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内科带教护理实习生的探讨

武玉梅

关键词:心内科, 实习计划, 总体素质, 实习过程, 实施方法, 科学合理, 护生, 护理人员, 护理缺陷, 总结, 修订, 性质, 讨论
摘要:我科在带教实习中探索出一套有效的方法,取得很好效果,现介绍如下:1 制订科学合理的实习计划及实施方法:根据近几年护生出校的总体素质,心内科工作的性质,护生在实习过程中容易遇到的难点及易出现的护理缺陷,经全科护理人员认真总结、讨论,将实习计划修订为5点.具体实施如下.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护士临床用药安全隐患与对策

    目的:探索护士临床用药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找出安全用药对策;方法:结合临床实际,对临床安全隐患认真分析,总结经验,采取相应对策;结果:护士用药失误率由2004年的25%降到2007年的9%;结论:对临床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不断总结分析,并采取有效的对策加以干预,可以大大减少临床用药失误率,既保证了患者的安全,也保护了护士自身安全.

    作者:王海华;张宝萍;赵立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正确运用冷热疗法治疗软组织损伤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正确运用冷热疗法治疗软组织损伤的护理.方法:运用冷疗的浸泡、冰袋、冰按摩、冷喷雾等方法来减轻疼痛减轻局部肿胀、限制炎症扩张来达到镇痛、止血、退热、防止肿胀.热疗的热敷、熏蒸、红外线、火疗来改善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结果:通过护理干预,能使损伤部住消肿、散瘀、镇痛、减少粘连损伤愈合的作用.结论:软组织损伤早期应用冷疗,72小时之后运用热疗.大大缩短了损伤的修复时间,使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孙晓霞;车艳辉;杨福娣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超声和CT对比研究

    目的:应用头颅B超、CT对新生儿颅内出血进行同期对照检查,比较两种影像方法的诊断特异性.方法:对50例患儿在头颅B超检查的同时进行头部CT检查.结果:1.颅内出血中的室管膜下出血超声诊断为20例,CT诊断为0例;2.脑室内出血超声诊断为9例,CT诊断为4例;3.脑实质出血超声诊断为3例,CT诊断为3例;4.硬膜下出血CT诊断为2例,超声诊断为0例;5.蛛网膜下腔出血CT诊断为8例,超声诊断为0例.结论:超声、CT对新生儿期不同部位的颅内出血的诊断特异性不同,临床应选择适宜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以进一步提高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诊断率.

    作者:刘露阳;吴长君;郑淼;孙萍;张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对骨科患者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的探讨

    随着农村医疗卫生水平的不断提高,基层医院的骨科患者逐渐增多,以前只重视骨科患者的临床治疗及常规护理,忽视了心理护理,影响病人的康复.骨科患者由于发病突然,从一个正常人突然成为一个生活不能自理的人,很多患者不能接受现实.所以序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消除其急躁、悲观失望等不良心理,同时取得家属及亲友的支持,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因此骨科健康和心理教育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我建议把心理扩纳入常规护理当中.

    作者:赵献英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及锁骨远端骨折

    目的:探讨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住和锁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7例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均行手术治疗.结果:术后1周开始肩关节锻炼,随访5~20个月,骨折均愈合,术后X线片示肩锁关节间隙正常,按karlsson标准[1]评定:优23例,良4例,无1例发生并发症.结论: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疗效满意.

    作者:刘万堂;沈福成;侯洪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七氟烷联合瑞芬太尼用于腹腔镜手术的观察

    目的:评价七氟烷与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和术后苏醒过程.方法:ASAⅠ-Ⅱ级择期腹腔镜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七氟烷组(S组)(n=20),术中吸入七氟烷,维持呼气末浓度在1.3%左右;异氟烷组(1组)(n=20例),吸入异氟烷,维持呼气末浓度为0.7%~0.8%:瑞芬太尼两组输注方法相同,微量泵持续注入0.2u g/(kg·min).记录各时点血压、心率;观察术毕停药后患者恢复情况.结果:(1)两组血压、心率各时点变化一致;(2)S组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较重组显著增快(P<0.05).(3)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两组均无术中知晓.结论:与异氟烷相比,七氟烷与瑞芬太尼联合麻醉苏醒更迅速、苏醒质量更高.

    作者:吴莉;赵波;潘杰;杨坤;赵可心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三七总皂甙通过P38MAPK信号通路促进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向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

    目的:研究P38MAPK信号通路在三七总皂甙调节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向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的作用.方法:分离、纯化大鼠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wal cells,BMSCs),实验分诱导组、PNS组,SB203580组分别采用成骨诱导液、含100mg/LPNS的成骨诱导液及PNS诱导分化液加10uM SB203580培养,对各组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采用MTT法、对硝基苯磷酸盐法、茜素红染色方法观察各组细胞增殖、ALP活性、矿化结节的形成.结果:在3、5天各组细胞增殖无显著差异(P>0.05);在7、9天,PNS组细胞增殖明显高于诱导组及SB203580组(P<0.01),SB203580组低于骨诱导组(P<0.05).PNS组ALP活性及钙结节染色高于骨诱导组和SB203580组(P<0.05~P<0.01),而SB203580组与骨诱导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BMSCs成骨诱导过程中,PNS可促进其成骨分化及增殖,其机制可能与P38MAPK信号通路活化相关.

    作者:李学东;陈斌;郑创义;刘钊勇;杜世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微波热凝术治疗早中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微波在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给新西兰大白兔肌肉注射糖皮质激素5mg/kg体重,,制备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模型,应用髓蕊微波热凝治疗一侧,另一侧作髓蕊钻孔对照,以拍摄骨盆正位片,MRI检查,组织病理切片、冰冻脂肪染色为观察指标.结果:微波治疗侧股骨头脂肪细胞数量减少,血管数量增加,死骨吸收,新骨形成,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微波能破坏脂脂肪细胞,保持骨小梁完整结构,能有效降低股骨头骨内压,达到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目的.

    作者:李加龙;王明伟;姜静;杨健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脑出血病人继续出血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讨论脑出血继续出血的相关因素、临床特征及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分析32例脑出血继续出血病例的临床特点、头部CT检查所见.结果:对脑出血24小时内,有长期饮酒史,肝肾疾患,血肿形态不规则的病人应警惕继续出血的发生.结论:继续出血是导致病情加重的重要因素,早期病情观察,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为临床救治提供可靠保证,以减少脑出血的病死率.

    作者:梁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模拟病案教学法创新妇产科实习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

    目的:探讨妇产科临床实习教学中应用模拟病案教学法的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我校2004级五年制医疗本科实习学生,其中34人为试验组,32人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学生的病史采集技能测试及病案分析题测试成绩,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验组的病史采集技能测试及病案分析题测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对模拟病案教学法持肯定态度.结论:模拟病案教学在妇产科实习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临床技能.

    作者:王志敏;兰天;杜绍敏;于泉;王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Vitapex糊剂治疗乳牙慢性根尖感染的疗效观察

    近几年来,Vitapex糊剂在成人慢性根尖周炎的治疗中被广泛应用.对其治疗效果也得到一定的证实,并能进一步促进根尖周组织的愈合.是目前治疗牙髓感染、根尖感染的有效方法.本研究是2005年1月~2006年3月间对143例乳牙慢性根尖感染的儿童,采用Vitapex糊剂作根管治疗术,并以氧化锌碘仿糊剂作为对照,经过1年临床跟踪观察,来探讨其在乳牙慢性根尖感染治疗上的效果.

    作者:孙仲楠;孙海萍;李亮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进化论医学在儿科疾病护理中的应用

    1991年美国的乔治·威廉姆斯与伦道夫·内斯,将达尔文的进化论与现代医学相结合,创立了一门新学科一进化论医学(evolution medicine,EM)[1].它运用进化论从四维时空(三维空间+时间因素)解释疾病及医学问题,从物种而不是从个体的观点研究疾病.

    作者:赵凤杰;汪琪;曹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消肿止痛酊配合红外线促进骨折愈合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用夹板固定、消肿止痛酊+红外线照射与石膏固定、西医常规治疗不同类型闭合性骨折病人,比较两种方法临床疗效及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消肿止痛酊+红外线照射治疗组100例,西医常规对照组100例,用药前后经X线摄片观察比较骨折病人的疗效和临床愈合时间.结果: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年龄与愈合时间均呈正相关,年龄越小,愈合时间越短.结论;消肿止痛酊+红外线照射对不同类型外伤性闭合骨折病人的治疗有较好的疗效,它的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比西医常规治疗的时问提前了1/3.

    作者:邵新军;满清霞;席强;郑鑫;王洪环;杨翠萍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大补元煎治疗低颅压性头痛的临床研究

    低颅压性头痛是脑脊液压力降低导致的头痛,多为体位性.患者常在直立后15分钟内出现头痛或头痛明显加剧,卧位后头痛缓解或消失.低颅压性头痛包括特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特发性原因不明,继发性与多种原因有关.其发病原因复杂且严重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目的的治疗手段主要是西医的针对病因治疗,对症治疗及应用药物治疗.通过补液,收缩颅内血管增加CSF压力和缓解头痛治疗.低颅压性头痛见于各种年龄,特发性多见于体弱女性,头痛以枕部或额部多见,常伴恶心、呕吐、眩晕、耳鸣、颈僵和视物模糊等.

    作者:王滨;陈亮;吴迪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急性脑卒中早期营养状况及预后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治疗能否改善急性卒中的近期预后.方法:采用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146例急性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中;研究组(肠内营养)75例,对照组(家庭喂养饮食)71例.观察入院第1天、7天及90天后两组患者营养状态,同时比较入院7天和90天后(3个月)NIHSS评分.结果:住院7天,研究组营养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营养不良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90天后研究组的NIHSS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治疗能够改善急性卒中神经功能的近期预后.

    作者:耿志伟;崔志堂;闫俊杰;白玉海;张锦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苦参素联合胸腺肽a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68例

    目的:观察苦参素注射液联合胸腺肽a1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方法:选择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6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84例,对照组84例,治疗组运用苦参素注射液联合胸腺肽a1b治疗,对照组单用重组人干扰素a2b注射液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及乙肝病毒标志物的变化情况.结果:苦参素注射液联合胸腺肽a1治疗CHB,降ALT有效率为92.8%,HBV-DNA阴转率为30.9%,HBeAg阴转率为38.0%,与干扰素治疗CHB疗效相近,且治疗过程中束发现明显不良反应.提示:苦参素注射液联合胸腺肽a1治疗CHB安全有效,与单用干扰素治疗CHB疗效相近.

    作者:张宪山;董海峰;姜秀荣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老年牙病的心理分析与健康教育的探讨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老年牙病患者越来越多,对老年牙病患者在详细询问病史、仔细检查、找准病因病机、明确诊断、合理治疗的同时,还要及时给予心理疏导是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工作.所以老年牙病患者在就诊过程中的心理反应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本文就目前临床口腔门诊老年人心理反应与对策做一初步探讨.

    作者:霍雅霞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治(附18例报告)

    目的:总结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1年2月~2004年11月收治的18例十二指肠损伤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愈15例,死亡3例,术后并发症6例.结论:掌握十二指肠损伤的临床特点,提高术中探壹的准确率,根据伤情选择合理的术式,建立有效的十二指肠引流减压配合营养支持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作者:蔡国全;齐建成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分析体会

    临床资料例1.患者男性,73岁.因反复出现心悸、气短、乏力入院,眩晕3天,自觉心率慢.临床诊断:心肌病.心脏超声检查,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为60mm,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均为1.3cm.

    作者:罗景慧;马秀琴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中药治疗对青少年近视疗效观察

    青少年近视亦称学校性近视,.是一种常见的屈光不正.据调查表明青少年视力减退十分普通.已成为很严重的社会问题,如何防治,目前方法不一.我科自1998年以来采用中药双星明,润沽眼药水点眼对青少年近视25例,50例屈光度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金风;姜庆珠;张淑贤;杨秀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