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辨治小儿秋季腹泻

耿春清

关键词:中医辨治, 小儿, 呼吸道症状, 秋季腹泻, 临床表现, 肠道疾病, 婴幼儿, 季节性, 泄泻, 小肠, 外感, 脾胃, 呕吐, 腹胀, 范畴, 发热, 大便, 病变
摘要:秋季腹泻是婴幼儿季节性肠道疾病,属中医外感泄泻范畴.其病变重点在脾胃、大小肠,临床表现为起病急,首先有上呼吸道症状,发热轻咳,继而出现呕吐、腹胀、大便次数增多.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1例产后抑郁症冻伤致双下肢1/3处截肢的护理体会

    产后抑郁症是指产妇分娩后出现抑郁症状,是产褥期精神综合征中常见的一种类型.通常在产后2周出现症状,表现为注意力无法集中、对事物缺乏兴趣、健忘、心情不平静、时常哭泣和流泪、依赖、焦虑、恐惧、疲倦、伤心、易怒暴躁、无法忍受挫折、负向思维,对自己和新生儿健康过度担忧,常常失去生活自理和照料新生儿的能力.造成产后郁抑症的可能因素很多,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本例患者因生第二胎又是女孩,使其心情不快,加之家里条件不是很好,又住在农村,重男轻女,家人对此病不了解,使病人出现严重症状走失.

    作者:盖俊英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硬膜外神经阻滞无痛分娩的护理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实行计划分娩.产妇需要在分娩时尽量减少疼痛,理想的无痛分娩必须对母婴影响小,易于给药,起效快,作用可靠,能满足整个产程镇痛的需要,避免运动神经阻滞,不影响宫缩和产妇运动,而达到无痛分娩目的,即施行硬膜外麻醉.

    作者:汤淑华;王艳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儿童颈椎间盘钙化的研究进展

    儿童颈椎间盘钙化(Cervical Disc Calcification In Children,CDCC)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良性自限性疾病.1932年Lyon首次报道了CDCC病例,迄今为止文献上报道很少,原因主要是:由于本病症少见,临床往往对此缺乏正确认识而致漏诊;约10%的患者无症状;钙化灶小或病变轻,影像学检查无法发现.Girodias等[1]对国外文献中近400例进行统计分析,发现CDCC平均发病年龄为7岁,70%在5~12岁之间;男女比例为54:46,无明显性别差异;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其中白种人多见,黑人和亚洲人罕见.1982年张之虎首先报道第1例CDCC至今约200例报道,年龄为2~13岁,男女比例1.8:1 [2].特征性的病理改变发生于髓核,呈单发盘状、团块或多发碎块样钙化.CDCC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还存在很大的分歧.本文拟就CDCC的病因,诊断和治疗的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陈太邦;汤逊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静吸复合全麻、全凭静脉全麻对LC手术病人术中血糖影响的研究

    胆道疾病病人(胆结石、胆息肉)常伴发糖尿病.围术期应激反应可改变机体的内分泌,代谢及免疫功能.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改善麻醉技巧,调整麻醉药物的剂量和配伍,是调控围术期应激反应的有效措施,可避免术中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病人康复.我院观察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LC)病人术中采用静吸复合全麻和全凭静脉全麻对病人术中血糖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雪松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肌电图在诊断甲状腺毒性肌病中的作用

    甲状腺功能障碍可导致以并发肌病、突眼性眼肌麻痹,低血钾性周期性麻痹、重症肌无力等各种神经肌肉的病变,但突出的内科症状可掩盖肌肉病变之表现.其中以甲状腺毒性疾病(]甲亢性肌病)的发生率高[1]多为慢性起病,逐渐进展,表现为肌肉无力和萎缩,以近端肌肉受累常见,多数患者有上台阶困难,蹲起费力.本文收集近5年我院内分泌科诊治的21例甲状腺毒性肿患者的临床及肌电图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作者:许晓微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改进的桥式吻合血管皮瓣移植技术的应用

    小腿软组织缺损伴骨与肌腱外露,难以用常规局部带蒂皮瓣转移修复时,需行吻合血管的皮瓣移植修复,但有时,肢体损伤较重,伴有主要血管损伤或缺损,局部无可供吻合的血管时,处理较困难.于仲嘉等(1983)[1,2]报告利用健肢血管行桥式交叉吻合技术取得满意效果,但对供区肢体有一定的损伤,为了减少对供区的损伤,我们改进了术式,在临床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功林;章鸣;丁法明;郭翱;张灵芝;郁辉;吴发林;胡玉祥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重度有机磷中毒抢救与护理体会

    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迅速彻底清除毒物是重要的环节,因为它的效果好坏,可影响病人反跳现象的出现.在医生的指导下建立两组静脉通道,一组滴入解磷定等,胆碱酯酶复活剂以及其他抢救药品.另一组静脉推注阿托品.

    作者:任秀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1例联体新生儿分离手术的配合体会

    总结1例联体新生儿联体手术的配合体会.此例患者年龄小,病情较复杂,手术护理中全面正确地评估患者,制定完善地护理措施;术前手术物品准备齐全,术中敏捷有序地快速配合,术后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使患者顺利度过手术期.

    作者:肖建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开颅手术中动脉压测量的观察和护理

    目的:为了准确地反映开颅手术中患者实际的血压状态 .方法:同时同侧上肢袖带无创血压(肱动脉血压)和桡动脉直接测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桡动脉直接测压均比无创袖带(肱动脉)间接测压高.结论:直接测压动脉波形变化,可以判断分析心肌的收缩能力,作为指导治疗和评价药物疗效的依据,还便于随时采取血标本,减少患者创伤,提高术中护理质量及抢救成功率,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瑛璇;颜景佳;王玉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1例注射用盐酸头孢吡肟致过敏反应的护理

    注射用盐酸头孢吡肟是广谱第4代头孢菌素,通过抑制细胞壁的生物合成而达到杀菌作用.不良反应轻微,多为短暂,终止治疗少见.常见不良反应腹泻、皮疹和注射局部反应,其他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过敏、瘙痒、发热、偶有肠炎,念珠菌感染、白细胞减少,转氨酶升高等,多为一过性,停药即可恢复.2008年3月我科收治1例老年男性泌尿系感染患者,在入院当天静点达力能后出现喉部紧缩感,继而出现眼睑水肿,口腔黏膜充血水肿等过敏反应,经积极抢救,精心护理后患者康复出院,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丽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手术患者的心理问题和护理

    手术作为一种创伤性的治疗手段,能使患者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从而导致一系列的心理、生理变化,影响手术效果,对治疗极其不利.现对88例手术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取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郭凤荣;吴梅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PICC置管在血液病应用中的护理管理

    PICC以其明显的优势在临床上已被广泛应用,为患者提供了一条无痛性输液通道.随着患者对医疗技术水平与质量的期望和要求升高,促使我们更进一步的研究、探求如何更加科学管理好PICC置管,使患者享受到安全、舒适的人性化服务是我们护理人员永远的责任和义务.下面就针对PICC置管在血液病应用中的护理管理的体会概述如下.

    作者:石琏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小骨窗开颅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开颅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简便、快速、有效的手术方法.方法:对68例通过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24小时复查头颅CT,58例患者的脑内血肿得到完全或大部清除;术后随访2~12个月,根据GOS进行预后评估:Ⅰ级28例;Ⅱ级16例;Ⅲ级11例;Ⅳ级3例;Ⅴ级10例.结论: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具有微创、快速、简便的特点,适合大多数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手术治疗.

    作者:罗良生;李英斌;曹黄荣;张健;王东;林忠;廖萍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全盆腔脏器切除术治疗复发性宫颈癌(附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全盆腔脏器联合切除治疗复发型宫颈癌的临床价值. 方法:对2001年1月~2004 年1 月入院的实施全盆腔脏器切除的6例复发型宫颈癌患者进行分析. 结果:6例手术顺利;术后生存期为 6~50个月,平均为 34个月. 6 例分别死于肠梗阻、肺转移. 结论:对同时侵及膀胱、直肠的复发宫颈癌行全盆腔脏器切除可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 但需严格掌握手术指征,规范手术步骤,改进手术前后治疗方法.

    作者:高颖;徐冶;娄阁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辛伐他汀的新应用

    辛伐他汀可抑制HMG-COA还原酶这一胆固醇合成的限速酶的活性,阻断HMG-COA 向甲基二羟戊酸转化,使肝内的胆固醇合成减少.该药广泛应用于高脂血症的临床治疗,可延迟动脉硬化的进展,预防冠心病.大量研究证明辛伐他汀还有降血脂以外的其他作用,为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有效途径.

    作者:李仕荣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广泛、次广泛子宫切除术后尿潴留22例临床分析

    1 临床资料1.1 临床分期及病理类型:宫颈癌18例,其中鳞癌16例,腺癌2例.临床分期:1A6例,1B10,IIA3例IIB1例.内膜癌55例其中腺癌50例,腺鳞癌5例,透明细胞癌1例.采用手术-病理分期:IA15例,IB24例,IC2例,IIA3例,IIB2例,IIIA-C7例.滋养细胞疾病2例,I期1例,II期1例.子宫中胚叶混合瘤II期1例,输卵管癌IIB期1例.

    作者:祝香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晚期肝硬化病人的护理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由一种或几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引起,临床有多系统受累.以肝功能损害和门脉高压为主要表现,晚期常出现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腹水,继发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由于本病尚未特效治疗,预防及综合治疗.护理显得尤其重要.我院收治的肝硬化病人,经对症治疗护理,包括:腹水的护理,出血的护理,自发性腹膜炎的护理,肝性昏迷的护理.机体支持护理,包括:提供心理支持,减轻病人焦虑,加强健康教育,正确对待疾病.护理效果显著多数病人好转出院.

    作者:高海燕;吴东波;董丽霞;姜艳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急诊留观病人的心理护理

    在急诊患者中,由于病情较急,往往只重视对患者的抢救,而忽视了心理护理.临床实践证明,医护人员的工作热情、服务态度和责任心及掌握的医疗护理知识对患者的心理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关系到心理护理的成败.

    作者:王明哲;邵新凤;王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重建钢板治疗成人粉碎性锁骨中段骨折

    自2004年4月~2008年1月,作者采用切开复位重建钢板治疗成人粉碎性锁骨中段骨折36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梁国富;李桂法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微波热凝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观察

    变应性鼻炎是鼻黏膜肿胀为主.其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其中物理疗法有冷冻、电凝及激光等.我们于2006年1月~2007年1月应用微波热凝治疗45例与药物治疗组(氯考合剂)40例进行疗效比较,现报道如下.

    作者:颜庆文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