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金朵;赵博文;吕江红;徐海珊;楼海亚;李世岩;肖贵洲;高力
患者,男,22岁,20余年前脐部曾红肿伴渗液,外用药物后痊愈.入院前一周患者无意间发现脐部左侧有一肿物,伴红肿、疼痛.经门诊治疗,肿物逐渐缩小,疼痛缓解,后为明确诊治入院.查体:腹平坦,脐部可见不规则瘢痕形成,无正常脐部形态,脐旁左侧3点左右位置可触及约4 cm×5 cm大小肿物,表面皮肤质硬红肿伴压痛,边界欠清较固定,无法还纳腹腔,无反跳痛及肌紧张.
作者:张晓娟;孙晓玲;王林娜;牟娜;王文治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甲状腺腺瘤是常见的甲状腺良性肿瘤,但也有一些甲状腺结节虽具有类似甲状腺腺瘤超声声像图表现,而病理学上并非是甲状腺腺瘤.我院超声科将这类结节诊断为甲状腺腺瘤样结节,本研究旨在分析此类甲状腺腺瘤样结节终的病理结果,以提高对此类结节的全面认识,使患者获得合理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寿金朵;赵博文;吕江红;徐海珊;楼海亚;李世岩;肖贵洲;高力 刊期: 2015年第05期
贵州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2007至2012年完成了近1 300例各类甲状腺手术,其中甲状腺结节大径超过8 cm的有24例,我们现就24例巨大甲状腺结节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
作者:张翊伦;谢坤;何楠;赵代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胆囊管结石不多见,多数为胆囊和胆总管结石继发所致.目前胆囊结石多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国外有文献报道LC术中胆囊管结石的发生率高达12.3%[1].胆囊管结石如漏诊会给患者带来更多的痛苦和负担,因此,准确的诊断和恰当的术中处理胆囊管结石是一个值得临床重视的问题.
作者:丁锦辉;刘军乐;罗超英;胡杨刚 刊期: 2015年第05期
Tianhang等[1]指出神经浸润可识别存在预后不良高风险的胃癌患者.因此我们研究神经浸润对胃癌患者的预后价值,并分析神经浸润与其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及对生存率的影响.
作者:纪明明;李云东;隋淑凤 刊期: 2015年第05期
患者女性,79岁.因“右下腹壁皮肤肿物20年”入院.患者20年前无意中发现右下腹壁外侧一皮肤肿物,当时约高梁米大小,无疼痛,无发热,无局部皮肤红肿及破溃,未予重视.20年来肿物逐渐增大.2个月前发现肿物约核桃大小,表面出现糜烂,有少量血性渗出物.入院查体:右腋前线与髂前上棘水平连线交界处可见一大小约4.0 cm ×3.0 cm的皮肤肿物,呈菜花状,表面糜烂,有少量淡血性渗出,无触痛,可随皮肤活动.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作者:马振海;梁鋆霄;李扬;高济越;李学璐;秦华民;田晓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检测乙酰肝素酶(HPSE)基因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基因在胰腺导管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构建含HPSE基因的质粒及针对HPSE基因的小干扰RNA(siRNA),体外观察其对胰腺癌BxPC-3细胞系VEGF-C表达水平及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RT-qPCR检测34例胰腺癌组织中两种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设计并构建重组质粒GV230/HPSE及HPSE-siRNA,脂质体介导法转染BxPC-3细胞,RT-qPCR及Western blot检测HPSE及VEGF-C的表达状况,Transwell侵袭实验及细胞划痕实验观察转染细胞体外侵袭迁移能力的改变.结果 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胰腺癌组织HPSE与VEGF-C的mRNA水平呈正相关(r=0.812,P<0.01),HPSE与VEGF-C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显著相关(P<0.01).RT-qPCR与Western blot结果显示GV230/HPSE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HPSE及VEGF-C的mRNA及蛋白水平均增高(P<0.01),HPSE-siRNA组两种基因的mRNA及蛋白的水平均降低(P<0.01).Transwell侵袭实验及细胞划痕实验中过表达组的侵袭能力增强(P<0.05),干扰组细胞的侵袭能力被抑制(P<0.05). 结论 联合检测HPSE mRNA与VEGF-C mRNA有助于指导胰腺癌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HPSE可调控胰腺癌细胞VEGF-C的表达,并提高其体外侵袭迁移能力,提示HPSE可作为一个胰腺肿瘤治疗潜在的新靶点.
作者:张斌;曾庆东;吕斌;王大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手术安全核查对直肠癌患者术后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 收集青岛大学附属医院2007年4月至2013年3月手术的2 157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安全核查的实施时间将资料分为核查前组(2007年4月至2010年3月)和核查后组(2010年4月至2013年3月),应用x2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及非参数检验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手术安全核查与术后并发症的关系.结果 核查后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5.98%(195/1 220),明显低于核查前组的20.38% (191/937)(x2=6.985,P=0.008),核对后组的中位住院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3 d和8d,均较核查前组缩短1d(Z=-4.066,P<0.01;Z=-5.878,P<0.01),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手术安全核查为影响直肠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OR =0.761,95% CI:0.605 ~0.958).结论 手术安全核查可明显降低直肠癌患者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短期临床结局.
作者:王浩;周岩冰;张佃良;牛兆建;王东升;陈栋;吕亮;李宇;曹守根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胰十二指肠切除端端套入式胰肠吻合术后胰管流出道狭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 前瞻性收集35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其中7例出现胰管流出道狭窄.依据增强CT测定胰管的直径;规定胰管直径差为术后胰管直径减术前胰管直径,胰管直径差>1.0mm为胰管流出道狭窄;按有无胰管流出道狭窄分为两组. 结果 本组患者术前胰管直径(4.2±2.4) mm(1.0~10.0 mm),胰管直径<3.0 mm的15例.单因素分析示总胆红素(P =0.028)、碱性磷酸酶(P =0.036)、术前胰管直径(P=0.007)在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示术前胰管直径是胰管直径差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相关性分析示术前胰管直径与胰管直径差呈线性负相关.结论 胰十二指肠切除端端套入式胰肠吻合术后胰管流出道狭窄发生率不低,术前胰管直径是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张铃福;陶明;彭颖;李磊;原春辉;马朝来;蒋斌;修典荣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利用慢病毒载体将胸苷磷酸化酶(TP)基因转染人结肠癌细胞株LOVO,然后应用干扰素-α2a(INF-α2a)处理转染前后细胞,分别测定5'-脱氧氟尿苷(5'-DFUR)和5-氟尿嘧啶(5-FU)对LOVO抗肿瘤效应的影响.方法 构建包含TP基因的慢病毒载体,转染结肠癌细胞株LOVO,以流式细胞技术和免疫荧光法检测在第5代LOVO中的转染效率;加INF-α2a培养24h后分别应用RT-PCR和Wester blot检测细胞的TP mRNA和TP蛋白表达;MTS法检测5'-DFUR和5-FU对各组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各组细胞转化5'-DFUR为5-FU的量.结果 转染TP基因的效率达95%.LOVO+INF-α2a组的TP mRNA表达是LOVO组的1.87倍,而LOVO-TP组和LOVO-TP+ INF-α2a组TPmRNA表达则比LOVO组分别增加了18.56倍和59.61倍(P<0.01).LOVO-TP+ INF-α2a组和LOVO-TP组蛋白表达水平比LOVO组分别增加242.23倍和197.69倍(P<0.01).5'-DFUR对LOVO-TP组细胞的IC50值仅为LOVO组细胞的37.2%,而LOVO-TP+INF-α2a组的IC50则是LOVO组的18.2%.LOVO-TP组在加入100、200、400 μmol/L5'-DFUR的培养基中检测的5-FU浓度比LOVO组分别增高了26.13%、33.23%、32.95%,而LOVO-TP+ INF-α2a组比LOVO组分别增高了49.94%、61.66%、72.14%. 结论 转染TP eDNA能够明显提高LOVO细胞的TP mRNA及TP蛋白的表达水平,而INF-α2a则进一步增强这种上调作用.增高的TP表达使细胞外5'-DFUR转化为5-FU含量增加,明显提高5'-DFUR的细胞毒性.
作者:刘奇;王绮雯;张继民;方耿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总结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distal pancreatectomy,LDP)的临床应用经验及手术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3年11月至2013年6月所施行110例LDP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110例患者中2例中转开腹,其余均在腹腔镜下完成.腹腔镜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术33例,6例合并多脏器切除;联合脾脏切除75例,20例合并多脏器切除.本组110例平均手术时间203±54 min(70 ~410 min),平均术中出血量167 ±87 ml(30 ~800 ml);平均术后下床活动时间1.2±0.6d(1~4d),术后平均禁食时间2.1±1.2d(1~6d),术后住院时间7.3±3.8 d(3~35d).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17.3%,无围手术期死亡.胰瘘12例,胰瘘发生率为10.9%,其中1例经二次手术治愈,其余病例经保守治疗治愈.结论 对于具有开腹胰体尾切除手术基础的术者,腹腔镜手术治疗胰腺体尾部占位性病变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陈灵华;牟一平;严加费;徐晓武;金巍巍;黄超杰;陈荣高;鲁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高血压(hypertension,HP)是中老年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lower extremity atherosclerotic occlusive disease,LEAOD)的重要危险因素.临床中HP合并LEAOD的现象十分普遍.如何早期、有效地从HP人群中筛查出LEAOD患者具有重要的卫生预防意义.作为危险预测因子的生物学标志物被认为较影像学检查更具有临床筛检价值.前期研究中发现免疫因子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在LEAOD患者血清中显著增加[1].但其在HP或HP合并LEAOD人群中的临床价值尚未明确.本研究拟评价β2-M对HP尤其合并LEAOD患者的临床诊断意义.
作者:刘海勇;曹丽秋;顾学昌;冀景刚;陈金洲;步玉辉;梁增辉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在急性大面积肺栓塞早期介入治疗中的指导意义.方法 选取2010年6月2014年1月浙江大学衢州医院ICU收治的急性大面积肺栓塞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方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剂量的静脉溶栓治疗,各组溶栓疗效采取不同的评估方法.实验组采用Vigileo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若12 h每博量变异度(SVV)、心排指数(CI)和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仍未达正常值者转介入(导管碎栓+接触溶栓)治疗;对照组24 h后行超声心电图检查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和肺动脉收缩压(PSAP)无改善者行介入治疗;分别比较2组患者溶栓治疗24 h后血流动力学参数、28 d生存率和6个月后RVEF、PSAP.结果 溶栓治疗第12小时2组间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氧合指数(PO2/FiO2)均较治疗前好转,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在Vigileo技术监测下,12例患者在溶栓第12小时ScvO2、SVV、CI未达正常值转入介入治疗,对照组4例患者在溶栓24 h后复查超声心动图发现RVEF、PSAP无改善转入介入治疗.2组在溶栓后第24小时CVP和MAP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实验组PO2/FiO2、RVEF和PSAP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28 d生存率与对照组相当,但随访6个月后与对照组相比RVEF,PSAP明显改善.结论 Vigileo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可应用于评估急性大面积肺栓塞溶栓疗效并指导早期介入治疗,可尽早改善氧合和右心功能衰竭,减少继发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和改善远期肺功能.
作者:罗建;陈梅琴;张伟文;王李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AlloMax补片植入大鼠腹壁不同层面后的组织相容性.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腹壁肌筋膜前组(Onlay组)、肌后组(Sublay组)和腹膜内组(IPOM组),分别在补片植入后1、3、6个月观察补片粘连和皱缩等情况,并对成纤维细胞的长入、支架降解、细胞外基质沉积和血管长入数目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大体观察表明Onlay组和Sublay组补片与腹壁整合好于IPOM组,前2组补片在各时间点都显示平展、无皱缩和移位,与腹腔组织和脏器无粘连.6个月时补片大部分或全部与宿主腹壁组织整合.IPOM组则出现网膜与补片粘连,随时间延长而增加,6个月时补片大部分未与腹壁组织整合,并可见补片皱缩和移位.组织学观察:与Onlay组和IPOM组相比,Sublay组在补片植入3个月时,其内出现脂肪细胞.6个月时成纤维细胞和新生血管长入数量也明显少于前2组.另外在各个时间点支架降解和细胞外基质沉积水平也明显低于前二组.结论 Allomax补片植入大鼠腹壁肌筋膜前层的组织相容性优于肌筋膜后层和腹膜内层.
作者:王海亮;孙宏杰;王秀芹;菅凤国 刊期: 2015年第05期
异位胰腺又称为迷走胰腺或副胰腺,是正常胰腺部位以外孤立的胰腺组织,拥有独立的血液供应和神经支配,和正常胰腺间无任何解剖、血管关系,是一种先天畸形,可发生在消化道及消化道外的部位.我们回顾性分析了从1999年9月至2013年8月间收治的诊断为异位胰腺的39例病例,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马艺通;朱锦德;涂朝勇 刊期: 2015年第05期
患者,女,45岁,因全身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伴瘙痒半月余来我院就诊,伴乏力、消瘦、恶心、食欲减退、纳差、便秘、小便色黄,伴间断性腹部隐痛,放射至腰背部,可耐受.既往高血压病史6年,血压高达190/110mmHg,口服降压药控制尚可.家族史:父亲死于尿毒症,母亲患有高血压,3妹1弟,均体健.
作者:穆森茂;李德宇;王连才;田广金;娄重阳;曹源 刊期: 2015年第05期
慢性胰腺炎(chronic pancreatitis,CP)发病率逐年增加,为了规范CP的诊断和治疗,提高多学科综合诊治水平,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学组对2008年制定的《慢性胰腺炎诊治指南(讨论稿)》进行修订.
作者: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学组 刊期: 2015年第05期
患者,女,21岁,因“体检发现腹腔占位10 d”入院.既往有牧区生活史,体格检查:上腹部明显膨隆,腹壁柔软,无压痛,上腹部触及大小约20 cm×15 cm肿物,质软,表面光滑,因肿物巨大边界无法触清.辅助检查:胸正位片示右膈面抬高.彩超示右上腹巨大囊实性占位(30 cm×20 cm).腹部增强CT示肝脏右叶巨大囊性低密度影,其内多发大小不等更低密度囊状影,考虑肝右叶包虫病.
作者:胡志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胰体尾切除术后胰瘘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3年6月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125例行胰体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5例行胰体尾切除的患者中,胰瘘是常见的手术并发症(43/125,34.4%),其中A级27例,B级16例,C级0例.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胰腺的质地及主胰管是否结扎是影响胰瘘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胰瘘是胰体尾切除术后常见的手术并发症,其中胰腺的质地、是否结扎主胰管是发生胰瘘的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王高卿;陆才德;虞伟明;王泽升;华永飞;彭涛 刊期: 2015年第05期
患者女性,25岁,以右乳晕下肿物1年于2012年10月15日入院.患者1年前无意中发现右乳晕下有1个“花生米”大小的肿块,无痛,分娩后肿块逐渐增大,遂来医院就诊.患者曾患甲状腺功能亢进,给予甲硫咪唑,心得安等口服,具体剂量不详.体格检查:右乳头凹陷,乳晕下可扪及一约3.0 cm ×2.0cm大小的肿块,质硬,界限不清,活动度不大,无压痛.
作者:廖谦和;张立飞;徐丹 刊期: 201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