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锁定钢板微创治疗四肢近关节端骨折31例体会

张圣兵;姜为民;张沿洲;胡牮;柳海铭

关键词:微创, 经皮接骨板固定技术, 锁定钢板, 四肢近关节端骨折
摘要: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近关节端骨折的方法和效果.方法:2008年9月~2010年10月,在结合微创经皮接骨板技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的基础上采用微创内固定系统(less invasive stabilization system,LISS)或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治疗四肢近关节端骨折31例.结果:29例患者切口1期愈合,2例发生皮肤感染.全部获随访,时间6~18个月.骨折均临床愈合,时间8~18周,其中2例骨折延迟愈合,无成角旋转畸形,无内固定松动或断裂.患者功能恢复良好.结论:锁定钢板是治疗四肢近关节端骨折的较理想的内固定方式之一,尤其适用于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其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骨愈合率高,功能恢复良好等优点,相对于其他内固定系统有着独特的临床优势.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大庆地区药品抽样中过程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目的:探讨大庆地区药品抽样中应注意的问题.方法:根据收集、整理的资料,以实例阐述药品抽样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结果与结论:掌握药品抽样的方法与技巧,提高药品抽样效率,保障公众用药安全.

    作者:白秀梅;史静杰;苏晓丽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关于原发性痛经的中医药治疗

    原发性痛经,是指妇女在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剧痛晕厥,以致影响工作生活者,又称功能性痛经.主要发生群体为青春期少女和未婚或未育的年轻妇女[1],严重影响了女性的身心健康.中医药治疗本病在症状改善、痊愈和防止复发等方面,有着较为显著的优势,且没有明显的副作用,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现介绍如下.1 辨证论治研究:辨证论治是中医临床治疗痛经的传统方法.辨证要点多结合痛经发生的时间及兼证,辨虚实、性质及部位,经辨证分型后予对证治疗,常用方剂如下:(1)肝肾亏损型.临床常用调肝汤、一贯煎;朱南孙[2]用巴戟天、菟丝子、肉苁蓉、枸杞子、杜仲、山茱萸、生白芍、全当归、丹参、柴胡、郁金、乳香、没药、血竭等药物;胥受天[3]自拟乙癸滋血汤(龟板、熟地、菟丝子、枸杞子、桑寄生等);陈林兴[4]自拟补肾Ⅰ号方加减(熟地20g、枸杞子15g、女贞子15g、等).(2)气血虚弱型.

    作者:刘欣然;李京亮;于泽年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弥可保加甲强龙冲击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变视力疗效分析

    目的:评价弥可保加甲强龙冲击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62例62眼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34例采用弥可保500ug +vitB1 100mg混合im qd,四周后改口服,并弥可保250ug+胞二磷胆碱注射液0.125g隔日1次球后注射,对照组28例,采用普通Vit B12 500ug +vitB1 100mg混合im qd,4周后改口服,并普通Vit B12 250ug+胞二磷胆碱注射液0.125g隔日1次球后注射,采用甲强龙冲击并辅以综合性治疗,比较2组间视力及视野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1.18%,对照组有效率为71.42%,经x 2=4.103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外伤性视神经病变早期诊断,早期甲强龙冲击联合弥可保球后注射及综合治疗并治疗足够的疗程,可促进视功能的恢复,提高视力.

    作者:贾俊;刘慧峰;万鹏飞;何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鼻内镜手术治疗鼻源性头痛

    鼻源性头痛指因鼻腔、鼻窦局部病变引起的头痛.患者均行脑电图、头颅核磁共振等检查,并请神经科和内科会诊,排除神经系统、血管系统疾病且有鼻腔、鼻窦局部病变方确诊为鼻源性头痛.一旦确诊,可尽早安排手术,解除患者疼痛,提高生活质量.传统的治疗方法侧重切除局部病变,但常因破坏正常解剖结构而出现相应的并发症,且由于相邻病变未能去除,复发率高.随着内窥镜技术的发展和对鼻腔鼻窦解剖生理的进一步认识,鼻部手术已注重保留原有功能.近年,我们应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鼻源性头痛76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张静;周星彤;程远侠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胸腰椎骨折术后感染的治疗

    目的:探讨胸腰椎内固定术后感染的治疗方法.方法:自2006~2010年对8例胸腰椎骨折术后感染患者行感染病灶清除、灌洗、抗感染及全身支持等治疗.结果:8例患者术后感染均控制,伤口愈合.结论:胸腰椎内固定术后感染是一种严重并发症,一旦发生需高度重视,早期彻底清创是关键,病灶区植入冲洗、引流、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全身营养支持是有效的方法,可达到解除症状、维持脊柱内固定及保持脊柱稳定性的效果.

    作者:杨占春;周继承;李春龙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依伦平)治疗高血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开放、单一治疗组的研究,对48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病人采用依伦平治疗12周,观察其降压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依伦平降压的总有效率为91.7%,治疗显效率为83.3%;舒张压<90 mm Hg的达标率为89.6%,舒张压<85 mm Hg的达标率为81.3%;有64.6%的高血压患者用1片依伦平可达标,在不能达标的患者中,有16.7%通过增加1片依伦平的剂量(1片,2次/d)可达标.未观察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依伦平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控制率和达标率高,不良反应少.

    作者:张丽香;郭宪清;宋宇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超声引导下微创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63例护理体会

    目的:浅探讨微创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的护理体会,减少并发症的护理方法.方法:肾结石患者63例,男35例,女28例,先行患侧输尿管插管,改俯卧位,超声引导下肾穿刺,建立微创经皮肾取石通道,wolf硬式肾镜寻找结石,气压弹道粉碎结石,并利用灌注泵冲出.结果:60例为1期手术,3例因术中发现肾积脓留置造瘘管改2期手术,手术时间48 ~ 220分钟(104±42.5分钟),术中出血量约58~ 650ml (186.4±39.1ml),1期手术结石清除率86.7%(52/60),2期手术结石总清除率95.2%(60/63),肾盂梗阻解除率100%,肾功不全及肾积水患者术后3个月复查有不同程度的缓解,无胸膜及周围脏器损伤.结论:侧卧位手术降低麻醉要求,提高了安全性,适合于呼吸及循环系统较差患者,同时便于超声引导穿刺,避免X线辐射,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闫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社区糖尿病患者心态分析及心理护理探讨

    目的:观察1 20例糖尿病患者,分析他们的心理状态,探讨心理护理措施.方法:采用问卷和访谈的方式进行调查.结果: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提高了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了治疗信心.结论:使治疗收到良好效果,明显提高了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门诊静脉输液风险分析及对策探讨

    静脉输液是在临床治疗中常见的一种方法,随着静脉输液的广泛应用,门诊静脉输液的风险性也在增加.由于静脉输液操作流程中涉及人多、物多、环节多、持续时间长、应用范围广等各种因素,其隐患和不安全性非常值得重视.本文将从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个方面分别分析讨论了存在于静脉输液操作中的风险因素,并针对护士方面的风险因素采用了调查问卷的研究方法.后根据分析,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作者:曲兆红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废弃示指联合胸脐皮瓣重建拇指功能

    目的:报告应用废弃示指异位再植再造拇指,并联合带蒂胸脐皮瓣重建手部功能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对7例拇指毁损伴有示指近节毁损性离断伤合并虎口皮肤缺损者,将示指中远节异位再植至拇指位置,同时联合胸脐带蒂皮瓣修复虎口皮肤缺损,1期重建拇指功能,术后按断指再植常规进行系统化功能康复训练.临床随访并观察功能恢复情况.结果:7例异位再植指体及皮瓣全部成活,手部外形满意,手功能恢复按中华医学会断指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4例,良3例.结论:利用废弃示指中远节异位再植联合胸脐皮瓣1期重建拇指功能,效果满意,是特定情况下拇指再造的一种实用有效的方法.

    作者:江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PBL教学法在循环内科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将PBL教学法应用于循环内科教学中的教学效果.方法:分为PBL实验组(每小组5-6人)和LBL对照组,PBL实验组53人,LBL对照组51人,分别采用PBL教学方法和传统教学方法;比较2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调查2组学生对PBL教学法的认可程度.结果:对2组学生考试成绩进行比较,总分及病例分析PBL组明显高于传统组(P<0.05);通过2组学生的自评问卷调查,得出PBL组学生与传统组学生之间综合能力存在显著的差异.结论:PBL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认知水平、自主学习、与人交流协作、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

    作者:张春芳;宋宏杉;白焱;王成全;吴海霞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醋酸甲羟孕酮片与妈富隆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疗效的比较

    目的:比较宫腔镜下刮匙刮宫术后口服醋酸甲羟孕酮片及妈富隆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症患者的疗效.方法:不孕不育患者常规行宫腔镜检查,镜下诊断子宫内膜息肉患者45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行宫腔镜下刮匙定点刮除术口服醋酸甲羟孕酮片;B组行宫腔镜下刮匙定点刮除术后口服妈富隆3个月.比较2组患者术后阴道流血情况、妊娠率和复发率.结果:A组术后阴道流血时间长,3个月复发率高,B组较A组术后阴道流血时间短,复发率低.2组术后妊娠率无显着差异.结论:子宫内膜息肉摘除术后配以妈富隆治疗效果好,复发率低.

    作者:张玲玲;梁庆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腹膜内腹膜外剖宫产术的临床应用

    目前由于麻醉剖宫产技术的提高,输血的进展,又受到围产医学、优生医学、计划生育学等方面的影响,剖宫产的死亡率及围生儿的死亡率大大降低.剖宫产术已代替了围生儿助产术,并成为诸多妊娠合并症的主要分娩途径,剖宫产术式的多样性,也互相弥补不足,大化发挥优点,减少母儿副损伤.其剖宫产术式的选择是否恰当,关系到手术进展难易,并发症的多少以及母婴安危,不仅要有熟练的操作技术,而且要掌握正确选择术式的原则.以下就剖宫产不同术式比较腹膜外腹膜内剖宫产术式的临床应用.

    作者:栾磊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门诊输液常见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对策

    目的:探讨门诊输液室常见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方法:对我院2008年5月~2010年5月门诊静点室护患矛盾的原因进行分析,找出门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结果:门诊护理工作中不安全因素主要表现在不能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流程,服务态度不端正,沟通缺乏技巧,讲话不注意分寸,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各项护理操作前未作解释,专业知识缺乏及实际操作能力差,法律意识单薄.结论:进行门诊静点不安全因素分析与评估,针对相关因素实施有效的防范措施,可有效地提高门诊输液工作质量,保障护理安全.

    作者:王玉婷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回顾性探讨介入治疗产后出血的护理体会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分娩期严重并发症,其发病率为分娩总数的2~3%,仍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首位[1].以往经保守治疗无效时,多行盆腔动脉结扎术甚至子宫切除术来达到止血目的,但手术创伤大且预后不佳[2].近年来,随着介入放射学的发展,介入治疗因其控制产后出血有效、成功率高,且为产妇保存其生育能力,为产后大出血的治疗提供了新途径,并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提倡.护理人员在介入治疗过程中亦承担着重要的配合作用.现通过回顾过去3年间我院采用介入手段治疗产后出血的病例,将治疗过程中的护理休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 -般资料:选取2008年06月-2010年06月南京市妇幼保健院行介入治疗产后出血的患者8例,年龄24 ~ 38岁,平均28岁,孕37 ~ 42周;自然分娩3例,剖宫产5例.

    作者:董尚妹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眩晕110例病因及年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眩晕常见病因、发病年龄及其各相关疾病的临床特征.方法:对11 0例主诉眩晕患者,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头位激发试验,以及头部CT、MRI、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和颈动脉彩超等检查结果,分析病因和发病年龄,总结临床特征.结果:110例中,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 50例(45.45%)、后循环缺血(PCI) 41例(37.27%)、神经症4例(3.64%)、梅尼埃病5例(4.55%)、脑出血4例(3.64%)、前庭神经元炎2例(1.81%)、桥小脑角肿瘤2例(1.81%)、药物性眩晕1例(0.91%)、多发性硬化1例(0.91%).结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及后循环缺血是眩晕的常见病因,以眩晕为主要症状的各种疾病有其临床特征,可通过发病年龄、发作诱因、持续时间、伴随症状等特征进行鉴别诊断,老年人以PCI居多,一旦发生梗死后果严重,应予重视.

    作者:张春红;李永;吴波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复杂性肾结石的ESWL治疗

    目的:观察ESWL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疗效.方法:采用国产JDPN - IVB型碎石机对结石部位碎石治疗及体位药物排石.结果:以ESWL及体位药物排石治疗,多次复震为主,排净率为95.7%;4个月以内排净率为98%.结论:ESWL治疗复杂性肾结石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舰;姜源洁;宋丹丹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肝素钠加地塞米松在预防肿瘤病人PICC血栓中的护理应用

    目的:探讨肝素钠加地塞米松预防肿瘤病人PICC置管后血栓的作用.方法:115例留置PICC的肿瘤病人分为2组,均使用超声引导穿刺.观察组采用50单位/ml肝素钠稀释液40ml加5毫克地塞米松预浸泡导管,再置入导管;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40ml浸泡导管后置管.2组病人置管后均采用超声监测PICC血管,观察是否有血栓形成,比较血栓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肝素钠稀释液地塞米松浸泡导管可降低肿瘤病人PICC置管后血栓的发生率.

    作者:何庆梅;张璐;高天霞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老年人脑梗死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评探讨老年人脑梗死患者的特点及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收治的53例脑梗死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通过有效的整体护理,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有效的康复护理措施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实施全面的的护理计划,有助于脑梗死患者日后康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张朝霞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万拉法新合并丁螺环酮治疗抑郁症的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万拉法新合并丁螺环酮治疗抑郁症的效果及可行性.方法:采用了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把符合CCMD-2-R抑郁症诊断标准的86例抑郁症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44例)和对照组(42例),研究组应用万拉法新合并丁螺环酮治疗,对照组单用万拉法新治疗,用HAMD、HAMA、TESS量表评定疗效和副作用.结果:研究组HAMD减分率在评定的2、4、6、8周末均高于对照组(P<0.05).HAMA评分率在评定的2、4、6、8周末均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的显效率(84.1%)、有效率(95.5%).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药物的副作用无明显差别.结论:万拉法新合并丁螺环酮治疗抑郁症效果好、起效快、无严重副作用,是抑郁症可行的治疗办法.

    作者:司文霞 刊期: 2011年第12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