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景峰
目的:从CT值的角度分析髓腔颗粒骨植骨对犬HA涂层股骨柄置换后股骨柄周围骨密度的影响.方法:24只健康成年杂种犬随机分为颗粒骨组和非颗粒骨组,每组各12只;均行右侧人工股骨柄置换术,实验组在植入HA涂层股骨柄的同时,髓腔植入自体微小颗拉骨,对照组不植入颗粒骨.术后应用16排螺旋CT扫描仪来测定并分析假体周围的CT值,随访时间为3个月.每个股骨测量70个CT值(每个股骨按照Gruen法,分为7个区,每区取10个点)组成数据集,采集数据时应用标准的CT软件ADW4.2观察并分析结果.结果:手术方式、术后时间对假体周围R0I1和ROI 7(ROI:感兴趣区)CT值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手术方式与术后时间也不存在交互作用,P值均大于0.05;手术方式与术后时间对ROI5,ROI6区CT值的影响均有显著性(p<0.05);R0I2,ROI3,ROI 4随时间椎移假体周围CT值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方式时此三区术后CT值变化的影响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3个月内2组股骨假体周围的大部分区域骨密度均呈进行性下降趋势,颗粒骨在假体周围某些区域可缓解股骨柄移植后的骨密度降低.骨CT值可间接反映骨密度的变化,CT测量准确便捷,可提供了大量三维CT值,适于进行骨密度的研究.
作者:王焕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留置导尿是目前治疗排尿困难、观察尿量、排空膀胱利于手术的主要手段,在外科腹部手术过程中应用十分广泛,是临床常用的护理技术之一.但术后患者由于对留置尿管的心理依赖、疼痛、活动差等各种因素,致留置尿管拔除后极易引起第1次排尿困难和尿潴留.
作者:夏士新;颜婕;孙海玲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总结经皮微创解剖锁定钢板在胫骨远产端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1月-2009年10月,我科对19例胫骨远端骨折应用锁定钢板进行内固定,并随诊观察疗效.结果:所有病例均得到随访,平均12.6个月(6-18个月),术后所有的患者均达到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4.6个月(3-7个月),无1例发生感染、延迟全愈合等并发症.参照Marzur标准:优16例,良2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 94.7%.结论:微创经皮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可以减少骨折端血运损害,固定牢固,符合生物学固定原则,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一种有效的方法.
作者:曹会斌;尹和平;林炳禄;黄志龙;杨剑平;张志宏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护理专业是实践性极强的学科,需要在教学、实习过程中采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大量护理实践技能.然而由于学科特点、教学资源、学生人数等条件限制,很多学校往往难以给每个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机会.在这种情况下,多媒体电化教学是一种能够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的教学方法.
作者:邵岩;马宏 刊期: 2011年第07期
当前,尽管全腹腔镜或腹腔镜辅助完成的胃及小肠手术种类众多,但数量还相对较少,特别是腹腔镜胃切除术还缺乏大宗的报道,腹腔镜治疗胃癌的经验有限,普及率不高,还需不断地改进及完善技术设备及积累经验.1腹腔镜手术的常用术式:(1)胃楔型切除术:适用于胃息肉、胃良性肿瘤及早期胃癌的治疗.
作者:姜孔升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股骨骨折术后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观察及护理体会.方法:对40例经双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检查证实并发下肢静脉血栓(DVT)的股骨骨折患者,加强护理并应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结果:25例治疗5天-7天,15例治疗8天-15天症状好转,双下肤血管彩色多普勒检查显示血检消失,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对股骨骨折术后并发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患者,在应用抗凝治疗的同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取得很好的疗效.
作者:张丽;金瑶 刊期: 2011年第07期
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失,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软组织破溃和坏死.也称为压迫性溃疡.它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一旦恶化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甚至发生败血症而有生命危险.
作者:张孝英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介入术后使用透明腕式加压止血器的临床优势.方法:根据手术顺序从2010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接受桡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中随机抽取200例分为2组,加压止血器组100例,弹力绷带组100例,对2组患者术后切口并发症,止血效果,舒适度,满意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加压止血器组术后切口并发症明显降低,患者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经挠动脉行介入治疗术后使用透明加压止血器和弹力绷带,止血效果均安全有效,但前者止血时间短,直观性强,患者舒适度更高,具有较好的临床实用性.
作者:刘涤;董毓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PFNA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9年6月-2011年1月使用PFNA治疗股骨近端骨折10例.结果:本组10例随访6-15个月,切口均1期愈合,无螺旋刀片切割、退出,髋内翻,骨不连,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并发症,平均4个月达到临床骨折愈合标准.结论:PFNA一个部件完成抗旋转及稳定支撑,操作简单,固定可靠,创伤小,并发症少,是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的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沈立文;李子涛;廉洪宇 刊期: 2011年第07期
重症哮喘是指支气管哮喘急聚性发作.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反应为主的气道变应性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疾病.本病在我国发病率约为1%,半数在12岁以前发病,成人男、女发病率大致相同,约20%患者有家庭史.
作者:王志敏;刘乎兰 刊期: 2011年第07期
2007年12月6日,山西临汾市洪洞县原新窑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105人遇难,2009年11月21日,黑龙江省龙煤控股集团鹤岗分公司新兴煤矿发生爆炸事故,矿难造成108人死亡.数起矿难发生后,悲伤与绝望笼罩着一个个受灾的家庭.爆炸之后,各级政府在高度重视物质援助的同时,也十分重视心理的援助,灾难发生后若立即进行有效的灾后心理干预,可帮助幸存者和遇难者家属积极应对灾难和经历的痛苦.
作者:车艳辉;王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翼状胬肉切除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MMC)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瓣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初发性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0年6月在眼科门诊就诊的翼胬肉患者99例(106眼),分为2组,A组(54眼)在翼状胬肉切除术中应用MMC,B组(52眼)行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瓣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观察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恢复时间,复发率,并发症.结果:A组6眼复发,复发率为11.1%,B组2眼复发,复发率为3.85%.手术时间:A组短于B组.恢复时间A组长于B组.2组手术复发率差异无显著性.并发症;2组均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2种手术方式均可有效治疗翼状胬肉,降低复发率.
作者:魏秀华;苏金良;宿可昕;崔国栋;王兴民 刊期: 2011年第07期
先天性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患者由于长期左向右分流使肺瘀血,顺应性降低,肺功能下降,术后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因此要加强术后护理,调整和提高心脏功能,降低肺动脉压力,减轻心脏负荷,恢复和维护肺功能,加强营养,提高患者机体抵抗力,从而达到降低术后病死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黄毓辉;刘涤 刊期: 2011年第07期
腰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常见病,基层官兵在日常训练中时有发生,但由于基层医院诊断设备的不足,难以达到诊断的需求.在基层医院、卫生队X线平片是常用的辅助检查,但同时受到诊断水平的限制,漏诊率较高以至于导致病情的延误或加重.
作者:王建平;侯鲁强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行人工髋关节置换的康复护理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103例老年股骨颈骨折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康复护理方法进行总结.结果:103例病人康复锻炼期间无1例发生并发症,随访100例,均无髋关节脱位发生,无血栓形成.结论:细致良好的康复护理对老年股骨颈骨折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万东华;李文清;英丹;杨立春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早期介入对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对2009年-2010年住院的103例急性脑卒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运用肤体训练、语言训练及二便训练等方法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康复护理.结果:脑卒患者实施早期康复后取得了显著效果.患者均以佳心态接受治疗,主动配合,配合率达100%.103例患者出院随访98%能回归社会,其中67例重返工作岗位,36例达到生活自理.结论:针对脑卒中病人进行早期康复护理介入,对降低脑卒中患者的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又.
作者:曲薇;翟慧晶;丁超 刊期: 2011年第07期
近年来锁定钢板技术在各种复杂骨折的治疗中,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特别是锁定孔的角度可以按需要调整,固定效果可靠,能够有效的控制骨折重叠,分离,旋转移位,使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得到肯定,本院自2007年1月-2009年2月应用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骨折18例,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晓化;赵延君;武震;王鑫;杨伟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气雾剂(普米克)和酮替芬联合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7例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患儿应用布地奈德手控式定量气雾器吸入,同时给予酮替芬口服.结果:采用此方法治疗有效率为93.61%.结论:布地奈德气雾剂吸入与酮替芬联合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是安全、简便、疗效确切的好方法.
作者:吕焱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引导式教育治疗1-3岁脑性瘫痪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引导式教育方法治疗小儿脑性瘫痪65例.结果:引导式教育治疗总有效率为90.77%.治疗前后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引导式教育是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的重要方法.
作者:张大北 刊期: 2011年第07期
鼻中隔血肿是指鼻中隔一侧或两侧软骨膜下积血,常见于鼻部外伤,鼻骨骨折或中隔发生骨折,鼻中隔粘膜下切除术后,甚至各种出血性疾病患者也可能出现,其有可能自行吸收,或可能并发鼻中隔膜脓肿,甚至出现鞍鼻畸形,应及时给予相应处置.
作者:李丽;高长枝 刊期: 2011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