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杰;谢延坤;李延军
目的:了解齐河县动物伤害人群的流行病学状况和狂犬疫苗免疫状况.方法:对齐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9年1月~2010年10月动物伤害暴露后预防免疫个案、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被动物伤害820例,多发生在春夏季节,学龄儿童及青壮年占多数,男性多于女性,咬伤部位以上下肢体和手指脚趾多见,伤人动物中犬类占多数,暴露后及时进行消毒处理并接种狂犬疫苗者者812人占99.1%.就诊时伤口已愈合无法进行处理者8人占1%.结论:动物伤害的预防重点加强犬及其他动物的管理和检疫,正确及时地消毒处理暴露者的伤口,提高狂犬疫苗接种率.
作者:张绿洲 刊期: 2011年第03期
跌倒的定义为:不能控制地或非故意地倒在地上或其他较低的平面上,除外遭到猛烈的打击、意识丧失、突然瘫痪或癫痫发作等原因[1].文献报道[2],65岁以上老年人每年约有1/3的人跌倒1次或多次,并随年龄增加而增加.
作者:管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隙出血(SAH)继发脑血管痉挛(CVS)的应用.方法:对36例SAH继发CVS病人进行预见性的护理措施.结果:SAH的治愈率明显提高,并发症明显降低,36例病例中,治愈26例,治疗好转6例,死亡2例,其他2例.结论:对SAH继发CVS病人进行预见性的护理措施,是预防SAH复发及再出血的关键.
作者:张玉红;张春云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本研究评价无创心排血量监测仪应用于危重病人七氟醚麻醉诱导监测血流动力学的临床价值.方法:择期Ⅲ级以上危重病人手术病人100例,于麻醉前连接Solar 8000M无创心排监测仪(美国GE公司生产).在吸入6%七氟醚麻醉诱导下置入喉罩,分别于诱导前、置喉罩前、置喉罩时、置喉罩后1分钟及置喉罩后3分钟时监测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排血量(CO)、心排指数(CI)、外周阻力(SVR)等指标.并比较CO、CI、SVR、和HR的变化.结果:诱导前后MAP、HR、CO、CI、SVR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无创心排血量监测仪适用监测危重病人七氟醚麻醉诱导.
作者:谢文吉;赵桀;谢文钦;康振明;杨玉欣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胸壁肿物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2007年1月~2009年1月期间对42例胸壁肿物包括肺、胸膜和胸膜下病变行彩色超声引导下胸壁肿物穿刺活检术.结果:胸壁结核21例,胸壁脓肿5例,转移癌6例,包裹性积液7例,胸膜间皮瘤3例.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技术是近今年刚刚开始出现的新技术,这种技术对于人体各个部位肿物的定性诊断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帮助,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我院自开展超声引导自动活检新技术(USGAB),迄今已积累700余例经验.它被广泛用于全身多部位器官病变的组织学诊断,包括颈部和甲状腺肿物、乳腺肿物、胸腹部诸器官病变、前列腺癌和阴囊肿物等,2007年1月~2009年1月期间对24例胸壁肿物包括肺、胸膜和胸膜下病变行彩色超声引导下胸壁肿物穿刺活检术,取得了满意的诊断效果,总结如下.
作者:赵巍;李春雨;刘彦丽;邹松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全凭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下手术的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ASA I~Ⅱ级,年龄60~80岁住院择期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组(PR组),和异氟醚复合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组(1R组).在术前 24小时内及术后8小时、12小时、48小时、72小时应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测试其认知功能.结果:2组患者在年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输液量并无统计学差异的条件下,2组术后8小时均有发生POCD,2组MMSE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麻醉前比较评分降低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在术后12小时2组MMSE评分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48小时、72小时2组MMSE评分则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老年患者全麻术后都可发生POCD,其中使用异氟醚复合瑞芬太尼全麻组术后早期POCD发生率高持续时间长,MMSE评分低,术后 48小时后麻醉相关性的POCD一般即可恢复,MMSE评分恢复至术前水平.
作者:张亚坤 刊期: 2011年第03期
总结了我院31例小儿先天性脊膜膨出的手术前后护理体会.术前应尽可能熟悉患儿病情,与患儿及家属做好沟通,消除紧张恐惧心理,帮助患儿体位训练,精心皮肤准备.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保持适当体位防止腰骶部脊膜膨出受压,摩擦.加强切口,排尿,排便及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大限度地恢复脊髓神经功能,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
作者:叶梅琴 刊期: 2011年第03期
多角度的观察,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对心血管系统疾病的作用机制,进一步加深了解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的意义更好的使用ARB类药物.
作者:高美德;刘晓冬;张国丽 刊期: 2011年第03期
人工气道是将导管经鼻/口插入气管或气管切开所建立的气体通道.若气道导管漏气或气管切开后放置金属套管,则气道不能完全闭琐.患者因为不能经口进食,常常需要留置胃管进行鼻饲,若护理不当将导致胃液及食物反流、误吸甚至窒息而加重病情.为减少反流、误吸的发生率,我科对行留置气管切开患者,在鼻饲的时机、方法、量及速度、体位、鼻饲时间与气道管理、体位等方面进行调整,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陈晶晶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根据临床调查了解儿童干眼的发病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收集我院2005年2月~10月的门诊76例以经常眨眼为主诉的就诊儿童做日本产KaWA-DR-1型干眼测试仪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76例(152只眼)中,有22例(41只眼)为干眼症,占26.9%,男孩13例,女孩9例,导致儿童干眼症发病因素中,因挑食而致营养不良所占比例高(12例,54.5%),其次为结膜的炎症以及因结膜炎症长期应用抗生素、抗过敏眼药所致 (7例,31.8%).结论:临床工作中,儿童干眼症也很常见,不容忽视,日本产KaWA-DR-1型干眼测试仪在儿童干眼症的检查中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检查方法.
作者:张海侠;李艳芳;胡东燕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在层流洁净手术室内干式无菌持物钳持续开启7小时的无菌状况,以探讨延长干式无菌持物钳更换时间的可能性.方法:在层流洁净手术室内,对40支干式无菌持物钳依次在开启时、使用4小时、继续放置至7小时3个时间点采样120例进行连续细菌学监测,观察干式无菌持物钳开启7小时后的无菌状态.结果:在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下,在层流洁净手术室内,干式持物钳开启7小时内可保持无菌状态.结论:在层流洁净手术室环境中,干式无菌持物钳的更换时间可以适当延长.
作者:宾英 刊期: 2011年第03期
腹膜外剖宫产手术难度较大,误伤膀胱、输尿管的几率较其他剖宫产术式稍多,但较其他术式具有子宫切口缝合容易、出血少、无肠管损伤的可能性等优点.本文对我院5例顶入式腹膜外剖宫产医护手术配合进行了总结,以期提高该术式的成功率.
作者:曲亚杰;朱博;王晓光;吴勤 刊期: 2011年第03期
迈之灵(原名:强力脉痔灵)是德国礼达大药厂研制生产,已广泛应用于治疗慢性静脉功能不全、静脉曲张、深静脉血栓形成引起的下肢肿胀及痔静脉曲张引起的内、外痔急性发作症状,但应用于骨外科疾病的治疗报导很少.
作者:苍伟;姜静;刘凯 刊期: 2011年第03期
常规免疫是国家免疫规划的基础,接种率监测是常规免疫的核心内容.为了掌握接种率的变化,及时发现免疫规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制定相应的免疫规划策略提供科学依据,2010年1月5日~1月28日,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开展了1~6岁儿童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接种等情况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洪霞;杨丽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高血压、脑血管病、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特点,准确有效地评价颈动脉病变的程度,为预防和治疗老年血管性病变提供依据.
作者:曾玲慧 刊期: 2011年第03期
随着医疗卫生法规逐步完善与加强,特别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对护理管理、护理执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新时期患者心理需求的多样化,护患冲突不断出现,如何构建和谐护患关系,已成为护理工作的新课题,构建和谐扩患关系应从护理管理和护士自身建设2方面完善,从而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霍秀萍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治疗鼻眼相关疾病-鼻腔泪囊吻合术.方法:在鼻内镜下对36例(38眼)慢性泪囊炎患者鼻内镜下两盒低温等离子行鼻腔泪囊吻合术.结果:35例(37眼)均取得良好效果,泪道冲洗通畅,1例因没能定期复查,再诊时泪囊粘连.有效率达97.2%.结论:鼻内镜下联合低温等离子鼻腔泪囊吻合术具有视野清晰、损伤小、出血少、免除面部切口等优点,治疗效果满意,符合微创手术要求.
作者:陈胜武;张丽娟;喻巍 刊期: 2011年第03期
我院自2000年5月~2006年5月共收治胸部损伤患者162例,其中严重胸部损伤56例,现总结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本组男性51例,女性5例;年龄16岁~82岁,平均年龄48.5岁.致伤原因:车祸伤43例,高处坠落伤9例,挤压伤2例,牛踢伤1例,刀刺伤1例.多发性肋骨折50例,其申连枷胸7例,胸部贯穿伤l例,合并血胸51例,血气胸23例,肺挫裂伤12例,心脏刺伤1例,脊柱四肢骨折5例,肝破裂4例,肾挫伤 4例,颅脑损伤5例.
作者:李截;陈万林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通过对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冷凝集素综合症、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流行性出血热、肺吸虫病、静点头孢哌酮钠饮酒后类白反应及疟疾等疾病血液细胞形态学误诊、漏诊分析,从而提高医学检验工作者对血液细胞形态学在临床工作中重要性的认识.方法:所有病例均采用不抗凝外周血做血涂片,用瑞一姬染色,通过具有细胞形态学丰富工作经验的检验人员观察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形态、数量及血液寄生虫.并进行相关的血液学实验及生化检查.结果:通过对细胞形态学认真观察和相关实验室检查及临床表现,所有病例均得到明确诊断.结论:血细胞分析仪在形态学检查方面只能是一种过筛手段,在可疑情况,尤其在病理条件下必须进显微镜及相关实验室检查,以便减少血液细胞形态学误诊与漏诊,从而能对疑难血液病做出明确诊断.
作者:宋国良;薛晶;李月霞;郝明 刊期: 2011年第03期
室间隔缺损是1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目前,介入性导管术已经广泛用于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通过将特种导管及装置由外周血管插入到所需治疗的心血管腔内,替代外科手术治疗,即称为介入性导管术.由于不用开胸、疗效满意、安全、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因而受到患者及医生欢迎,临床已广泛应用,现将我院应用封堵器介入治疗先天性室间隔缺损的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聂立华;蔡艺辉 刊期: 2011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