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上颌扩弓对于功能性下颌偏斜临床治疗体会

沈延才

关键词:上颌扩弓, 功能性下颌偏斜, 临床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针对功能性下颌偏斜患者,采用慢速扩大上颌牙弓完成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混合牙列以及早期恒牙期患者38例。针对所有患者选择慢速扩大上颌牙弓的方法给予治疗。观察完成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比实施扩弓前以及完成扩弓后,两侧Cs与Go到ANS之间的距离。完成治疗后,Cs-ANS之间的距离差有所减小,Go-ANS之间的距离差有所减小,组间差异明显(P<0.05)。表明偏斜度出现了降低的情况。完成治疗后,Cs-Go长度差同准备进行治疗前进行比较,表现为下降,但是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完成治疗后,Cs-Me长度差表现为显著的下降,与治疗前进行比较,差异明显(P<0.05)。完成治疗后,Go-Me长度差表现为显著的下降,与治疗前进行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针对功能性下颌偏斜患者,选择扩大上颌牙弓的方法给予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下颌不对称的情况,针对下颌功能性偏斜患者的早期纠正是极为有效的一种方法。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下肢骨折深静脉血栓预防

    目的:分析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方法与效果。方法:将我院接诊的58例下肢骨折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深静脉血栓形成高危因素对他们进行分级评估,然后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处理,评价预防效果。结果:根据高危因素将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分为低危、中危、高危、极高危4个等级,采取对应的深静脉血栓预防措施后,除了极高危等级中发生1例深静脉血栓,其余皆未发生深静脉血栓。结论:根据下肢骨折手术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高危因素采取对症预防处理,可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值得借鉴。

    作者:孙瑞府;于波涛;孙晓红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脑瘫儿童穿坡跟鞋对纠正步行中重心过度后倾或重心不稳的作用

    目的:探讨脑瘫儿童穿坡跟鞋对纠正步行中重心过度后倾或重心不稳的作用分析。方法:将20例步行时重心不稳或重心后倾易摔倒的脑瘫患儿随机分成2组,一组作为治疗组给予训练后穿坡跟鞋,另一组作为对照组只给予常规康复训练。结果:穿坡跟鞋的脑瘫儿童步行中重心过度后倾或重心不稳明显改善,步行稳定性显著提高。结论:儿童穿坡跟鞋对纠正步行中重心过度后倾或重心不稳有重要作用。

    作者:刘冬芝;徐晓;万凯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对宫内节育环异位的诊断及预防

    目的:深入探讨宫内节育器异位的临床及 X线、超声的诊断,以及预防节育环异位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在门诊诊治的8例患者节育器异位的全部临床资料,通过X线、超声检查进行诊断。结果:对本组8例节育器异位都做出了正确的诊断,均取得满意的效果。结论:选择技术好的医生放节育器,选择合适类型与合适型号的节育器,是防止节育器异位的关键保证。

    作者:丛秀波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硝呋太尔片临床治疗148例滴虫性阴道炎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硝呋太尔片临床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效果。方法:随机将148例滴虫性阴道炎患者分为74例观察组和74例对照组,分别给予硝呋太尔片和甲硝唑进行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痊愈率56.76%(42/74)、总疗效94.59%(72/7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1例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有11例出现不良反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呋太尔片对滴虫性阴道炎的治疗效果甚佳、使用安全,不良反应少,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井慧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118例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预防及治疗。方法:对城固县妇幼保健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118例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分娩产妇3522例,产后出血118例,产后出血发生率3.35%。产后出血的原因中,子宫收缩乏力93例,胎盘因素1例,软产道裂伤6例,软产道裂伤+子宫收缩乏力8例,胎盘因素+子宫收缩乏力9例,宫缩乏力+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1例。结论:减少孕产次,避免胎盘粘连;加强孕期保健及指导,减少巨大儿;重视产后出血的各种相关危险因素,及时采取各种预防和紧急治疗措施,迅速明确病因,快速止血,从而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作者:王胜春;饶海英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老年人用药问题的分析与指导

    老年人的身体新陈代谢过程减慢,其生理特点集中体现在以下几方面:⑴消化能力下降,食欲逐渐减退,容易出现身体营养方面的吸收障碍;⑵心脏生理性老化现象日益显现,心肌萎缩,冠状动脉出现生理性和病理性硬化,心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增加;⑶身体内分泌机能下降,机体代谢活动减弱,药物在体内的作用时间延长;⑷肝肾功能减弱,肝脏的解毒功能下降,肝内代谢能力和肾脏排泄功能减退,随之造成药物转化速度减慢,血药浓度增加,药物半衰期延长,造成药物的副作用对老年人身体影响的加大【1】;⑸机体本身的免疫功能减退,患感染性疾病的几率增加。

    作者:韦娜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高频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临床价值

    目的:高频超声探查急性阑尾炎的超声图像征象及价值。方法:对103例临床拟诊急性阑尾炎患者运用高频及低频探头对右下腹及全腹进行超声检查,对异常回声进行仔细观察,进行必要测量记录,分析总结声像特征,对宜行急性手术者行阑尾切除术,随后送材进行病理检查。结果:经手术证实病理95例,超声诊断符合率86.3%(82/95)。结论:高频超声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为临床提供科学、客观的诊断价值,具有简便、无创、可重复性,随着超声技术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作者:孙建国;刘晓英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探讨小剂量甘露醇在手足口病恢复期出现易惊时的疗效

    手足口病在儿科门诊及住院患者中占有很大比例,它是由数种肠道病毒(以柯萨奇A组16型(CoxA16)、肠道病毒71型(EV71)多见)感染所致引起的传染病之一,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病人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2011年7月~2013年8月期间我院住院治疗手足口病患儿共计167例,选择早期并无神经系统受累而在恢复期出现易惊现象者共69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1~2天,体温38.5℃左右,无寒颤及抽搐;皮疹多见发热1天后出现,分布于手心、足底、臀部,约4天后逐渐消退;口腔内可见红色疱疹;无头痛及呕吐,无昏迷及肌肉震颤,无神经系统受累症状。将其随机分为2组,以甘露醇治疗为治疗组,以钙剂治疗为对照组,观察手足口病恢复期患儿出现易惊时的疗效。

    作者:李萍;何培安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对助产士进行新生儿窒息复苏规范化培训后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对助产士进行新生儿窒息复苏规范化培训后对新生复苏成功的影响。方法:收集2011年5~12月我院出生的新生儿2120例作为对照组,2012年5~12月我院出生的新生儿2016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新生儿的助产士未进行窒息复苏培训,观察组新生儿的助产士规范化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观察2组新生儿窒息率及复苏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30例,占1.4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4例占3.67%。观察组复苏成功率28例占93.3%,显著高于对照组60例占81.08%。结论:对助产士进行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有利于降低新生儿窒息率,提高复苏成功率,对提高新生儿存活率,降低其死亡率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彩霞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创伤性休克患者的院前急诊治疗探讨

    目的:探讨院前急诊治疗对创伤性休克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对因创伤性休克来院急诊的20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12例是由急救车送入院,并给予院前急诊治疗,94例是由患者家属送入院,未施行院前急诊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结果:急诊入院组抢救成功率93.8%,高于家属送入院组的74.5%;MODS发生率5.4%,低于家属送入院组的1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院前急诊治疗干预有利于提高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减少MODS发生率。

    作者:陈志宏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甲状腺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对甲状腺瘤手术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选取近3年前往我院行甲状腺瘤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A、B2组,其中A组实施常规护理,B组以A组为基础增加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比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A组患者的住院费用与住院时间均显著高于B组,其满意率明显低于B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常规护理为基础增加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住院时间与治疗费用,促进患者早日痊愈出院,还能够增加患者满意度,值得各大医院推广使用。

    作者:刘丽萍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免疫净化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免疫净化联合免疫抑制剂在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3年8月于我院实施治疗的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50例,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25例)单纯给予免疫抑制剂实施治疗,观察组(25例)实施免疫净化与免疫抑制剂联合治疗,对比2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在实验室指标水平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免疫净化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缓解临床症状,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张玲玲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活血通络汤联合降压药治疗顽固性高血压120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活血通络汤联合降压药治疗顽固性高血压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顽固性高血压患者24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20例,治疗组用活血通络汤和抗高血压药2-3类小剂量联合用药,对照组仅使用抗高血压药2-3类小剂量联合,疗程8周,按照高血压防治指南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无严重不良反应存在。结论:活血通络汤联合降压药治疗顽固性高血压效果显著,安全有效。

    作者:张新四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2年3个月于本院进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病例110例,术后随访8~24个月,平均11个月。结果:110例患者手术时间40~85分钟,平均62分钟;术中出血量100~350 mL,平均138.9 mL;12~20周骨折愈合,平均15.4周。全部患者使用拐杖,行动较方便。按Sandes等推荐的创伤性髋关节等级评分:优79例,良15例,中8例,差8例。结论: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具有固定牢靠,微创,使用安全,愈合时间短等优点,是一种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的内固定方式。

    作者:刘洋;李卫锋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化疗体会

    目的:探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化疗体会。方法:选取2012~2013年收治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37例临床化疗进行分析。结果:随访平均20个月,经化学治疗30例患者中CR 18例,PR 9例,OR率90%。结论:CML的治疗应依据患者本身状况,预后分析,经济条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作者:曲洪澜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序贯疗法与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序贯疗法与三联疗法在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方面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于我院确诊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患者70例,电脑随机分成A、B 2组,A组患者接受序贯疗法,即先服用埃索美拉唑和阿莫西林5天,后服用埃索美拉唑、呋喃唑酮和克拉霉素5天。B组患者接受传统三联疗法(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服用10天)。治疗结束1个月后,患者复查,检查幽门螺旋杆菌根除情况。结果:接受序贯疗法的A组患者治愈率为88.57%,远优于三联疗法治疗的B组患者治愈率62.86%,组间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方面,A组发生率为8.57%,B组为14.29%,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三联疗法,序贯疗法是更为有效的根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胡掌朝;孟玉红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小针刀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取小针刀疗法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1月~2013年8月到我院骨外科接受治疗的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患者治疗方法的区别,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通过牵引法进行临床治疗,观察组通过小针刀疗法给予临床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为96%,对照组治疗效果为76%,2组治疗效果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取小针刀疗法给予临床治疗,获得较为明显的效果,使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彦中;徐军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孕期健康教育在妇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妇科护理中应用孕期健康教育的效果与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6月~2013年12月期间,妇科所收治的孕期妇女共计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表方法进行分组,对照组孕妇40例,干预组孕妇40例。对照组40例孕妇进行孕期常规护理,干预组40例孕妇在常规护理基础之上,给予孕期健康教育。观察对比对照组、干预组孕妇分娩方式以及分娩前孕妇心理状态。结果:干预组孕妇自然分娩率为85.00%(34/40),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娩前SAS、SDS评分分别为38.2±5.6分、40.1±2.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以上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妇科护理中通过对孕妇实施孕期健康教育的方式,能够显著提高孕妇的自然分娩率,改善分娩前的心理状态,对于提高妇科护理质量意义重大。

    作者:盛娴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黑龙江省林区500例尿路结石成分分析

    目的:研究我省林区患者结石成分及分布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黑龙江省森工总院泌尿外科2011年9月~2013年9月共计500例尿石症病例,以化学分析方法分析尿路结石化学成份,以患者性别,年龄,生活地区等为分组依据,分析各组尿路结石的化学成份特征。结果:40~60岁时尿路结石发病率达到高峰,男性和女性尿路结石患者为1.92:1,城镇林区草酸钙结石,碳酸磷灰石结石,磷酸镁铵结石发病率均低于边远林区。结论:黑龙江省林区尿石症患者的尿路结石化学成分以草酸钙为主,有必要深入开展防治措施研究。

    作者:单戈;许广志;闫莉;马晶;李浩铭;刘洋;王长林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健康生活方式干预对顽固性高血压治疗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健康生活方式在顽固性高血压治疗中的临床作用。方法:对我院近3年来96位顽固性高血压病患者,进行降压药物+健康生活方式干预,观察30天后所有患者血压控制情况。结果:严格按照要求服药及严格执行健康生活方式的患者72例,其中65例(90.3%)患者收缩压下降≥10mmHg,未按照要求服药及执行健康生和方式的患者24例,其中15例(62.5%)患者收缩压下降≥10mmHg。2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0.3%对62.5%,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健康的生活方式及严格规律服药对顽固性高血压的治疗具有明显临床意义。

    作者:张莉;余丽丽 刊期: 2014年第18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