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康惠尔透明贴在植皮患者取皮区的治疗护理体会

张惠芳;徐丽军

关键词:康惠尔透明贴, 供皮区创面
摘要:目的:观察康惠尔透明贴对患者取皮区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2010年9月~12年9月选择60例自体取皮植皮患者作为治疗组,局部创面使用康惠尔透明贴。同期选60例供皮区创面使用凡士林纱布覆盖,作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创面愈合时间、创面局部及全身反应情况。结果:60例供皮创面的愈合时间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天、12.5天。显示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提前,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 P<0.05),疼痛情况明显减轻。结论:康惠尔透明贴有明显促进患者取皮区创面愈合的作用。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60例无痛人流术的心理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无痛人流术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20例在我院和大庆市人民医院接受无痛人流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结果:全部患者手术顺利,成功率100%。2组患者的焦虑与恐惧的病例数、疼痛程度、和人流综合征情况及患者的满意度进行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无痛人流术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实施。

    作者:李秀影;金洪燕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器械缝合消化道术后吻合口及缝合口瘘的防治

    目的:减少器械吻合和缝合消化道术后并发吻合口及缝合口瘘的发生率。方法:从1985年7月~2012年10月我们完成器械吻合和缝合消化道手术1450例(2723次),发生吻合口及缝合口瘘12例,约占(0.83%),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局部组织水肿6例,器械故障3例,术者操作不当3例,器械吻合和缝合消化道术后并发瘘直接与术者操作、器械情况、适应证选择有关,术后并发瘘者1例死亡,其余经治疗获愈。结论:器械吻合和缝合消化道只要正确操作、正确选择适应证仍具有许多优越性,消化道的吻合和缝合口瘘可以预防。

    作者:梅文杰;李春伟;张恩勇;曾兴业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喉癌患者术后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喉癌手术患者心理状况及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62例喉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按照喉癌手术护理常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出院前心理状况,以及心理干预结束时2组患者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出院时观察组患者SDS、SAS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心理护理干预结束时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喉癌患者负性情绪,缓解身心压力,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徐彩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辣椒素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优选辣椒中活性成分辣椒素的佳提取工艺。方法:以辣椒素的含量为指标,用正交试验法对辣椒的提取工艺进行优选,考察乙醇浓度、乙醇量、提取时间、回流次数对辣椒素提取的影响,确定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佳提取工艺条件为10倍量8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0.5小时。结论:该工艺合理可行,稳定可靠,适合辣椒中辣椒素的提取。

    作者:蔡兴东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沙丁胺醇、酮替芬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70例

    目的:探讨分析沙丁胺醇、酮替芬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方法:选择于2012年1月~2012年12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7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作为观察组,采作为用沙丁胺醇联合酮替芬治疗;另外选择7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氨茶碱联合扑尔敏治疗。2周后对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经统计显示,14例有效(20.0%),53例显效(75.7%),3例无效(4.3%)总有效率为95.7%;对照组患者中有22例为有效(31.4%),32例为显效(45.7%),16例无效(22.9%),总有效率为77.1%;经比较我们可看出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能够及早发现病症并进行正确诊断,正规服药,对于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治疗有重要的意义。沙丁胺醇、酮替芬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而且患者病症复发率低,适合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秦瑞娟;李海莹;张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谈谈对急性肠梗阻的临床及X线诊断

    目的:深入探讨对急性肠梗阻的临床及X线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诊断14例急性肠梗阻的全部临床资料,通过X线电视腹部透视和拍片进行检查和诊断。结果:对14例急性肠梗阻患者都做出了正确的诊断,并为临床手术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结论:临床结合X线电视腹部透视和拍片检查诊断急性肠梗阻效果好,诊断率高。是首选的重要检查方法之一。

    作者:黄学忠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浅析神经外科术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对神经外科手术后患者出现的中枢神经该内容临床治疗的方法进行的研究。方法:2010年~2012年我院共接受40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对其进行了探讨分析,研究临床症状以及治疗方法。结果:导致神经外科术后出现中枢系统感染诱发的因素主要有:脑外伤、自发出血、以及脑室打开等;分离细菌主要有:革兰阳性球菌、革兰阴性杆菌。结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多是由于脑外伤所引起临床中需要对该类患者给予关注,经过研究表明:革兰阳性球菌和格兰阴性杆菌是主要的感染致病因素。

    作者:王魁先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胸椎管后外侧入路治疗胸椎间盘突出症20例的体会

    目的:探讨胸椎管后外侧入路治疗胸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胸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采用胸椎管后外侧入路治疗。结果:全部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未出现任何并发症,对全部患者随访1~2年,根据Otani分级方评价疗效,优7例,良10例,一般3例,优良率达85.0%。结论:后方入路椎间盘的切除术显露清楚,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薄超刚;薄晓巍;赵法章;于文斌;张喜晶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血液透析患者内瘘流量不足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分析

    目的: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分析血液透析患者内瘘流量不足的原因,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分析总结51例2008年~2011年在我院行血液透析而检测到流量不足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内瘘血流不足原因和吻合口及吻合口附近血管狭窄的PSV。结果:导致血流不足的原因主要有血管硬化斑块,合并血栓,引流静脉内膜增生,吻合口处引流静脉呈锐角,引流静脉扭曲,血管瘤样扩张,引流静脉起始段10 cm内大的分支等原因,其中出现血管硬化斑块和合并血栓共占68.6%,是主因。此外共检测47例吻合口及吻合口附近血管狭窄(内径<2.5mm)处,计算狭窄处PSV/其头侧20mm处PSV的比值,比值≥3.0的有39例,占82.9%;<3.0的有8例,占17.1%。结论: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能快速分析血液透析患者血流不足的成因,有利于及早进行临床治疗。

    作者:黄毅斌;胡萍香;肖小鹏;吴燕华;肖梅;张壮凤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复张性肺水肿7例的处理及护理体会

    1临床资料:本组7例,男4例、女3例,年龄40~75岁。其中自发性气胸3例,食管癌术后胸腔积液2例,创伤性大量血气胸1例,肺癌并大量胸水1例,肺萎陷时间3~10天,有2例从外院转入。临床表现:4例为大量排气排液后1小时突然出现胸闷、烦躁不安、大汗、剧烈咳嗽、咳出白色或粉红色泡沫样痰液,呼吸困难,口唇紫绀,患肺听诊可闻及广泛湿罗膏。3例为大量排气排液后4~6小时后发生。本组病人均经吸氧(湿化瓶中盛50%酒精)静脉滴注速尿、地塞米松、氨茶碱、应用强心药物,严格控制晶体液输入,其中3例应用呼吸机呼气正压通气处理,患者均在1~3天逐渐好转。

    作者:刘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脑脊液蛋白质的检验及临床意义

    生理状况下,脑脊液(CSF)中80%以上的蛋白质都来源于血浆,其余是由神经系统合成的CSF特有的,CSF的蛋白质总量仅为血浆蛋白总量的1%以下,主要是清蛋白,定性为阴性。CSF中蛋白质含量增多对神经系统疾病诊断有重要意义。CSF蛋白质检查的方法主要有以下2大类[1]。

    作者:孙红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探讨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的临床诊断及治疗

    目的:探讨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3年12月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确诊病人60例,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结果:对患者采用综合治疗之后,患者的血压有了明显的下降,ST段压低有所好转,大耗氧量、心脏指数等明显上升。患者在治疗后的数据情况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运用综合治疗方法治疗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效果显著,减少并发症的出现,保护了病人及其心脏。

    作者:阿依努尔·塞依提汗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甲状腺肿大91例临床病检及分析

    甲状腺肿大是临床上的一种比较常见的病理形态,对于甲状腺肿大的治疗关键是确诊肿大引起的原因,而甲状腺的病检是确诊重要方法和手段,本文对甲状腺肿大的病理检查的取材方法和不同病理形态进行描述,并对病理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对比发现单纯性甲状腺肿大仍然是引起甲状腺肿大的重要原因。甲状腺肿瘤引起的肿大是甲状腺肿大的第2大原因,应当引起相当的重视。现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5月91例甲状腺疾病的病理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提高诊断率,对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胡东昊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糖尿病自身抗体诊断Ⅰ型糖尿病的价值及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糖尿病自身抗体诊断Ⅰ型糖尿病的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诊治的Ⅰ型糖尿病患者116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患者血清中的谷氨酸脱羧酶抗体( GADA)、胰岛细胞抗体( ICA)和胰岛素抗体( IAA)进行测定。结果:GADA阳性率为81.6%,ICA阳性率为68.7%,IAA阳性率为48.6%,GADA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种抗体(P<0.01),GADA/ICA和IAA 3种抗体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单一抗体检测的阳性率。结论:GADA、ICA和IAA检测在Ⅰ型糖尿病具有不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联合检测可以提高诊断敏感性和诊断符合率,对Ⅰ型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永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对冠心病介入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冠心病介入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3年1月的冠心病并介入手术后患者共计80例,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采用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明显降低对冠心病介入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冠心病介入手术的成功率。

    作者:李志敏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血糖动态监测在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血糖动态监测在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3年12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共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血糖动态监测系统进行血糖测定,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指尖血糖进行血糖测定,连续测定5天。5天后将2组患者高血糖、低血糖的检出率以及患者的住院天数进行比较。结果:经研究比较,观察组高血糖和低血糖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糖动态监测在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良好,高血糖、低血糖检出率高,患者的住院天数也明显减少,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吴疆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补肾活血方联合克罗米芬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运用补肾活血方与克罗米芬联用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排卵障碍性不孕症92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仅给予克罗米芬治疗;观察组给予补肾活血方联合克罗米芬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优势卵泡直径以及子宫内膜厚度均有显著改善(P<0.05);对照组仅优势卵泡直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对子宫内膜厚度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的妊娠率为41.30%,对照组为21.74%;观察组流产率为8.70%,对照组为15.22%,妊娠率和流产率比较差异显著( P<0.05)。结论:运用补肾活血方联合克罗米芬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促排卵效果好,对子宫内膜的作用佳,能促进妊娠,值得在临床被运用。

    作者:莫小余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妇产科术后下肢血栓形成56例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分析妇产科手术后下肢血栓形成的原因、早期诊断、治疗措施、预防措施等。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2年11月期间我院妇产科手术后发生下肢血栓的5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诊断、治疗情况。结果:56例患者均表现为下肢水肿、胀痛、皮肤苍白、皮肤温度升高等,持续低热,外周血肿白细胞偏高;经治疗后,下肢水肿、胀痛症状消失。治疗期间未发现肺栓塞、脑栓塞并发症。复查显示:36例患者早期溶栓后血栓消失,且静脉回流畅通;20例患者血栓明显减小,部分血栓再通。结论:妇产科手术前做好高危评估工作、术中谨慎操作、术后尽早活动下肢,可以起到预防术后下肢血栓形成的效果,已发生的下肢血栓主要给予抗凝治疗。

    作者:王军会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DHS治疗失败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分析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经动力髋螺钉( DHS)治疗失败的原因,寻找对策。方法:选择2004年5月~2013年4月经DHS治疗失败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5例,对其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性分析。结果:(1)失败患者DHS置入位置偏移所占比例高于未偏移。(2)骨质Singh指数3级及以下者所占比例高于3级以上。(3)3个月内负重行走所占比例高于3个月后负重行走。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经动力髋螺钉( DHS)治疗失败的原因与DHS置入位置是否准确、骨质指数、过早行走有关。因此,在操作中掌握好DHS置入的位置,骨质疏松过于严重者尽量不使用DHS以及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功能锻炼。

    作者:李岳瑞;吴建伟;俞泉;张旭;李亮;庞业明;张敬良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40例类固醇性糖尿病的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分析总结类固醇性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40例类固醇性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除严格控制饮食,适度运动外,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单一或联合使用降糖药物。结果:40例患者均未停止原来的GC治疗方案,对全部患者随访半年,30例逐渐减量及停用激素后,停用降糖药物半年未再复发,其余10例患者需继续使用降糖药物治疗。结论:使用GC治在治疗过程中定期监测尿糖和血糖,早发现,早治疗,科学合理用药,特别是40岁以上、身体肥胖、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患者,避免发生漏诊产生严重后果。

    作者:付鸿玉;唐海燕;刁迎斌 刊期: 2014年第09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