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琴
目的:观察冷沉淀输注对新生儿凝血机制的影响。方法:对92例出现凝血异常的新生儿和早产儿在输注冷沉淀前后进行凝血四项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92例患儿输注冷沉淀前后对比,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 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凝血酶时间( TT )均明显缩短,纤维蛋白原( Fib)含量显著增加。结论:冷沉淀的输注对纠正新生儿凝血异常有显著的疗效。
作者:杨菊红;卢春生;曹文平;叶宝玉;邬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硬膜外阻滞麻醉的镇静作用以及非甾体抗炎药氟比洛芬酯和帕瑞昔布对其影响。方法:选择ASAⅠ或Ⅱ级,于硬膜外阻滞麻醉下骨科手术病人60例,随机分为3组,利多卡因组( LC组,n=20):硬膜外给予2%利多卡因400mg;氟比洛芬酯组(F组,,n=20):在LC组的基础上,给予氟比洛芬酯100mg;帕瑞昔布组(P组,n=20):在LC 组的基础上,给予帕瑞昔布40mg。在麻醉前、麻醉后、术后12小时的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以及OAA/S镇静评分的变化。结果:各组的年龄,体重,性别,ASA分级,硬膜外穿刺间隙,感觉阻滞平面及手术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各组病人的HR均无明显的改变;麻醉后各组MAP均有所下降,但没有统计学意义。麻醉后3组BIS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但与麻醉前相比差异不显著,3组间没有统计学差别。 F组和P组后BIS、OAA/S警觉镇/静评分均降低和 Ramsay镇静评分均明显增加,其中BIS均在90%左右,虽没有统计学意义,但临床上(OAA/S警觉/镇静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均有明显的镇静作用(P<0.05)。而F组和P组间没有差别。结论:硬膜外给予利多卡因显著降低镇静评分,具有镇静作用,非甾体抗炎药可加强其镇静作用,但氟比洛芬酯和帕瑞昔布没有区别。
作者:刘世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分析双螺旋CT薄层增强3期扫描在小肝癌诊断中的作用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接收的64例患者使用双螺旋CT薄层增强3期扫描诊断,共检查出48个小肝癌。由经验资深的医师将图像进行分析统计,计算小肝癌的检出率。结果:48个小肝癌在动脉期的检出率为87.5%,在门静脉期的检出率为62.5%,在延迟期的检出率为93.8%,动脉+静脉+延迟的检出率为95.8%。结论:使用双螺旋CT薄层增强3期扫描能够提高小肝癌的检出率,有助于提高小肝癌的诊断水平。
作者:董宝瑜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究中医护理对肛肠疾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3年11月间收治的肛肠疾病术后疼痛患者71例,分为2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中医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术后疼痛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缓解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效果明显,护理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肛肠疾病术后疼痛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疼痛程度,效果良好,值得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马丽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比较早期肠内肠外联合营养与肠内营养支持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COPD急性加重,存在呼吸衰竭并予有创机械通气且合并营养不良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对照研究的方法,将患者分为A组(肠内营养治疗组)与B组(肠内外联合营养治疗组),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及肺功能指标,探讨2种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PaO2均升高,PaCO2均降低,肺功能指标均有所升高,同时B组的变化明显优于A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COPD急性加重患者接受早期肠内肠外营养联合治疗效果优于单独的肠内营养治疗,指标改善明显,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肖安东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分析上消化道大出血(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普通胃镜检查与麻醉下无痛胃镜(painless gastroscopy)检查的护理方法及体会。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2月~2013年6月间在我院内镜室接受胃镜检查的85例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胃镜检查方法分为普通胃镜组(40例)及无痛胃镜组(45例);无痛胃镜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分析疗效及围治疗期护理措施。结果:2组患者在治疗疗效、检查治疗时间及护理质量评价等方面存在差异,无痛胃镜组明显优于普通胃镜组(P<0.05)。结论:完善的护理配合是保证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无痛胃镜治疗成功的重要环节。对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明显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护理质量,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
作者:罗淑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对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2种麻醉方式的麻醉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给予连续腰麻,观察组给予腰硬联合麻醉,对比2组麻醉效果。结果:2组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与BMS 3分出现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高锐痛阻滞平面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麻醉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髋关节置换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可实现良好麻醉效果,经济实用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杨小立;陈莉;陈家华;何志权;谭婉仪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3年12月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确诊病人60例,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结果:对患者采用综合治疗之后,患者的血压有了明显的下降,ST段压低有所好转,大耗氧量、心脏指数等明显上升。患者在治疗后的数据情况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运用综合治疗方法治疗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效果显著,减少并发症的出现,保护了病人及其心脏。
作者:阿依努尔·塞依提汗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腔镜下甲状腺腺叶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甲状腺瘤患者按照抛硬币方法随机分为2组,标记为实验组、对照组。对照组30例患者使用传统手术切除治疗,实验组30例患者使用腔镜下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术中出血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手术引流量明显多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2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0%,2组患者在并发症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腔镜下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瘤临床效果明显,术后充分引流,可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裴晓东;李留法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心理护理是护理工作中的重要部分,直接体现了患者的满意度。其根本特点在于它通过护士的态度、语言、行为、操作等有意识的影响患者的主观感受和认知,进而改变患者不良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达到防病治病、加速康复和提高生命质量和治疗效果的目的【1】。通过抽取我院进期收治20例有机磷农药中毒住院患者针对其现存或潜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帮助患者解决不同的心理需求,实现有效的心理护理,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赵立华;徐丽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干细胞立体定向脑内移植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后遗症的效果。方法:高血压脑出血后遗症患者4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治疗,治疗组应用干细胞立体定向脑内移植治疗。结果:治疗后1个月,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35.0%和5.0%,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治疗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基本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干细胞立体定向脑内移植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后遗症有较好的近远期效果。
作者:杨向斌;熊明松;唐智勇;焦汝开;杨洋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发生的相关因素,采取对应的护理干预对策,以降低发病率。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糖尿病足与非糖尿病足,通过分析比较2者临床资料和并发症情况,探讨糖尿病足的预防和护理干预对策。结果: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与年龄,病程,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踝肱指数(ABI)等有关。结论:对糖尿病患者有针对性采取护理干预对策,可以预防和降低糖尿病足的发生率。
作者:陈琼芳;李观妹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分析血糖动态监测在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3年12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共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血糖动态监测系统进行血糖测定,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指尖血糖进行血糖测定,连续测定5天。5天后将2组患者高血糖、低血糖的检出率以及患者的住院天数进行比较。结果:经研究比较,观察组高血糖和低血糖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糖动态监测在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良好,高血糖、低血糖检出率高,患者的住院天数也明显减少,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吴疆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总结类固醇性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40例类固醇性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除严格控制饮食,适度运动外,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单一或联合使用降糖药物。结果:40例患者均未停止原来的GC治疗方案,对全部患者随访半年,30例逐渐减量及停用激素后,停用降糖药物半年未再复发,其余10例患者需继续使用降糖药物治疗。结论:使用GC治在治疗过程中定期监测尿糖和血糖,早发现,早治疗,科学合理用药,特别是40岁以上、身体肥胖、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患者,避免发生漏诊产生严重后果。
作者:付鸿玉;唐海燕;刁迎斌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憩室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2年7月我院收治的40例十二指肠憩室患者的临床资料,护士对其进行心理护理、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并发症护理以及健康宣教。结果:通过本院对十二指肠憩室患者实施科学合理的护理,40例患者均未有并发症的出现,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促进患者康复。结论:十二指肠憩室患者实施的护理措施是值得推广的。
作者:王轶英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黛力新)治疗冠心病并抑郁的疗效。方法:100例冠心病患者,54例冠心病基础治疗上加用黛力新治疗,46例冠心病对照组单用基础治疗,观察6个月内心血管事件情况(心绞痛发作次数,非致死心肌梗死发生次数、心源性死亡的发生次数、再次住院次数、因症状再发血运重建次数)。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心血管事件显著少于对照组,2组间统计学检验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黛力新)治疗冠心病并抑郁能明显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用于治疗冠心病并抑郁能有效提高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尹喜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阿片类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阿片类物质所致精神障碍25例患者的护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本院对阿片类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精心治疗与有效的护理,患者的植物神经症状明显减轻直至消失。结论:本院对阿片类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患者采取的护理措施是患者顺利出院,恢复正常生活的关键。
作者:周德英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牙齿是咀嚼的重要工具所以要保持清洁和不能缺失及疼痛,大限度的保持没有任何疾病的健康状态。现代口腔牙齿一致公认的标准是:牙齿美丽洁白,无口臭,运动等功能正常状态,事实上我国农村人口达到这样的标准还有一定困难。满足农村人群日益增长的口腔卫生健康需求,就要贯彻以预防为主让患者了解、掌握了口腔保健知识,就能逐渐地增强口腔保健意识,这就需要医生就要全面了解患病人群的特点掌握全面的患者信息【1】。为了解吉林省乡镇老年患者口腔清洁卫生习惯现状,培养乡镇老年患者良好口腔保健习惯,促进乡镇老年患者生活质量,笔者在吉林省某乡镇进行了1次小规模乡镇老年患者口腔清洁卫生习惯调查。现将该次小范围调查结果简单报告如下。
作者:董瑜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术清除不同GCS分级高血压脑出血后血肿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6例基底节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依据GCS评分分为3级:1级为12~15分;2级为8~11分;3级为3~7分。对不同GCS分级患者均采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总结手术要点,并对术后疗效进行评估。结果:76例患者,GCS分级1级占30.26(23/76),2级占47.37%(36/76),3级占21.05%(16/76)。采用小骨窗开颅清除血肿后,根据GOS评分:1级恢复良好者20例,中残2例,重残1例;2级恢复良好者16例,中残13例,重残4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1例;3级恢复良好者2例,中残5例,重残4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2例。结论:小骨窗开颅清除血肿对不同GCS分级患者预后影响不同,具有血肿清除可靠、再出血概率小、住院时间短、费用低等优点。
作者:余玉银;程彦;徐顺鹏;潘璟峰;林伟成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超声在异位妊娠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临床应用和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3年12月前来就诊并确诊为异位妊娠诊断患者共计80例,进行实验分析,对其异位妊娠的包块位置、形态及内部回声等问题进行探讨。结果:80例患者中超声诊断75例,误诊或漏诊5例;患者中未流产破裂型患者48例,流产型患者20例,破裂性患者12例。结论:超声在异位妊娠诊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实践中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防止误诊、漏诊的发生。
作者:刘慧 刊期: 2014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