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桂芳;白秀敏
我科从2004年1月~2006年12月,对209例患者行锁骨下静脉置管,建立静脉输液通道、进行体液平衡监测及静脉营养治疗.此方法置管时间长,是抢救危重病人建立静脉通道较理想的方法.熟练的操作及精心护理可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冯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肱骨干骨折系指肱骨外科颈以下1cm~2cm至肱骨髁上2cm之间的骨折[1],大多数可以采取保守治疗,但仍有少数需要手术切开复位和内固定.内固定的方法很多,各有其优缺点和适应症.本院于2002年至2005年使用旋入式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15例,获得随访的有13例.现就获得随访的13个病例总结如下.
作者:胡安静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分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窒息率的影响.方法:将324例单胎头位待产妇随机分为干预组162例和观察组162例,干预组实行分娩前健康教育、产前监护、产时监护、导乐陪伴分娩的干预方法,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的新生儿I度、II度窒息率低于对照组,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结论:分娩期护理干预可降低新生儿窒息率.
作者:陈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1996年~2006年,对16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局麻及局麻加术中神经根封闭行腰椎间盘摘除术,随机分组对比,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白玉江;郭金成;李小龙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应用宫-腹腔镜技术,探讨宫-腹腔镜在女性不孕症诊治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年间宫-腹腔镜诊治女性不孕症61例临床资料,结果:61例中盆腔粘连16例,输卵管炎12例,宫腔粘连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6例,子宫内膜息肉5例,子宫内膜炎5例,多囊卵巢综合症4例,子宫纵隔1例,子宫粘膜下瘤1例 ,术后妊娠率分别为56.25%, 50%, 62.5%, 83.33%, 60%, 60%, 75%, 100%, 100%.盆腔粘连,宫腔粘连,输卵管炎,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引起不孕症的主要病因.结论:应用宫-腹腔镜技术能早期,直观,准确地明确不孕症盆腔病因并予以针对性治疗,并在直视下通夜,动态观察输卵管通畅度和形态.大大降低了常规通夜术的假阳性,假阴性率.
作者:林淑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总结了小婴儿颅内出血手术配合经验.方法:选取确诊为颅内出血的64例患儿,行开颅清除血肿手术.结果:在术中,通过与术者的密切配合,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结论:手术的成功与术中护理的密切配合有关.
作者:朱晓雁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粉碎技术合并大剂量纳洛酮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重残率及死亡率.方法:将11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分成两组:A组(微创治疗+大剂量纳洛酮)B组(微创治疗),A组77例,B组33例,两组均采用微创穿刺粉碎技术清除脑内血肿,A组在手术前静脉注射纳洛酮4mg,术后纳洛酮10mg/d~20mg/d,维持静点共一周,观察两组疗效.结果:(1)存活患者中日常生活能力(ADL)A组明显优于B组(P<0.01)(2)A组死亡率(12.98%)及重残率(5.97%)均明显低于B组(21.21%、19.23%)(P<0.01、P<0.01).结论:微创穿刺粉碎技术合并大剂量纳洛酮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较单纯微创治疗效果好,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重残率及死亡率.
作者:黄凯;刘蓬;孙丽霞 刊期: 2007年第05期
伤口换药是临床工作中常见的一种治疗和护理手段,换药过程中伤口有无感染直接影响到后期伤口的愈合.洁悠神长效抗菌材料(简称洁悠神)是新型的分子及隐形抗菌敷料,具有隔离创面、长效抗菌、防止继发感染、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1].通过我科应用洁悠神对60例小腿摩托车排气管Ⅱ度烫伤创面的治疗,并与使用0.5%碘伏换药的伤口进行对照,现总结如下.
作者:陈巧郁;黄建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明确腹部开放伤是否为穿透伤.方法:用无菌导管顺腹部创口插入至有阻力止,向导管内注气60ml~80ml.结果:腹壁气肿20例,经治疗为腹部非穿透伤,腹透见膈下游离气体30例,经手术证实为腹部穿透伤.结论:这种方法对腹部开放伤是否为穿透伤诊断率为100%.
作者:杨成龙;王洲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自2003年4月中国维和医疗分队在刚果(金)维和任务区建立中国第一所维和医院以来,赢得了上至联合国,下至当地百姓的赞誉[1].但随着维和保障对象对医疗管理和医疗服务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医务工作者特别是护理人员面临的工作环境趋向复杂化,其心理压力越来越大,担任维和任务的护士长更应不断学习,除了管理方面的知识外,还要注重自己的情商,从而有效的处理各种问题,不断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服务态度,使我国的护理工作更好地走向世界.
作者:徐西宁;王静舞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分析老年人骨折术后并发精神障碍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月至2006年6月老年人骨折术后并发精神障碍的病人38例;结果 38例病人中34例痊愈,3例出现老年人痴呆,1例死亡;结论:老年人骨折术后并发精神障碍与年龄、病情成正相关,其治疗重在术前预防,术后有效镇痛及心理治疗.
作者:谢晓勇;李平生;李玉茂;黄银兴;杨雁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颅骨嗜酸性肉芽肿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颅骨嗜酸性肉芽肿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治疗方法.结果: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有多量的Langerhans 细胞增生和大量嗜酸性粒细胞.预后好,无复发.结论:颅骨嗜酸性肉芽肿为良性病变, 外科手术治疗对本病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手段.
作者:蔡奋忠;李玉茂 刊期: 2007年第05期
颈椎骨折伴高位截瘫多为突发的意外事件所致,是临床上常见的严重创伤性疾病,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并发症多且较严重,护理工作显得特别重要[1].2004年3月-2006年9月我科共收治颈椎骨折伴高位截瘫患者32例,经过精心细致的护理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林瑞美;杨雁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是糖尿病急性代谢紊乱的一种临床类型,多见于老年人,好发年龄为50岁~70岁,男女发病率大致相同;约2/3患者于发病前无糖尿病史,或仅有轻度症状;本病病情危重,并发症多,病死率可达40%[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常见的急性重症并发症,文献[2]报道病死率大约5%,但老年人中高达43%;二者并存进一步提高了死亡率.
作者:卢晓君;林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笔者近几年运用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31例,收到了满意疗效,并观察治疗前后椎动脉内径的变化,现报告如下.
作者:卢林;马国庆;卢晋 刊期: 2007年第05期
髌骨骨折是临床上的常见病,治疗方法较多.我院自2005年1月~2006年9月采用记忆合金髌骨爪治疗髌骨骨折26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左杨斌;林国叶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障碍性疾病,时刻威胁着人们的健康.而老年糖尿病患者起病隐匿,病程长而缓慢,加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能减缓并发症的进展,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龚敏 刊期: 2007年第05期
5-羟甲基糠醛为葡萄糖输液在酸性条件下加热脱水生成的糠醛衍生物,对人体有害,故90版中国药典规定了葡萄糖输液必须检查5-羟甲基糠醛,吸收度不得超过0.32.
作者:阎海;刘艳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骶神经根电刺激对骶上脊髓损伤后兔模型膀胱功能的影响.方法:20只实验兔,通过手术方法制作骶上脊髓损伤模型,术前术后尿流动力学比较.首次骶神经根电刺激和刺激1周后再次尿流动力学观察,与刺激前进行对照.结果:20只实验兔中术后死亡3只,余均表现有不同程度下肢瘫痪及大小便功能障碍.尿流动力学表现为膀胱容量减小;膀胱静息压上升,顺应性下降;逼尿肌无抑制收缩增多,表现为逼尿肌反射亢进.大逼尿肌压和膀胱漏点压上升.刺激一周后测压结果显示膀胱容量明显上升,膀胱顺应性上升,灌注期压力上升平稳,无抑制收缩活动减少,大逼尿肌压下降,膀胱漏点压下降不明显.骶神经根电刺激过程中同步尿流动力学检测结果与刺激前无明显差异.结论:单次骶神经根电刺激对脊髓损伤兔膀胱功能影响不明显,而长期刺激可以明显抑制逼尿肌异常活动,改善储尿功能.
作者:郭云飞;马耿;葛征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血压是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时压力,是评价循环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而有创血压监测为持续的动态变化过程,不受人工加压、减压、袖带宽窄及松紧度的影响,准确直观,随时可取值,有创动脉测压可用于监测动脉血压,抽取动脉血气和采集其他化验标本,必要时可通过动脉内插管直接进行动脉输血[1],从而省去反复动脉穿刺,减少了患者的痛苦.我院于2006年共行心内直视术268例,术后均行有创血压监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刘明霞;郭满;李爱莉 刊期: 200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