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绝经后妇女宫腔积脓20例临床诊断与分析

李敏

关键词:绝经, 宫腔积脓, 临床诊断, 治疗方法
摘要:目的:分析绝经后妇女宫腔积脓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期间诊治的绝经后妇女宫腔积脓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的方式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诊断与治疗结果,总结诊断与治疗方法。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本组20例患者中有8例患者发生误诊,其中有3例被误诊为卵巢肿瘤,有2例误诊为盆腔脓肿,另外3例子宫穿孔被误诊为急性上消化道穿孔,误诊率为40.0%。治疗方法为:有9名患者经开腹手术治疗,另外11名患者经阴道宫颈扩张引流+宫腔冲洗术治疗,本组20例患者均痊愈出院。对患者实施为期1年的随访,发现有2名患者复发。结论:绝经后宫腔积脓发病比较隐匿,容易发生误诊,需要引起临床医师的注意,应充分利用阴道超声详细检查,同时根据患者的病情状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提高治疗效果。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虹膜定位波前像差引导的LASIK与传统LASIK治疗高度近视像差的变化与对比敏感度、眩光敏感度关系

    目的:比较虹膜定位波前像差引导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LASIK )和传统LASIK矫正高度近视术后3个月时波前像差的变化与对比敏感度、眩光敏感度的关系,探讨像差对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将行虹膜定位波前像差引导的LASIK的高度近视患者9例(17眼)作为试验组,行传统LASIK的近视患者8例(14眼)作为对照组。对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后3个月的视力、波前像差、对比敏感度和眩光敏感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试验组、对照组术后3个月的视力无统计学意义( P>0.05),波前像差Zernike 函数C4(离焦)、C7(垂直彗差)、C8(水平彗差)、三叶草差(C6、C9)、C12(球差)、RMSg(总体像差均方根值)、RMSh(高阶像差均方根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3个月比较对比敏感度,白天在低频区3.0c/d、中频区6.0 c/d空间频率下,有统计学意义(P<0.05);晚上在低频区3.0c/d空间频率下,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天+眩光在低频区3.0cd/空间频率下,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虹膜定位波前像差引导的 LASIK较传统LASIK矫正高度近视无更好的视觉质量。

    作者:王彬;霍建新;唐静晓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76%泛影葡胺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静脉推注泛影葡胺不良反应的临床症状与护理措施。方法:对18例泛影葡胺过敏试验阴性患者进行肾盂造影的临床观察。结果:即使碘过敏试验阴性,但部分患者在造影过程中,仍存在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结论:针对过敏反应的发生,采取了相应的治疗和护理措施,以确保造影检查顺利完成。

    作者:冯秋兰;李淑云;华淑云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现状研究

    21世纪世界疾病谱已由感染性疾病向慢性疾病转变,高血压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中发病高的心血管疾病,又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l]。新的研究报道,全球大约有54%的脑卒中、47%的缺血性心脏病、75%的高血压病以及25%的其他心血管疾病都可归因于高血压。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表明,目前对高血压的治疗除提高其服药依从性外,同时还应提高患者的日常自我管理能力,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才能将血压控制在平稳的状态。因此,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在高血压的防治方面具有显著意义。本文在总结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分析并提出高血压自我管理方法作为一种有效的、可行的干预措施,符合我国国情,是一种非常适宜推广的高血压防治方法。

    作者:许瑞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伴肾性骨病患者生活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伴肾性骨病患者生活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92例血液透析伴肾性骨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健康教育和运动疗法等护理干预,干预6个月后采用生活质量量表SF-36及满意度表分别对2组的生活质量及满意度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比对照组(P<0.01&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7.8%(45/46),对照组对护理的满意度为82.6%(38/4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34,P<0.05)。结论:在治疗中,对血液透析伴肾性骨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麦苗金;庞晓宇;陈珍佗;李彩兰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老年糖尿病的健康管理

    为预防糖尿病进展,改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其健康管理意识,现对我院住院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管理,从饮食、运动、心理、生活、病情监测、药物治疗等对其进行干预。营养师与患者共同制定饮食计划;3餐合理分配;饮食中相应增加纤维、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均衡饮食,食物种类丰富多变;清淡饮食,避免不健康食物摄入。运动强度在中等强度以下,循序渐进;每次10~30分钟,每周3天以上;运动前做好准备工作,运动中注意自我保护。调节情绪,保持良好乐观的心态;培养兴趣爱好,积极参加社交活动和集体活动。注意自身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对病情进行全面的监测并根据病情调整监测频率。根据药物的机理、副作用,病情特征选择不同的药物治疗。通过全面的健康管理,提高了我院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自控能力和生活质量,延缓了并发症的进展,控制了病情。

    作者:钱晓兰;袁飞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并发症的防治体会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的并发症原因及其防治措施,总结防治经验,以提高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10例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例发生前列腺电切综合征占(0.9%),22例出现一过性急迫性尿失禁(10%),6例术后2~4周发生迟发性出血(3%),4例尿道外口狭窄(1.9%),早期排尿不畅10例(5%),无长期尿失禁病例,无死亡病例。所有患者术后初期均有不同程度短期尿道刺激症状。结论:正确认识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的并发症,及时采取防止措施可提高本手术水平。

    作者:王正国;王兴强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门诊药房防范调剂差错的体会

    门诊药房是医院的重要窗口之一,是体现医院整体服务水平的重要岗位。它的优劣不仅反映了药剂科的整体管理水平、人员素质、专业水准,而且直接影响到医院的服务质量和社会声誉。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是提高服务质量,防止纠纷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在当前医患关系紧张的社会环境下,尤其重要。门诊药房调配工作包括:收方、审查处方、调配药品、核对处方和药品、发给患者并交代和答复询问的全过程。近年来我院实行了微机联网(“军字一号”工程),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出现了新的问题。现就我院门诊药房调剂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寻找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防范措施。

    作者:宋广群;李艳春;李楠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作用分析

    目的:探讨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意义。方法:指定1名具有专业知识及丰富经验的临床实验室检查医师完成研究组、对照1组、对照2组患者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测工作,记录3组患者检测结果,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尿微量白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1组及对照2组,对照1组则显著高于对照2组(P<0.05);研究组与对照1组尿糖含量显著高于对照2组(P<0.05),但2组间对比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疑似糖尿病肾损伤患者及时给予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可准确判断其是否发生肾损伤情况,有利于临床医生及时确诊病情并给予正确治疗,保障患者疗效及预后。

    作者:何金娟;王莉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急性心肌梗死采用介入治疗对预后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采用介入治疗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照组给予静脉溶栓治疗;研究组实施经桡动脉介入治疗,记录2组患者再灌注效果及血管并发症发生情况,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TIMI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经治疗后2组患者TIMI评分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下降幅度更为明显,研究组患者血管不良反应发生率(9.09%)显著低于对照组(27.27),再灌注成功率(90.91)则显著高于对照组(63.64)(P<0.05)。结论:经桡动脉途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介入治疗可获得更为满意的预后效果,但在实际应用中还应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及患者自身条件进行综合判断,从而选择合适方法保障患者疗效及预后。

    作者:鲁文涛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面神经按摩改善脑瘫流涎的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面神经按摩改善脑瘫流涎的效果。方法:脑瘫流涎患儿72例根据随机抽签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积极的面神经按摩干预。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为97.2%,对照组有效率为86.1%,治疗组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治疗组面部肌力评分为25.43±3.09分,对照组面部肌力评分为25.09±4.19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治疗后治疗组面部肌力评分为49.55±4.22分,对照组面部肌力评分为37.98±5.19分,组内及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面神经按摩能有效改善脑瘫流涎的效果,其主要机制在于提高面部肌力。

    作者:丁正丽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老年高血压护理探讨

    目的: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护理方法和要点进行探讨。方法:通过药物进行降压的护理,生活护理,心理疏导的护理以及通过健康教育的加强指导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合理的用药和正确的生活方式。结果:8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都通过了临床常规治疗,同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血压控制效果明显。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控制血压要以预防为主,同时以预防保健和心理护理为辅,可有效减少老年高血压的发生。

    作者:樊荣华;张春菊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小儿肺炎恢复期应用超短波治疗疗效观察

    目的:对超短波治疗小儿肺炎恢复期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研究和探讨。方法:将50例肺炎恢复期患儿纳入到本次研究中,对全部患儿进行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对25例观察组患儿联合超短波治疗,剩余25例患儿为对照组,分别对2种不同治疗方式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观察组共24例患儿治疗有效,治疗有效率为96%,5例患儿病情好转,9例患儿病情改善,10例患儿治愈,对照组共19例患儿治疗有效,治疗有效率为76%,6例患儿病情好转,7例患儿病情改善,6例患儿治愈,2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肺炎恢复期患儿应用超短波治疗临床疗效更加显著。

    作者:吕静平;潘丽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的手术护理配合

    目的:研究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的手术护理配合效果。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12例结肠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果:全部患者通过有效的治疗方法和护理,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论:本组12例患者通过有效的临床治疗和有效的护理措施,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了家属的心理负担和生活经济压力,增强患者的自信心,达到了良好的康复状态。

    作者:谢光红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成人正畸矫治特点与具体方法

    近年来口腔正畸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及多学科的联合治疗,使这些成人患者的要求得以实现。成人正畸已逐渐被广大正畸医生所接受,成人正畸病例在临床所占比例也日益增加。成人正畸分为综合性正畸、辅助性正畸和正颌外科正畸联合治疗。是三维立体的治疗,包括前后向、左右向、垂直向的骨骼、牙齿和软组织畸形的综合因素考虑。同时还有患者生理和心理因素的考虑。因而针对每位患者,会有不同的诊断治疗。

    作者:曲大利;姜群;孙云云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大连市旅顺口区小学生第1恒磨牙龋病调查分析

    目的:选取7~10岁儿童第1恒磨牙患龋流行病学资料,为制定本市推广和实施预防龋齿适宜技术项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通用的龋齿调查方法,以大连市旅顺口区5所小学2174名学生为对象,调查第1恒磨牙患龋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2174名学生中,第1恒磨牙患龋人数467人,患龋率为21.48%,龋均0.503;患龋牙数990颗,以10岁儿童多见;女生患龋250人,高于男生的217人,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龋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10岁时达高峰。结论:该市儿童第1恒磨牙患龋情况符合龋病的一般流行病学特点。充分认识第1恒磨牙患龋对儿童的健康危害,有的放矢地指导小学生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窝沟封闭、局部涂氟可有效预防龋病,降低第1恒磨牙患龋率。

    作者:王宏;王翠妍;石云凯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肺结核合并咯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肺结核合并咯血的临床表现和诊治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47名肺结核合并咯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的方式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诊治措施。结果:肺结核合并咯血主要发生于青壮年,大咯血则主要发生于老年群体,男性的发病率高于女性,且老年患者容易引发感染,对于患者的治疗主要是止血治疗和抗生素联用预防感染,患者在经过积极的治疗后取得良好的效果。结论:肺结核合并咯血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合并症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于患者的治疗主要依靠抗生素和止血药物。

    作者:董淦功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培美曲塞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培美曲塞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效果。方法:本组7例患者,用药前1周开始补充维生素B12、叶酸;给药前1天、当天及用药后1天给予地塞米松口服。培美曲塞500 mg/m2,大于10分钟静脉点滴,21天为1个周期。用药2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4例,稳定2例,进展1例,总有效率为57.1%。主要毒性反应为骨髓抑制。结论:培美曲塞是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可靠、毒性可以耐受的方案。

    作者:罗朝凤;杨卫兵;李宁;柏玉举;张廷友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腹部手术后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

    腹部手术后,由于手术刺激腹腔和胃肠道、麻醉药物应用、术后伤口疼痛等因素,使患者术后胃肠功能受到抑制,如处理不当将导致麻痹性肠梗阻、肠粘连、肠源性感染等并发症,不仅延迟患者的康复,还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与经济负担。因此,腹部手术后患者胃肠道运动功能恢复是术后康复的关键。如何使患者尽快恢复胃肠功能,减轻肠胀气,预防肠粘连等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是医护人员一直在关注和探讨的课题。本文就近年来对腹部手术后患者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1影响胃肠功能恢复的相关因素1.1手术的创伤:手术操作的创伤、胃肠显露、炎症渗出等因素启动了胃肠动力的调控机制,致使术后胃肠功能暂时受到抑制已得到公认[1],而手术持续时间长短和手术方式亦影响胃肠功能恢复[2]。

    作者:吴日英;黄英隆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小儿惊风的针灸治疗与护理

    惊风是以四肢抽搐,口噤不开,两目上视,角弓反张甚至出现神志不清为特征的症状,是儿科常见危症之一,又称“惊厥”,俗称“惊风”,多见于5岁以下的小儿,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小儿高热、脑炎、脑膜炎、大脑发育不全、癫痫都可以出现惊风症状。2年来,我科采用针刺疗法治疗了41名小儿惊风的患儿,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将治疗方法和体会总结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患儿年龄1~5岁,男19例,女22例,首次发病的13例,2次以上发病的28例。2治疗方法:⑴选穴。主穴:人中、印堂、合谷、太冲、中冲。配穴:外感时邪加风池外关,暴受惊恐者加神门内关,壮热者加大椎、十宣,头疼者加太阳、阳白,口噤不开加颊车、下关,四肢抽搐加内关、阳陵泉。⑵用物准备。治疗盘内盛碘伏、棉签、针盒内盛0.5、1.5寸毫针、三棱针,消毒后备用。⑶操作步骤。毫针刺,用泻法。人中、印堂、太冲、中冲、行捻转之泻法,合谷行捻转提插泻法,十宣、大椎穴用三棱针点刺放血。⑷优缺点比较。止痉药物对呼吸、循环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而针刺疗法2~4分钟见效,止惊迅速、方便,毒副作用小。

    作者:张伟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探讨

    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的质量直接影响手术病人的预后。为降低感染率,医院针对手术室医院感染存在因素采取了一系列有效对策,现将管理体会介绍如下。1手术室医院感染存在因素:(1)手术室布局不合理,设施不齐全。县级医院手术室大多建于20世纪90年代初,建筑设计不合理,三区划分不明确,致使洁污流程不符合新的院内感染要求。(2)手术室空气环境因素。手术室空气环境是引起医院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一个手术间接台手术频繁,患者血液、术中冲洗液,患者与医务人员的流动都可能污染手术室的内环境,若未进行严格洁消毒,使空气洁净度降低,可引起感染。(3)医务人员的手污染。手术室医务人员是手术部位医院感染微生物的重要传染源。虽然手术人员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进行工作,但若手术者皮肤存在感染,术中手套破裂,手术者的手就成为感染源。(4)手术器械物品清洁、消毒和灭菌。医疗器械的清洁、消毒、灭菌的质量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密切相关。若器械使用后清洁不彻底、灭菌不严,极易造成医院感染。(5)手术后物品处理。手术后污染物、手术后器械敷料、冲洗液处理不彻底,可能造成患者及手术室医护人员的感染。(6)其他相关因素。如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认识不足,防护意识薄弱,锐器损伤,对消毒剂的有关知识掌握不全,手术室缺乏原有的防护屏障或对防护屏障的使用不重视,病人自身的因素等等。

    作者:焦红;杨红彦 刊期: 2014年第17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