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于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进行治疗肾结石患者的观护68例

孙美霞

关键词:肾结石, 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 临床护理
摘要:目的:总结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 PCNL)治疗肾结石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将我院在2012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68例肾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行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对围术期的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发生输尿管、肾脏损伤及穿孔现象。所有患者均经1次手术将结石清除。平均手术时间为85.3±10.5分钟,术中平均出血量为80.3±20.5 ml。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对于行PCNL治疗的肾结石患者,应当加强围术期护理,以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25例乳腺癌患者病理诊断

    目的:探讨病理诊断在乳腺癌保乳法治疗选择应用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25例采取手术治疗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保乳法手术的具体操作方法,总结病理诊断在其中的应用价值。结果:25例乳腺癌患者中,病理诊断为浸润性非特殊型癌的有14例,诊断为非浸润性癌的有7例,诊断为浸润性特殊型癌的有4例;应用保乳法治疗的患者有17例,应用肿瘤根除手术法的患者有4例,应用改良的肿瘤根除手术的患者有4例;19例患者无复发,另有5例患者复发,还有1例患者终死亡。经治疗,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病理诊断在乳腺癌手术治疗手段和保乳治疗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能够为外科医生提供可靠地决策依据,在临床上极具应用价值。

    作者:王英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60例无痛人流术的心理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无痛人流术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20例在我院和大庆市人民医院接受无痛人流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结果:全部患者手术顺利,成功率100%。2组患者的焦虑与恐惧的病例数、疼痛程度、和人流综合征情况及患者的满意度进行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无痛人流术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实施。

    作者:李秀影;金洪燕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早期肠内肠外联合营养与肠内营养支持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早期肠内肠外联合营养与肠内营养支持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COPD急性加重,存在呼吸衰竭并予有创机械通气且合并营养不良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对照研究的方法,将患者分为A组(肠内营养治疗组)与B组(肠内外联合营养治疗组),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及肺功能指标,探讨2种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PaO2均升高,PaCO2均降低,肺功能指标均有所升高,同时B组的变化明显优于A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COPD急性加重患者接受早期肠内肠外营养联合治疗效果优于单独的肠内营养治疗,指标改善明显,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肖安东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护理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和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1年6月~2012年6月期间收治的49例该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49例胰腺炎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有45例患者得到满意的治愈效果,3例患者有效,1临床患者无效。结论:急性胰腺炎的发病快且急,护理过程存在一定难度,对护理人员的技术要求高。整体强化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加强护理工作中的工作态度,实施人性化和整体化的护理干预是治愈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关键。

    作者:张桂玲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微创经皮前路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前路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17例新鲜齿状突骨折,其中Ⅱ型骨折13例,Ⅲ型骨折4例,其中骨折移位12例,无移位5例,术中在C型臂X线机监视下,给予颅骨牵引复位骨折,骨折复位满意后,给予为微创经皮前路穿刺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结果:本组12例移位骨折均成功复位,16例行微创经皮前路穿刺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1例不能有效内固定改行Halo架外固定。随访9~18个月,平均14.2个月,14例骨性愈合,2例延迟愈合,末次随访骨折均骨性愈合,无内固定失效。结论:微创经皮前路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具有创伤小、康复快、并发症少、保留寰枢椎旋转功能的特点。

    作者:孙宜保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百草枯含量、肾及肺功能指标对其预后影响

    目的:研究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的百草枯含量、肾功能指标和肺功能指标与其预后关系。方法:选择107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预后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检测患者血尿的百草枯含量、肾功能指标和肺功能指标。结果:死亡组患者的血浆百草枯含量、尿液百草枯含量分别为9.54±1.13 mg/和423.23±63.43 mg/L均高于存活组;血肌酐、血尿素氮、二氧化碳分压(PaCO2)分别为141.8±18.2mmol/L、11.4±2.2mmol/L和1.32±6.32mmHg,均高于存活组,氧分压(PaO2)、实际碳酸氢盐(PCO3-)和剩余碱(BE)分别为79.44±10.42mmHg、14.82±2.45mmol/L和(-14.56±3.42) mmol/L,均低于存活组(P<0.05)。结论:百草枯中毒患者的百草枯含量、肺功能和肾功能指标与其预后密切相关,百草枯含量、血肌酐、血尿素氮、PaCO2、剩余碱可提示患者的存活情况。

    作者:朱文捷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165例的护理

    目的:探讨妇产科腹部手术患者切口的观察与护理。方法:收治行腹部手术的患者165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对患者术前指导、术中护理、术后护理干预进行分析。结果: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全部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对于妇产科手术的患者给予有效术前、术中、术后护理,从而提高手术切口的愈合率。

    作者:陈成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抗幽门螺杆菌药物治疗急性胃十二指肠穿孔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抗幽门螺杆菌药物对急性胃十二指肠穿孔术后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自2008年1月~2013年1月于我院进行急性胃十二指肠穿孔治疗的13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63例和B组63例。 A组行单纯缝合修补术后给予奥美拉唑20mg+克拉霉素250mg+甲硝唑500mg,每天2次,口服,1个疗程7天。 B组行单纯缝合修补术后给予雷尼替丁150mg+丽珠得乐120mg+庆大霉素8万u+呋喃唑酮100mg,口服,1天2次,1个疗程7天。持续治疗6~8周后复查胃镜并检测Hp。结果:A组的Hp根除率为65.1%,B组的Hp根除率为87.3%;消化性溃疡的愈合率分别为66.7%和75.0%;糜烂性胃炎愈合率分别为66.7%和75.0%,P均<0.05,A、B组有显著性差异。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9%和4.8%,P>0.05,A、B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采用4联药物对急性胃十二指肠穿孔术后进行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具有根除率高、溃疡及糜烂愈合率高等特点,可考虑优先选用。

    作者:黄华彬;陈海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电动吸乳器应用对母乳足量分泌的影响

    目的:探讨电动吸乳器应用对母乳足量分泌的影响。方法:自我科2013年7月~2013年12月接收的产妇中随机选取8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位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挤奶和按摩。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之上使用电动吸乳器协助催乳。比较2组产妇在2、3、4、5天内乳汁的分泌量,比较2组产妇10天内的母乳喂养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在2、3、4、5天内乳汁的分泌量分别是13.21±2.18ml、28.32±5.82ml、39.85±8.75ml、50.21±9.82m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观察组产妇的喂养情况评分为2.56±0.36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电动吸乳器可以增加产妇乳汁分泌量,提高喂养成功率,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梁玮伦;钟远梅;郑萍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冷沉淀对新生儿凝血功能异常的纠正作用

    目的:观察冷沉淀输注对新生儿凝血机制的影响。方法:对92例出现凝血异常的新生儿和早产儿在输注冷沉淀前后进行凝血四项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92例患儿输注冷沉淀前后对比,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 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凝血酶时间( TT )均明显缩短,纤维蛋白原( Fib)含量显著增加。结论:冷沉淀的输注对纠正新生儿凝血异常有显著的疗效。

    作者:杨菊红;卢春生;曹文平;叶宝玉;邬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头颈肿瘤与外科治疗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头颈肿瘤与外科治疗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本次共选择50例头颈肿瘤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分析不同病变类型及外科治疗方式对生存质量的影响。结果:舌癌PSS~HN平均分明显低于鼻咽癌、喉癌( P<0.05),但3种不同部分头颈肿瘤在PACT-H&N平均分比较上,无明显差异( P>0.05)。术前PSS-HN评分267.7分,术后1个月为164.7分,有明显下降(P<0.05)。术前FACT-H&N为114.4分,术后1个月为92.6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喉部分切除术PACT-H&N评分高于全切术,舌癌直接拉拢缝合高于舌癌前臂游离皮瓣修复,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依据头颈肿瘤不同部位、类型,对手术和修复方案进行个体化选择,可显著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鄢斌成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儿童肘关节损伤的X线诊断漏诊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肘关节损伤的X线诊断漏诊原因。方法:随机抽取近4年DR、CR的100例1~6岁儿童因外伤而漏诊的常规肘关节正侧位平片进行分析。结果:投照位置标准20例,占20%;投照位置倾斜40例,占40%;有双侧比对40例,占40%。其中髁上骨折骨折63例(伸直型56例,屈曲型7例),占63%;外上髁骨折10例,占10%内上髁骨折(合并髁分离)10例,占10%;鹰嘴骨折2例;桡骨颈骨折1例,肱骨小头骨骺分离3例,肘关节脱位2例,上尺桡关节脱位(包括半脱位)6例,占6%;全髁分离2例,肘关节单纯性脱位并撕脱骨折1例。其中复查发现,髁上肱骨下端及尺骨近端骨膜反应并关节囊内肿胀各2例;发生畸形愈合共计5例,合并屈伸功能障碍3例;肘内翻及外翻各1例,总计肘关节临床表现伤残9例,达9%。本组因投照体位不规范,致髁上不完全性骨折、肱骨小头骨骺分离、上尺桡关节脱位以及不明显的撕脱骨折漏诊7例,诊断技术原因漏诊5例,共计漏诊12例(占12%)。结论:规范的儿童肘关节X线投照体位,熟悉的儿童肘关节X线解剖、加上健侧比对的方法,是减少儿童肘关节损伤漏诊的好方法。

    作者:杨生敏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椎体成形术和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的临床研究

    目的:比较椎体成形术( PVP)和后凸成形术( 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61节)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椎体成形术,25例)和观察组(后凸成形术,25例)。比较2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活动能力评分、镇痛药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活动能力评分和镇痛药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 P>0.05)。结论: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效果优于椎体成形术。

    作者:喜占荣;布林;李淑芳;周朝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基于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进行治疗肾结石患者的观护68例

    目的:总结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 PCNL)治疗肾结石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将我院在2012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68例肾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行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对围术期的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发生输尿管、肾脏损伤及穿孔现象。所有患者均经1次手术将结石清除。平均手术时间为85.3±10.5分钟,术中平均出血量为80.3±20.5 ml。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对于行PCNL治疗的肾结石患者,应当加强围术期护理,以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孙美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在真菌性阴道炎治疗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对护理干预在真菌性阴道炎治疗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60例真菌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0例患者,在治疗期间给予护理干预;对照组30例患者,在治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30例患者,总有效率90%;对照组30例患者,总有效率7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2种护理方法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复发人数优于对照组,2种护理方法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0.05)。结论:真菌性阴道炎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干预,临床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复发人数少,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杜美英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硝苯地平与卡托普利联合用药方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硝苯地平与卡托普利联合用药方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2010年12月~2013年12月,于门诊以原发性高血压为诊断而就诊的患者180例,将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跟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硝苯地平与卡托普利联合应用,对照组则仅应用卡托普利治疗,随访2个月观察疗效。结果:对照组2个月内显效28例,有效37例,总有效率72.22%,治疗组显效39例,有效42例,总有效率为90.00%。2组通过药物治疗后,血压均有下降,且治疗组血压控制情况明显好于观察组。结论:硝苯地平与卡托普利联合用药方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效果较好,有效率高,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有效降压方案,在临床可以推广使用。

    作者:金洋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股骨颈骨折人工关节置换的治疗

    目的:研究分析人工关节置换术应用于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择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骨科外科接受治疗的5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加以回顾性研究。结果:本组50例患者,平均出血量为112.64±31.06ml,术后12小时内平均引流量为207.23±39.58ml,手术操作的平均时间为67.28±3.99分钟。术后评分:大于等于90分者18例,80~90分者22例,60~79分者7例,小于等于60分者3例,其优良率是80.0%。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术用于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手术操作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并发症很少,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杨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农村地区恶性肿瘤发展趋势--江苏丰县2010~2013年恶性肿瘤病历分析

    癌症目前在农村地区也变得越来越普遍了。丰县总人口116.5万,其中常住人口94.93,农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人口85.9万。2010~2013年恶性肿瘤病人数分别为1505人、1060人、1592人、1574人,以参合人口为基数恶性肿瘤发病率分别为万分之17.5、12.3、18.5、18.3。

    作者:侯庆璇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冠脉造影联合动态心电图监测诊断老年冠心病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冠脉造影联合动态心电图监测诊断老年冠心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于我院初步诊断为冠心病的老年患者118例为研究对象,将以上患者依次进行冠脉造影和动态心电图监测,后将两种监测方法诊断的结果进行比较并以冠脉造影结果阳性为冠心病,计算动态心电图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经研究比较,118例患者中,冠脉造影诊断阳性为103例,阴性为15例。动态心电图诊断的阳性为107例,阴性为11例。动态心电图监测的敏感性为89.6%,特异性为45.5%。结论:动态心电图临床应用简便,但冠脉造影更为准确,临床遇到疑难病症应联合应用冠脉造影和动态心电图使诊断更精确。

    作者:贺文禄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36例锁骨骨折的临床诊治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手术方法和保守治疗两种方法对锁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将36例锁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通过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通过保守方法进行治疗,治疗后3个月后观察不同治疗方式的临床表现。结果:治疗后患者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实验组的治愈率为94.4%,对照组为55.6%,比对照组高出3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因此实验组效果更好。结论:通过实验得出结论,手术方法对锁骨骨折的治疗效果比保守治疗更显著。

    作者:李海洋;黄海宁 刊期: 2014年第09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