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30例脑血管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分析

于希洋

关键词:脑血管疾病, 精神障碍患者, 临床资料, 脑血管病后, 现报道如下, 回顾性分析, 综合医院, 诊断标准, 临床诊断, 精神症状, 脑梗塞, 脑出血, 住院, 小学, 文化, 女性, 男性, 门诊, 高中, 大学
摘要:本文收集了我院2007~2009年门诊及住院的30例脑血管病后出现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30例患者均符合脑血管病的诊断标准.其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53~85岁,平均66.5岁;小学文化6例、初中12例、高中8例、大学4例:临床诊断为脑梗塞22例、脑出血8例.本组患者大多是因患脑血管病后出现精神症状从综合医院转往我院者.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病案信息管理与病案信息的利用

    目的:探讨加强病案信息管理对病案信息利用的重要性.方法:通过对病案信息管理与病案信息利用的分析,得出只有做好病案信息管理工作,才能保障病案信息在医院和社会应用中的重要价值.结果:病案信息质量得到更好的监控.结论:病案做为重要的卫生医疗资料,必须改变原有的保管模式向病案信息管理模式转化,提高病案的质量内涵,使病案信息得到充分的利用.

    作者:黄美莲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激光治疗预后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视网膜激光治疗预后.方法: 10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Ⅲ及以上)的患者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术后3~6个月监测视力变化,并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 检查,酌情补充光凝.随访6~30个月.结果:经过激光光凝治疗后82%病人糖网病变稳定.结论: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DR后预后不同,因此,选择合适的时机和合理的激光参数是挽救其视功能的关键.

    作者:黎国英;徐瑶;段惠静;苏晓华;袁士仿;田虹;顾灵玲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护理工作中常见差错事故原因分析及防范

    医疗护理差错事故是指由于治疗护理工作不当造成病人组织器官损伤,而致功能障碍,造成患者不应有的痛苦、甚至残废、死亡.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与否及其频度如何标志着一个医院的护理质量的高低,护理人员素质的好坏.结合多年来临床工作实践对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差错,缺点进行剖析,并针对其主要发生原因提出防范措施.

    作者:曲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玻璃酸钠合用姜黄素对兔膝骨关节炎的影响

    目的:探讨关节内注射姜黄素加玻璃酸钠对骨关节炎软骨细胞代谢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制作兔骨性关节炎模型,随机分成对照组、玻璃酸钠(SH)组、姜黄素合用(SH)组和关节炎(OA)组,每组10只.经过使用姜黄素9mg/(kg.week)合用玻璃酸钠2mg/(kg.week)和玻璃酸钠2mg/(kg.week)和生理盐水0.5ml关节腔注射治疗4周后,采用RT-PCR检测四组的Collagen-typeⅡ(CL-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cyclo-oxygenase-2 (cox-2)、Integrin-β1的基因表达情况;采用Tunel法检测软骨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姜黄素加SH组的CL-2和Integrin-β1的基因表达均比OA组和SH组高(P<0.05),cox-2和mmp9的基因表达低(P<0.05).而细胞凋亡实验也证实了这一点,软骨破坏姜黄素加SH组比OA组和SH组轻(P<0.05).结论:玻璃酸钠可以减轻软骨细胞炎症、营养软骨,而合用姜黄素可以协同玻璃酸钠减轻软骨炎症,保护软骨.

    作者:孙达锋;王黎明;徐燕;孙强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小儿静脉输液成功的体会

    目的:探讨小儿患者在输液过程中注重操作前、中、后的护理方法,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以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提高家长的满意程度.方法:对150例患儿在小儿静脉输液时所遇到的问题,同时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经验,总结出小儿静脉输液成功的因素和几点护理方法.(1)穿刺技术.(2)固定方法对.(3)光线的选择.(4)药物渗漏的护理方法.(5)输液反应.结果:2009年1月~2009年3月在我科收治的150例患儿中,142例均是1次静脉穿刺成功,7例发生药物渗漏,1例发生输液反应.结论:掌握影响小儿静脉输液成功的因素,可以保证静脉输液得顺利进行,可以促进护理质量提高,保证患儿用药安全,提高患儿和家长的满意度.

    作者:张春艳;许海波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论高血压病的综合康复治疗措施研究

    现代社会中,高血压病是很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也是引起脑血管病、冠心病和肾脏病变的危险因素,严重的威胁人类健康.而高血压病中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的疾病,因此,在临床降压治疗的同时,还必须重视针对各种危险因子的控制.经临床实践证明,非药物干预是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中不可缺少的一部份.

    作者:韩志庆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浆尾加压素Ⅱ水平的变化

    目的:探讨血浆尾加压素Ⅱ(UrotensinⅡ,UⅡ)、内皮素(Endothelin,ET)、肾上腺髓质素(adrenomedullin,ADM)变化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关系.方法:测定30例血压正常、30例合并高血压的2型糖尿病患者和30例正常人血浆UⅡ、ET、ADM水平,分析糖尿病患者血浆UⅡ、ET、ADM水平变化与合并高血压的关系.结果:合并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血浆UⅡ、ET、ADM水平较血压正常的糖尿病患者明显升高(均P<0.01),合并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血浆UⅡ、ET、ADM水平与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呈明显正相关(r=0.517,r=0.498,r=0.553,均P<0.01).结论:糖尿病患者血浆UⅡ、ET、ADM水平升高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金雪花;唐海燕;姜海红;刘海彤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OCT检测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病变的应用价值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生物医学成像技术,它可以对生物组织内部的微观结构进行高分辨率横断面层析成像.OCT的分辨率为l0μm~15μm,是血管内超声成像技术的10倍,因而有助于诊断各种早期的临床疾病,例如视网膜病变、早期肿瘤和皮肤癌等,在生物医学领域受到了广泛重视[1- 2].

    作者:郝刚;于熙滢;李晓光;刘洋;魏林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盐酸氯普鲁卡因注射液(可普诺)临床应用体会

    选择ASA I-II级病人120例,麻醉患者随机分成2组:3%盐酸氯普鲁卡因注射液硬膜外麻醉组(n=60),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硬膜外麻醉组(对照组,n=60).(理论上应与普鲁卡因对照,但普鲁卡因不用于硬膜外麻醉)观察麻醉起效时间、痛觉消失时间、运动阻滞时间、痛觉恢复时间、运动恢复时间等指标及给药后不同时相心率、血压、呼吸、脉搏、氧饱和度的变化,以及中枢和全身等不良反应.结果显示,盐酸氯普鲁卡因注射液与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阻滞效能相当,但起效更快(p>0.05),痛觉消失与运动阻滞出现较早(p<0.05=,痛觉恢复相近,一旦痛觉恢复5分钟后痛感即比对照组明显(p<0.05),运动也几乎同时恢复.在临床验证过程中,2组病人均未见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丁兆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浅谈骨科围手术期的伦理问题及对策

    骨科病种多,病情复杂,手术治疗是主要治疗手段,伦理问题主要发生在围手术期,本文从术前,手术及术后3个时期阐述骨科围手术期的伦理问题及相应的对策.本文根据作者的从医经验仅从医患关系方面对其进行了肤浅的阐述,希望为避免及解决医患之间的伦理矛盾提供帮助.

    作者:费振国;郎金波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浅谈ICU新进护士的培训及夜班管理体会

    目的:对ICU新进护士进行系统培训及夜班管理使其尽快掌握专业理论和操作,适应ICU工作,保证ICU护理质量.方法:对13名陆续进入 ICU护士分别进行为期2-4个月的理论、技术及风险管理内容培训、操作考核合格后,独立值夜班后的交接、检查、点评.结果:13名新进护士考核优秀 11名,良好2名,均能在ICU独立上岗.结论:对ICU新进护士进行系统培训及夜班管理是提高ICU护理质量的关键.

    作者:武爱勤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C-反应蛋白(CRP)与WBC联合检测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感染性疾病中,WBC和CRP联合检测对判断感染的类型、程度及疗效的意义.方法:检测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100例、病毒感染组89例、健康体检者85例.同时进行WBC计数及CRP的含量测定.结果:细菌感染组与病毒感染组、对照组相比较,WBC及CRP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CRP比WBC的阳性率更高.(2)细菌感染组治疗前后WBC及CRP比较,两者均有显著变化(P<0.01),但CRP变化更显著性.(3)CRP与WBC相比,在诊断感染性疾病,判断其类型及疗效上,比WBC要敏感,是优于WBC的一个指标.结论:感染性疾病中,WBC与CRP的联合检测有助于疾病的早期鉴别诊断及疗效观察,减少不必要的抗生素应用.一直以来,WBC计数及其分类是临床判断感染类型、程度及药物疗效常用的指标,但如果单纯依赖WBC有时不能及时准确的反映患者的病情,因为在感染的初期,WBC反应慢,有时不升高或升高不明显;而CRP是人体被细菌感染或创伤后反应为敏感的急性时相蛋白,与WBC联合检测,可以提高对感染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及疗效观察.

    作者:曲春红;赵红艳;王微;刘文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腹腔穿刺术在腹部闭合性损伤诊断中的应用

    腹腔穿刺有两方面临床应用,一是诊断性,二是治疗性.腹腔穿刺诊断不清的闭合性腹部损伤、急腹症或慢性腹部疾病有腹腔出血或积液者,如肝脾破裂,包性阑尾炎穿孔,多种原因引起的腹水等 ,均有重要的诊断价值.我院2003~2007年应用诊断性腹腔穿刺辅助诊断急腹症,腹部闭合性损伤158例,经手术证实,诊断准确率在90%以上.本文就诊断性腹腔穿刺术(以下简称腹穿)的临床应用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陶爱军;杨忠武;于硕;刘亚芝;刘照慧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延迟性脾破裂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外伤后延迟性脾破裂的临床观察、诊断及护理体会.方法:延迟性脾破裂,经严密的病情监测、密切观察腹部特征的变化,及早发现,急诊行脾切除术.结果:本组16例患者,全部行脾切除术,1例出现切口感染,1例术后32小时死于合并的重度颅脑损伤,其余病例全部痊愈.结论:早期诊断是治疗延迟性脾破裂的关键,严密的病情监测,可及时发现、并早期诊断本病,及时脾切除术,效果满意.

    作者:冯秀丽;郑玲;郭茹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早期良肢位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作者:张艳;徐克;鲍金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新形势下加强急诊科护患沟通

    急诊科是救治生命的前沿阵地,接治的患者多是突发性的急、危、重症患者,护患关系的特点是建立时间短、要求高、矛盾多.因为患者往往是起病急、患者家属心情急,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引起纠纷,许多纠纷的发生均与护患沟通障碍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因此,加强急诊科护患沟通,提高急诊护士的沟通技巧,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对提高医院整体护理服务质量,减少医院护患纠纷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彩燕;袁琳;赵蕊;许欣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1例爱滋病病毒感染者腋下肿物切除的手术防护

    爱滋病(AIDS)全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传染病,是(HIV)特异性地侵犯人体免疫系统的中枢系统-CD4+T淋巴细胞,造成 CD4+T淋巴细胞数量进行性减少,细胞免疫功能损害,后导致 AIDS[1],AIDS的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性传播,母婴垂直传播与血液传播.

    作者:吴春梅;林蕴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固体发酵产纳豆激酶工艺条件的研究

    本文以大豆为原料,采用固体发酵法制备纳豆激酶,并对其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固体发酵产纳豆激酶的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时间48小时,发酵温度30~37℃,培养基初始pH值7.0,培养基的含水量70%.

    作者:刘丽;殷金莲;胡雪芬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治疗术后胆漏-(附27例报道)

    胆漏是肝胆疾病手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胆道疾病亦是腹部外科再手术率高的疾病,临床上不乏多次进行胆道手术病人.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endoscopic nasobiliary drainage,ENBD)因其简单、易用、有效、且并发症少,正被广泛应用治疗胆漏,我院 2000年 3月~2008 年 3月对27例(包括外院转入6例)胆漏患者采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 opic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检查,行ENBD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建国;宋海彬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350例眼外伤临床分析

    目的:通过对350例眼外伤进行临床病例分析,探讨眼外伤的致伤因素、临床特点及防治方法.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2009年1月收治住院的350例(355眼)眼外伤病例的性别、年龄、职业、致伤因素、临床表现和治疗前后视力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50例(355眼)眼外伤中男女比例为6:1,多发年龄为20~40岁;职业多见于农民工、工人及农民.致伤因素主要有撞击伤、异物伤、车祸、化学伤等;临床表现主要为钝挫伤、角膜穿通伤、眼球破裂伤等.治疗前视力>0.05者有217眼,占62.0%,治疗后视力>0.05者有298眼,占85.14%.结论:跟外伤对眼部损伤大,严重影响视功能,是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合理的预防和有效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胡艳波;尚宁;张海侠;栾春生;方军;付晶;景元海 刊期: 2010年第03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