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压氧配合认知训练治疗颅脑损伤后记忆障碍的临床研究

李艳;戴文晋;隋晓亮;王雪峰;王科英

关键词:高压氧, 记忆障碍, 颅脑损伤
摘要:目的:探讨高压氧配合认知训练治疗颅脑损伤后记忆障碍.方法:40例颅脑损伤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改善循环、高压氧、常规的肢体运动康复训练治疗;而治疗组给予记忆康复训练治疗,应用GCS评分、Rivermead行为记忆试验评分、ADL评分进行治疗前后的评定.结果:经过4周治疗后,2组患者在GCS评分、Rivermead行为记忆试验评分、ADL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提高P<0.05;但治疗组GCS评分、Rivermead行为记忆试验评分、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压氧配合认知训练治疗对颅脑损伤后记忆障碍的康复治疗效果明显,应早期进行.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急救和护理体会

    心肌梗死多数在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继发血栓引起的.急性期必须住院治疗.3天内绝对卧床,3天后可视情况下床,但要避免一切用力的活动.半月后方可在室外活动.注意避免生气活动等情绪变化,保持大便通畅.饮食以清淡为好,不要吃得过饱,7成饱即可.

    作者:初丛利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安氏Ⅱ类2分类错颌畸形非拔牙矫治牙颌结构变化研究

    安氏Ⅱ类2分类是以磨牙远中关系、前牙深覆颌、闭锁颌为特征的一类错颌畸形.由于安氏Ⅱ类2分类错颌独特的牙颌结构特征,以及其对颞下颌关节功能、牙周组织健康和对其他口颌功能的影响,加之其临床治疗的独特点,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翟德红;孙秀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护理干预对减少子宫切除手术低体温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体温干预对子宫切除手术寒战的影响.方法:60例子宫切除患者依据手术时间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n=30例)和对照组(n=30例),2组患者均按常规手术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措施之外采用输血输液加温器对输注液体加温,电热毯调节37~40℃保温,术后返回病房加盖加温至50℃左右纯棉毯进行体温干预.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体温变化及寒颤发生率.结果:与术前基础体温比较,观察组患者术中及术后体温变化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而对照组患者在术中术后体温下降明显(p<0.05).观察组寒颤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子宫切除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的体温干预,可以防止低体温的发生,减少寒颤,提高病人的安全舒适度,顺利度过手术期.

    作者:吴春梅;陈碧珠;吴晓茹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近端骨折58例

    目的:探讨髓内钉治疗股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004年12月-2010年5月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28例股骨近端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8例患者均获骨性愈合,功能恢复良好.结论:髓内钉是治疗股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理想的方法,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少.

    作者:郭艳启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腰椎骨折并脊髓损伤减压与内固定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后方入路椎管环形减压与内固定治疗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的手术和疗效.方法:39例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的患者行后方入路椎管环形减压,椎弓根器械内固定.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2年.CT显示椎管矢状径基本恢复正常,硬膜囊前方无受压现象,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后方入路环形减压能1次性清理脊髓马尾周围致压物,减压充分,固定可靠,是治疗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的有效方法.

    作者:孙忠万;金顺善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联合经腹与经会阴超声在112例前置胎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联合经腹与经会阴超声诊断前置胎盘的价值.方法:对临床怀疑前置胎盘的孕妇行经腹与经会阴联合超声检查,并与分娩所见对照.结果:经腹诊断负荷率明显低于经腹与经会阴联合检查(P<0.05).结论:经腹和经会阴超声联合可提高前置胎盘的诊断符合率.

    作者:万霞;毕纯龙;杨立国;刘东红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胸腺肽al结合NP方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化疗是恶性肿瘤患者的一种治疗手段,大多数肿瘤均需要化疗,但化疗在杀伤肿瘤细胞同时可降低机体免疫力以及出现一系列副反应.免疫治疗作用逐渐得到肯定,胸腺肤-al 是常用的免疫增强剂,进口日达仙临床有较多报道,但该药价格昂贵.本观察应用国产成都地奥集团生产的胸腺肤-al<迈普新)与化疗结合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作者:黄秀君;柯立霞;赵树平;满迎春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新型维他灵支架低位阻塞鹰复体在上颌骨缺损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新型维他灵支架低位阻塞赝复体修复单侧上颌骨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24例上颌骨缺损患者行新型维他灵支架低位阻塞赝复体修复,初戴前和初戴后的3个月分别进行咀嚼效率测定.结果:新型维他灵支架低位阻塞赝复体的咀嚼效率在初戴前和初戴后的3个月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新型维他灵支架低位阻塞赝复体生物相容性好,有利于基牙和剩余组织的健康,提高咀嚼效率,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姜海英;张达;王丽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急性会厌脓肿诊治分析

    急性会厌炎是耳鼻咽喉一头颈外科急重症之一,其发病急骤,来势凶险,随时可发生急性喉阻塞,造成窒息,危及生命.急性会厌炎伴会厌脓肿,其病情更凶险.作者于2004年11月~2006年5月共收治成人会厌脓肿3例,均治愈,报告如下.

    作者:奚英琴;孙国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T1-T8椎体骨折脱位的治疗研究

    T1-T8椎体骨折脱位发生率虽为2.5%[1],但脊髓损伤发生率高.给病人带来很大痛苦.我院自2008年1月-2010年12月共收治T1-T8椎体骨折脱位病人28例,其中手术14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嘉利;景元海;李阳;王丽萍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康复医疗中实行临床路径管理的紧迫性和可行性探讨

    临床路径[1](Clinical pathway)是指针对某一疾病建立一套标准化治疗模式与治疗程序,是一个有关临床治疗的综合模式,以循证医学证据和指南为指导来促进治疗组织和疾病管理的方法,终起到规范医疗行为,减少变异,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的作用.临床科室正在广泛采用临床路径以寻求治疗的标准化.作为国内新兴学科的康复医学,康复治疗中遇到了其他学科曾经遇到的治疗中缺乏规范性的类似问题.

    作者:王立仁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治疗老年人小脑出血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中西结合治疗老年人小脑出血的途径,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方法:对住院患者依据中医理论,辩证组方,名为通腑醒脑降颅压汤,急性期若呕吐症剧,将中药400m1高位保留灌肠,若呕吐症减,改口服1剂/d,分3次~4次.同时予以20%甘露醇、速尿、脱水降颅压药.10天后,病情稳定,静脉滴注活血化癖的丹参注射液.结果:本组12例患者,其中2例恢复至生活自理,能操持部分家务外,其余10例皆恢复正常.有效率为100%,治愈率为83%.结论:小脑出血比幕上出血恢复要好,对小脑出血15m1左右的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获得满意疗效,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探索.

    作者:迟云志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外科手术治疗老年食管癌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老年食管癌患者手术适应证及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法:将本组32例老年食管癌患者行根治性手术30例,姑息性手术2例,切除率93.75%,颈部吻合24例,弓下吻合6例.结果: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并发术后吻合口狭窄1例,肺部感染3例,心律失常1例,胃肠功能紊乱1例,乳糜胸1例,经保守治疗后痊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1.88%.术后30天内死亡1例,1年内死亡3例,病死率12.5%.结论:老年食管癌只要选择合理的术式、积极加强围术期治疗、控制并发症发生率,外科治疗仍是首选方法.

    作者:何勇;符纯川;寇烤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微创技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回顾性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PFNA微创技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方法及优点的可靠性.方法:本组共57例均为摔伤所致的股骨粗隆间闭合性骨折.结果:57例随访2个月~2.5年.术后2个月已见有骨痴生长,平均骨折愈合时间6.5个月,平均离床时间12天.1例男病人术后出现心梗,转入监护中心后死亡;1例女病人术后出现脑梗、上消化道出血,转入相关科室治疗后出院.无1例感染.结论:该手术方法可以减少因开术引起的感染、骨折端局部血供环境破坏,减轻病人因开刀所导致的痛苦,使骨折愈合时间缩短,术后恢复快,降低残疾率,是一项应大力开展的有效方法.

    作者:常树松;张健;李娜;滕家松;沙宪辉;乔添柱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进展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进展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二进展性脑梗死36例和稳定性脑梗死36例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进展性脑梗塞患者合并血管狭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及高纤维蛋白原血症的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血管狭窄、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及高纤维蛋白原血症是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感染、发热也是相关因素.

    作者:盛延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脊髓损伤后排尿障碍患者间歇导尿的膀胱功能护理

    目的:观察脊髓损伤后排尿障碍患者行间歇导尿促进膀胱功能恢复的康复护理疗效.方法:60例脊髓损伤后排尿障碍患者,实验组30例采用间歇导尿术,对照组30例采用留置导尿术.结果:实验组患者83.3%通过间歇导尿术建立了反射性膀胱,形成自主排尿,泌尿系感染发生率16.7%;对照组始终未建立反射性膀胱,泌尿系感染发生率100%.结论:间歇导尿术对脊髓损伤后排尿障碍患者膀胱排尿功能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江林;杨涛;李惠淑;何小花;高春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足的预防与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通过对50例糖尿病足患者的病情观察及护理,探讨糖尿病足的护理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对50例糖尿病足患者实施降糖,抗感染,饮食疗法,营养神经及对局部加强护理并在其住院其间加强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及预防性措施,取得明显效果.结果:50例患者其中47例痊愈,2例足部溃疡面积明显缩小,1例因病情较重而截肢.结论:经过运用上述护理方法及预防措施,可有效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控制其病变的发展,降低截肢发生率.

    作者:董雅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痘痘清系列胶囊治疗座疮87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医中药治疗痤疮的疗效,尤其是对于重症痤疮的治疗、对于中医辩证不同证型的痤疮的治疗的疗效观察.方法:(1)辩证分型.(2)分轻、中、重度.(3)分别处方用药治疗,(4)统计总结.结果:不论各型痤疮,只要辩证准确,用药得当,都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田文波;王欣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的临床不良反应

    目的:总结分析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的不良反应,供临床参考.方法:通过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有关文献,对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的不良反应进行整理综述和分析.结果:应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时可出现荨麻疹、过敏性休克、剥脱性皮炎、四肢抽筋、白细胞血小板减少以及血便、急性肾功能不全等不良反应.结论:该药在临床应用广泛,疗效显著,不良反应也较多,应引起足够重视.

    作者:赵滢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早期行高压氧治疗时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50例,高压氧疗法采用婴儿透明纯氧舱,表压为0.04~0.05MPa,加压巧分钟,吸氧30分钟,减压15分钟,共历时1小时,每天1次,10天1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临床表现及治疗后情况.结果:经高压氧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2%.结论: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疗效显著,能降低其早期病死率,减少后遗症,从而提高儿童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刘冬梅;王萍;卢海英;金倩 刊期: 2011年第04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