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

景元海;周继辉;胡艳波;常树松;关继奎;聂长春;赵丛然;郭明峰;藏虎;杨小玉;朱庆三

关键词:椎体成形术, 骨水泥, 骨质疏松, 压缩性骨折, 椎体
摘要:目的:评价经皮椎体内注入骨水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治疗脊椎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自2008年1月~2009年6月,对15例18个椎体的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患者使用经皮椎体内注射骨水泥,行椎体成形术.结果:术后1~2天所有患者的疼痛消失或明显减轻,3天内均下床活动.随访1~7个月,平均4.5个月,无疼痛复发.术中及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经皮椎体内注入骨水泥治疗脊椎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2例重症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目的:通过对某一局部集中发生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查,了解2008年5月手足口病爆发以来患儿发生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膜炎的情况以及患儿是否感染EV71型肠道病毒,向幼托机构提供预防手足口病的相关措施,提醒医院加强病区、门诊管理,防止手足口病的交叉感染.方法:对患儿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填写手足口病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结果:2例手足口病重症患儿均有流行病学接触史,但无外出史,未饮用不洁水源,实验室检测均为病毒性脑膜炎,咽拭子和肛拭子检出肠道病毒阳性率高,急性期血分离出EV71型肠道病毒.讨论:幼托机构对手足口病的防治措施;医院内部需加强管理,预防交叉感染;医疗机构与疾病控制机构的密切配合.

    作者:李梅;陈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期病原菌分析

    本文对于7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痰培养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此类疾病患者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占75%,革兰氏阳性球菌占25%.从中看出目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细菌感染的特点, 有利于指导临床治疗中抗生素选择,以适量、敏感抗生素治疗,以取得好的疗效.

    作者:李双平;赵金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可必特、普米克令舒联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

    目的:探讨可必特、普米克令舒联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80例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均采用综合治疗,观察组加入普米克令舒、可必特联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比较2组在咳嗽消失、气喘缓解、哮呜音及肺部罗音消失的时间及体征持续时间、治疗效果,对计数显效、有效、无效病例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在治愈率、缓解喘憋症状、缩短哮呜音及咳嗽持续时间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有效患儿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普米克令舒、可必特联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有明显优越性.疗效确切、方便、安全,可作为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主要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晓阳;陶源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护理文件中潜在的法律问题及干预对策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提高,病人对医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法律意识也日益增强.自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颁布实施后,医疗纠纷有了法律的依据.面对新的规则,有必要重新审视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尤其是作为真实反映病人住院情况的护理文件,具有法律上的证据作用,更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对其潜在的法律问题进行分析识别,从而有效维护病人及自身的合法权益.

    作者:张艳丽;潘维梅;胡英敏;李雪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小儿静脉输液成功的体会

    目的:探讨小儿患者在输液过程中注重操作前、中、后的护理方法,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以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提高家长的满意程度.方法:对150例患儿在小儿静脉输液时所遇到的问题,同时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经验,总结出小儿静脉输液成功的因素和几点护理方法.(1)穿刺技术.(2)固定方法对.(3)光线的选择.(4)药物渗漏的护理方法.(5)输液反应.结果:2009年1月~2009年3月在我科收治的150例患儿中,142例均是1次静脉穿刺成功,7例发生药物渗漏,1例发生输液反应.结论:掌握影响小儿静脉输液成功的因素,可以保证静脉输液得顺利进行,可以促进护理质量提高,保证患儿用药安全,提高患儿和家长的满意度.

    作者:张春艳;许海波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颗上骨折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自2002年3月~2008年5月采用C型臂X线机透视下手法整复、闭合交叉穿针治疗儿童肱骨颗上骨折20例,按照Jupiter等肘关节评分系统评估肘关节功能.结果:肘关节功能优17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95%.所有病例无Voklmann肌挛缩及骨化性肌炎发生.结论: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疗法治疗儿童髁上骨折,明显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方法简便易于开发.

    作者:陆洪军;王龙;陈士荣;李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30例脑血管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分析

    本文收集了我院2007~2009年门诊及住院的30例脑血管病后出现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30例患者均符合脑血管病的诊断标准.其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53~85岁,平均66.5岁;小学文化6例、初中12例、高中8例、大学4例:临床诊断为脑梗塞22例、脑出血8例.本组患者大多是因患脑血管病后出现精神症状从综合医院转往我院者.

    作者:于希洋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冠心病患者165例血脂测定的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冠心病(CHD)患者脂质代谢的异常情况.方法: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采用氧化酶法.试剂由日本和光株式会社提供.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用直接法.试剂由上海科华股份有限公司提供.APOAl/APOB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试剂由上海科华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用日立7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结果:冠心病患者血脂6项测定结果对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脂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因此,早期观察脂质检测水平的变化,对冠心病的诊治及预防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李香菊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在胫骨下段骨折中的应用. 方法:应用透视下或者术中摄片复位及交锁髓内钉闭合穿钉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24例,其中闭合骨折24例.结果:22例获得随访,平均3~15个月,终结果评分采用Johner Wruh评分标准,优20例,良4例,无1例感染.骨折全部愈合,无锁钉及髓内钉松动、断裂,膝踝关节功能正常.结论:对于胫骨下段不稳定骨折的治疗,闭合交锁髓内钉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作者:高志成;郭素银;陈晓斌;郝夏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系统康复教育和训练对脊髓损伤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分析

    目的:通过了解认识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SCI)接受系统康复教育和训练与未接受系统康复教育和训练不同后果的现实,强调系统康复教育和训练在该群体对生活质量的重要影响.方法:系统评估、个体化康复计划制定、系统康复教育和训练的落实,对132例SCI患者进行床精神卫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评心理特征和功能Barthel指数评定.结果:接受系统康复教育和训练与未接受系统康复教育和训练的患者在并发症发生几率、心理、功能状态方面都存在显著地差别(P<0.01).结论:脊髓损伤患者均应接受系统康复教育及训练,有助于减少并发症和合并病的发生,有助于改善脊髓损伤患者心理状态,直接影响其生活质量与生存质量.

    作者:刘大立;范永春;王庆锁;张俊;施海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玻璃酸钠合用姜黄素对兔膝骨关节炎的影响

    目的:探讨关节内注射姜黄素加玻璃酸钠对骨关节炎软骨细胞代谢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制作兔骨性关节炎模型,随机分成对照组、玻璃酸钠(SH)组、姜黄素合用(SH)组和关节炎(OA)组,每组10只.经过使用姜黄素9mg/(kg.week)合用玻璃酸钠2mg/(kg.week)和玻璃酸钠2mg/(kg.week)和生理盐水0.5ml关节腔注射治疗4周后,采用RT-PCR检测四组的Collagen-typeⅡ(CL-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cyclo-oxygenase-2 (cox-2)、Integrin-β1的基因表达情况;采用Tunel法检测软骨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姜黄素加SH组的CL-2和Integrin-β1的基因表达均比OA组和SH组高(P<0.05),cox-2和mmp9的基因表达低(P<0.05).而细胞凋亡实验也证实了这一点,软骨破坏姜黄素加SH组比OA组和SH组轻(P<0.05).结论:玻璃酸钠可以减轻软骨细胞炎症、营养软骨,而合用姜黄素可以协同玻璃酸钠减轻软骨炎症,保护软骨.

    作者:孙达锋;王黎明;徐燕;孙强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心肌挫伤的观察及护理

    通过对12例胸外伤伴心肌挫伤病人的早期观察,进行详细询问病史,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持续低流量吸氧,保护心肌,提高了治愈率.

    作者:王月英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偏瘫患者的异常心理与康复护理

    目的:探讨脑血管意外后偏瘫患者的异常心理及针对性的康复护理.方法:对56例脑血管意外后偏瘫的患者观察,采取各种护理措施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康复指导.结果:偏瘫患者的情感思维心理障碍逐渐减轻并康复,取得满意效果.结论:正确的心理护理及康复指导是确保偏瘫患者早日恢复正常生活、提高生活质量的必要措施.

    作者:季宏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氯诺昔康滴丸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确立氯诺昔康滴丸的佳成型工艺和研究建立氯诺昔康滴丸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对药物与基质的用量,药料温度和冷却液上部温度进行了优选.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滴丸中氯诺昔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根据实验所确定的工艺,制备3批样品,符合中国药典关于滴丸的规定.氯诺昔康可以用HPLC法测定含量,氯诺昔康的线性范围在 4.01μg/ml~16.03μg/ml(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9%,RSD%<2.0%(n=6).结论:优选的制备工艺简便可行,所建立的质量标准能检测和确定制剂中氯诺昔康的含量,且方法简便、灵敏、快速、准确.

    作者:魏凯;李欣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经下腹单横切口补片法治疗双侧腹股沟疝41例分析

    目的:探讨经下腹单横切口补片法治疗双侧腹股沟疝.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9年10月,我科行经下腹单横切口补片法治疗双侧腹股疝41例.结论:一个切口可以同时处理双侧腹股沟疝、手术解剖更加快捷、结构更清晰易辨.

    作者:王冰;王欣;高文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30例巧用大头针分离幼女小阴唇粘连的护理体会

    目的:提高门诊巧用大头针分离幼女小阴唇粘连的护理疗效.方法:对门诊采用大头针分离幼女小阴唇粘连手术护理配合外,还要做好心理护理,卫生宣教和家庭护理指导.结果:30例巧用大头针分离幼女小阴唇粘连效果好,损伤小.结论:对采用大头针分离幼女小阴唇粘连的患儿实行全方位护理,提高治愈率,减少再次发病机会.

    作者:刘菲;吕华;马淑凤;李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要重视帮助患者尽快适应医院的人文社会环境

    人文社会环境是人类通过经济、政治、文化等活动,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所营造的人为的环境.不良的人文社会环境不仅是一种致病因素,而且还可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使机体的调节适应能力减弱,对各种致病因素的抵抗力下降,从而引发疾病,损害人的身心健康.因而要重视帮助病人尽快适应医院的人文社会环境.

    作者:刘新萍;周萍;颜春丽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1次性保鲜袋在男性尿失禁及卧床病人中的应用

    对于截瘫尿失禁的男性卧床病人,接尿成为临床护理及家属护理中的一件难事.临床上多采用留置导尿或用避孕套连接引流袋引流,前者需要每日膀胱冲洗,经常更换尿管,易造成尿路感染,不宜久用;后者透气性差,胶布固定不当常易引起局部水肿,给病人带来不必要的痛苦;慢性病人用小便器接尿影响翻身活动,易洒于床上,成功率低.我科采用1次性保鲜袋接尿,在临床使用了3年,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高艳梅;杨瑞芳;王淑波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一起由于食用未炒熟豆角而导致食物中毒事件的调查报告

    2008年6月2日21时30分,大庆市让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接到市第四医院报告,该院急诊室有20余人就诊,疑似食物中毒,监督所立即通知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赶赴医院,监督所4名监督员于21时55分赶到市第四医院进行调查.

    作者:周梦;马松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浅谈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工作的配合

    手术室护理工作与麻醉工作是密不可分的,它是衡量手术室护士业务素质的一个方面,是手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有团结协作的集体观念.麻醉是使患者手术中镇静,肌肉松弛,无痛感,手术操作顺利,是手术成功的先决条件和手术顺利实施与进展的必要前提.做好围手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必要保障.手术室护士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娴熟的技术和敏捷的反应能力,随时注意术中情况,和麻醉医生一起积极地预防意外和正确处理意外,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1].

    作者:宿秀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