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秀华;苏金良;宿可昕;崔国栋;王兴民
目的:总结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对46例胫骨平台骨折采用hoh1分类法进行分类,分别使用螺钉、钢板、植骨等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并对膝关节功能进行疗效评定.结果:46例手术病例中,按hohl分类:I型10例,II型12例,III型6例,IV型8例,V例10例.随诊时间为3个月-4年.骨折均愈合,疗效优23例,良17例,中5例,差1例,优良率86.9%.结论:正确掌握手术适应征和手术时机的选择,正确的复位操作和坚强的内固定以及必要的植骨、早期膝关节功能锻炼是胫骨平台骨折获得良好结果的关键.
作者:朱永林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经后路椎板切除摘除椎管内肿瘤,同时行颈椎侧块内固定植骨融合治疗颈椎椎管内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该手术方法治疗颈椎椎管内肿瘤10例.结果:所有患者术后早期(3周以内)可下床活动,无1例出现眩晕、颈痛、头痛等颈椎不稳的表现.随访6个月-2年未见后凸崎形发生,颈椎活动不受限制,内固定物无松动断裂.结论:经后路椎板切除同时行经颈椎侧块内固定植骨融合治疗颈椎管内肿瘤,能够维持手术后颈椎的稳定性,防止远期后凸崎形的发生.
作者:邓桂彬;张琛海;黄春明;罗绍坚;钟成凡;李先民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骶关节病变的螺旋CT表现特点,评介其诊断价值,以提高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对们例临床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骶髂关节行螺旋CT扫描,对骶髂关节病变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螺旋CT表现特点为:病变主要累及骶髂关节滑膜部髂骨侧,关节软骨钙化、关节间隙改变、关节面毛糙、关节面及面下骨质硬化或吸收、骶髂韧带钙化.结论:螺旋CT扫描对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及鉴别具有很大的价值.
作者:黄柳明;张松林;罗光著;陈建彪;张勇超 刊期: 2011年第07期
2007年12月6日,山西临汾市洪洞县原新窑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105人遇难,2009年11月21日,黑龙江省龙煤控股集团鹤岗分公司新兴煤矿发生爆炸事故,矿难造成108人死亡.数起矿难发生后,悲伤与绝望笼罩着一个个受灾的家庭.爆炸之后,各级政府在高度重视物质援助的同时,也十分重视心理的援助,灾难发生后若立即进行有效的灾后心理干预,可帮助幸存者和遇难者家属积极应对灾难和经历的痛苦.
作者:车艳辉;王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1 护理记录书写的意义:护理记录是医疗护理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患者在生病住院期间的全部医疗护理情况,客观真实的记录患者疾病发生、发展、治疗、转归的过程,是护理质量的真实反应.体现了护理工作的内涵,是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料,具有极强的法律效力,如医疗纠纷、医疗事故、伤害案件、保险理赔等.
作者:郑雪清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经临床实践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肺心病的患病率、死亡率逐渐升高,除少数死于儿童期外,95%以上的患者在55岁以后死亡.老年肺心病患者的死亡率与急性呼吸道感染发作的次数、是否及时诊治及合理氧疗与否都有直接关系.因此,加强肺心病患者的健康指导,对延缓肺心病的发展,降低致残、死亡率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赵西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随着现代医学的迅速发展,医学影像学已由过去单纯的辅助检查逐渐向造影诊疗与介入性治疗等领域扩展.护理人员要适应影像检查的特殊性,配合好影像医师的各项工作,使患者顺利安全地达到诊疗月的而不发生意外情况.现就护理工作在影像检查中的作用介绍如下.
作者:刘欣波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急性肠梗阻分单纯性,闭拌性和绞窄性3种类型.单纯性肠梗阻的死亡率的死亡率为0-5%,而绞窄性肠梗阻则高达梗286例,手术治疗绞窄性肠梗阻75例,其中:26例有不同程度的延误治疗,约占30%,具体分析如下.
作者:周洪东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口内口外2种手法复位颞下颌关节急性前脱位的适应征及2者有无差异.方法:视颞下颌关节肿胀情况选择复位方法,肿胀较轻者采用口外手法复位,肿胀较重者因局部无法抓捏及按压后疼痛加重刺激肌肉收缩,影响复位,可采用口内手法复位.复位前均行颞下颌关节周围按摩35分钟,以松弛局部肌肉.复位后均采用绷带或颅颌弹力绷带固定于闭口位.总结8年来运用口内手法复位颞下颌关节急性前脱位病例,并与运用口外手法复位颞下颌关节脱位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口内法复位成功率94.29%,口外法复位成功率94.12%,P>0.05.口内口外法手法复位无明显差异性,适应症选择正确临床均可采用.结论:口外法适用颞下颌关节肿胀较轻者及无牙颌磨牙缺失患者,复位效果很理想.口内法可以适用于颞下颌关节肿胀较重者及磨牙缺失少的患者急性前脱位复位,临床上针对不同病例可采用口内及口外法手法复位.2种方法均取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冀丽彬;陈沐群;商建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鼻中隔血肿是指鼻中隔一侧或两侧软骨膜下积血,常见于鼻部外伤,鼻骨骨折或中隔发生骨折,鼻中隔粘膜下切除术后,甚至各种出血性疾病患者也可能出现,其有可能自行吸收,或可能并发鼻中隔膜脓肿,甚至出现鞍鼻畸形,应及时给予相应处置.
作者:李丽;高长枝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泌尿系结石(尿石症)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疾病,尿石症大部分的评估和治疗都是建立在结石分析的基础卜的,本文简述了了结石成分的化学、物理分析的方法及其相关进展.1化学分析方法:(1)化学定性分析化学定性分析是通过观察结石外形、颜色或对结石标本预处理和预试验,考察结石与某试剂的化学反应,产生特定的颜色、沉淀、气体等,来初步判断为何种组成.
作者:耿波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苦参素配合中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方法:肝泰乐、护肝片等护肝支持治疗,疗程6个月.治疗组35例,除用上述方法治疗外,加用苦参素胶囊300mg,3次/d,口服,并配合舒肝健脾之柴芍六君子汤加减治疗,1剂/d,疗程6个月,观察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AL,HBsAg及HBeAg,HBV -DNA变化.结果:治疗1个疗程,治疗组症状、体征及ALT均明显好转,但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HBeAg,IWV-DNA阴转率,抗HBE阳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P<0.01,且停药3个月后仍保持疗效.结论:苦参素配合中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具有明显改善症状、肝功能及抗病毒作用.且疗效稳定,无明显毒副作用.
作者:刘景峰 刊期: 2011年第07期
近年来锁定钢板技术在各种复杂骨折的治疗中,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特别是锁定孔的角度可以按需要调整,固定效果可靠,能够有效的控制骨折重叠,分离,旋转移位,使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得到肯定,本院自2007年1月-2009年2月应用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骨折18例,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晓化;赵延君;武震;王鑫;杨伟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我院自2004年11月-2010年6月78例通过各种方法手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分析手术适应征的选择,手术方法,疗效.78例患者均为手术病例,年龄68岁-92岁,平均80岁,骨折按Evans分型Ⅰ、Ⅱ23例、Ⅲ43例、Ⅳ12例,应用DHS治疗11例,PFN治疗18例,PFNA治疗8例,股骨近端锁定钢板25例,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16例.结果:Harris评分,优朽例,良21例,差12例,优良率84.6%.结论:根据骨折分型及患者骨质情况、一般状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积极手术治疗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于林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引发喉癌患者术后焦虑的原因及相应护理对策.方法:在术后不同时间段(术后2天内、3-7天和8-21天),对患者与焦虑相关的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生活因素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引起焦虑的主要原因在术后早期主要为各种留置导管(91.7%)、外环境干扰(100%)、饮食控制及进食不便(100%),而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变为失音性交流障碍(100%)、容貌改变(86.1%)、复发忧虑(83.3%)以及经济负担(77.8%).结论:针对喉癌患者术后生理、心理和社会生活3方面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会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情绪.
作者:范黎黎;葛绪萍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我科自1999年开展微创手术以来选择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治疗对象,10年间共做微创术634例.临床效果满意,现将手术中的经验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634例均有高血压史,长30年,短1年,平均7年.男361例,女273例,年龄39-81岁,均经头颅CT证实为脑出血.
作者:徐海燕;姜海波;徐静 刊期: 2011年第07期
质量管理的标准是零缺陷,是要求每一个人第1次就把事情做对.提高质量的良方是事先预防,不是事后检验.这种现代质量管理思想与全面质量管理、环节质量管理理论相同,强调动员全员参与,重视寻求科学,有效突出质量控制内涵的环节质量控制方法,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水平.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提高护士的安全意识,消除不安全隐患,确保住院病人的安全.
作者:李珍;贾连凤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介入术后使用透明腕式加压止血器的临床优势.方法:根据手术顺序从2010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接受桡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中随机抽取200例分为2组,加压止血器组100例,弹力绷带组100例,对2组患者术后切口并发症,止血效果,舒适度,满意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加压止血器组术后切口并发症明显降低,患者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经挠动脉行介入治疗术后使用透明加压止血器和弹力绷带,止血效果均安全有效,但前者止血时间短,直观性强,患者舒适度更高,具有较好的临床实用性.
作者:刘涤;董毓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肘部尺神经炎的带尺侧下副动脉尺神经松解前置术治疗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5例时部尺神经炎患者行带尺神经尺侧上副动脉及尺侧返动脉后支的吻合支、尺神经前置的方法治疗,观察肘部尺神经血供特点及对术后疗效的影响.结果:25例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年-1年半,平均11.6个月.按Pasque时管综合征评分系统评定:优18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92%;与术前评定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尺侧下副动脉尺神经松解前置术是治疗时管综合征的安全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孙文才;陈永春;李玉成;白玉江;李晓龙;李博;陈琦 刊期: 2011年第07期
静脉输液是药物通过静脉血管内给药使药物在体内达到快速吸收,是有效的治疗疾病中常用的治疗手段和方法.然而,静脉输液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故不应滥用.要考虑并注意在输液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严重反应和并发症.如不及时发现和处理,可以导致不良后果.
作者:李英 刊期: 2011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