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东华;李文清;英丹;杨立春
近年来锁定钢板技术在各种复杂骨折的治疗中,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特别是锁定孔的角度可以按需要调整,固定效果可靠,能够有效的控制骨折重叠,分离,旋转移位,使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得到肯定,本院自2007年1月-2009年2月应用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骨折18例,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晓化;赵延君;武震;王鑫;杨伟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1 护理记录书写的意义:护理记录是医疗护理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患者在生病住院期间的全部医疗护理情况,客观真实的记录患者疾病发生、发展、治疗、转归的过程,是护理质量的真实反应.体现了护理工作的内涵,是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料,具有极强的法律效力,如医疗纠纷、医疗事故、伤害案件、保险理赔等.
作者:郑雪清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92例颈椎前路围手术期病人采取的系统的气道管理的积极作用.方法:术前进行的气道的牵拉训练及体位训练,为术中术后气道的护理打下坚实的基础.术后主要从对生命体征的持续观察,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机的严密管理等几方面进行系统的气道管理.结论:颈椎前路围手术期气道管理取得了满意的疗效,降低了肺部感染,窒息等并发症的发生,减少了颈椎前路的死亡率.
作者:白雪莲;和晖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骶关节病变的螺旋CT表现特点,评介其诊断价值,以提高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对们例临床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骶髂关节行螺旋CT扫描,对骶髂关节病变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螺旋CT表现特点为:病变主要累及骶髂关节滑膜部髂骨侧,关节软骨钙化、关节间隙改变、关节面毛糙、关节面及面下骨质硬化或吸收、骶髂韧带钙化.结论:螺旋CT扫描对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及鉴别具有很大的价值.
作者:黄柳明;张松林;罗光著;陈建彪;张勇超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两性崎形围手术期护理过程.方法:帮助病人做好心理和身体护理.明确护理干预对提高两性崎形手术成功率的积极作用.在于2003年-2009年我院治疗的两性崎形患者11例,可知患者在不同年龄,不同心理状态下需要开展有针对性的护理工作.结果:我院治疗的两性崎形患者都得到了良好的手术治疗,解除病患的疾苦,恢复自身形象.结论:对两性崎形患者围手术期精心护理,减轻角色冲突、心理障碍,可提高对术后的生活期望值.
作者:郑雪清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下肤深静脉红细胞叠加征提早发现可避免部分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检出为无创检查,为筛查的静脉病变首选手段,对防止血栓形成起到重要性作用.
作者:陈晓旭;韩秋;周鹏翔 刊期: 2011年第07期
乳腺增生病与乳癌在临床表现上都以肿块为主,在发病成乳癌.乳腺增生病与乳腺癌之间有无关系、何种关系、关系的密切程度,一直存在着争议.就大多数的研究结果来看,患有乳腺增生病的妇女,以后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较正常人群要大,特别是有乳腺癌家族史则更是大大增加了这种危险性.
作者:乔良;刘淑杰;代春梅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我科自1999年开展微创手术以来选择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治疗对象,10年间共做微创术634例.临床效果满意,现将手术中的经验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634例均有高血压史,长30年,短1年,平均7年.男361例,女273例,年龄39-81岁,均经头颅CT证实为脑出血.
作者:徐海燕;姜海波;徐静 刊期: 2011年第07期
产房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部门,是产妇分娩时的重要场所,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是产房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保障母婴安全健康,避免产科感染发生,我院产房按标准预防的原则制定了严格的消毒隔离制度,笔者对标准预防在产房管理中的应用总结如下.
作者:吕丽;高燕敏;王星;王志敏;林凤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通过对屈肌起点滑移术治疗前臂缺血性肌挛缩I,II度的临床观察,运用该术式更趋合理,同时为完善该术式寻找理论依据.方法:对25例前臂缺血性肌挛缩病例进行观察,并对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例均采用屈肌止点滑移术治疗,总有效率100%,术后随访22例,失访3例,崎形矫正优良22例,达88%;手功能恢复优良18例,达72%.结论:(1)时前窝和肘尺侧筋膜室壁和神经血管穿入处是易受压的部位.(2)深屈指屈肌腱的滑移距离与屈指、屈腕的角度,前臂旋前崎形的程度与骨间膜的宽度,骨间膜及旋前方肌的的挛缩程度密切相关.(3)屈肌起点下移术,为治疗前臂缺血性肌挛缩I,II度较理想的术式.
作者:李传福;崔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引发喉癌患者术后焦虑的原因及相应护理对策.方法:在术后不同时间段(术后2天内、3-7天和8-21天),对患者与焦虑相关的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生活因素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引起焦虑的主要原因在术后早期主要为各种留置导管(91.7%)、外环境干扰(100%)、饮食控制及进食不便(100%),而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变为失音性交流障碍(100%)、容貌改变(86.1%)、复发忧虑(83.3%)以及经济负担(77.8%).结论:针对喉癌患者术后生理、心理和社会生活3方面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会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情绪.
作者:范黎黎;葛绪萍 刊期: 2011年第07期
随着临床整体护理模式的深入开展,现代护理更需要具有较高人文精神的护士,精通专业知识,具备较好的专业技能,广泛的人文科学知识,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政治素养.因此,应该重视护士的人文素质教育,引导护士树立高尚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标准取向,提高护士综合素养,提升临床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刘桂香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促通技术对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促通技术进行康复治疗,对照组单纯进行促通技术治疗,以Fugl-Meyer评分法、Barthel指数进行治疗前后的功能评价.结果:治疗组在肢体运动功能方面治疗后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F<0.01).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促通技术有助于脑卒中患者尽快恢复肤体运动功能.
作者:曾学清;滕东时;张子辉;何小花;吕洪梅 刊期: 2011年第07期
2007年12月6日,山西临汾市洪洞县原新窑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105人遇难,2009年11月21日,黑龙江省龙煤控股集团鹤岗分公司新兴煤矿发生爆炸事故,矿难造成108人死亡.数起矿难发生后,悲伤与绝望笼罩着一个个受灾的家庭.爆炸之后,各级政府在高度重视物质援助的同时,也十分重视心理的援助,灾难发生后若立即进行有效的灾后心理干预,可帮助幸存者和遇难者家属积极应对灾难和经历的痛苦.
作者:车艳辉;王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心纹痛(UA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2例),治疗前后分别记录心绞痛发作情况、复查常规心电图、测定血流变学参数及血脂参数.比较治疗前后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86.4%),显著高于对照组(57.1%)(P<0.05)治疗组患者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93%),显著优于对照组(71%)(P<0.05);治疗组血流变学指标的改善率(93%)显著优于对照组(72%)(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心纹痛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及血脂指标优于传统治疗方法.
作者:谷思洋;孙明月;王巍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肘部尺神经炎的带尺侧下副动脉尺神经松解前置术治疗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5例时部尺神经炎患者行带尺神经尺侧上副动脉及尺侧返动脉后支的吻合支、尺神经前置的方法治疗,观察肘部尺神经血供特点及对术后疗效的影响.结果:25例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年-1年半,平均11.6个月.按Pasque时管综合征评分系统评定:优18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92%;与术前评定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尺侧下副动脉尺神经松解前置术是治疗时管综合征的安全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孙文才;陈永春;李玉成;白玉江;李晓龙;李博;陈琦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CT定向软通道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价值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首先在CT引导下对颅内血肿进行三维定位,选定靶点后行软通道穿刺引流血肿,间断用尿激酶溶解并引流出残留凝血块.评价标准包括平均手术时间、血肿体积减少量、术前与术后GCS评分、1周内死亡率及远期随访.结果:术前与术后GCS评分平均增加4分,血肿体积平均减少35%,平均手术时间25分钟,1周内死亡率10.5%.结论:CT定向软通道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易于掌握普及、定位准确、操作简便、费用低廉的全新手术模式,更适宜目前国内医疗条件下推广使用.
作者:张毅;陈红伟;徐金山;吴茂春;潘海鹏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急性肠梗阻分单纯性,闭拌性和绞窄性3种类型.单纯性肠梗阻的死亡率的死亡率为0-5%,而绞窄性肠梗阻则高达梗286例,手术治疗绞窄性肠梗阻75例,其中:26例有不同程度的延误治疗,约占30%,具体分析如下.
作者:周洪东 刊期: 2011年第07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发展与进步,现代的医疗服务强调以人体护理工作模式,是社会进步引发护理模式改革的必然结果,优质护理是护理人员专业知识、技术水平和关爱之心相结合体现.因此,优质服务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护理实践的核心是人,而如何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已经引起护理界的广泛关注.
作者:宫培艳;陈翠杰;孔祥茄;刘彦;李宏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护理专业是实践性极强的学科,需要在教学、实习过程中采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大量护理实践技能.然而由于学科特点、教学资源、学生人数等条件限制,很多学校往往难以给每个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机会.在这种情况下,多媒体电化教学是一种能够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的教学方法.
作者:邵岩;马宏 刊期: 2011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