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模拟病案教学法创新妇产科实习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

王志敏;兰天;杜绍敏;于泉;王星

关键词:模拟病案教学法, 妇产科学, 标准化病人
摘要:目的:探讨妇产科临床实习教学中应用模拟病案教学法的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我校2004级五年制医疗本科实习学生,其中34人为试验组,32人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学生的病史采集技能测试及病案分析题测试成绩,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验组的病史采集技能测试及病案分析题测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对模拟病案教学法持肯定态度.结论:模拟病案教学在妇产科实习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临床技能.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外剥内扎侧切术配合中药治疗多发混合痔186例

    目的:为了探讨一种合理的治疗多发混合痔的手术方法及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方法:我科对近8年收治的多发混合痔并在术前扩肛发现有括约肌痉挛束带感的患者186例,在行多发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同时,在剥离截石住3~4点或7~8点外痔时.看清内括约肌的位置,切断该肌下缘1cm.术毕扩肛迭四指并无束带感.术后给予便后中药坐浴.结果:本组186例全部治愈,术后创面痔核脱落期无1例大出血,术后2~6个月随访120例肛门平整,无肛门功能不良.结论:环状混合痔治疗有多种方法,本组病例采用外剥内扎侧切术配合中药治疗,避免了单纯多个痔核一期切除所致的肛门狭窄,对于扩肛可达四指且无柬带感者,不加侧切术,以避免术后肛门失禁的发生.同时配合中药坐浴,减轻术后创缘水肿及创面疼痛的发生.本组病例疗效满意.

    作者:杨国斌;胡德明;张雪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土暖气锅炉爆炸致眼外伤3例

    因土暖气锅炉爆炸引起眼外伤目前未见报道,我院自2006年12月~2008年12月共收治3例,现报告如下.例1:王某某,男,23岁,农民,住院号11608.因土暖气锅炉爆炸后炉圈飞起,打中左眼致左眼角巩膜缘穿孔于2006年12月25日住院.

    作者:林维娟;于政和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冠状动脉扩张的特点与临床表现

    目的:探讨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中冠状动脉瘤样扩张的检出率、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702例接受选择性冠脉造影术患者中冠状动脉扩张的资料.结果:共发现63例冠状动脉瘤样扩张,发生率为2.3%,44例为单纯冠状动脉扩张,19例为冠状动脉扩张并狭窄.3例并有心肌梗塞,42例心绞痛,18例为非典型胸痛.结论:冠状动脉扩张可以导致缺血性心脏病,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冠状动脉扩张的主要原因.

    作者:杨喜魁;褚艳丽;张福春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超声和CT对比研究

    目的:应用头颅B超、CT对新生儿颅内出血进行同期对照检查,比较两种影像方法的诊断特异性.方法:对50例患儿在头颅B超检查的同时进行头部CT检查.结果:1.颅内出血中的室管膜下出血超声诊断为20例,CT诊断为0例;2.脑室内出血超声诊断为9例,CT诊断为4例;3.脑实质出血超声诊断为3例,CT诊断为3例;4.硬膜下出血CT诊断为2例,超声诊断为0例;5.蛛网膜下腔出血CT诊断为8例,超声诊断为0例.结论:超声、CT对新生儿期不同部位的颅内出血的诊断特异性不同,临床应选择适宜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以进一步提高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诊断率.

    作者:刘露阳;吴长君;郑淼;孙萍;张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飞秒激光制瓣LASIK治疗屈光不正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的lasik术的临床疗效.方法:520例患者(1028只眼),术前分别进行常规检查,包括屈光度,角膜曲率、散瞳眼前节、屈光间质、眼底超声角膜厚度测量,Orbscan-Ⅱ、波前像差仪检查,采用美国Intra-LaseFS30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和美国VISX-S4准分子激光治疗仪进行近视矫正.结果:木后第1天,裸眼视力达到术前佳矫正视力820只眼,占80%;术后1用达术前佳矫正视力1008只眼,占98.5%;1月后516只眼超过术前佳矫正视力1行以上,占50.18%.结论:飞秒激光制瓣lasik更加安全,精确度更高.

    作者:胡颖;王新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果糖二磷酸钠与胞磷胆碱联合应用治疗老年人缺血性脑病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果糖二磷酸钠(FDP)与胞磷胆碱(CDPC)对中、重度老年人缺血性脑病的价值.将60例中、重度老年人缺血性脑病随机分为两组,FDP与CDPC联合应用作为观察组及单独应用CDPC作为对照组,各30例.通过对临床异常神经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神经行为评分(Fugl-Meyer评分法)作为疗效及预后评价指标.结果:治疗组在治疗有效率、显效率及入院后第7天、第14天神经行为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DP与CDPC联合应用治疗老年人缺血性脑病较传统单一用药临床疗效更满意.

    作者:董枫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硬膜外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与吗啡用于下肢骨科手术术后的镇痛效果及并发症.方法:选择择期在腰硬联合阻滞下下肢骨科手术的病人80例,随机分为四组,每组20例.Ⅰ组:舒芬太尼10μg+0.2%罗哌卡因;Ⅱ组:舒芬太尼15μg+0.2%罗哌卡因;Ⅲ组:舒芬太尼20μg+0.2%罗哌卡因;Ⅳ组:吗啡2.5mg,每组均用生理盐水稀释成10ml并加入氟哌利多2mg.记录给药后3、6、9、12、18及24小时各时间点镇痛评分(VAS评分),观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辅助镇痛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Ⅱ组、Ⅲ组和Ⅳ组的患者静息和咳嗽时的VAS评分、24小时内辅助镇痛用药量均显著低于Ⅰ组(P均<0.05);Ⅰ组、Ⅱ组、Ⅲ组、Ⅳ组的恶心和呕吐发生率分别为5%,10%,5%,25%,前三组与Ⅳ组的恶心和呕吐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Ⅰ组、Ⅱ组和Ⅲ组的瘙痒发生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但是两两间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单次注射舒芬太尼15μg与0.2%罗哌卡因的混合液具有较佳的镇痛效果且副作用较少.

    作者:高德伟;武振庞;吴晓秋;郭俊英;肖景宽;王丽霞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穿刺活检技术在诊断口咽部及咽旁肿瘤的临床应用

    目的:评价穿刺活检技术在诊断口咽部肿瘤的应用价值.方法:10例患者,采用美国Bard穿刺取材枪,经高频超声引导或经CT、核磁检查明确靶组织结构,结合临床检查定位靶组织,穿刺活检.结果:定位穿刺成功率为100%,穿刺取材有效率100%.结论:穿刺取材临床价值大、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为早期治疗提供极大方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银玉;冯长生;陈胜武;付雪丹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病的病理基础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小板黏附、聚集和释放,凝血系统激活形成血栓,同时可伴血管痉挛,引起血管腔明显狭窄或闭塞.急性冠脉综合征易发生心肌梗死或心源性猝死,预后差,故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至关重要.普通肝素由于有出血,诱导血小板减少和骨质疏松等不良反应,且需常规监测,限制了它在临床上的应用.

    作者:祝汉林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苦参素联合胸腺肽a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68例

    目的:观察苦参素注射液联合胸腺肽a1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方法:选择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6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84例,对照组84例,治疗组运用苦参素注射液联合胸腺肽a1b治疗,对照组单用重组人干扰素a2b注射液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及乙肝病毒标志物的变化情况.结果:苦参素注射液联合胸腺肽a1治疗CHB,降ALT有效率为92.8%,HBV-DNA阴转率为30.9%,HBeAg阴转率为38.0%,与干扰素治疗CHB疗效相近,且治疗过程中束发现明显不良反应.提示:苦参素注射液联合胸腺肽a1治疗CHB安全有效,与单用干扰素治疗CHB疗效相近.

    作者:张宪山;董海峰;姜秀荣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急性肠梗阻死亡原因探讨及其防治

    2001年12月至2008年11月,我院共收治260例急性肠梗阻,其中7例(占2.7%)死亡.本文对其死亡原因及其防治措施加以探讨.临床资料本组7例中,男4例,女3例,年龄49~83岁,平均69岁,60岁以上4例,占56%,发病短8小时,长6天.伴有感染性休克3例,有腹膜炎体征5例.

    作者:赫崇欣;康北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并多脏器功能衰竭(MOF)48例临床分析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易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MOF),其病情复杂,预后差,病死率高.现将2004年12~2007年12年我院收治48例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李双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大补元煎治疗低颅压性头痛的临床研究

    低颅压性头痛是脑脊液压力降低导致的头痛,多为体位性.患者常在直立后15分钟内出现头痛或头痛明显加剧,卧位后头痛缓解或消失.低颅压性头痛包括特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特发性原因不明,继发性与多种原因有关.其发病原因复杂且严重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目的的治疗手段主要是西医的针对病因治疗,对症治疗及应用药物治疗.通过补液,收缩颅内血管增加CSF压力和缓解头痛治疗.低颅压性头痛见于各种年龄,特发性多见于体弱女性,头痛以枕部或额部多见,常伴恶心、呕吐、眩晕、耳鸣、颈僵和视物模糊等.

    作者:王滨;陈亮;吴迪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蔓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6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美托洛尔,初始剂量为6.25mgBid po;对照组6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单用常规治疗;疗程为4周.心功能改善Ⅱ级或以上为显效;心功能改善Ⅰ级为有效;无变化或恶化为无效.结果治疗组显效41例(显效率68.9%),有效11例,总有效率88%,无效8例占(12%);对照组显效24例(显效率40%),有效18例,总有效率70%:无效18例占30%.两组比较总有效率有差异显著(P<0.05).结论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加用美托洛尔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金顺实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浅谈急诊分诊技巧

    现代护理观察学认为,病情观察、思考、分诊、处理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分诊是根据病人主诉及主要症状和体征,分清疾病的轻、重、缓、急及隶属专科进行初步诊断,安排救治程序及分配专科就诊的技术.到急诊科就诊的病人,来源于社会各个层次,他们的文化程度、经济状况、社会背景不同,对疾病的看法和耐受能力有很大差异.

    作者:陈燕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58例高度近视眼的视功能检测

    目的:检测并探讨双眼高度近视眼患者的视功能,比较不同年龄组的视功能.方法:常规检查患者的视力、眼前节、眼压和散瞳眼底;辅助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和光相干断层扫描(OCT)、眼部A/B型超声测量眼轴.视功能检查包括主觉验光获得佳矫正视力;采用美国FACT对比敏感度测量卡分别检测两眼低、中、高各频区的对比度值;采用Amsler卡检查患者的中心视野;采用<色觉检查图>检查患眼的辨色情况;采用InamiL-2510型同视机检查患者的周边融合和中心融合功能;采用Titmus立体视觉检查图检查患者的近立体视功能.结果:58例患者116只眼的平均佳矫正视力为0.63±0.34,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平均视力较其他年龄组显著低下;本组患者的平均对比敏感度值低于正常范围,且老年组患者的对比度值较其他年龄组下降有显著性;Amsler卡检查发现24只眼(20.69%)有中心暗点和视物变形;18只眼(15.52%)色觉异常;双眼视功能检查本组患者分别有12例(20.69%)和10例(15.52%)患者中心融合功能和周边融合功能缺失,各年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19例患者立体视异常或缺失,其中老年组的比率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结论:高度近视眼不仅可以损害视力、色觉、对比敏感度等单眼视功能,还可损害双眼视功能.并且随年龄增长视功能损害的比率和程度均逐渐增加.

    作者:赵晓军;夏群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颅内动脉瘤30例栓塞治疗体会

    颅内动脉瘤是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常见原因之一,约占80%,是一种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疾病.约15%病人在住院前死亡.30%~40%死于出血后1个月内,30%病人遗留神经功能缺陷,很少一部分人愈后良好.自1991年发明GDC(电解可脱性弹簧圈),用于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被证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有效防止动脉瘤再出血,降低风险.现将我院栓塞治疗30例颅内动脉瘤报告如下.

    作者:刘东建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腹腔冲洗引流在腹腔镜手术中应用的原则和方法

    目的:探讨腹腔冲洗引流在腹腔镜手术中应用由惊则和方法.方法:总结我科8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96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23例的临床病例.结果:术中冲洗401例,引流93例,术后除3例延期拔管外,其余均术后1~2天内拔管.未发生与腹腔冲洗引流有关的并发症.结论:严格掌握腹腔镜手术术中腹腔冲洗引流的原则和方法,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加快病人术后恢复,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齐建成;蔡国全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应用膝关节镜治疗胫骨平台骨折

    目的:探讨应用膝关节镜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28例患者的回顾,研究.采用关节镜检查,根据关节镜所见、骨折愈合情况、功能恢复情况分析效果.结果:术后随访3~6个月,均达到骨性愈合,X线片显示关节面光滑,自主活动功能基本正常,恢复日常工作和生活.结论:膝关节镜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损伤小、观察关节面准确、可同时治疗关节内的其他病变、有利于早期恢复功能,减少后期切口并发症,尤其适用于老年人,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技术.

    作者:李国志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子宫位置与药物流产效果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子宫住置与药物流产效果有无相关性.方法:对500例早孕健康女性行药流术,第1、2天每天上午9点服米非司酮75mg,第3天上午空腹服米索600mg,进行流产效果观察.结果:子宫前倾住、后倾住与正常子宫位药物流产率无差异(P>0.05),而子宫前倾住、后倾位与正常子宫住与前倾位、后倾位流产率差异显著(p<0.01).子宫前屈住、后屈住不全流产率高.结论:子宫前屈位、后屈位不全流产率高,对于早孕药流患者,除了严格掌握适应症外,还应对子宫位置进行选择,以减少药流引起的并发症,如:阴道流血、流血时间长等.

    作者:孙艳春;徐玉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