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玮伦;钟远梅;郑萍萍
目的:血液检验在诊断贫血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月~2013年9月治疗的80例贫血患者,均利用Sysmex XE-21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进行血液分析。结果:本组40例患者轻度贫血22例,占27.5%,中度贫血33例,占41.25%,重度贫血16例,占20.0%,极重度贫血9例,占11.25%,再生性障碍性贫血9例,地中海贫血12例,慢性失血性贫血16例,缺铁性贫血20例,失血性贫血23例。结论:MCHC、MCH、MCV、HCT是诊断贫血的重要指标。
作者:刘芳;毋小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分析糖尿病自身抗体诊断Ⅰ型糖尿病的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诊治的Ⅰ型糖尿病患者116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患者血清中的谷氨酸脱羧酶抗体( GADA)、胰岛细胞抗体( ICA)和胰岛素抗体( IAA)进行测定。结果:GADA阳性率为81.6%,ICA阳性率为68.7%,IAA阳性率为48.6%,GADA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种抗体(P<0.01),GADA/ICA和IAA 3种抗体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单一抗体检测的阳性率。结论:GADA、ICA和IAA检测在Ⅰ型糖尿病具有不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联合检测可以提高诊断敏感性和诊断符合率,对Ⅰ型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永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椎弓根内固定并伤椎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2009年11月~2013年11月采用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固定伤椎及并伤椎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100例,观察术前、术后4天及术后12个月随访的Cobb角、伤椎前缘高比值及椎管容积侵占率的改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无副损伤,均无切口感染,获得12~26个月平均16.5个月的随访,术前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比值、椎管容积侵占率分别为:28.4±4.8,48.5±8.4%,52.1±8.6%;术后4天 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比值、椎管容积侵占率分别为:4.9±1.2°、98.2±4.3%、23.8±4.5%;术后12个月分别为:5.8±1.4°9.5±4.5%、24.1±4.6%。以上3项指标术后4天、12个月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12个月与术后4天比较,此3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所有患者植骨融合率100%,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结论:椎弓根内固定并伤椎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安全可行,能够恢复椎体高度,改善Cobb角,改善椎管狭窄。通过伤椎椎弓根钉固定,增加经伤椎固定,即6枚钉固定,能够使螺钉问的力臂缩短,从而增加了连接棒及螺钉的承载能力,更好地恢复并维持伤椎前中柱高度。
作者:陈松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生理状况下,脑脊液(CSF)中80%以上的蛋白质都来源于血浆,其余是由神经系统合成的CSF特有的,CSF的蛋白质总量仅为血浆蛋白总量的1%以下,主要是清蛋白,定性为阴性。CSF中蛋白质含量增多对神经系统疾病诊断有重要意义。CSF蛋白质检查的方法主要有以下2大类[1]。
作者:孙红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偏瘫后肩关节半脱位的护理措施。方法:对偏瘫后肩关节半脱位患者进行良肢位摆放,支撑练习,关节活动度练习等方法的护理介入并观察疗效。结果:偏瘫后肩关节半脱位患者经过6周护理指导,督促练习后再次评估肩关节半脱位情况明显好转。结论:康复专科护理对患者肩关节半脱位的恢复具有良好效果。
作者:王顺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分析人工关节置换术应用于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择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骨科外科接受治疗的5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加以回顾性研究。结果:本组50例患者,平均出血量为112.64±31.06ml,术后12小时内平均引流量为207.23±39.58ml,手术操作的平均时间为67.28±3.99分钟。术后评分:大于等于90分者18例,80~90分者22例,60~79分者7例,小于等于60分者3例,其优良率是80.0%。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术用于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手术操作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并发症很少,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杨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强化的在院教育和出院随访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对服药依从性差的患者查找原因,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择200位长期口服抗病毒药物的患者进行分组对比,强化组100人,对照组100人,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在院教育和出院随访;强化组进行强化的在院教育和出院随访,并与社区联合进行服药依从性干预。观察2组的服药依从性。结果:强化组服药依从性佳患者94人,占94%;常规组服药依从性佳患者75人,占75%;2组比较差异明显。结论:强化的在院教育和出院随访可以明显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服药依从性,对减少复发,防止并发症有明显作用。
作者:段海霞;王玉琴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关节镜手术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做关节镜手术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行临床护理路径,比较2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膝关节活动度和患者满意程度情况。结果:实验组住院时间较短,住院费用较低,膝关节活动度较好,患者满意度更高,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能明显缩短住院日、减少住院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术后状况,值得临床推广开展。
作者:黄秀燕;崔晓燕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孕期营养指导对妊娠糖尿病患者母婴结局的影响,为临床护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与实践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3年8月来我院产科救治的患者100例,随机将他们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2组都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除常规护理外还进行孕期营养指导,后对不同护理方式的护理的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剖宫产率、妊娠期的高血压疾病、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羊水过多、孕期感染发生率、巨大胎儿、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患者,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孕期营养指导有利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母婴结局,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
作者:史岩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牙周基础治疗联合盐酸米诺环素治疗慢性牙周炎的疗效。方法:将72例慢性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进行常规牙周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对照组加用牙康治疗。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GI、SBI、BOP、PD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治疗后,治疗组GI、SBI、BOP、PD均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牙周基础治疗联合盐酸米诺环素治疗慢性牙周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刘鸿雁;王尹;徐丽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深入探讨对急性肠梗阻的临床及X线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诊断14例急性肠梗阻的全部临床资料,通过X线电视腹部透视和拍片进行检查和诊断。结果:对14例急性肠梗阻患者都做出了正确的诊断,并为临床手术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结论:临床结合X线电视腹部透视和拍片检查诊断急性肠梗阻效果好,诊断率高。是首选的重要检查方法之一。
作者:黄学忠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并分析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在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84例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和护理干预组,观察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平均胸管留置时间和术后患者自理能力恢复情况。结果:护理干预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和平均胸管留置时间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护理干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9.52%)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38.09%),护理干预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得分为40.76±3.64分,抑郁自评量表得分为41.39±3.28分,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减少多发性肋骨骨折手术后的并发症,减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患者的住院费用,减轻患者及其家属的负担。
作者:刘慧玲;魏水华;潘文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通过对正常宫颈上皮组织和宫颈鳞状细胞癌( CSCC )中Klotho和c-myc的检测,探讨两者在宫颈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性。方法:使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Klotho及c-myc在正常宫颈上皮组织及CSCC组织中的表达。结果:Klotho在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 CSCC组织,其表达与宫颈癌患者年龄、宫颈癌FIGO分期与淋巴结转移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c-myc在CSC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宫颈上皮组织,其表达与组织学分级、FIGO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Klotho与c-myc的表达呈负相关(rs =-0.486,P<0.05)。结论:Klotho可能在宫颈癌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c-myc与宫颈癌的侵袭及转移有关。联合检测Klotho与c-myc对宫颈癌的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成慧;宋明芮;张晓云;张煦 刊期: 2014年第09期
1临床资料:本组7例,男4例、女3例,年龄40~75岁。其中自发性气胸3例,食管癌术后胸腔积液2例,创伤性大量血气胸1例,肺癌并大量胸水1例,肺萎陷时间3~10天,有2例从外院转入。临床表现:4例为大量排气排液后1小时突然出现胸闷、烦躁不安、大汗、剧烈咳嗽、咳出白色或粉红色泡沫样痰液,呼吸困难,口唇紫绀,患肺听诊可闻及广泛湿罗膏。3例为大量排气排液后4~6小时后发生。本组病人均经吸氧(湿化瓶中盛50%酒精)静脉滴注速尿、地塞米松、氨茶碱、应用强心药物,严格控制晶体液输入,其中3例应用呼吸机呼气正压通气处理,患者均在1~3天逐渐好转。
作者:刘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厚朴排气合剂治疗机械通气患者腹胀、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机械通气住院患者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20例,治疗组30例。对照组采用莫沙必利片口服,1次5mg,每天3次,连续治疗1~4天。治疗组采用厚朴排气合剂口服,1次50ml,每天2次,连续治疗1~4天。对比观察患者腹胀、便秘症状改善的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不良反应的发生率10%,对照组总有效率65%,不良反应的发生率40%( P<0.05)。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副作用出现的少。结论:厚朴排气合剂治疗呼吸机使用患者腹胀、便秘是安全、有效、实用的。
作者:郭淑轶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超声在异位妊娠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临床应用和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3年12月前来就诊并确诊为异位妊娠诊断患者共计80例,进行实验分析,对其异位妊娠的包块位置、形态及内部回声等问题进行探讨。结果:80例患者中超声诊断75例,误诊或漏诊5例;患者中未流产破裂型患者48例,流产型患者20例,破裂性患者12例。结论:超声在异位妊娠诊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实践中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防止误诊、漏诊的发生。
作者:刘慧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 PKP)治疗老年多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OVCF)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2013年8月应用PKP治疗的OVCF患者32例(102个椎体)的临床资料,男5例,女27例,年龄62~83岁,平均72.6岁,其中新鲜骨折74个椎体,陈旧性骨折28个椎体。2个节段者6例,3个节段者21例,4个节段以上者5例。术前均行胸腰椎X线正侧位片、CT及 MRI扫描检查。本组采取双侧穿刺者83个椎体,采用单侧穿刺者19个椎体。患者手术前后进行疼痛视觉评分(VAS),Cobb角及椎体矢状面指数( SI)测量。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者手术顺利,术中无脊髓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患者术后即感腰背疼痛明显缓解或消失,术后24~48小时支具保护下下床活动。患者手术前后VAS评分、SI指数及Cobb角对比显示有显著性差异(P<0.01)。本组患者随访时间为4~36个月,平均24个月。5例患者随访期间症状复发,复查X线片示Cobb角略丢失,已行 PKP手术节段SI指数无改变,MRI显示有新发骨折,其中3例行保守治疗后缓解,2例再次行PKP手术,术后症状消失。结论: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能确切解除患者疼痛,在一定程度上恢复椎体形态及高度,是老年多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安全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陈立民;吴垠;赵承斌;潘世奇;张涛;侯明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无痛人流术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20例在我院和大庆市人民医院接受无痛人流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结果:全部患者手术顺利,成功率100%。2组患者的焦虑与恐惧的病例数、疼痛程度、和人流综合征情况及患者的满意度进行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无痛人流术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实施。
作者:李秀影;金洪燕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胸椎管后外侧入路治疗胸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胸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采用胸椎管后外侧入路治疗。结果:全部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未出现任何并发症,对全部患者随访1~2年,根据Otani分级方评价疗效,优7例,良10例,一般3例,优良率达85.0%。结论:后方入路椎间盘的切除术显露清楚,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薄超刚;薄晓巍;赵法章;于文斌;张喜晶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发生的相关因素,采取对应的护理干预对策,以降低发病率。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糖尿病足与非糖尿病足,通过分析比较2者临床资料和并发症情况,探讨糖尿病足的预防和护理干预对策。结果: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与年龄,病程,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踝肱指数(ABI)等有关。结论:对糖尿病患者有针对性采取护理干预对策,可以预防和降低糖尿病足的发生率。
作者:陈琼芳;李观妹 刊期: 2014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