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检验科的管理与发展

陆伟;窦智

关键词:检验科, 医院管理工作, 医疗工作, 实验条件, 临床医学, 临床科室, 检验结果, 管理体制, 管理方案, 制度, 运行, 建设, 国家, 法规
摘要: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医疗工作对检验科的要求越来越高,加强检验科建设,完善管理体制是当前和今后医院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也关系到检验科为临床科室提供准确检验结果,科室正常运行的必备制度.因此,我们依据国家法规和我院现有的实验条件,提出一些管理方案.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放置元宫型宫内节育器336例临床分析

    宫内节育器(IUD)在我国避孕措施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简便、经济的可逆节育方法.由于以往采用的惰性IUD具有种种不足,新型的活性IUD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我院自2000年以来,对自愿采用活性元宫型220IUD患者336例进行随机调查.

    作者:郑金花;贾桂英;王博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自2002年~2006年,我科收治78例骨折并糖尿病(DM)的患者.考虑到DM是以血糖升高为主要特征,易引起感染及多种并发症的慢性终身性代谢性疾病,在治疗骨折时加强了其围手术期的护理,现总结经验并浅谈体会如下.

    作者:陈碧琴;杨雁峰;蔡素钦;宋毓鸿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骶神经根电刺激对脊髓损伤后兔膀胱功能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骶神经根电刺激对骶上脊髓损伤后兔模型膀胱功能的影响.方法:20只实验兔,通过手术方法制作骶上脊髓损伤模型,术前术后尿流动力学比较.首次骶神经根电刺激和刺激1周后再次尿流动力学观察,与刺激前进行对照.结果:20只实验兔中术后死亡3只,余均表现有不同程度下肢瘫痪及大小便功能障碍.尿流动力学表现为膀胱容量减小;膀胱静息压上升,顺应性下降;逼尿肌无抑制收缩增多,表现为逼尿肌反射亢进.大逼尿肌压和膀胱漏点压上升.刺激一周后测压结果显示膀胱容量明显上升,膀胱顺应性上升,灌注期压力上升平稳,无抑制收缩活动减少,大逼尿肌压下降,膀胱漏点压下降不明显.骶神经根电刺激过程中同步尿流动力学检测结果与刺激前无明显差异.结论:单次骶神经根电刺激对脊髓损伤兔膀胱功能影响不明显,而长期刺激可以明显抑制逼尿肌异常活动,改善储尿功能.

    作者:郭云飞;马耿;葛征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服毒患者的心理护理

    目的:针对不同的服毒原因,给予服毒患者恰当的心理护理,提高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方法:通过与服毒患者及家属的交往与沟通,建立和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针对服毒患者的心理变化,采取相应的暗示性治疗、合理情绪治疗等心理护理.结果:给予心理护理的患者能尽快消除顾虑,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缩短了住院时间,身心两方面都得到了康复.结论:通过对服毒患者服毒提供相应的心理指导,能进一步促进患者康复并减少再次服毒的发生,心理护理对服毒患者至关重要.

    作者:王蕊;马楠;吴欲晓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浅谈检验科的管理与发展

    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医疗工作对检验科的要求越来越高,加强检验科建设,完善管理体制是当前和今后医院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也关系到检验科为临床科室提供准确检验结果,科室正常运行的必备制度.因此,我们依据国家法规和我院现有的实验条件,提出一些管理方案.

    作者:陆伟;窦智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临床部急诊科预防急诊医疗纠纷探讨

    近年来医疗纠纷呈上升趋势,尤以急诊医疗纠纷更为突出,已成为困扰医院和急诊科发展的一大障碍,必须加大重点环节,采取有力措施,有效遏制急诊医疗纠纷势头,是当前各级医院面临的一大课题,本文就临床部预防急诊医疗纠纷做了有意义的尝试

    作者:黄德华;陈建洪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乳腺癌的钼靶X线影像诊断与病理对照分析

    目的:探讨乳腺癌钼靶X线影像诊断与病理对照,以提高乳腺癌的诊断水平.方法: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乳腺癌的钼靶X线表现及病理变化,进而揭示乳腺癌的影像学的病理基础,为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及乳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本组20例患者中乳腺钼靶X线表现有钙化者11例,清晰显示肿块者11例,8例者有毛刺,腺体结构紊乱者2例,局限性致密浸润者4例. 结论:钼靶乳腺摄影是发现早期乳腺癌的重要手段之一,临床上应重视乳腺癌的X线征象.

    作者:裘佶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剖腹产前的急性高容稀释

    临床上在行硬膜外麻醉剖腹产的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是血压急性下降.2004年7月我们采取了急性高容稀释的方法用于剖腹产前输液,降低此并发症的发生.现已实施723例.

    作者:贾继梅;虞焰;梁明清;郭忠宝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补肾益髓醒脑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疗效观察

    血管性痴呆(VD)是脑血管疾病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临床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血管性痴呆(VD)在欧洲和北美,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VD)是脑血管疾病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临床综合征.

    作者:王立军;李倜;鲁国强;张雅丽;刘金武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纳洛酮在抢救2例萘甲唑啉中毒的临床应用

    自2004年1月至2005年1月,我院先后抢救了2例萘甲唑啉中毒,报告如下.例1:患儿,女,4个月,因鼻塞家长自行购买萘甲唑啉(又名鼻眼净)滴鼻,每次1滴,2~3小时1次,共滴4次后,患儿出现频繁呕吐、焦虑、兴奋、口周发绀、冷汗,体温下降,终出现循环衰竭,呼吸抑制.

    作者:付桂芳;白秀敏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17起非技术性护理缺陷实例分析及对策

    目的:了解非技术性护理工作细节缺陷的原因.方法:将我科本年度内发生的护理工作细节缺陷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年度发生护理工作细节缺陷17起,其发生与责任心不强、语言表达不妥、服务意识薄弱、护理经验缺乏有关.结论:加强护士岗前培训、规范护理服务、加强素质教育、注重平常护理经验的积累、加强护理管理,降低护理缺陷发生率.

    作者:李小京;黄荔红;李妹霞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旋入式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体会

    肱骨干骨折系指肱骨外科颈以下1cm~2cm至肱骨髁上2cm之间的骨折[1],大多数可以采取保守治疗,但仍有少数需要手术切开复位和内固定.内固定的方法很多,各有其优缺点和适应症.本院于2002年至2005年使用旋入式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15例,获得随访的有13例.现就获得随访的13个病例总结如下.

    作者:胡安静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微创穿刺粉碎技术合并大剂量纳洛酮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粉碎技术合并大剂量纳洛酮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重残率及死亡率.方法:将11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分成两组:A组(微创治疗+大剂量纳洛酮)B组(微创治疗),A组77例,B组33例,两组均采用微创穿刺粉碎技术清除脑内血肿,A组在手术前静脉注射纳洛酮4mg,术后纳洛酮10mg/d~20mg/d,维持静点共一周,观察两组疗效.结果:(1)存活患者中日常生活能力(ADL)A组明显优于B组(P<0.01)(2)A组死亡率(12.98%)及重残率(5.97%)均明显低于B组(21.21%、19.23%)(P<0.01、P<0.01).结论:微创穿刺粉碎技术合并大剂量纳洛酮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较单纯微创治疗效果好,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重残率及死亡率.

    作者:黄凯;刘蓬;孙丽霞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护理美学在现代护理中的体现

    护理学是以预防疾病、恢复健康、减少痛苦、促进健康为研究内容的科学,它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互渗透的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而美学是集人文科学、自然科学、艺术精神等为一体的科学.

    作者:高恒;张梅莲;柯锦绣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两种小儿术后镇痛方式的比较

    目的:探讨适合小儿术后镇痛的理想方式.方法:选择诊断为尿道下裂,择期行尿道成形术的小儿60例,随机分为两组,静脉镇痛组(Ⅰ组,n=30)术后静脉采用:每天曲马多4mg/kg~5mg/kg恩丹西酮0.05 mg/kg进行术后镇痛,硬膜外镇痛组(Ⅱ组,n=30) 术后硬膜外采用: 每天芬太尼2ug/kg+布比卡因2mg/kg恩丹西酮0.05mg/kg进行术后镇痛.结果:两组间镇痛评定无显著差异,但Ⅱ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一些,P<0.05,存在明显差异.结论:小儿术后镇痛的方式以静脉自控镇痛(PCIA)更为适宜.

    作者:张莉;张斯璧;施晓华;陈珏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小儿先天性皮毛窦的外科治疗(附7例报告)

    目的:总结小儿先天性皮毛窦的诊治经验提高认识及临床处理能力.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9月以来手术治疗和病理证实的7例先天性皮毛窦患儿资料.1例位于胸段合并脊髓纵裂,6例位于腰骶部,其中3例合并脊髓栓系,1例皮样囊肿,1例表皮样囊肿,1例脂肪瘤.有2例患儿反复发生化脓性脑膜炎.术前均行MRI检查明确诊断.手术切除窦道同时一并切除合并的囊肿及脂肪瘤,切除脊髓纵裂的骨嵴,切断终丝松解圆锥.结果:完全切除6例,1例残留部分囊壁以碘酒烧灼.术后1例出现脑脊液漏经保守治愈,1例出现暂时性尿失禁.结论:先天性皮毛窦临床表现多样,部分病人没有任何症状,MRI检查是首选的诊断手段,早期诊断及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是佳选择.

    作者:于旸;孙立泉;刘涛;冯立林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康复策略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常见的以关节组织炎症病变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展呈慢性、进行性、侵袭性过程,如不给予适当治疗,病情会逐渐发展加重.对骨关节面而言,在发展过程中滑膜增殖形成血管翳,有似肿瘤性质,造成对骨关节的侵袭破坏,后导致关节强直、畸形、功能丧失而有不同程序的残废.

    作者:常秀武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肺栓塞18例误诊分析

    肺栓塞(PTE)是由于外周静脉或右心腔内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后堵塞于肺动脉内,而导致的严重疾病,具有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高等特点.由于认识不足,极易误诊,现将我科近二年来共误诊18例肺栓塞报告如下.

    作者:王成然;于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支撑喉镜下手术治疗声带息肉的注意事项

    目的:分析支撑喉镜下手术治疗声带息肉的治疗效果,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满意率.方法:全部手术患者289例,均在全麻支撑喉镜下手术切除息肉,并对患者术后疗效进行分析.结果:经病理证实声带息肉237例,其中治愈110例,显效82例,有效25例,无效15例,术后声嘶加重5例.结论:支撑喉镜下手术治疗声带息肉,可以部分治愈患者.影响手术效果的因素包括术前与患者沟通不够,患者不良的发声习惯和生活习惯,术者术中操作的经验和技巧,息肉的部位和形态,病程的长短等相关.

    作者:张丹;冉德军;刘鹏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对903株地域间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药物敏感性调查分析

    目的:分析异地临床检出的903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医生选用合适的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对宁波、温州、绍兴三地2004年1月~2005年10月分离培养获得的903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药敏试验作统计分析,将三地区的药敏情况做地域间的差异分析.结果:庆大霉素、头孢吡肟、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在宁波地区与温州地区临床检出的药敏结果具有显著差异,而氨苄西林、亚胺培南、头孢他啶、美罗培南在宁波地区与温州地区临床检出的药敏结果无显著差异,其不具有统计学的意义;庆大霉素、头孢他啶、复方新诺明宁波地区与绍兴地区临床检出的药敏结果具有显著差异,亚胺培南、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在宁波地区与绍兴地区临床检出的药敏结果无显著差异;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复方新诺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温州地区与绍兴地区临床检出的药敏结果具有显著差异,庆大霉素、亚胺培南在温州地区与绍兴地区临床检出的药敏结果无显著差异.结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在三地区间的药敏结果存在着差异,我们在临床用药时应因地制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降低该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的发生机率.

    作者:马丹颖;黄志刚;陈旭;郭铃;孔朽苗;林小瓯;周才青;范燕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