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微创经皮前路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

孙宜保

关键词:齿状突骨折, 经皮, 微创, 空心螺钉, 固定
摘要:目的:探讨微创经皮前路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17例新鲜齿状突骨折,其中Ⅱ型骨折13例,Ⅲ型骨折4例,其中骨折移位12例,无移位5例,术中在C型臂X线机监视下,给予颅骨牵引复位骨折,骨折复位满意后,给予为微创经皮前路穿刺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结果:本组12例移位骨折均成功复位,16例行微创经皮前路穿刺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1例不能有效内固定改行Halo架外固定。随访9~18个月,平均14.2个月,14例骨性愈合,2例延迟愈合,末次随访骨折均骨性愈合,无内固定失效。结论:微创经皮前路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具有创伤小、康复快、并发症少、保留寰枢椎旋转功能的特点。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膝外伤X线检查阴性MRI影像分析及临床应用

    目的:膝外伤X线检查为阴性,研究MRI图像征象,分析MRI检查的优势。方法:选择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由于外伤在我院进行膝关节检查的患者80例,进行X线、MRI检查,分析检查的结果。结果:80例患者,膝关节损伤进行X线检查,全部为阴性。进行MRI检查,阳性为73例,阴性为7例。结论:对膝关节受损情况,MRI可以清晰的显示,临床诊断价值较高,准确性较强,优于X线检查,为患者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奇勒莫格;杨峰;赵骞;何颖;王斯若;胡晓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头坏死、股骨颈骨折224例体会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头坏死、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方法与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3年5月~2011年10月我院收治的224例股骨头坏死、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163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6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4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猝死1例,2例术后感染,2例假体脱位,经手法复位痊愈,1例并发肾功能衰竭死亡,髋关节功能优良率76%。结论:通过严格的术前综合评估,合适的假体选择和固定方法,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股骨头坏死、股骨颈骨折,效果明显,能够减少患者痛苦,回复髋关节大部分功能,维持正常活动。

    作者:磨志;谭义煌;卢军;韦炳清;唐黎立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评价。方法:将14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使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进行评分,并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达66.2%,年龄较大的患者认知障碍受损严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功能障碍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率较高,在早期进行筛查对预防血管性痴呆具有临床意义。

    作者:郝豫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运用体会

    目的:探讨手术室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应用及效果分析。方法:在手术室建立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对不良事件发生原因进行深入的剖析,提出预防措施。结果:通过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在手术室的建立及健全,护理不良事件的报告率明显提高。结论:在手术室建立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有利于深入查找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也有利于预防同类事件的发生,对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秀绵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唐士诚自拟皮炎汤治疗神经性皮炎

    唐士诚主任医师是甘肃省名老中医,现任甘肃省老年科技协会副会长、甘肃省中老年保健协会副会长、《保健》杂志顾问。唐士诚主任医师从医半个多世纪以来,注重兼采各家之长,汲取古今医家经验,擅于运用中医理论指导皮肤病、肛肠病以及内科杂病的辨证论治,疗效卓著,誉满医林。唐老在临床上自拟皮炎汤治疗各类神经性皮炎,疗效显著。

    作者:张玉琴;李树君;唐士诚;张青叶;雒玉辉;王敏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卵巢囊肿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治疗卵巢囊肿传统开腹手术与腹腔镜处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44例卵巢囊肿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手术组2组,每组22人,比较在2组患者术后的相应指标和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腹腔镜组的手术操作时间65±8分钟、术后出血量69±15ml、术后进食时间1.3±0.3天明显低于开腹手术的76±9分钟、118±32ml、2.5±0.7天,腹腔镜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55%)也明显低于开腹手术组的(27.25%)统计学上有意义( 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对患者进行治疗,术后恢复,安全系数等都要优于开腹手术,是治疗卵巢肿瘤的首选。

    作者:牛玉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经腹径路贲门癌全胃切除40例诊治体会

    目的:回顾探讨经腹径路贲门癌全胃切除在临床中的效果。方法:40例贲门癌全行全胃切除,D2淋巴结清扫,采用吻合器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结果:40例患者无术后继发性出血,返流性食管炎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肺部感染也明显低于开胸手术者,平均住院11天,相对开胸手术平均住院天数少。结论:经腹径路贲门癌手术行全胃切除,均采用吻合器吻合,大大降低了吻合的难度,缩短了吻合时间,手术过程淋巴结清扫范围大,预后好,可避免返流性食管炎的发生。

    作者:赵宏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观察

    目的:对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90例,随机进行分组,其中常规组患者30例,进行常规开腹手术治疗;保守组患者30例,进行非手术药物治疗;微创组患者30例,在腹腔镜下进行手术治疗,对3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微创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痛经比例、术后1年妊娠率、患者满意度均明显优越于常规组、保守组患者,差异性显著,其中常规组优越于常规组优于保守组患者,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患者无一例发生因手术和用药措施不当,导致严重不良后果发生。结论:针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可有效的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减少术后恢复时间、痛经发生比例,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满意度,对患者的创伤小,可在短时间内进行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作者:王蕾;陈丽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7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术清除不同GCS分级高血压脑出血后血肿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6例基底节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依据GCS评分分为3级:1级为12~15分;2级为8~11分;3级为3~7分。对不同GCS分级患者均采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总结手术要点,并对术后疗效进行评估。结果:76例患者,GCS分级1级占30.26(23/76),2级占47.37%(36/76),3级占21.05%(16/76)。采用小骨窗开颅清除血肿后,根据GOS评分:1级恢复良好者20例,中残2例,重残1例;2级恢复良好者16例,中残13例,重残4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1例;3级恢复良好者2例,中残5例,重残4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2例。结论:小骨窗开颅清除血肿对不同GCS分级患者预后影响不同,具有血肿清除可靠、再出血概率小、住院时间短、费用低等优点。

    作者:余玉银;程彦;徐顺鹏;潘璟峰;林伟成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2012年山东某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者艾滋病的认知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和了解皮肤科门诊患者的艾滋病( AIDS)认知水平,为有针对性的宣教提供依据。方法:于2012年6月~8月采用性别和居住地分层抽样的方法,对来冠县人民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200例皮肤病患者进行自问卷调查。结果:就诊者在AIDS相关知识认知方面,AIDS知晓率为71.50%。其中男性为83.00%,女性为60.00%;农村人群为58.00%,城镇人群为85.00%。 AIDS相关态度上,91.00%的调查对象害怕AIDS。其中,男性为95.00%,女性为87.00%;农村人群为86.00%,城镇人群为96.00%。在调查对象行为方式中,50.00%的人主动寻求过预防AIDS的知识。男性为51.00%,女性为49.00%;农村人群为28.00%,城镇人群为72.00%。结论:山东冠县人民医院皮肤科门诊患者AIDS的认知水平较低。

    作者:吕焱;赵庆利;郭颖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复张性肺水肿7例的处理及护理体会

    1临床资料:本组7例,男4例、女3例,年龄40~75岁。其中自发性气胸3例,食管癌术后胸腔积液2例,创伤性大量血气胸1例,肺癌并大量胸水1例,肺萎陷时间3~10天,有2例从外院转入。临床表现:4例为大量排气排液后1小时突然出现胸闷、烦躁不安、大汗、剧烈咳嗽、咳出白色或粉红色泡沫样痰液,呼吸困难,口唇紫绀,患肺听诊可闻及广泛湿罗膏。3例为大量排气排液后4~6小时后发生。本组病人均经吸氧(湿化瓶中盛50%酒精)静脉滴注速尿、地塞米松、氨茶碱、应用强心药物,严格控制晶体液输入,其中3例应用呼吸机呼气正压通气处理,患者均在1~3天逐渐好转。

    作者:刘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不同剂量纳络酮辅助治疗早期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纳络酮辅助治疗早期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早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2组都给予常规保守支持治疗,然后对照组给予小剂量纳洛酮治疗,治疗组给予大剂量纳洛酮治疗。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4.7%和73.7%,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GOS评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大剂量纳络酮辅助治疗早期高血压脑出血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宋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脑脊液蛋白质的检验及临床意义

    生理状况下,脑脊液(CSF)中80%以上的蛋白质都来源于血浆,其余是由神经系统合成的CSF特有的,CSF的蛋白质总量仅为血浆蛋白总量的1%以下,主要是清蛋白,定性为阴性。CSF中蛋白质含量增多对神经系统疾病诊断有重要意义。CSF蛋白质检查的方法主要有以下2大类[1]。

    作者:孙红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冷沉淀对新生儿凝血功能异常的纠正作用

    目的:观察冷沉淀输注对新生儿凝血机制的影响。方法:对92例出现凝血异常的新生儿和早产儿在输注冷沉淀前后进行凝血四项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92例患儿输注冷沉淀前后对比,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 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凝血酶时间( TT )均明显缩短,纤维蛋白原( Fib)含量显著增加。结论:冷沉淀的输注对纠正新生儿凝血异常有显著的疗效。

    作者:杨菊红;卢春生;曹文平;叶宝玉;邬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甲状腺肿大91例临床病检及分析

    甲状腺肿大是临床上的一种比较常见的病理形态,对于甲状腺肿大的治疗关键是确诊肿大引起的原因,而甲状腺的病检是确诊重要方法和手段,本文对甲状腺肿大的病理检查的取材方法和不同病理形态进行描述,并对病理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对比发现单纯性甲状腺肿大仍然是引起甲状腺肿大的重要原因。甲状腺肿瘤引起的肿大是甲状腺肿大的第2大原因,应当引起相当的重视。现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5月91例甲状腺疾病的病理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提高诊断率,对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胡东昊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服药依从性差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强化的在院教育和出院随访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对服药依从性差的患者查找原因,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择200位长期口服抗病毒药物的患者进行分组对比,强化组100人,对照组100人,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在院教育和出院随访;强化组进行强化的在院教育和出院随访,并与社区联合进行服药依从性干预。观察2组的服药依从性。结果:强化组服药依从性佳患者94人,占94%;常规组服药依从性佳患者75人,占75%;2组比较差异明显。结论:强化的在院教育和出院随访可以明显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服药依从性,对减少复发,防止并发症有明显作用。

    作者:段海霞;王玉琴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百草枯含量、肾及肺功能指标对其预后影响

    目的:研究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的百草枯含量、肾功能指标和肺功能指标与其预后关系。方法:选择107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预后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检测患者血尿的百草枯含量、肾功能指标和肺功能指标。结果:死亡组患者的血浆百草枯含量、尿液百草枯含量分别为9.54±1.13 mg/和423.23±63.43 mg/L均高于存活组;血肌酐、血尿素氮、二氧化碳分压(PaCO2)分别为141.8±18.2mmol/L、11.4±2.2mmol/L和1.32±6.32mmHg,均高于存活组,氧分压(PaO2)、实际碳酸氢盐(PCO3-)和剩余碱(BE)分别为79.44±10.42mmHg、14.82±2.45mmol/L和(-14.56±3.42) mmol/L,均低于存活组(P<0.05)。结论:百草枯中毒患者的百草枯含量、肺功能和肾功能指标与其预后密切相关,百草枯含量、血肌酐、血尿素氮、PaCO2、剩余碱可提示患者的存活情况。

    作者:朱文捷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狂犬病的预防与控制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所致,临床表现为特有的恐水、恐声、怕风、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病死率很高。通常由病兽以咬伤方式传染给人,狂犬病属乙类传染病,是须严格管理的传染病,要求发现后24小时内上报。

    作者:于洋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股骨颈骨折人工关节置换的治疗

    目的:研究分析人工关节置换术应用于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择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骨科外科接受治疗的5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加以回顾性研究。结果:本组50例患者,平均出血量为112.64±31.06ml,术后12小时内平均引流量为207.23±39.58ml,手术操作的平均时间为67.28±3.99分钟。术后评分:大于等于90分者18例,80~90分者22例,60~79分者7例,小于等于60分者3例,其优良率是80.0%。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术用于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手术操作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并发症很少,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杨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7687例8891个断指(肢)再植经验体会及回顾分析

    从1975年11月~2012年11月37年来,回顾分析我院共行7687例8891个断指(肢)再植手术,成功率达96.4%,本组7687例中男性6726例,女性961例,年龄11个月~61岁,平均年龄为30.96岁,其中断肢496例,494例再植成功,完全性断肢311例,不完全性断肢185例,2例失败,总成活率为99%;断指再植7206例,8395个断指再植,失败291例,成功率95.9%;其中完全断指6135例7032个断指,有6547个断指再植成活,成活率为93.1%;不完全性断离手指1071例1363个断指,成活1323个手指,成活率为97.1%。对再植的适应证、多指再植、复杂性断指再植、末节再植和小儿再植、影响再植成活率及成功率的因素进行了简要讨论,提倡精品再植手术理念,做到无遗憾再植手术。

    作者:王平振;谢振军;周礼荣;丁任;李锦永;宋敬忠;孙勇;胡洪良;王献伟;荣卫华;崔冬;赵国红;孙华伟;王伟;李清秀;任有成;杨崇勇;袁振江;崔永光;卢宏;陈永彩;李中锋;何祖明;单桂梅;赵玉斌;段瑞;时明;张开;郑爱芝;张永梅;姚敬东;连和勤;赵秀玲;左玉芬;刘秀英;杨秋旺;虢培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