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喜炎;钟丽明;钟永芳;何元增;余彧;志学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青少年过敏性肾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过敏性肾性紫癜患者36例,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将患者分为4个治疗组,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清热解毒、疏风散邪组:治愈5例、有效1例,有效率为100%;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组:治愈5例、有效2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87.5%;健脾养心、益气摄血组:治愈7例、有效1例、无效2例,有效率80%;滋阴降火、凉血止血组:治愈8例、有效1例、无效3例,有效率75%。四组的治愈率、有效率均高于单纯应用西医治疗。结论: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肾性紫癜,减少了西医毒副作用强的药物的临床应用,缩短了病程,同时取得了较好疗效。
作者:刘颖武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结核病是造成人类死亡多的疾病之一。严重危害患者本人生命健康、使无数家庭陷于贫困交加的绝境,也给社会经济带来沉重的负担。药物预防是对已感染结核菌的人群,投予抗结核药物预防结核病的发病。由于HIV感染与AIDS病的流行,HIV/MTB双重感染的人数急剧上升,疫情出现回升,并发生了耐多药结核病暴发流行,严峻的结核病态势促使药物预防再度引起人们的重视[1]。抗结核药物的出现,开创了结核病的化疗时代,是结核病防治史程碑。自从高效、安全、价廉的杀菌药物异烟肼的问世,使结核病的药物预防成为可能。
作者:郑国苹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对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90例,随机进行分组,其中常规组患者30例,进行常规开腹手术治疗;保守组患者30例,进行非手术药物治疗;微创组患者30例,在腹腔镜下进行手术治疗,对3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微创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痛经比例、术后1年妊娠率、患者满意度均明显优越于常规组、保守组患者,差异性显著,其中常规组优越于常规组优于保守组患者,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患者无一例发生因手术和用药措施不当,导致严重不良后果发生。结论:针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可有效的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减少术后恢复时间、痛经发生比例,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满意度,对患者的创伤小,可在短时间内进行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作者:王蕾;陈丽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口腔颌面部血管瘤的综合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4月~2012年4月在我科就诊治疗的口腔颌面部血管瘤患者5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平阳霉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激光治疗。结果:对照组治愈9例,无效5例,总的治疗有效率为81.5%,观察组治愈13例,无效1例,总的治疗有效率为96.3%,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6例,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2例,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p<0.05)。结论:在口腔颌面部血管瘤的治疗中,采用平阳霉素联合激光治疗,效果较好,且不良反应较少,临床中值得推广。
作者:杜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孕期营养指导对妊娠糖尿病患者母婴结局的影响,为临床护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与实践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3年8月来我院产科救治的患者100例,随机将他们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2组都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除常规护理外还进行孕期营养指导,后对不同护理方式的护理的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剖宫产率、妊娠期的高血压疾病、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羊水过多、孕期感染发生率、巨大胎儿、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患者,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孕期营养指导有利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母婴结局,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
作者:史岩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厚朴排气合剂治疗机械通气患者腹胀、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机械通气住院患者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20例,治疗组30例。对照组采用莫沙必利片口服,1次5mg,每天3次,连续治疗1~4天。治疗组采用厚朴排气合剂口服,1次50ml,每天2次,连续治疗1~4天。对比观察患者腹胀、便秘症状改善的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不良反应的发生率10%,对照组总有效率65%,不良反应的发生率40%( P<0.05)。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副作用出现的少。结论:厚朴排气合剂治疗呼吸机使用患者腹胀、便秘是安全、有效、实用的。
作者:郭淑轶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索观察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胃癌根治术患者血浆内皮素、一氧化氮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于我院行胃癌根治术患者40例随机分成单纯全麻(A)和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B)2组,分别于麻醉前( T1)、麻醉后30分钟( T2)、术毕( T3)采集外周静脉血进行检测血浆内皮素、一氧化氮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A组NO, ET~1浓度T3比T1、T2降低( P <0.05) B组NO浓度升高,ET-1浓度降低( P <0.05)。(2)B组NO较A组高,B组ET-1较A低,A组血流动力学变化明显高于B组。结论: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可减轻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的应激反应和免疫功能的抑制,在一定程度上能保持细胞因子的相对平衡,有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甚至于远期生存,为该手术较合适的麻醉方法。
作者:薛志强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提高基层医院妇幼保健工作的管理质量,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的死亡率。方法:在近几年的妇幼保健工作中加强业务知识培训,规范妇幼台账,加强责任心,及时筛查高危因素。结果:制订了适合孕产妇及儿童保健需求的模式,使妇幼保健工作整体水平得到提高。结论:建立一支责任心强、服务水平高的妇幼队伍,全心全意地为职工群众服务。
作者:杜翠玲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对末梢血β-羟丁酸监测在糖尿病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诊治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随机选择45例于2012年6月~2013年10月间在我院行糖尿病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将20例没有发生酮症酸中毒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将25例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选择20例同期在我院行健康体检的人员作为对照组,分别对3组人员的空腹血糖以及β-羟丁酸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研究组和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β-羟丁酸检测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患者空腹血糖以及β-羟丁酸检测值均高于观察组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糖尿病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行末梢血β-羟丁酸监测能够为糖尿病病情进展提供重要依据,末梢血β-羟丁酸能够作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诊治的重要指标。
作者:刘剑英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我院从2011年6月~2012年6月期间收治的26例该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收治的26例患者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后,恢复良好,无危象发生,无后遗症。结论:对患者采取正确和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提高患者治愈率和生活质量的关键。
作者:孔祥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后内侧入路手术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撕脱骨折的疗效。方法:14例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病例均为闭合性骨折。手术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患肢使用止血带,采用膝后内侧直切口显露骨折用空心螺钉术固定。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评价术后膝关节功能。结果:术后平均随访6个月,切口均Ⅰ期愈合,骨折骨性愈合。 Lysholm膝关节评分:优13例,良1例。结论:后内侧入路复位固定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显露方便,操作简单,有效提高手术效率和安全性。
作者:刘世峰;崔文波;廖志峰;赵小泉;张炯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地塞米松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的应用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3年5月于我院治疗的48例婴儿肝炎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2组,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地塞米松注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2组婴儿的肝功能指标情况。结果:实验组即采用地塞米松的婴儿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汁酸(TBA)谷丙转氨酶( ALT)的含量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与常规治疗的方法相比,地塞米松更有利于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作者:张明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分析血糖动态监测在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3年12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共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血糖动态监测系统进行血糖测定,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指尖血糖进行血糖测定,连续测定5天。5天后将2组患者高血糖、低血糖的检出率以及患者的住院天数进行比较。结果:经研究比较,观察组高血糖和低血糖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糖动态监测在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良好,高血糖、低血糖检出率高,患者的住院天数也明显减少,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吴疆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抗幽门螺杆菌药物对急性胃十二指肠穿孔术后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自2008年1月~2013年1月于我院进行急性胃十二指肠穿孔治疗的13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63例和B组63例。 A组行单纯缝合修补术后给予奥美拉唑20mg+克拉霉素250mg+甲硝唑500mg,每天2次,口服,1个疗程7天。 B组行单纯缝合修补术后给予雷尼替丁150mg+丽珠得乐120mg+庆大霉素8万u+呋喃唑酮100mg,口服,1天2次,1个疗程7天。持续治疗6~8周后复查胃镜并检测Hp。结果:A组的Hp根除率为65.1%,B组的Hp根除率为87.3%;消化性溃疡的愈合率分别为66.7%和75.0%;糜烂性胃炎愈合率分别为66.7%和75.0%,P均<0.05,A、B组有显著性差异。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9%和4.8%,P>0.05,A、B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采用4联药物对急性胃十二指肠穿孔术后进行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具有根除率高、溃疡及糜烂愈合率高等特点,可考虑优先选用。
作者:黄华彬;陈海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清心莲子饮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0例III期糖尿病肾病病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清心莲子饮,疗程为4周,连续用药2~3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尿微量白蛋白(mAlb)、24小时尿蛋白定量(24hpro)、血β2微球蛋白(β2-MG)、胱抑素C(CYS-C)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3.33%,对照组65%,差异有显著性( P<0.05)。结论:清心莲子饮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优于西药对照组。
作者:寇玮蔚;张明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视觉诱发电位( visual evoked potential ,以下简称VEP)对眼外伤性视神经损伤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对61例眼球钝挫伤(69眼)病例进行VEP检查,并与自身健侧眼进行比较。结果:眼外伤视神经损伤患者的P波振幅和潜伏期有明显改变,VEP对视神经损伤程度反应灵敏。结论:VEP是评定视神经功能方法中较为客观、定量、和定位评定的一种,是目前工人的视神经病变检查为敏感和客观的方法,借助该方法还可以对眼外伤的视神经损伤程度加以确认。
作者:赵秋岭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病理诊断在乳腺癌保乳法治疗选择应用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25例采取手术治疗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保乳法手术的具体操作方法,总结病理诊断在其中的应用价值。结果:25例乳腺癌患者中,病理诊断为浸润性非特殊型癌的有14例,诊断为非浸润性癌的有7例,诊断为浸润性特殊型癌的有4例;应用保乳法治疗的患者有17例,应用肿瘤根除手术法的患者有4例,应用改良的肿瘤根除手术的患者有4例;19例患者无复发,另有5例患者复发,还有1例患者终死亡。经治疗,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病理诊断在乳腺癌手术治疗手段和保乳治疗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能够为外科医生提供可靠地决策依据,在临床上极具应用价值。
作者:王英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甲状腺肿大是临床上的一种比较常见的病理形态,对于甲状腺肿大的治疗关键是确诊肿大引起的原因,而甲状腺的病检是确诊重要方法和手段,本文对甲状腺肿大的病理检查的取材方法和不同病理形态进行描述,并对病理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对比发现单纯性甲状腺肿大仍然是引起甲状腺肿大的重要原因。甲状腺肿瘤引起的肿大是甲状腺肿大的第2大原因,应当引起相当的重视。现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5月91例甲状腺疾病的病理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提高诊断率,对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胡东昊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布拉氏酵母菌散剂在小儿急性腹泻病中的疗效。方法:选择125例急性腹泻患儿,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65例,治疗组患儿口服布拉氏酵母菌散剂,对照组服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等其它微生态制剂,2组重者均加用蒙脱石散口服,合并细菌感染者加用抗生素,必要时给予同时给予其它对症支持治疗。对2组腹泻患儿的大便次数、腹泻持续时间及总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3天后,2组大便次数均较前明显减少,治疗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治疗6天后,2组大便次数均较前进一步减少和好转,2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患儿较对照组患儿恢复快,腹泻持续时间短,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布拉氏酵母菌散剂治疗小儿急性腹泻效果显著,较其它微生态制剂更佳,能显著减少患儿大便次数,缩短病程。
作者:张艳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微型种植体支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72例相关患者,随机均分成2组,均行直丝弓正畸治疗后,治疗组给予微型种植体支抗,对照组给予横腭杆辅助治疗,比较2组治疗结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上中切牙倾角差、上中切牙凸距差和磨牙移位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总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型种植体支抗不但能有效矫正畸形,而且不良反应少,疗效稳定,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月娇;陈巨汉 刊期: 2014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