者会阴直切后均分娩顺利,切口愈合良好。结论:此方法操作简便,效果满意。
作者:李雯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肺纤维化合并肺气肿综合征( CPFE)的临床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诊断的CPFE综合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特发性肺纤维化( IPF)各12例的年龄、病史、吸烟史、症状、体征、X线、HRCT、血气分析、肺功能、肺动脉压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CPFE病程及吸烟史常更长,临床表现有两种疾病混合存在,HRCT有肺大疱和网状、结节影混合存在,常为混合型通气功能障碍,合并弥散功能障碍。低氧血症明显,二氧化碳潴留则有所减轻,肺动脉高压更易发生,程度更重。结论:CPFE综合征时COPD和IPF的表现共存,但又有其独特的表现,其发病机制、治疗及预后等尚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李琳;金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导致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法)检测乙肝病毒血清抗-HBe与抗-HBc出现假阳性的原因,并找出解决方法。方法:对应用ELISA法2次检出的156例抗-HBc阳性血清标本和144例抗-HBe阳性血清标本,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 TRFIA法)复检,ELISA法初检呈阳性,而TRFIA法复检呈阴性,则判断为假阳性。结果:对应用ELISA法2次检出的156例抗-HBc阳性血清标本和144例抗-HBe阳性血清标本,TRFIA复检检出抗-HBc阳性142例,抗-HBe阳性126例,以此判断,ELISA法检出假阳性率抗-HBc为8.97%,抗-HBe为12.50%。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影响ELISA检测抗-HBc和抗-HBe出现假阳性的因素有多种,对怀疑其为假阳性的血清标本应该采用 TRFIA法等检测方法重检。
作者:蒿会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导向性心理干预方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将择期行腰椎间盘突出症摘除术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为2011年3月~12月的59例患者,他们采用常规的心理干预方法;观察组为2012年1月~12月的112例患者,他们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导向性心理干预方法。比较2组患者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疼痛发生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向性心理干预方法能从一定程度上减轻焦虑,增加疼痛的耐受性,减轻术后疼痛,促进疾病的康复。
作者:李冬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对接收蓝光治疗的新生儿黄疸病患者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4月~2013年5月收治新生儿黄疸病患者76例,所有患儿均接受我院蓝光治疗,对其临床资料与护理措施展开回顾性分析,探讨这些护理措施在新生儿黄疸病治疗中的意义。结果:76例患儿均康复出院,其中61.84%患儿1次治愈,28.95%患儿2次治愈,6.58%患儿3次治愈,28.95%患儿4次治愈。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5%,7.89%黄疸消退后在4.0~7.6小时有轻微黄疸反弹,在2天后消退。结论:在新生儿黄疸病治疗中,蓝光照射治疗具有确切疗效,安全性高,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进行精心护理,对于新生儿身体健康及成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高红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对脐带绕颈脐动脉S/D值与新生儿评分关系的观察分析。方法:通过对118例足月头位单胎脐带绕颈的孕妇产前彩色多普勒超声脐动脉S/D值与产后新生儿评分关系的观察分析。结果:观察发现脐动脉S/D值≥3组产后新生儿评分明显小于脐动脉S/D值<3组。结论:脐带绕颈胎儿测定脐动脉S/D值对其预测产后的重要性。
作者:张俊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胸腹联合伤的急救与护理特点,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对87例严重胸腹联合伤患者进行严密的病情观察,保持呼吸道通畅,扩充血流量,胸腹腔闭式引流术及术后护理等。结果:80例患者治愈,占91.95%。7例患者死亡,占8.05%,其中出血性休克死亡人数4例,器官功能衰竭死亡3例。结论:迅速判断伤情,准确果断,分秒必争,以快的速度提供安全、有效的抢救措施,才能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作者:袁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09年8月~2011年8月收治的96例消化内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8例,给予参考组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同时给予优质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康复效果、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康复率为97.9%,参考组患者康复率为81.6%,2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参考组, 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实施优质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康复率,促进患者疾病康复,有助于改善护患关系。
作者:谢修慧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本院是一所综合性医院,近年来外伤患者急剧增加,患者多因突发意外事故造成的创伤,创面带有各种异物与污垢,清洗这些污垢,运用传统的肥皂乳与松节油清洗,往往没有得到很好的效果。现我院自行运用外科刷手液进行创面清洗,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淑贞;杨新燕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增加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rat disease, CAHD简称冠心病)以成为临床常见的心脏病,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呈逐年上升及年轻化趋势[1]。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对冠状动脉疾病诊断具有非常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普遍应用于临床。双源CT的出现使得冠状动脉成像质量大为提高。但图像质量仍然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呼吸、吞咽、心律、对比剂流速及剂量等[2]。因此对病人在冠脉造影检查前、中、后进行耐心、细致、科学、有效的护理可使部分影响因素减低甚至得到控制[3],从而提高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的成功率。本文对我院就诊行双源CT冠脉造影检查患者500例护理干预报告如下。
作者:李中华;陈震(通讯作者);张晓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对比分析齐拉西酮与奥氮平治疗首发型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2年10月在治疗于我院的77例首发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Q组(齐拉西酮治疗组)38例及A组(奥氮平治疗组)39例,比较治疗效果。结果:Q组总有效率84.2%,A组总有效率87.2%,2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Q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6%, 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8%,2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奥氮平及齐拉西酮治疗首发型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相似,奥氮平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患者耐受性更好。
作者:刘晓来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总结28例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经后路行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临床效果。结果:本组患者术前JOA评分平均为7.5分(5~10分),术后平均为12.8分(7~15分);接受手术后JOA平均改善率为58.59%(14.9%~81.6%);末次随访时JOA平均改善率为60.25%(17.94%~84.75%)。结论: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有效手段。
作者:赵爱彬;张勇;李智;吕晓峰;任静;朱明雨;朱庭标;刘峰;顾浩;张金鹏;范永红;宋家祥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对胆囊结石患者实行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40例胆囊结石患者,并将其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后对2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和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和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对比,观察组均比较少,其差异显著,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20.0%,和对照组的55.0%,其差异显著,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患者和开腹手术相比,其效果更显著,安全性更高。
作者:周游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淀粉酶和脂肪酶联合检测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急诊8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测定血清AMS、LPS,并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40例,AMS阳性39例, LPS阳性37例,二者均阳性37例(92.5%);对照组46例,AMS阳性9例,LPS阳性2例,二者均阳性2例(5%),P<0.01。结论:LPS和AMS联合检测可提高急性胰腺炎敏感性、特异性和诊断率。
作者:李时章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