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宝会;卢立春;马玲;赵立明
立体定向下血肿穿刺(包括碎吸.抽吸)术是近10几年来开展的治疗颅内血肿的新方法.因对全身干扰小,脑组织损伤轻,操作简便,安全而成为部分颅内血肿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赵传军;张宏梅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妇产科急腹症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110例妇产科急腹症患者进行超声检查.结果:检查结果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4例各类妇产科急诊中异位妊娠25例,临床误诊1例,超声漏诊2例;妇科肿瘤10例;胚胎停止发育19例;黄体破裂5例;急性盆腔炎9例;胎盘早剥3例;前置胎盘10例;胎儿脐带绕颈13例;非手术治疗病例中宫外孕6例,盆腔炎8例,胎儿宫内窘迫2例.超声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0.32%、94.12%、100%.结论:超声检查是一种方便、安全、快捷的检查方法.对妇产科急腹症能及时作出诊断而且诊断准确率高可作为妇产科急腹症的首选检查方法,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对于保守治疗的患者随访观察也具有一定的临床作用.
作者:李萍 刊期: 2011年第04期
ICU是英文Intensive Care Unit的缩写,意为重症加强护理病房,重症医学监护是一种体现现代化医疗护理技术为一体的医疗组织管理形式,把危重患者集中起来,在人力、物力和技术给予佳保障,一起得到良好的救治效果.ICU在世界上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现在已成为医院中重症患者的抢救中心.
作者:孙杰;鲍金艳;尹晓红;赵广平;温璐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老年食管癌患者手术适应证及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法:将本组32例老年食管癌患者行根治性手术30例,姑息性手术2例,切除率93.75%,颈部吻合24例,弓下吻合6例.结果: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并发术后吻合口狭窄1例,肺部感染3例,心律失常1例,胃肠功能紊乱1例,乳糜胸1例,经保守治疗后痊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1.88%.术后30天内死亡1例,1年内死亡3例,病死率12.5%.结论:老年食管癌只要选择合理的术式、积极加强围术期治疗、控制并发症发生率,外科治疗仍是首选方法.
作者:何勇;符纯川;寇烤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依托咪醋靶控输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老年患者上腹部手术的可行性.方法:60例老年上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P组(丙泊酚组)和E组(依托咪酯组),每组30例.行硬膜外穿刺麻醉效果满意后应用靶控输注系统,E组输注依托咪酯,P组输注丙泊酚,记录诱导前(T0)、诱导后(T1)、插管后即刻(T2),插管后5分钟(T3)、术中探查时(T4)、拔管后5分钟(T5)时2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排血量(C0)、心排指数(CI)、外周阻力(SVR),睫毛反射消失时间、停药至唤醒时间、术后6小时内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T0时P组MAP、HR、C0、CI、SVR与T1时及E组T,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T3、T4、T5时2组MAP、HR、C0、CI、SV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睫毛反射消失时间、停药至唤醒时间、术后6小时内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靶控输注依托咪酯和丙泊酚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都可以用于老年患者上腹部手术,依托咪酯更易于维持老年患者全麻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的平稳.
作者:谢文吉;周建英;薛冬云;杨玉欣;YANG Yu-xin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评价经腹全子宫切除术术后产生的如阴道感染、骨质疏松等并发症与子宫切除的相关度.方法:设行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并保留双侧卵巢265例为观察组,行子宫肌瘤剜出术100例为对照组,对2组术后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术后较术前骨密度下降率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引起阴道残端感染率亦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经腹全子宫切除术术后并发骨质疏松风险增加,需慎行子宫全切术.
作者:叶红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急性硬膜外血肿的治疗方法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2008年5月~2010年3月收治急性硬膜外血肿患者54例,根据不同的病情,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4例患者中存活51例(94.4%),其中恢复良好者43例(79.6%),轻度致残者5例(9.26%),重度致残者3例(5.56%);死亡3例(5.56%).结论:根据患者病情选择不同手术方式,术后积极防治并发症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蒋逢春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复方桐叶烧伤油在肛周脓肿术后换药中的疗效.方法:选择肛周脓肿术后患者1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0例采用复方桐叶烧伤油换药,对照组70例采用凡士林油青换药.临床观察3、7、14天术后切口变化、痊愈时间.结果:治疗组术后切口渗出明显减少,疼痛程度明显减轻,痊愈时间明显缩短.结论:在肛周脓肿术后换药中运用复方桐叶烧伤油可减少术后切口渗出、减轻疼痛程度及缩短创口愈合时间,疗效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宝顺;杨玉菊;姚海东;高妮娜;陈飞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卒中后抑郁症(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急性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1),抑郁症状使患者缺乏对康复训练的参与,妨碍功能的恢复,极大的影响康复预后.因此,通过临床上对脑卒中抑郁患者进行积极的心理干预来观察探讨心理干预对于脑卒中后抑郁及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
作者:闫俊杰;崔志堂;白玉海;刘杰;吴英 刊期: 2011年第04期
T1-T8椎体骨折脱位发生率虽为2.5%[1],但脊髓损伤发生率高.给病人带来很大痛苦.我院自2008年1月-2010年12月共收治T1-T8椎体骨折脱位病人28例,其中手术14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嘉利;景元海;李阳;王丽萍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口腔种植修复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需要种植修复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术前术后的牙科焦虑评分.结果:2组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牙科焦虑评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口腔种植修复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具有良好的抗焦虑作用,提高患者对种植修复的认可度.
作者:张达;姜海霞;王东旭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加强心泌科老年住院病人的心理护理.方法:通过分析心泌科老年病人住院期间心理状态,做好护理评估,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针时心泌科住院老年病人心理问题,实施有效护理措施,使心泌科老年病人入院后配合治疗、检查、护理,确保了心泌科老年住院病人住院期间健康的心理状态,出院后保持健康的积极向上的老年生活.
作者:艾丽英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对椎动脉狭窄或闭塞时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对随机收集我院2007-2010年检出的102例椎动脉狭窄或闭塞的患者的超声表现进行分析.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对椎动脉狭窄或闭塞的诊断具有较高特异性和准确性,并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准确资料.
作者:陈晓旭;张玲;张修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对210名诊断变态反应病患者的心理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择210名患者对其进行心理观察.结果:针对患者出现的心理问题给予分析解决.结论:有效地心理护理能消除病人恐惧心理,接受实验性诊断,更好的配合,提高变态反应病患者的诊断率.
作者:葛文艳;何小花;李惠淑;李江林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中西结合治疗老年人小脑出血的途径,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方法:对住院患者依据中医理论,辩证组方,名为通腑醒脑降颅压汤,急性期若呕吐症剧,将中药400m1高位保留灌肠,若呕吐症减,改口服1剂/d,分3次~4次.同时予以20%甘露醇、速尿、脱水降颅压药.10天后,病情稳定,静脉滴注活血化癖的丹参注射液.结果:本组12例患者,其中2例恢复至生活自理,能操持部分家务外,其余10例皆恢复正常.有效率为100%,治愈率为83%.结论:小脑出血比幕上出血恢复要好,对小脑出血15m1左右的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获得满意疗效,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探索.
作者:迟云志 刊期: 2011年第04期
2010年6月27日,我院产科康馨病房收治1例因出生7个月时出现高热而发生脑瘫并遗留有后遗症的孕妇.在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患者行剖宫产术娩一男活婴,无并发症发生.现将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刘美玲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超声在肝外胆管结石定位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胰头上下为分界,应用超声对112例肝外胆管结石进行分段定位诊断,并与手术结果对照分析.结果:112例肝外胆管结石全部经手术证实.梗阻型98例占87.50%(98/112),非梗阻型14例,占12.50%(14/112).术前超声检出109例,检出率97.32%(109/112),未检出率3例,占2.68%(3/112).术前超声定位109例,术后符合102例,符合以率93.58%(102/109);其中术前超声检出肝外胆管上段结石90例,术后诊断8例;胰腺段11例,术后诊断15例,壶腹部8例,术后诊断13例.结论:超声时肝外胆管结石定位是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徐益利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治疗慢性结核性脓胸的临床疗效.方法:时120例慢性结核性脓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脓腔全部消失治愈.治愈率100%,未出现手术死亡病例.结论:根据情况,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是治疗慢性结核性脓胸的有效方法.
作者:陈义成;彭东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兰索拉唑、莫沙必利两药联合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方法: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n=50)、兰索拉唑(n=50,兰索拉唑20mg,1次/d),莫沙必利组(n=50莫沙必利1.0g,3次/d)及联合用药组(n=50,兰索拉唑+莫沙必利,用法同上),疗程8周.观察各组患者腹痛、腹胀、烧心、口苦等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三组治疗组患者症状均有所改善.结论:兰索拉唑和莫沙必利联用可有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
作者:秦丽杨 刊期: 2011年第04期
近年来,现代医学由生物医学模式逐渐转向生物,生理,社会医学模式[1].这一转变说明了医学已经从分析时代进入了系统时代.人们对疾病与健康的认识已从单纯的生物医学转向了包括生理和社会因素在内的整体医学观.一个人的生命表现,不仅是躯体的,化学的,生理的因素决定,而且也是由精神情绪所决定,情绪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者:王志敏 刊期: 201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