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唐士诚自拟皮炎汤治疗神经性皮炎

张玉琴;李树君;唐士诚;张青叶;雒玉辉;王敏

关键词:皮炎汤, 治疗, 甘肃省, 主任医师, 中老年保健, 神经性皮炎, 中医理论, 医家经验, 科技协会, 内科杂病, 名老中医, 疗效显著, 辨证论治, 皮肤病, 肛肠病, 运用, 临床, 顾问
摘要:唐士诚主任医师是甘肃省名老中医,现任甘肃省老年科技协会副会长、甘肃省中老年保健协会副会长、《保健》杂志顾问。唐士诚主任医师从医半个多世纪以来,注重兼采各家之长,汲取古今医家经验,擅于运用中医理论指导皮肤病、肛肠病以及内科杂病的辨证论治,疗效卓著,誉满医林。唐老在临床上自拟皮炎汤治疗各类神经性皮炎,疗效显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布拉氏酵母菌散剂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布拉氏酵母菌散剂在小儿急性腹泻病中的疗效。方法:选择125例急性腹泻患儿,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65例,治疗组患儿口服布拉氏酵母菌散剂,对照组服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等其它微生态制剂,2组重者均加用蒙脱石散口服,合并细菌感染者加用抗生素,必要时给予同时给予其它对症支持治疗。对2组腹泻患儿的大便次数、腹泻持续时间及总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3天后,2组大便次数均较前明显减少,治疗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治疗6天后,2组大便次数均较前进一步减少和好转,2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患儿较对照组患儿恢复快,腹泻持续时间短,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布拉氏酵母菌散剂治疗小儿急性腹泻效果显著,较其它微生态制剂更佳,能显著减少患儿大便次数,缩短病程。

    作者:张艳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血清C-反应蛋白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分析血清C-反应蛋白检测在评估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病情及预后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94例,依据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并依据是否发生MODS将患者分为MODS组和非MODS组,检测比较患者入院时及入院48小时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预后良好组和非MODS组患者入院时SCRP水平明显低于预后不良组和MODS组(t=2.74,2.76,P<0.05);入院48小时内2者SCRP水平差异仍具有显著性差异(t=3.07,2.98,P<0.05)。结论:早期检测SCRP水平可用于评价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并可在一定程度上评估患者预后。

    作者:赵鑫;张国秀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复张性肺水肿7例的处理及护理体会

    1临床资料:本组7例,男4例、女3例,年龄40~75岁。其中自发性气胸3例,食管癌术后胸腔积液2例,创伤性大量血气胸1例,肺癌并大量胸水1例,肺萎陷时间3~10天,有2例从外院转入。临床表现:4例为大量排气排液后1小时突然出现胸闷、烦躁不安、大汗、剧烈咳嗽、咳出白色或粉红色泡沫样痰液,呼吸困难,口唇紫绀,患肺听诊可闻及广泛湿罗膏。3例为大量排气排液后4~6小时后发生。本组病人均经吸氧(湿化瓶中盛50%酒精)静脉滴注速尿、地塞米松、氨茶碱、应用强心药物,严格控制晶体液输入,其中3例应用呼吸机呼气正压通气处理,患者均在1~3天逐渐好转。

    作者:刘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美罗华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发生过敏反应1例护理

    美罗华又名利妥昔单抗注射液,是一种人鼠嵌合性单克隆抗体,能特异性地与跨膜抗原CD20结合,启动介导B细胞溶解的免疫反应,适用于治疗复发或化疗耐药的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NHL)[1]非霍奇金淋巴瘤是恶性淋巴瘤中的常见类型,通常对化疗敏感,但也易抗拒药物。2300020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液病医院美罗华(Rituximab)是淋巴瘤细胞表面抗原CD20的单克隆抗体,可特异性与之结合、抑制转录活化蛋白3(STAT3)活性、诱发凋亡[2]国内、外多报道美罗华联合化疗可提高初治NHL的疗效、延长生存。2012年4月本科应用美罗华治疗1例确诊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第1疗程使用美罗华无出现不良反应。同年5月第2疗程R-CHOP方案化疗,在应用美罗华过程中出现过敏反应,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玉双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自发性大量气胸的临床护理与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自发性大量气胸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病情观察,胸腔闭式引流管护理。结果:本组20例,治愈16例,有效3例,无效例(胸腔闭式引流治疗7天后,仍有大量气泡溢出,转外科手术治疗)。结论:加强对自发性气胸患者的心理护理及胸腔闭式引流管护理,可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

    作者:赵延玲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施氏十二字养生功”防治颈椎病技术的社区推广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施氏十二字养生功”社区推广方案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将12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采用“施氏十二字养生功”推广方案进行治疗,对照组不参与推广方案,2组药物及常规治疗均相同,治疗6个月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入组前、入组后3个月、6个月时的疼痛直观模拟量表( VAS评分)和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 SF~36)评分。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0%和86.67%,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治疗组入组后3个月及6个月的VAS和SF~36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的评分( P<0.05)。结论:“施氏十二字养生功”社区推广方案在颈椎病治疗中有效可行,能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及健康状况,值得进一步推广实施。

    作者:朱巨锦;施杞;顾鸿筠;陈春凤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对冠心病介入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冠心病介入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3年1月的冠心病并介入手术后患者共计80例,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采用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明显降低对冠心病介入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冠心病介入手术的成功率。

    作者:李志敏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生物反馈治疗广泛性焦虑前后皮电检测数据对照分析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治疗广泛性焦虑的疗效。方法:通过对52例就诊于福州神经精神病防治院福州医学心理咨询中心的符合ICD-10广泛性焦虑诊断的患者,使用GSR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仪检测生物反馈治疗广泛性焦虑前后皮电反应的变化情况。结果:测试后广泛性焦虑患者的HAMA分数和疲劳因子显著下降,同时放松、注意力、记忆力等因子显著上升( 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GSR脑电生物反馈对广泛性焦虑患者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作者:林淄;余银亮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探讨超声在异位妊娠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超声在异位妊娠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临床应用和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3年12月前来就诊并确诊为异位妊娠诊断患者共计80例,进行实验分析,对其异位妊娠的包块位置、形态及内部回声等问题进行探讨。结果:80例患者中超声诊断75例,误诊或漏诊5例;患者中未流产破裂型患者48例,流产型患者20例,破裂性患者12例。结论:超声在异位妊娠诊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实践中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防止误诊、漏诊的发生。

    作者:刘慧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骨水泥型及生物型股骨假体在不同骨密度人群中的疗效比较

    目的:观察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患者,骨水泥型及生物型固定在不同骨密度人群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行单侧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的1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测得的骨密度值进行分组:年轻成人峰值组( A组)33例,骨量减少组( B组)56例,骨质疏松组( C组)37例。记录患者术后第3天、第6周、第6月、第12月的Harris评分和X光骨质评价,分析比较各组疗效。结果:A组和B组2种固定的短期疗效无统计学差异( P>0.05)。 C组患者术后12个月Harris评分和X光骨质评价于2种固定方式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即不同固定方式对骨质疏松组患者术后短期的疗效不同。 C组患者采取生物型固定的疗效,与A、B组的疗效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骨质疏松的患者采取生物型固定,会比骨正常和减少的患者短期疗效差,容易出现髋关节疼痛或早期假体下沉、松动。

    作者:练伟东;李钟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脑积水2种术式术后感染分析

    目的:探讨脑积水治疗的不同术式,寻找降低脑积水术后感染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2012年共有78例脑积水患者,分别采用侧脑室腹腔分流术(V-P术)(41例)和腰大池腹腔分流术(L-P术)(37例)治疗,针对不同术式继发感染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侧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感染8例发生率19.51%,明显高于腰大池腹腔分流术后感染2例发生率5.40%( P<0.05)。结论:对交通性脑积水,采用腰大池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能有效降低脑积水术后感染几率。

    作者:任光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中医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目的:研究中医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我院100例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阿司匹林,同时进行降压、降糖、降血脂治疗;观察组给予中医活血法进行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2组患者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中风病疗效为82%,与对照组相比,两者疗效有显著性差异( P<0.05),而2组的总不良反应率分别为6%和8%,2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中医活血法能有效改善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任军红;胡利贤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165例的护理

    目的:探讨妇产科腹部手术患者切口的观察与护理。方法:收治行腹部手术的患者165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对患者术前指导、术中护理、术后护理干预进行分析。结果: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全部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对于妇产科手术的患者给予有效术前、术中、术后护理,从而提高手术切口的愈合率。

    作者:陈成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关节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关节镜手术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做关节镜手术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行临床护理路径,比较2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膝关节活动度和患者满意程度情况。结果:实验组住院时间较短,住院费用较低,膝关节活动度较好,患者满意度更高,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能明显缩短住院日、减少住院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术后状况,值得临床推广开展。

    作者:黄秀燕;崔晓燕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后内侧入路手术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

    目的:探讨后内侧入路手术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撕脱骨折的疗效。方法:14例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病例均为闭合性骨折。手术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患肢使用止血带,采用膝后内侧直切口显露骨折用空心螺钉术固定。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评价术后膝关节功能。结果:术后平均随访6个月,切口均Ⅰ期愈合,骨折骨性愈合。 Lysholm膝关节评分:优13例,良1例。结论:后内侧入路复位固定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显露方便,操作简单,有效提高手术效率和安全性。

    作者:刘世峰;崔文波;廖志峰;赵小泉;张炯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影响门诊导诊护士与患者沟通的因素及对策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门诊,作为一个医院的窗口单位,患者首先接触的就是门诊导诊护士,所以护士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患者对医院的第一印象。门诊具有接触患者多、不同层次的患者都有,同时传染病院作为一个特殊的医院,病种繁杂,患者要求高等特点,给导诊工作带来压力的同时,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导诊护士与患者的沟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作者:李爱菊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口腔颌面部血管瘤综合治疗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口腔颌面部血管瘤的综合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4月~2012年4月在我科就诊治疗的口腔颌面部血管瘤患者5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平阳霉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激光治疗。结果:对照组治愈9例,无效5例,总的治疗有效率为81.5%,观察组治愈13例,无效1例,总的治疗有效率为96.3%,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6例,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2例,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p<0.05)。结论:在口腔颌面部血管瘤的治疗中,采用平阳霉素联合激光治疗,效果较好,且不良反应较少,临床中值得推广。

    作者:杜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浅谈十二指肠憩室患者的护理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憩室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2年7月我院收治的40例十二指肠憩室患者的临床资料,护士对其进行心理护理、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并发症护理以及健康宣教。结果:通过本院对十二指肠憩室患者实施科学合理的护理,40例患者均未有并发症的出现,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促进患者康复。结论:十二指肠憩室患者实施的护理措施是值得推广的。

    作者:王轶英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肝硬化手术患者的护理体会

    探讨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和技巧,提高患者的救治率,总结我院从2011年2月~2012年2月期间收治的18例该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18例患者的经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和用药护理等健康相关知识普及后,18例患者的病情明显好转,患者痛苦减轻,生活质量得到改善。肝硬化患者应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和精心护理才能提高临床救治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王成慧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我院从2011年6月~2012年6月期间收治的26例该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收治的26例患者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后,恢复良好,无危象发生,无后遗症。结论:对患者采取正确和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提高患者治愈率和生活质量的关键。

    作者:孔祥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