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剂量纳络酮辅助治疗早期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分析

宋阳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 纳络酮, 剂量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纳络酮辅助治疗早期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早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2组都给予常规保守支持治疗,然后对照组给予小剂量纳洛酮治疗,治疗组给予大剂量纳洛酮治疗。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4.7%和73.7%,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GOS评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大剂量纳络酮辅助治疗早期高血压脑出血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清心莲子饮加减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5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清心莲子饮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0例III期糖尿病肾病病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清心莲子饮,疗程为4周,连续用药2~3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尿微量白蛋白(mAlb)、24小时尿蛋白定量(24hpro)、血β2微球蛋白(β2-MG)、胱抑素C(CYS-C)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3.33%,对照组65%,差异有显著性( P<0.05)。结论:清心莲子饮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优于西药对照组。

    作者:寇玮蔚;张明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血红细胞参数诊断缺铁性贫血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血红细胞参数诊断缺铁性贫血的临床价值。方法:2012年8月~2013年12月选择在我院进行诊治的缺铁性贫血6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健康体检人60例作为对照组,2组都采用西门子ADVIA2120进行血红细胞参数检测分析。结果:对照组的MCV与RDW值分别为87.34±3.23fl和12.45±2.34%,而观察组分别为71.34±4.12fl和18.67±2.45%,上述值在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红细胞参数诊断缺铁性贫血的临床应用有很好的价值,提高了血常规在贫血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周静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沙丁胺醇、酮替芬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70例

    目的:探讨分析沙丁胺醇、酮替芬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方法:选择于2012年1月~2012年12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7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作为观察组,采作为用沙丁胺醇联合酮替芬治疗;另外选择7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氨茶碱联合扑尔敏治疗。2周后对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经统计显示,14例有效(20.0%),53例显效(75.7%),3例无效(4.3%)总有效率为95.7%;对照组患者中有22例为有效(31.4%),32例为显效(45.7%),16例无效(22.9%),总有效率为77.1%;经比较我们可看出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能够及早发现病症并进行正确诊断,正规服药,对于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治疗有重要的意义。沙丁胺醇、酮替芬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而且患者病症复发率低,适合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秦瑞娟;李海莹;张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36例阵发性房颤患者的动态心电图分析

    目的:探究阵发性房颤患者的动态心电图临床分析。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3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6例阵发性房颤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收治的无房颤患者36例作为对照组,均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评定2组P波时限情况及房早起源部位。结果:观察组的Pmax、Pmin、Pd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各P波时限值(P<0.05);2组房早均以左心房上部占多数;观察组左心房上部与其他房早起源部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对阵发性房颤患者行动态心电图监测,可预测阵发性房颤发生,但对判断房颤起源位置仍需结合其他相关检查准确定位。

    作者:李润香;李学成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鲍曼不动杆菌在ICU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重症监护病房鲍曼氏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情况及其耐药性,为指导ICU合理用药及控制该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ICU2012年1月~2013年12月住院患者各类标本中分离出的鲍曼不动杆菌,采用HX-21细菌鉴定分析仪进行鉴定,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2012年1月~2013年12月共检出鲍曼氏不动杆菌69株,检出率为11.8%,分离的鲍曼氏不动杆菌主要来自于痰标本,占76.8%,其次是分泌物和引流液,分别占10.1%、7.3%.鲍曼氏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低,但也出现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其次为钡-内酰胺类抗生素及酶抑制剂。结论:鲍曼氏不动杆菌是ICU患者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由于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导致其耐药性呈上升趋势,而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仍是治疗该菌较理想的药物,ICU在治疗该菌感染时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和耐药菌株的播散。

    作者:胡阳;熊芸;孙静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探讨中药足浴联合足底按摩在剖宫产妇女术后康复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中药足浴加足底按摩在剖宫产妇女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在我院产科行剖宫产分娩产妇61例,按给予不同护理措施分为常规护理组(30例,给予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组(31例,常规护理基础上再给予中药足浴及足底按摩),分析比较2种护理方案的临床效果。结果:优质护理组产妇的睡眠质量及泌乳情况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产妇(P<0.05);优质护理组产妇术后宫底高度肛门排气时间均低于常规护理组产妇(P<0.05)。结论:中药足浴加足底按摩可促进剖宫产妇女的术后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小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大力碎石钳治疗膀胱结石的临床体会(附69例报告)

    目的:分析大力碎石钳碎石术治疗膀胱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膀胱结石患者使用大力碎石钳治疗的临床资料,探讨手术注意事项。结果:69例1次治疗成功率为94.20%(65例)。结论:大力碎石钳治疗膀胱结石是一种操作简单易行的有效方法。

    作者:肖克强;隋士宇;何兵;赵治国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中医护理对肛肠疾病术后疼痛的影响

    目的:探究中医护理对肛肠疾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3年11月间收治的肛肠疾病术后疼痛患者71例,分为2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中医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术后疼痛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缓解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效果明显,护理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肛肠疾病术后疼痛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疼痛程度,效果良好,值得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马丽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股骨颈骨折人工关节置换的治疗

    目的:研究分析人工关节置换术应用于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择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骨科外科接受治疗的5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加以回顾性研究。结果:本组50例患者,平均出血量为112.64±31.06ml,术后12小时内平均引流量为207.23±39.58ml,手术操作的平均时间为67.28±3.99分钟。术后评分:大于等于90分者18例,80~90分者22例,60~79分者7例,小于等于60分者3例,其优良率是80.0%。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术用于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手术操作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并发症很少,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杨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7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术清除不同GCS分级高血压脑出血后血肿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6例基底节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依据GCS评分分为3级:1级为12~15分;2级为8~11分;3级为3~7分。对不同GCS分级患者均采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总结手术要点,并对术后疗效进行评估。结果:76例患者,GCS分级1级占30.26(23/76),2级占47.37%(36/76),3级占21.05%(16/76)。采用小骨窗开颅清除血肿后,根据GOS评分:1级恢复良好者20例,中残2例,重残1例;2级恢复良好者16例,中残13例,重残4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1例;3级恢复良好者2例,中残5例,重残4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2例。结论:小骨窗开颅清除血肿对不同GCS分级患者预后影响不同,具有血肿清除可靠、再出血概率小、住院时间短、费用低等优点。

    作者:余玉银;程彦;徐顺鹏;潘璟峰;林伟成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DHS治疗失败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分析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经动力髋螺钉( DHS)治疗失败的原因,寻找对策。方法:选择2004年5月~2013年4月经DHS治疗失败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5例,对其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性分析。结果:(1)失败患者DHS置入位置偏移所占比例高于未偏移。(2)骨质Singh指数3级及以下者所占比例高于3级以上。(3)3个月内负重行走所占比例高于3个月后负重行走。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经动力髋螺钉( DHS)治疗失败的原因与DHS置入位置是否准确、骨质指数、过早行走有关。因此,在操作中掌握好DHS置入的位置,骨质疏松过于严重者尽量不使用DHS以及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功能锻炼。

    作者:李岳瑞;吴建伟;俞泉;张旭;李亮;庞业明;张敬良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呼和浩特市乳腺增生病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对呼和浩特市女性乳腺增生病发病情况、发病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而制定预防本病的方案。方法:通过流行病学调查,采用正常与患病对照的方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出乳腺增生病影响因素。结果:呼和浩特乳腺增生病与体重指数、饮食习惯、哺乳史、人流史、月经情况、乳腺病个人史、不良遭遇有关。结论:避免危险因素,减少乳腺增生病发生。

    作者:刘靖;耿刚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多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目的:探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 PKP)治疗老年多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OVCF)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2013年8月应用PKP治疗的OVCF患者32例(102个椎体)的临床资料,男5例,女27例,年龄62~83岁,平均72.6岁,其中新鲜骨折74个椎体,陈旧性骨折28个椎体。2个节段者6例,3个节段者21例,4个节段以上者5例。术前均行胸腰椎X线正侧位片、CT及 MRI扫描检查。本组采取双侧穿刺者83个椎体,采用单侧穿刺者19个椎体。患者手术前后进行疼痛视觉评分(VAS),Cobb角及椎体矢状面指数( SI)测量。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者手术顺利,术中无脊髓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患者术后即感腰背疼痛明显缓解或消失,术后24~48小时支具保护下下床活动。患者手术前后VAS评分、SI指数及Cobb角对比显示有显著性差异(P<0.01)。本组患者随访时间为4~36个月,平均24个月。5例患者随访期间症状复发,复查X线片示Cobb角略丢失,已行 PKP手术节段SI指数无改变,MRI显示有新发骨折,其中3例行保守治疗后缓解,2例再次行PKP手术,术后症状消失。结论: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能确切解除患者疼痛,在一定程度上恢复椎体形态及高度,是老年多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安全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陈立民;吴垠;赵承斌;潘世奇;张涛;侯明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谈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起步

    鉴于我国的国情,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国家推出了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策略。如何搞好社区卫生服务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斗转星移,日新月异,一晃我从事社区卫生服务已近10年,这10年间国家关于卫生系统的举措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即从单纯的治病救人,发展到今天的以人群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为重点,以解决社区主要卫生问题,满足社区卫生服务需要为目的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服务为一体的、有效、经济、方便、中和、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我认为社区的发展必须经过了解、认知、信任、承认到百姓健康离不开社区卫生服务,真正做到不负各级组织的重视,众人所望,回报社会,贡献爱心。

    作者:姜荣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护理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和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1年6月~2012年6月期间收治的49例该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49例胰腺炎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有45例患者得到满意的治愈效果,3例患者有效,1临床患者无效。结论:急性胰腺炎的发病快且急,护理过程存在一定难度,对护理人员的技术要求高。整体强化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加强护理工作中的工作态度,实施人性化和整体化的护理干预是治愈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关键。

    作者:张桂玲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孕期营养指导对妊娠糖尿病患者母婴结局的影响分析

    目的:孕期营养指导对妊娠糖尿病患者母婴结局的影响,为临床护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与实践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3年8月来我院产科救治的患者100例,随机将他们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2组都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除常规护理外还进行孕期营养指导,后对不同护理方式的护理的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剖宫产率、妊娠期的高血压疾病、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羊水过多、孕期感染发生率、巨大胎儿、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患者,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孕期营养指导有利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母婴结局,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

    作者:史岩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血清抗体检测应用于Graves甲亢患者的效果

    目的:探讨血清抗体检测应用于Graves甲亢患者的效果。方法:2011年9月~2013年8月选择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Graves甲亢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80例作为对照组,2组都空腹取血清,进行FT3、FT4、TSH、TRAb含量的测定。结果:观察组的血清FT3、FT4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而TSH和TRAb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抗体检测应用于Graves甲亢患者对疾病诊断与预后判断有很好的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潘娜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心肌梗死患者的健康教育

    目的:通过对心肌梗死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消除或减轻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心梗再发,促进康复,提高生活质量。方法:对我院2009年~2013年489例心梗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使其了解与疾病相关的知识。结果:患者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树立了健康意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结论:通过对心梗患者的健康教育,延长了患者的远期存活,提高了身体素质,提高了生活质量。

    作者:张艳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膝关节置换术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膝关节置换术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膝关节置换术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护理,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方法护理,比较2组患者满意度、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相比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满意度显著升高,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缩短,所得数据经软件分析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能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提升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应用。

    作者:李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胃癌根治术患者血浆内皮素、一氧化氮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探索观察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胃癌根治术患者血浆内皮素、一氧化氮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于我院行胃癌根治术患者40例随机分成单纯全麻(A)和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B)2组,分别于麻醉前( T1)、麻醉后30分钟( T2)、术毕( T3)采集外周静脉血进行检测血浆内皮素、一氧化氮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A组NO, ET~1浓度T3比T1、T2降低( P <0.05) B组NO浓度升高,ET-1浓度降低( P <0.05)。(2)B组NO较A组高,B组ET-1较A低,A组血流动力学变化明显高于B组。结论: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可减轻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的应激反应和免疫功能的抑制,在一定程度上能保持细胞因子的相对平衡,有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甚至于远期生存,为该手术较合适的麻醉方法。

    作者:薛志强 刊期: 2014年第09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