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英
目的:探讨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显像GFR(肾小球滤过率)评价肾功能与血清肌酐( Scre)清除率评价肾功能的比较。方法:首先对照组估算我科GFR的正常参考值;80例当肾功能受损害时,GFR的测量值与血清肌酐清除率测定值的比较。结果:80例患者的GFR与肌酐清除率对比,GFR和血清肌酐均异常者63例,其GFR值81.3±12.8ml/min与肌酐清除率85.5±11.3ml/min,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12例慢性肾损害患者,肌酐清除率70.1±8.3ml/min,GFR值50.2±6.8ml/min,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5例重度肾积水患者GFR值19.1±7.3ml/min,肌酐清除率23.6±5.8ml/min,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放射性核素肾动态GFR值与肌酐清除率的数值较符合;且在肾功能受损早期GFR比肌酐清除率表现更早异常改变。结论: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检查GFR测定更能早期反映肾小球率过滤功能改变,能较准确的估算分肾功能。
作者:张晓;孙莲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B基因C7673 T多态性与脑出血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原对照研究,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载脂蛋白B基因C7673 T多态性,在110例脑出血患者和101名健康对照组中的分布;比较病例组、对照组基因型、等位基因分布差异。结果:(1)脑出血组和对照组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103和0.040,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 x2=6.263,p=0.012);(2)2组基因型分布间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差异具有显著性(x2=5.951, p=0.051)。结论:载脂蛋白B基因C7673 T的T等位基因同脑出血相关,可能该病的易感基因。
作者:李继锋;王娜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影响早产的相关因素并探讨其相应的预防对策。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2010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早产孕妇78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足月分娩的78例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在年龄、产检次数、子宫及宫颈发育不良、妊娠合并疾病、应激状态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年龄过小或是过大,产检次数少,子宫及宫颈发育不良、生殖道感染、妊娠合并贫血等疾病发生的概率高(P<0.05)且应激状态多见,这些可能构成早产的相关因素。结论:早产可能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应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对策,才能有效地防治早产。
作者:冯中静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改善冠心病患者抑郁状态的效果。方法:将住院冠心病抑郁患者随机分组,实施心理护理,分别于入组时、入组2周和入组4周时进行,3次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然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2周时就非常明显的下降,而对照组4周时才有明显下降。结论:对冠心病伴有抑郁状态的病人,实施心理干预,对改善抑郁情绪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吴岩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胸椎管后外侧入路治疗胸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胸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采用胸椎管后外侧入路治疗。结果:全部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未出现任何并发症,对全部患者随访1~2年,根据Otani分级方评价疗效,优7例,良10例,一般3例,优良率达85.0%。结论:后方入路椎间盘的切除术显露清楚,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薄超刚;薄晓巍;赵法章;于文斌;张喜晶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大剂量氨溴索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取79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大剂量氨溴索,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病情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上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同时应用大剂量氨溴索,效果更好。
作者:王依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总结和探讨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经验和措施。方法:回顾性的总结和分析220例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后的护理过程和经验。结果:通过有效和优质的针对手术特点加强各个环节的护理,使患者痛苦减轻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5%。结论:对于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手术后患者进行系统而完善的护理,为手术成功创造了条件。本组无1例患者发生切口感染。
作者:王付玲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布拉氏酵母菌散剂在小儿急性腹泻病中的疗效。方法:选择125例急性腹泻患儿,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65例,治疗组患儿口服布拉氏酵母菌散剂,对照组服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等其它微生态制剂,2组重者均加用蒙脱石散口服,合并细菌感染者加用抗生素,必要时给予同时给予其它对症支持治疗。对2组腹泻患儿的大便次数、腹泻持续时间及总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3天后,2组大便次数均较前明显减少,治疗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治疗6天后,2组大便次数均较前进一步减少和好转,2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患儿较对照组患儿恢复快,腹泻持续时间短,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布拉氏酵母菌散剂治疗小儿急性腹泻效果显著,较其它微生态制剂更佳,能显著减少患儿大便次数,缩短病程。
作者:张艳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对保留髓内钉附加侧板治疗股骨干非峡部段骨不连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自本院2003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32例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后非峡部段骨不连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13例进行更换髓内钉治疗,观察组19例进行保留髓内钉附加侧板治疗,对2组进行临床疗效分析与比较。结果:2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比较无差异,但观察组治疗总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保留髓内钉附加侧板术用于股骨干非峡部段骨不连患者的治疗中时,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骨愈合时间快、临床疗效显著等诸多优势,值得各医院推广使用。
作者:马量;胡英彦;曾海龙;江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1临床资料:患儿2个月,男性,维吾尔族,因发热、咳嗽8天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8.4℃,脉搏153次/min,呼吸52次/min。精神差,面色显苍白,皮肤显苍白,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头颅无畸形,睑结膜苍白,口唇淡白,胸廓未见畸形,脊柱未见畸形。双肺闻及湿性啰音,腹软,肝脾触及中度肿大,四肢未见畸形,活动可,甲床显苍白。其父母、姐体健家族中无类似患者,。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20.29×109/L,中性粒细胞67.4%,淋巴细胞,33.4%,红细胞2.45×1012/L,血红蛋白73g/L,血小板56×109/L,胸片示见片图:(1)支气管肺炎(2)双侧肋骨、锁骨及胸椎骨骨质密度改变。患儿住院5天,家属自动要求出院。
作者:张林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对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2种麻醉方式的麻醉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给予连续腰麻,观察组给予腰硬联合麻醉,对比2组麻醉效果。结果:2组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与BMS 3分出现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高锐痛阻滞平面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麻醉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髋关节置换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可实现良好麻醉效果,经济实用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杨小立;陈莉;陈家华;何志权;谭婉仪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总结分析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2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高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给予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围手术期给予科学的护理和康复指导,记录患者住院时间及预后。结果:术后随访1年,采用Harris评估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优16例,良10例,一般4例,差2例。患者住院时间6~15天,平均8.5±1.2天。术后无骨不连、内固定断裂、股骨头切割以及髋内翻畸形等并发症。结论: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较好,给予科学护理与康复指导能有效提高治愈率。
作者:马平叶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流程管理在手术室腹腔镜设备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全面梳理手术室腹腔镜设备使用的流程规范,对全科护士进行培训,以核心流程、辅助流程和质控流程为指导,对腹腔镜设备的使用维护全过程进行监控,加强设备的有效利用。结果:规范手术室腹腔镜设备的使用,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医生满意度由84%上升至96%。手术时间缩短,腔镜设备维修次数降低及配件购买费用降低。结论:构建规范、流程的腹腔镜设备使用流程,可有效地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医生满意度。
作者:赵洁;陈质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分析血清C-反应蛋白检测在评估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病情及预后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94例,依据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并依据是否发生MODS将患者分为MODS组和非MODS组,检测比较患者入院时及入院48小时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预后良好组和非MODS组患者入院时SCRP水平明显低于预后不良组和MODS组(t=2.74,2.76,P<0.05);入院48小时内2者SCRP水平差异仍具有显著性差异(t=3.07,2.98,P<0.05)。结论:早期检测SCRP水平可用于评价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并可在一定程度上评估患者预后。
作者:赵鑫;张国秀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总结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 PCNL)治疗肾结石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将我院在2012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68例肾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行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对围术期的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发生输尿管、肾脏损伤及穿孔现象。所有患者均经1次手术将结石清除。平均手术时间为85.3±10.5分钟,术中平均出血量为80.3±20.5 ml。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对于行PCNL治疗的肾结石患者,应当加强围术期护理,以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孙美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光子照射方法在痔疮手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60例痔疮患者,参照随机数字分组的方法,分为实验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对手术创面进行处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对手术创面使用光子照射,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手术后的6、9天的手术创面疼痛、渗液等评分以及愈合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2组对比形成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在痔疮手术后,对患者的手术创面进行光子照射,能够有效促进其创面的愈合,更显著地缓解了患者的术后疼痛与渗液症状。
作者:喻登明;黄连焕;桂鹏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眼外伤的致伤因素、临床表现特点及其防治措施。方法:统计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8例眼外伤病人的基本信息、致伤因素、临床表现和治疗前后视力等资料。结果:眼外伤病人中,职业主要是以工人、农民工比例高,学生及干部比例较少,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患者视力有显著提高,视力>1.0患者比例为23%,明显高于治疗前的15%,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眼球前段损伤患者预后好于眼球后段损伤患者,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合理的预防眼外伤以及有效的治疗眼外伤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杨仕庆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究中医护理对肛肠疾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3年11月间收治的肛肠疾病术后疼痛患者71例,分为2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中医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术后疼痛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缓解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效果明显,护理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肛肠疾病术后疼痛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疼痛程度,效果良好,值得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马丽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对自身抗体联合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取从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90位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其他类风湿疾病的60位患者设为对照组,在抽取静脉血以后,将血清分离,并将其敏感性差异进行对比。结果:在抗rRNP抗体、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以及AnuA阳性概率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中,抗rRNP抗体、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以及AnuA有着重要的作用,采取联合检测方式,能使准确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概率得到提高。
作者:李江宁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对急性农药中毒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3年5月收治的40例急性农药中毒患者,按治疗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研究组采用连续血液滤过配合血液灌流治疗,对照组采用血液灌流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愈20例,有效率100%;对照组治愈16例,有效率80%,2组在有效率的比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在昏迷时间、ChE活性恢复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时间上的表现均由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性农药中毒患者,临床采用连续血液滤过配合血液灌流治疗,可及时清楚患者体内毒素,确保临床抢救效果,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作者:焦晓民 刊期: 2014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