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建群;薛宝升;黄生耀
我院1998年8月~1999年4月,对19例大面积深度烧伤病人实施切痂自体微粒皮移植异体皮覆盖术,现将麻醉处理报告如下.
作者:胡蕙;穆丽惠;陈虹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病例介绍患者,男,16岁,因浮肿、腹水、少尿1月,气短1周,于1998年1月入院.查体:体温37.8℃,血压14/9kPa,轻度贫血貌,全身重度浮肿.右胸部呼吸运动减弱,右下肺呼吸音低,心率101次/分,律整,心音有力.腹部膨隆,肝于肋下3cm处可触及,质软,无压痛,腹水征(+).阴囊积液,双下肢重度凹陷性浮肿.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00g/L,白血细胞11.0×109/L,其中中性细胞0.70,淋巴细胞0.29.尿蛋白(++++).血尿素氮8.9mmo/L,肌酐145umol/L.
作者:马新美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研究酚甘油对神经的病理损伤,选择酚甘油治疗癌痛的理论参考数据.方法:通过使用10%、15%、20%浓度酚甘油分别作用于活体离断神经1、2、4、8小时后,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10%浓度酚甘油作用后神经损伤只出现轻、中度脂肪变性;而15%浓度作用8小时后可出现部分神经索崩解、消溶;20%浓度作用4小时后即出现部分神经轴索崩解、消溶.且在同一浓度中随作用时间增加神经病理损伤加重;在作用时间相同时,浓度越大,病理损伤越重.结论:酚甘油对神经的病理损伤与酚甘油的作用浓度、作用时间有密切关系.10%浓度的酚甘油为安全浓度;15%浓度酚甘油易引起神经轴索的崩解、消溶,临床应慎用;20%浓度酚甘油只可用于晚期癌痛病人的神经毁损性治疗.
作者:汪美华;何建训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病历介绍患者女,25岁,右下腹痛二日入院.发病当时右下腹呈持续性疼痛,既往有间歇性腹痛史,但未经诊治.此次发病伴恶心、呕吐、无腹泻、无膀胱及直肠刺激征;入院查体:T37.8℃,P80次/分,神志清,痛苦面容,心肺听诊未见异常,腹部平坦,未见肠形及蠕动波,腹软未及包块.
作者:丁春宇;葛雪梅;葛云朋 刊期: 2000年第01期
我科从1987年1月~1996年12月共收心脏外科住院病人1120例;其中18人在住院等待手术前死于病房;死亡占住院人数的1.61%.其中法乐氏四联症6例,右室双出口1例,主动脉狭窄2例,夹层动脉瘤1例,左房粘液瘤1例,单纯二尖瓣病变2例,二尖瓣合并主动脉瓣病变4例,室间隔缺损合并右肺动脉血管瘤1例.本文分析住院病人术前死亡原因,旨在加强术前病人的诊断、治疗、监护以及手术时机的选择,以减少术前病人的死亡率,挽救更多的患者的生命.
作者:段大为;方福珍;史蔚然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猝死是突然发生意料不到的死亡.回顾性分析1991年11月~1997年12月我院24例心脏猝死病例,着重讨论其临床特征及减少心脏性猝死的防治措施.
作者:李军;李宝林;周玲;范世超 刊期: 2000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1期
股骨颈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也是疗效差的骨折之一.我院自1992年采用经皮折断式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治疗新鲜股骨颈骨折120例,优良率达79.2%,探讨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周忠;曾宪林;蒋林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脑卒中出院患者进行康复指导及非指导,并观察其疗效.方法:全部患者治疗前后运动功能采用了Brunnstrom分级评定;ADL能力运用中国康复中心临床改良的Bathe1旨数量表.结果:3个月后指导组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提高(P<0.01).结论:出院康复指导能不同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钱红;刘剑;朱守政;黄勇 刊期: 2000年第01期
本文报告了应用单头胸锁乳突肌皮瓣功能性修复颌面部组织缺损,15例病例皮瓣基本全部成活.此种肌皮瓣血运丰富且稳定,成活率高;组织量适中,不显臃肿;移植后运动、感觉功能恢复较早,且术后不出现歪颈畸形.
作者:童仁联;司徒和气 刊期: 2000年第01期
我科自1987年以来,收治10例食指旋转撕脱性离断伤的病人,全部再植成活,现将有关病情观察及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李学红;张青云;马晓颖;刘岩 刊期: 2000年第01期
脑转移瘤是恶性肿瘤患者的一个常见并发症,大约19%~63%的恶性肿瘤患者发生脑转移.肺癌脑转移发生率相对较高,治疗相当困难.我院对肺癌脑转移患者采用姑息或高姑息的放射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平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下肢着用假肢患者静态平衡功能情况.方法:应用PJ-I型电脑平衡功能检测仪对34例下肢着用假肢患者和30例正常人进行测定,并对下肢着用假肢者与正常人,膝上与膝下着用假肢的各参数进行测定,并对下肢着用假肢患者与正常人比较年龄组成无显著意义,睁眼时Ing,deg,pow2,pow3和eng有极显著意义,Mx和pow1有显著意义,而dx,dy,My和env.area无显著意义;闭眼时lng,env.area,deg,dx,dy,pow1,pow3和eng有极显著意义,Mx和pow2有显著意义,而My无显著意义;包络面积的闭眼/睁眼比值(c/o)有极显著意义;膝上着用假肢与膝下着用假肢比较各指标无显著意义.结论:下肢着用假肢患者静态平衡时重心摆动程度,频率和能耗明显增加,重心向健侧偏移,视觉代偿明显;但膝上与膝下着用假肢者无明显差别.
作者:黄晓春;李泽兵;孙玉春;陈君;郑辉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内镜诊断与治疗食管粘膜下肿瘤,以替代外科手术.方法:采用息肉圈套切除术的方法切除小于或等于2cm的食管粘膜下肿瘤.结果:采用息肉圈套切除术的22例患者均一步完全切除肿瘤.肿瘤直径从0.5cm到2cm,平均为0.8cm.组织学诊断均为平滑肌瘤,没有发生穿孔、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3例患者出现渗出性出血,用止血药即得到止血.本组患者随访3月~12个月,无1例复发.结论:食管粘膜下肿瘤经内镜切除的方法是安全和有效的.此方法在获得完整的组织、病理学检查的同时,肿瘤也得到了完全的切除.对有症状的病例,这种方法可认为是替代外科手术的一种选择.
作者:张志燕;潘琳娜 刊期: 2000年第01期
为了改进脊椎滑脱的治疗方法,作者设计了一种新型脊柱固定器械.该器械由四枚椎弓根钉,两根纵向连杆和两块横向连接板组成.这是一种经后路椎弓根的短节段固定方法,固定范围限制在两椎体之间,固定的角度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从1990年7月至1997年7月,应用该器械治疗脊椎滑脱症22例,经临床观察和随访,治疗效果满意.作者认为,该器械具有手术方法简单、固定牢固和手术创伤小等优点.
作者:张功林;葛宝丰;张军华;曾述强;陈新;荆浩;王清;王世勇 刊期: 2000年第01期
本文应用隐动脉皮瓣修复膝部软组织缺损8例,均获成功,创面一期愈合,经半年至2年随访,术后皮瓣外形良好,皮瓣不臃肿,其血运、弹性及颜色与正常皮肤相似,感觉与健康皮肤相同.隐动脉皮瓣的血供丰富,不破坏主要血管,血管蒂长,转移方便灵活,静脉回流充分,皮瓣有感觉,手术简单安全.
作者:唐宗联;李翠萍;黄斌;李建伟;张劲松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调查听力正常及构语器官正常儿童语言发育障碍原因.方法:对1986年~1998年就诊3256例聋哑儿听力检查中,发现的77例听力正常儿进行分析.结果各种原因引起的脑功能障碍是小儿语言发育障碍的主要原因.孤独症、小儿心理障碍、健康情况及环境也影响语言发育.结论:耳鼻咽喉科医生应掌握小儿语言障碍的原因及临床症状,诊断标准与儿科、神经、精神科医生共同协作尽早确诊,以免延误治疗.
作者:高白云;薛晓红;杨崇玲;李斐;王幼勤;徐素琴 刊期: 2000年第01期
导管外口和隧道感染是导致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反复发生腹膜炎和终拔管的常见原因.因导管外口感染引起的腹膜炎占37 12%.本文通过22例感染者的护理观察,认识到外口感染的护理包括外口的局部护理的同时还必须着重于感染的预防和卫生宣教.预防外口感染的主要措施包括避免外口和隧道损伤.文章分析了损伤因素有:导管外口方向向上,腹透管的过度牵拉,未妥善固定,皮带摩擦,肥皂、爽身粉及洗涤剂对外口皮肤的刺激,外口局部护理过度和强行去除局部痂皮,个人卫生差等.外口感染的特征:可出现局部发红、肿胀、压痛.分泌物可有脓性、浆液性、血性,可伴有发热.而外口感染的预防及卫生宣教对于腹膜透析至关重要.因为外口感染和隧道感染可导致死亡,腹透管功能丧失和腹透治疗失败.避免外口污染要尽早清洗脏、湿的外口处,保持外口干燥,包括保持个人卫生.进行系统的抗生素治疗的同时进行局部护理,每天清洁导管外口处1~2次,注意无菌操作,使用清洗药剂.
作者:杨芳 刊期: 2000年第01期
随着抗生素、皮质激素等的广泛应用,角膜真菌病的发病率逐渐增加,该病已成为眼科临床较为常见且治疗棘手、致盲率高的眼部感染性疾患.有文献报道,该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免疫功能紊乱[1].故我们对近5年来收治的36例角膜真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中的两个主要亚群CD4和CD8进行了检测.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嘉宝;郑红;毛祖红 刊期: 2000年第01期
通过对卵巢巧克力囊肿自发破裂病例的分析,归纳总结了该病的发病特点及临床表现,提出了该病的诊断以及分析了该病误诊原因.
作者:赵杨;杨明丽 刊期: 2000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