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中的应用研究

刘月娇;陈巨汉

关键词:微型种植体支抗, 口腔正畸, 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微型种植体支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72例相关患者,随机均分成2组,均行直丝弓正畸治疗后,治疗组给予微型种植体支抗,对照组给予横腭杆辅助治疗,比较2组治疗结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上中切牙倾角差、上中切牙凸距差和磨牙移位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总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型种植体支抗不但能有效矫正畸形,而且不良反应少,疗效稳定,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血液透析患者内瘘流量不足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分析

    目的: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分析血液透析患者内瘘流量不足的原因,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分析总结51例2008年~2011年在我院行血液透析而检测到流量不足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内瘘血流不足原因和吻合口及吻合口附近血管狭窄的PSV。结果:导致血流不足的原因主要有血管硬化斑块,合并血栓,引流静脉内膜增生,吻合口处引流静脉呈锐角,引流静脉扭曲,血管瘤样扩张,引流静脉起始段10 cm内大的分支等原因,其中出现血管硬化斑块和合并血栓共占68.6%,是主因。此外共检测47例吻合口及吻合口附近血管狭窄(内径<2.5mm)处,计算狭窄处PSV/其头侧20mm处PSV的比值,比值≥3.0的有39例,占82.9%;<3.0的有8例,占17.1%。结论: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能快速分析血液透析患者血流不足的成因,有利于及早进行临床治疗。

    作者:黄毅斌;胡萍香;肖小鹏;吴燕华;肖梅;张壮凤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硝苯地平与卡托普利联合用药方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硝苯地平与卡托普利联合用药方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2010年12月~2013年12月,于门诊以原发性高血压为诊断而就诊的患者180例,将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跟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硝苯地平与卡托普利联合应用,对照组则仅应用卡托普利治疗,随访2个月观察疗效。结果:对照组2个月内显效28例,有效37例,总有效率72.22%,治疗组显效39例,有效42例,总有效率为90.00%。2组通过药物治疗后,血压均有下降,且治疗组血压控制情况明显好于观察组。结论:硝苯地平与卡托普利联合用药方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效果较好,有效率高,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有效降压方案,在临床可以推广使用。

    作者:金洋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为心血管的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观察2组患者的满意度、家属陪护率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经优质护理服务后满意度达97%,家属陪护率为23.3%,而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后满意度为73%,家属陪护率为86.7%,2项参数对比P<0.05,具有显著差异性。结论: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中优质护理较常规护理效果显著,为使患者尽快康复应在临床中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权开花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213例分析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急性阑尾炎患者213例,对其超声影像进行分析。结果:超声确诊191例,超声确诊符合率为89.67%。其中急性单纯性阑尾炎超声确诊符合率低(71.19%)。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具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宋保玲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辣椒素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优选辣椒中活性成分辣椒素的佳提取工艺。方法:以辣椒素的含量为指标,用正交试验法对辣椒的提取工艺进行优选,考察乙醇浓度、乙醇量、提取时间、回流次数对辣椒素提取的影响,确定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佳提取工艺条件为10倍量8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0.5小时。结论:该工艺合理可行,稳定可靠,适合辣椒中辣椒素的提取。

    作者:蔡兴东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密闭式静脉留置针在临床儿科应用与分析

    目的:探讨密闭式静脉留置针在临床儿科应用。方法:选择我院在2011年8月~2012年3月收治的684例儿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2例,观察组采用静脉留置针穿刺及整体护理,对照组采用普通5号头皮针常规穿刺护理,观察2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2组患儿的护理过程基本顺利,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治疗护理后的效果差异不明显。在护理期间,对照组患儿除每次输液穿刺外,2次穿刺56例(16.4%),32例(9.4%)患儿发生3次穿刺以上情况。观察组患儿发生6例留置针脱落,原因为患儿自身活动幅度过大造成,2次静脉穿刺留置后情况正常。2组之间的穿刺1次成功率及皮肤损伤发生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无局部或全身感染现象,无静脉炎发生,与对照组相比,对静脉穿刺情况、健康教育效果等方面的护理满意度较高。结论:静脉留置针在抢救危重儿童、长期静脉输液、静脉高营养治疗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既减少护理的工作量,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又减轻了患儿的痛苦和家长的焦虑,在儿科临床实际工作中显示出明显的优势。

    作者:任乐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骨折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脊柱骨折患者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单纯使用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研究组使用内固定术结合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对比2组治疗前、随访时脊柱后凸Cobbs角、椎体前缘和后缘高度压缩率以及脊髓损伤的恢复情况。结果:2组治疗前脊柱后凸Cobbs角、椎体前缘和后缘高度压缩率差别不明显;治疗后研究组脊柱后凸Cobbs角、椎体前缘和后缘高度压缩率值都较低,同时研究组脊髓损伤恢复较好。结论: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更有利于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恢复。

    作者:郭剑鸿;谢楚海;杨竣青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对鼻咽癌患者耐受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鼻咽癌患者放化疗耐受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7月~2014年1月收治的48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系统化、个体化护理干预,比较2组病人干预前后化疗依从性情况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2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和生活质量量表(SF-12)与出院时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出院后6个月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和生活质量量表(SF-1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急性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4.1%和87.5%,白细胞降低发生率分别为41.6%和87.5%,放射性皮炎发生率分别为37.5%和70.8%,口腔炎发生率分别为54.1%和83.3%。比较2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地提高鼻咽癌患者放化疗耐受性、减轻毒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刘艳;巫菊芳;周建设;罗玲玲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的应用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入住手术室患者56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主要为整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积极地舒适护理。结果:出院时观察组的SAS与SDS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观察组的满意度分别为100.0%和82.1%,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的应用提升了护理服务质量,促进了护患关系的改善。

    作者:王菲;王倩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大力碎石钳治疗膀胱结石的临床体会(附69例报告)

    目的:分析大力碎石钳碎石术治疗膀胱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膀胱结石患者使用大力碎石钳治疗的临床资料,探讨手术注意事项。结果:69例1次治疗成功率为94.20%(65例)。结论:大力碎石钳治疗膀胱结石是一种操作简单易行的有效方法。

    作者:肖克强;隋士宇;何兵;赵治国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孕期营养指导对妊娠糖尿病患者母婴结局的影响分析

    目的:孕期营养指导对妊娠糖尿病患者母婴结局的影响,为临床护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与实践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3年8月来我院产科救治的患者100例,随机将他们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2组都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除常规护理外还进行孕期营养指导,后对不同护理方式的护理的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剖宫产率、妊娠期的高血压疾病、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羊水过多、孕期感染发生率、巨大胎儿、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患者,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孕期营养指导有利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母婴结局,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

    作者:史岩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子宫肌注射欣母沛联合宫腔填塞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子宫肌注射欣母沛联合宫腔填塞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1年内采取欣母沛联合宫腔填塞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治疗组)以及采取常规方法联合宫腔填塞治疗(对照组)的患者各取60名进行病例及术后疗效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相对于对照组来说治疗时间和出血量均小于对照组。结论:子宫肌注射欣母沛联合宫腔填塞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值得在临床中推广的方式。

    作者:陈志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在真菌性阴道炎治疗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对护理干预在真菌性阴道炎治疗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60例真菌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0例患者,在治疗期间给予护理干预;对照组30例患者,在治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30例患者,总有效率90%;对照组30例患者,总有效率7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2种护理方法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复发人数优于对照组,2种护理方法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0.05)。结论:真菌性阴道炎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干预,临床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复发人数少,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杜美英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卵巢囊肿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治疗卵巢囊肿传统开腹手术与腹腔镜处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44例卵巢囊肿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手术组2组,每组22人,比较在2组患者术后的相应指标和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腹腔镜组的手术操作时间65±8分钟、术后出血量69±15ml、术后进食时间1.3±0.3天明显低于开腹手术的76±9分钟、118±32ml、2.5±0.7天,腹腔镜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55%)也明显低于开腹手术组的(27.25%)统计学上有意义( 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对患者进行治疗,术后恢复,安全系数等都要优于开腹手术,是治疗卵巢肿瘤的首选。

    作者:牛玉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手术治疗前列腺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手术治疗前列腺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0月于我院治疗148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英国Gyrus公司等离子双极电切设备治疗前列腺增生。记录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膀胱残余尿量、大尿流率、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分值以及术后电切综合征发生率。结果:经自身术前、术后1个月比较,术后患者膀胱残余尿量明显低于术前,P<0.01,有极显著性差异。术后大尿流率与术前比较也有明显改善,P<0.05,有显著性差异。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术后明显低于术前 P<0.05具有显著差异。术后电切综合征发生率极低。结论:应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手术治疗前列腺,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阿力木江·阿不力孜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升降学说在老年心力衰竭临床上的应用

    心力衰竭是指心输出量下降,不能满足组织代谢需要而引起的综合症,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病理状态,也是多种心血管病的末期阶段。老年人群中慢性心衰更为常见和多发。升降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阐述中医生理病理,也是制定中医治法和遣方用药的重要依据。升降学说认为,气机的升降平衡失调,人体就会发生病变。所以从升降理论角度探讨老年慢性心衰的中医病机,并注重以升降理论为指导进行辨证论治,对临床治疗有参考意义。

    作者:陈红;张丛旺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睡眠质量、不良情绪及遵医行为的影响

    目的:探讨采用护理干预措施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睡眠质量、不良情绪及遵医行为的效果的影响方法:采取前瞻性方法,收集20011年5月~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23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干预组者在此基础上根据病情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2组干预后的睡眠质量、不良情绪及遵医行为的变化。结果:在采取护理干预后,干预组的PSQI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SQI总分>7的人数比例也低于对照组(P<0.05),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中遵医的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而不遵医的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减少老年高血压患者睡眠障碍的发生率,减轻不良情绪及提高临床遵医行为,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燕燕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65岁以上老年房颤患者的病因及治疗现状分析

    目的:分析65岁以上老年人房颤的病因及治疗现状。方法:对我院2010~2012年间住院的65岁以上房颤患者共10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分析的患者中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和永久性房颤分别占28%、22%、50%,冠心病为老年房颤常见的病因(38%),其次为高血压病(23.1%),老年性瓣膜病(11.1%),风心病(10.2%),肺心病(9.2%),甲状腺功能亢进症(6.5%),余为不明原因的孤立性房颤(1.9%)。房颤治疗以控制心室率(76.9%)为主,抗血栓治疗多以抗血小板为主(76.9%)。结论:冠心病和高血压是65岁以上老年人房颤的主要原因,风心病比例下降,甲状腺疾病需给予重视。老年房颤患者以心室率控制为一线治疗,相对于抗凝治疗的高风险,更易接受抗血小板治疗。

    作者:许洋;李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60例无痛人流术的心理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无痛人流术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20例在我院和大庆市人民医院接受无痛人流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结果:全部患者手术顺利,成功率100%。2组患者的焦虑与恐惧的病例数、疼痛程度、和人流综合征情况及患者的满意度进行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无痛人流术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实施。

    作者:李秀影;金洪燕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核素肾动态显像GFR测定与肌酐清除率评价肾功能的相关性比较

    目的:探讨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显像GFR(肾小球滤过率)评价肾功能与血清肌酐( Scre)清除率评价肾功能的比较。方法:首先对照组估算我科GFR的正常参考值;80例当肾功能受损害时,GFR的测量值与血清肌酐清除率测定值的比较。结果:80例患者的GFR与肌酐清除率对比,GFR和血清肌酐均异常者63例,其GFR值81.3±12.8ml/min与肌酐清除率85.5±11.3ml/min,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12例慢性肾损害患者,肌酐清除率70.1±8.3ml/min,GFR值50.2±6.8ml/min,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5例重度肾积水患者GFR值19.1±7.3ml/min,肌酐清除率23.6±5.8ml/min,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放射性核素肾动态GFR值与肌酐清除率的数值较符合;且在肾功能受损早期GFR比肌酐清除率表现更早异常改变。结论: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检查GFR测定更能早期反映肾小球率过滤功能改变,能较准确的估算分肾功能。

    作者:张晓;孙莲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