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启;周晶耀;潘松涛
目的:探究观察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TAP)阻滞联合羟考酮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来丽水市人民医院做胆囊切除的患者150例,男性79例,女性71例,ASA为Ⅰ或Ⅱ级,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1、2、3、4组,1组用术前分别用生理盐水20 ml在脐上水平双侧行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缝合时,静脉给予生理盐水2 ml.2组术前分别用0.25%罗哌卡因20 ml在脐上水平双侧行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缝合时,静脉给予羟考酮0.08mg/kg.3组术前分别注射0.25%盐酸罗哌卡因20 ml在超声引导下脐上水平双侧TAP内;缝合时,给予羟考酮0.2 mg/kg.4组术前分别用0.25%盐酸罗哌卡因20 ml在脐上水平双侧行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缝合时,给予羟考酮0.08 mg/kg.记录患者苏醒时间、再次加入羟考酮的总量及次数,拔管后当下时间(A0)、术后2h (A1)、6h (A2)、12h(A3)、24h(A4)的VAS评分.结果:1、2、3、4组的患者性别、年龄、ASA分级、术中舒芬太尼用量、手术时间没有显著差异,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A1、A2时间点时2、3、4组的VAS值显著低于1组,A4时间点时3组的VAS值显著低于1组,A0-A3时2、3组的的VAS值显著低于4组,A3时2组的VAS值显著低于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术后羟考酮的使用量和次数明显多于2组和3组,并且显著少于1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与3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4组再次加入羟考酮总量和次数明显多于3组和2组,并且显著少于1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与3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0.08 mg/kg的羟考酮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不影响患者苏醒时间,并且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吴继敏;武旖旎;游敏吉;徐巧敏;樊理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评估不同随访方式对精神分裂症出院患者服药依从性、复发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16例出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电话随访组和家庭随访组,每组72人.对照组出院后进行常规门诊随访,电话随访组和家庭随访组分别进行电话随访和家庭随访,调查患者出院6个月和1年时三组的服药依从性和1年时的复发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价三组的生活质量情况.结果:组间比较,患者服药依从性无论在6个月还是1年,均是家庭随访组>电话随访组>对照组(P<0.05);组内比较,对照组出院6个月患者服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出院1年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年复发率为27.78%,与电话随访组(8.33%)和家庭随访组(9.72%)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电话随访和家庭随访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结论:电话随访和家庭随访能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降低复发率,从而提高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对精神分裂出院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地作用.
作者:程建贞;祝云龙;陈奇文;兰智勇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支持性团体心理治疗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将60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和常规健康教育,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支持性团体治疗,对2组患者治疗8周后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和住院精神病人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评定,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康复效果.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焦虑抑郁、缺乏活力、思维障碍、激活性、敌对猜疑等维度评分治疗前后差值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工疗情况、生活能力、社交能力、讲究卫生、关心和兴趣等维度评分治疗前后差值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支持性团体心理治疗,可减轻患者心理障碍,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社会功能.
作者:虞金萍;张继玲;姚燕红;贝素英;徐银儿 刊期: 2018年第01期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是以培养具有从事临床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其心理健康状况将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培养质量.文章从执业医师考试压力、临床技能与科研培养的双重压力、导师和自身等方面分析影响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心理健康因素,针对他们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提出从改革教学模式、强化监管责任、融合医院文化、提升自我管理和适应能力等环节采取干预措施,切实做好临床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保障他们的身心健康.
作者:叶韧;李一峰;赵嘉芸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在全国各地全面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形势背景下,如何围绕和实现基层首诊、分级诊疗这个中心目标,做实和做稳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江苏探索并选择确立“首诊式”签约服务模式,作为全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主体实施方向,并就如何保障和提高居民“首诊式”签约率,在加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建设、改善签约居民服务体验、增强签约双方获得感等方面采取系列综合配套举措.
作者:汤苏川;姜仑 刊期: 2018年第01期
专业教学标准是开展专业教学的基本文件,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要求,以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在高职高专预防医学专业教学改革、专业教学标准的内涵和特征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并完成了高职高专预防医学专业教学标准的编制工作.专业教学标准的制订为加强专业建设,实施专业教学等方面进行了统一的规范和指导,对今后高职高专预防医学专业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李新;杨鑫;刘洋;杨智源;代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妈妈班成员婴幼儿喂养知识知晓情况,进一步探索人群营养教育的有效模式,提高营养教育的效果和质量.方法:2016年8-9月,选取南湖区已设立免疫接种门诊的14家社区医疗机构的妈妈班成员,包括产后妇女及其亲属,运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开展基线调查,开展专题讲座进行营养知识宣传.在讲座结束后,运用相同的问卷开展终末调查.共有223名成员参与了基线调查,对214名成员开展终末调查.结果:针对本次调查的15个核心知识点,基线调查的知晓率为26.91%(60/223),终末调查的知晓率为51.87%(111/214),核心知识点知晓率前后变化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x2 =28.57,P<0.05).结论:妈妈班成员婴幼儿喂养知识的知晓率相对偏低,开展营养教育活动是提升知晓率的有效形式.
作者:孙炀明;林云;罗建勇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喹诺酮类抗生素给药方案差异对高龄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近期疗效、临床病程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台州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高龄CAP患者共78例,以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39例),分别给予莫西沙星单纯静滴方案和静滴-口服序贯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发热、咳嗽咳痰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病原菌转阴率、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患者近期治疗总有效率,发热、咳嗽咳痰及肺部哕音消失时间,病原菌转阴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头晕头痛及静脉炎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较于单纯静滴方案,喹诺酮类抗生素序贯方案治疗高龄CAP可显著缓解呼吸道症状体征,促进病情早期康复,改善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并有助于避免药物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陈燕;崔丹萍;葛星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神经外科手术侧卧位并发症的应用.方法:本研究共纳入2015年6月~2017年2月期间在湖州市中心医院接受神经外科手术的患者76例.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38例患者和对照组38例患者.观察组患者给予循证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评估和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9%,明显低于对照组(18.4%),两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92.1% vs.84.2%) (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预防神经外科手术侧卧位并发症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侧卧位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术后恢复,取得患者的认可.
作者:桑小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有效开展质量监督是确保实验室质量管理质量的重要保证.按照评审准则要求,实验室应由熟悉检验检测目的、程序、方法和结果评价的人员,对检验检测人员包括实习员工进行监督[门.但目前疾控实验室开展质量监督仍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文章对此进行了梳理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旨在为提高实验室质量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作者:钱洪智;朱心强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宁波市奉化区社区居民糖尿病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为社区糖尿病健康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奉化区参与宁波成人慢病监测的数据,对奉化区糖尿病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奉化区社区居民空腹血糖受损(IFG)患病率为7.24%(标化率5.24%),糖尿病患病率为9.53%(标化率7.22%).不同性别比较,男女性糖尿病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着年龄增长糖尿病患病率呈增加趋势,且不同年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FG与糖尿病患病的影响因素一致,其中向心性肥胖、高甘油三酯血症、糖尿病家族史、年龄是糖尿病与IFG患病的危险因素,身体活动是糖尿病与IFG患病的保护因素.结论:向心性肥胖、高甘油三酯血症是糖尿病和IFG患病可控制的危险因素,运动是糖尿病和IFG患病的保护因素,应采取控制向心性肥胖、合理饮食和增加动运的方式来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作者:杜飞行;冯伟;王春丽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神经松动术对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10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接受常规康复训练,实验组研究对象添加神经松动术疗法.治疗前后分别采用10 m大步行速度、Fugl-Meyer评分(Fugl-Meyer motor assessment,FMA)、改良Ashworth量表和下肢关节活动度测量来评价下肢功能.结果:治疗3个月后,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10 m大步行速度改变方面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施行神经松动术的脑卒中患者在接受3个月、6个月和1年的康复训练后在10 m大步行速度改变、FMA评分变化、改良Ashworth量表评价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提供神经松动术结合常规康复训练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步行速度,提高下肢运动功能.
作者:王明弘;李雨桐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初产妇亲子相关知识知晓及需求状况.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龙泉市中医院分娩的初产妇52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问卷调查方式对初产妇亲子相关知识知晓及需求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初产妇对于定期检查必要性、产后洗澡方式、孕期产检总次数、产后避孕方法、孕期小腿抽筋常见原因知晓率较高;对于早孕建册时间、含钙较多的食物、易致胎儿畸形时期知晓率较低;不同文化程度产妇在早孕建册时间、孕期产检总次数、含钙较多的食物、孕期小腿抽筋常见原因、易致胎儿畸形时期、产后洗澡方式知晓程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定期检查必要性、产后避孕方法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家庭收入较高人群对亲子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低收入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产妇对于孕前优生、孕期胎动监测、新生儿护理等方面需要较高.结论:应加强对初产妇亲子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提高产妇保健知识和保健意识,为母婴安全提供保障.
作者:钟伟文;张丽珍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了解丽水市2012-2016年感染性腹泻流行病学概况,为丽水市感染性腹泻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丽水市2012-2016年疫情网络上报的所有感染性腹泻病例,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12-2016年丽水市共报告感染性腹泻病例25 974,年均发病率为195.79/10万,发病率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每年的10月-次年1月份;发病率高为莲都区(379.89/10万),低为龙泉市(79.03/10万).患者主要以散居儿童和农民为主,0~3岁年龄组占43.37%,40~65岁年龄组占23.72%,男t女=1.29∶ 1.实验室诊断病例检出率为18.82%,轮状病毒感染占83.14%.结论:2012-2016年丽水市感染性腹泻发病主要以3岁以下的散居儿童为主,轮状病毒是感染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体.加强推广轮状病毒疫苗的预防接种,能有效预防感染性腹泻的发生.
作者:应丽红;张德勇;吴振宇;舒雪伍;胡肖雄;应露瑶 刊期: 2018年第01期
文章分析了县域医共体构建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构建对策和具体路径,并就医共体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作者:黄胜利;楼唯君;沙奇科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基于4R随访的延续管理在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危险因素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3例行PCI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并随机分2组,观察组52例实施基于4R随访的延续管理,对照组51例实施常规的延续性管理,比较两组管理效果.结果:实施管理前,两组心脏康复知识评分、用药依从性评分、危险因素控制达标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施管理后,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PCI术后基于4R随访的延续管理,有利于改善患者认知水平及服药依从性,可有效控制冠心病PCI患者的危险因素.
作者:陈晓;徐香荷;李小璋;薛伊婷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个体健康管理在妊娠糖尿病(GDM)孕产妇自我管理能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绍兴市中心医院门诊124例GDM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并分随机为2组,接受个体化健康管理的62例为观察组,接受常规门诊产期检查及健康指导的62例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各组自我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自我管理行为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FPG、2hPG、HbA1c、TG及TC各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GDM孕产妇应用个体化健康管理,可显著提高其血糖、饮食及运动等方面的自我管理能力,有效控制妊娠期血糖水平.
作者:唐建娣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对嘉兴市第一医院性病门诊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人群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为制定该地VCT的服务对策,有效预防HIV的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1年1月-2015年12月于嘉兴市第一院性病门诊的VCT人群进行回顾性分析,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HIV初筛阳性率及暴露因素与HIV感染的关系.结果:共有1 440例.VCT求询者接受了HIV抗体检测,求询者以20~39岁青壮年为主,大多数从事商业服务职业,男性多于女性(男∶女-1.86∶1);其中1 149例为可能通过非婚异性性行为接触到HIV,占人群总数的79.8%;1 312例为第一次进行HIV咨询检测,占总人数的67.0%;经HIV抗体检测结果为阳性者25例,阳性率1.73%,其中16例为通过异性性接触方式传播,9例为男男性行为(MSM)传播.结论:性病门诊开展VCT工作是有效预防HIV传播的一项重要措施,MSM人群中检出率较高,应进一步加强对该类人群的教育和干预.
作者:曹庆科;王飞;朱宇翔;陈怿;殷文浩 刊期: 2018年第01期
文章简要描述当今世界医疗危机的表现,介绍绿色远程医学的发展,并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对绿色远程医学发展及其对克服医疗危机的作用进行分析,对如何通过发展绿色远程医学应对医疗危机进行探讨,指出如果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绿色远程医学对医疗危机的作用将是有限的.
作者:黄雅;杨善发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小儿肺炎患者的诊疗、肺功能状况及层级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选取杭州市儿童医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接收治疗的小儿肺炎患者70例,将入选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5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层级护理,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临床疗效以及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肺功能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肺活量(FVC)、1 s用力呼气容积占肺活量比率(FEV1/FVC)、呼吸峰值流速(PEF)水平,比较两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满意度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82.8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护理后肺功能水平FEV1 (3.58±1.24)L、FVC(3.61±1.26)L、FEV1/FVC(89±10)、PEF(3.52士0.36)L/s均明显高于对照组FEV1 (2.35±0.21)L、FVC(2.42±1.05)L、FEV1/FVC(83士12)、PEF(2.31±0.25)L/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护理后咳嗽消失时间(4.01土0.72)d、发热消失时间(2.35±0.55)d、心率恢复时间(3.01±0.32)d、气促消失时间(2.31±0.25)d以及O2饱和度恢复时间(4.10±0.71)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咳嗽消失时间(4.95±1.68)d、发热消失时间(3.54±1.10)d、心率恢复时间(3.94±0.59)d、气促消失时间(3.52土0.36)d以及O2饱和度恢复时间(4.79±0.85)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小儿肺炎患者层级护理可显著提高患儿的临床疗效,促进肺功能水平的改善,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提高其家属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霞;宋元玉 刊期: 201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