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服药依从性差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段海霞;王玉琴

关键词:强化, 在院教育和出院随访, 慢性乙型肝炎, 服药依从性
摘要:目的:探讨强化的在院教育和出院随访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对服药依从性差的患者查找原因,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择200位长期口服抗病毒药物的患者进行分组对比,强化组100人,对照组100人,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在院教育和出院随访;强化组进行强化的在院教育和出院随访,并与社区联合进行服药依从性干预。观察2组的服药依从性。结果:强化组服药依从性佳患者94人,占94%;常规组服药依从性佳患者75人,占75%;2组比较差异明显。结论:强化的在院教育和出院随访可以明显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服药依从性,对减少复发,防止并发症有明显作用。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疏血通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脑血栓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脑血栓患者采用疏血通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探讨和分析其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此次一共收治了80例脑血栓患者,按照患者住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将这些患者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方法治疗,同时给患者使用疏血通静脉注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对患者加用奥扎格雷钠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0%(38/40)与对照组80.0%(32/40)比较(P<0.05)。结论:临床上,对脑血栓患者采用疏血通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有效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张艳霞;高付刚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妇产科术后下肢血栓形成56例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分析妇产科手术后下肢血栓形成的原因、早期诊断、治疗措施、预防措施等。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2年11月期间我院妇产科手术后发生下肢血栓的5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诊断、治疗情况。结果:56例患者均表现为下肢水肿、胀痛、皮肤苍白、皮肤温度升高等,持续低热,外周血肿白细胞偏高;经治疗后,下肢水肿、胀痛症状消失。治疗期间未发现肺栓塞、脑栓塞并发症。复查显示:36例患者早期溶栓后血栓消失,且静脉回流畅通;20例患者血栓明显减小,部分血栓再通。结论:妇产科手术前做好高危评估工作、术中谨慎操作、术后尽早活动下肢,可以起到预防术后下肢血栓形成的效果,已发生的下肢血栓主要给予抗凝治疗。

    作者:王军会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末梢血β-羟丁酸监测在糖尿病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诊治中的研究

    目的:对末梢血β-羟丁酸监测在糖尿病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诊治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随机选择45例于2012年6月~2013年10月间在我院行糖尿病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将20例没有发生酮症酸中毒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将25例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选择20例同期在我院行健康体检的人员作为对照组,分别对3组人员的空腹血糖以及β-羟丁酸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研究组和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β-羟丁酸检测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患者空腹血糖以及β-羟丁酸检测值均高于观察组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糖尿病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行末梢血β-羟丁酸监测能够为糖尿病病情进展提供重要依据,末梢血β-羟丁酸能够作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诊治的重要指标。

    作者:刘剑英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人文关怀在耳鼻喉内窥镜检查护理中的应用与分析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在耳鼻喉内窥镜检查护理中的应用价值,为提高护理效果提供借鉴。方法:选取耳鼻喉科行内窥镜检查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前者行常规护理,后者行人文关怀护理,检查后行患者满意度调查,统计检查耗时、不良反应例。结果:研究组患者满意度、检查耗时、不良反应均有差异显著(P<0.05)。结论:以人文关怀思想指导耳鼻喉内窥镜检查护理工作,能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检查效用,抑制不良反应。

    作者:张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等速肌力测试和训练技术在我国康复医学领域应用现状

    随着等速肌力测试和训练技术在国内康复医学领域日益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被应用于临床和科研中,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等速技术临床科研及应用的文献,总结并分析等速技术在我国康复医学领域的应用现状和优势。

    作者:吴伟峰;糜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子宫腺肌症全子宫切除术的围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分析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具有子宫腺肌症并且进行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5例患者。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围术期的专组精心护理。对2组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研究发现,实验组患者中显效的有21例,好转的有12例,无效的有2例;对照组患者中显效的有14例,好转的有10例,无效的有11例,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子宫腺肌症全子宫切除的患者实行围术期护理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韦秀芹;韦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男性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突发冲动行为用药情况调查

    目的:了解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在治疗期间出现冲动行为的用药与无冲动行为病人用药区别。方法:对2013年1月~2013年10月入住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的男性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一般信息的采集及用药的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在纳入的患者中,出现冲动行为者43人,无冲动行为者157人。冲动行为组中:单一应用抗精神病药物28人,多种抗精神病药物联用15人;无冲动行为组中单一用药138人,多种抗精神病药物联用19人。在全部病例中,联用多的药物是利培酮片联合氯氮平片。结论:精神分裂症病人在住院期间突发冲动行为的病人联合用药情况较无冲动行为病人显著增多,增加了副反应的发生率。奥氮平可以降低病人治疗期间突发冲动行为的风险。

    作者:田春生;王娜;朱刚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老年烧伤患者的循证护理体会

    随着我国逐步进入老年人口型社会,老年烧伤患者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1]。由于老年人应激反应和免疫功能低下,伤前可能存在多种疾病,伤后并发症多[2],使得老年烧伤患者病程延长,这为临床治疗和护理带来很大难度,护理工作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伴随21世纪临床医学由经验医学向循证医学的转变,我科于2010年1月开始对老年烧伤患者采取了循证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孙林利;袁慧云;孟美芬;朱旭红;杨艳艳;刘丽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百草枯含量、肾及肺功能指标对其预后影响

    目的:研究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的百草枯含量、肾功能指标和肺功能指标与其预后关系。方法:选择107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预后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检测患者血尿的百草枯含量、肾功能指标和肺功能指标。结果:死亡组患者的血浆百草枯含量、尿液百草枯含量分别为9.54±1.13 mg/和423.23±63.43 mg/L均高于存活组;血肌酐、血尿素氮、二氧化碳分压(PaCO2)分别为141.8±18.2mmol/L、11.4±2.2mmol/L和1.32±6.32mmHg,均高于存活组,氧分压(PaO2)、实际碳酸氢盐(PCO3-)和剩余碱(BE)分别为79.44±10.42mmHg、14.82±2.45mmol/L和(-14.56±3.42) mmol/L,均低于存活组(P<0.05)。结论:百草枯中毒患者的百草枯含量、肺功能和肾功能指标与其预后密切相关,百草枯含量、血肌酐、血尿素氮、PaCO2、剩余碱可提示患者的存活情况。

    作者:朱文捷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心理干预改善冠心病病人抑郁症状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改善冠心病患者抑郁状态的效果。方法:将住院冠心病抑郁患者随机分组,实施心理护理,分别于入组时、入组2周和入组4周时进行,3次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然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2周时就非常明显的下降,而对照组4周时才有明显下降。结论:对冠心病伴有抑郁状态的病人,实施心理干预,对改善抑郁情绪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吴岩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外科患者大量输血后不同时间凝血功能指标变化的动态分析

    目的:探讨外科患者大量输血后不同时间凝血4项指标的变化,动态观察大量输血后对患者凝血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3年10月大出血患者32例,男26例,女6例;年龄24~51岁,平均37.5岁。出血原因:肝破裂5例、脾破裂8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3例、重度损伤(多发骨折)14例、产后大出血2例。输血量为2000~4500 ml,平均2800 ml。分别检测其输血前及输血后第1、3、7天的凝血4项指标,对输血前与输血后检测指标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大量输血后第1天与输血前比较 PT、APTT、TT时间有显著延长( P<0.05), FIB显著降低(P<0.05);输血后第3天与输血后第1天比较, PT、APTT、TT时间有显著缩短(P<0.05), FIB则显著增高(P<0.05);输血后第7天与输血前比较 PT、APTT、TT、FIB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外科患者进行大量输血治疗时,应进行凝血4项指标的动态检测,为临床输血治疗提供有力的实验诊断依据,选择适合的成分输血,避免发生凝血功能障碍引起不必要的出血。

    作者:马增新;倪广臻;胡雪伟;李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推拿结合功能训练对四肢骨折后遗症治疗、康复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推拿结合功能训练对四肢骨折后遗症治疗、康复的效果分析。方法:对我单位2011年6月~2013年4月间治收的35例四肢骨折后遗症患者,予以推拿结合功能训练方法进行治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35例患者,治愈26例,显效4,有效4例,无效1例,治愈显效率为85.7%。结论:科学、辩证的推拿结合功能训练对四肢骨折后遗症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极大地缩短了患者治疗、康复时间。

    作者:刘国宝;赵飞燕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生物反馈治疗广泛性焦虑前后皮电检测数据对照分析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治疗广泛性焦虑的疗效。方法:通过对52例就诊于福州神经精神病防治院福州医学心理咨询中心的符合ICD-10广泛性焦虑诊断的患者,使用GSR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仪检测生物反馈治疗广泛性焦虑前后皮电反应的变化情况。结果:测试后广泛性焦虑患者的HAMA分数和疲劳因子显著下降,同时放松、注意力、记忆力等因子显著上升( 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GSR脑电生物反馈对广泛性焦虑患者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作者:林淄;余银亮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36例锁骨骨折的临床诊治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手术方法和保守治疗两种方法对锁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将36例锁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通过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通过保守方法进行治疗,治疗后3个月后观察不同治疗方式的临床表现。结果:治疗后患者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实验组的治愈率为94.4%,对照组为55.6%,比对照组高出3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因此实验组效果更好。结论:通过实验得出结论,手术方法对锁骨骨折的治疗效果比保守治疗更显著。

    作者:李海洋;黄海宁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DHS治疗失败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分析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经动力髋螺钉( DHS)治疗失败的原因,寻找对策。方法:选择2004年5月~2013年4月经DHS治疗失败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5例,对其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性分析。结果:(1)失败患者DHS置入位置偏移所占比例高于未偏移。(2)骨质Singh指数3级及以下者所占比例高于3级以上。(3)3个月内负重行走所占比例高于3个月后负重行走。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经动力髋螺钉( DHS)治疗失败的原因与DHS置入位置是否准确、骨质指数、过早行走有关。因此,在操作中掌握好DHS置入的位置,骨质疏松过于严重者尽量不使用DHS以及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功能锻炼。

    作者:李岳瑞;吴建伟;俞泉;张旭;李亮;庞业明;张敬良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心肌梗死患者的健康教育

    目的:通过对心肌梗死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消除或减轻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心梗再发,促进康复,提高生活质量。方法:对我院2009年~2013年489例心梗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使其了解与疾病相关的知识。结果:患者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树立了健康意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结论:通过对心梗患者的健康教育,延长了患者的远期存活,提高了身体素质,提高了生活质量。

    作者:张艳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神经功能缺损型脑梗死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醒脑静注射液对于神经功能缺损型脑梗死的治疗疗效分析。方法:选取近两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名患有神经功能缺损型脑梗死的患者,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式,实验组给予醒脑静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2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评分23.87±4.3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30.78±4.64分,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0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6.00%),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对于神经功能缺损型脑梗死的患者来说,运用醒脑静注射液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较好,安全性较高,患者的病情得到明显的控制,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喜炎;钟丽明;钟永芳;何元增;余彧;志学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呼和浩特市乳腺增生病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对呼和浩特市女性乳腺增生病发病情况、发病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而制定预防本病的方案。方法:通过流行病学调查,采用正常与患病对照的方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出乳腺增生病影响因素。结果:呼和浩特乳腺增生病与体重指数、饮食习惯、哺乳史、人流史、月经情况、乳腺病个人史、不良遭遇有关。结论:避免危险因素,减少乳腺增生病发生。

    作者:刘靖;耿刚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浅谈输血安全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常见的输血安全问题,以减少临床输血隐患。方法:对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采血室采血机进行分析,检查输血的合格率。结果:本院输血是安全的,是值得信赖的。结论:输血安全与患者的生命安全密不可分,因为输血安全影响临床的抢救效果,但是输血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隐患,因此输血安全应给予高度重视。

    作者:王宝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浅谈基层医院如何做好妇幼保健工作

    目的:提高基层医院妇幼保健工作的管理质量,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的死亡率。方法:在近几年的妇幼保健工作中加强业务知识培训,规范妇幼台账,加强责任心,及时筛查高危因素。结果:制订了适合孕产妇及儿童保健需求的模式,使妇幼保健工作整体水平得到提高。结论:建立一支责任心强、服务水平高的妇幼队伍,全心全意地为职工群众服务。

    作者:杜翠玲 刊期: 2014年第09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