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喜平;王春光;陈树;杨志广;徐沛然;邵国光
肾上腺是肺癌常见的转移部位之一,肾上腺转移癌占所有肿瘤的8.3%[1].国外报道尸检肾上腺转移发生率为25%~45%[2].肺癌中孤立肾上腺转移发生率为1.62%~3.50%[3].为了探讨肺癌孤立肾上腺转移的诊断与外科治疗效果,我们对1990年至2006年我院收治26例肺癌孤立肾上腺转移病人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郭喜平;王春光;陈树;杨志广;徐沛然;邵国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病人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EPC)的数量及功能特点.方法 选取法洛四联症及单纯室间隔缺损病人各10例,采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从外周血中分离单个核细胞,用添加牛脑垂体提取物和胎牛血清的M199培基进行体外诱导分化培养.用免疫组化和透射电镜行EPC表型鉴定;采用流式细胞仪计数CD133+/KDR+细胞;采用改良的Boyden小室,黏附能力测定实验和MTT比色法,观察EPC的迁移、黏附及增殖能力.结果 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病人外周血内皮祖细胞的数量增多[集落记数(14.7±3.1)/100倍视野对(8.2±1.3)/100倍视野;DiIAcldl+/UEA-Ⅰ+细胞数(72.2±9.73)/200倍视野对(51.2±3.83)/200倍视野;CD133+/KDR+细胞百分比(0.66±0.20)%对(0.18±0.08)%,P<0.01],其迁移能力[(140.6±9.24)/200倍视野对(91.84±8.58)/200倍视野]、黏附能力[(149.00±11.58)/200倍视野对(112.6±7.02),200倍视野]及增殖能力(OD值0.34±0.02对0.27±0.01)增强(P<0.01).结论 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病人循环内皮祖细胞的数量增多,其迁移、黏附及增殖能力增强.
作者:刘哲亮;吴忠仕;胡建国;陈勇;胡野荣;李伟 刊期: 2008年第01期
例1 女,58岁.进食梗噎感月余.查体未见阳性体征.食管钡剂造影见图1.食管镜检查见肿瘤距门齿30 cm处为一不规则肿物,质硬、表面糜烂,活检报告为低分化腺癌.
作者:王先宝;张学青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食管癌病人和贲门癌病人的术后生活质量,探讨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EORTC QLQ问卷表随访119例食管癌和贲门癌术后病人,对其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食管癌术后病人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和总体健康状况评分明显高于贲门癌者(P<0.05),而疲劳、失眠、进食习惯、体重减轻、反流、呕吐症状评分较贲门癌者低(P<0.05).食管大部切除组各项评分优于胃近端次全切除组(P<0.05).手术1年后,病人生活质量改善.发生手术并发症者生活质量较差.结论 食管癌病人的术后生活质量优于贲门癌者,手术方式、术后时间、术后出现并发症可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金栋;刘俊峰;王其彰;李保庆;王福顺;曹富民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去细胞结合光氧化技术处理后的牛颈静脉带瓣管道(BJVC)在体内的抗钙化性能.方法 取新鲜牛颈静脉20根,每根裁出4个带瓣血管片,随机分为A、B、c、D 4组,分别以染料介导光氧化、戊二醛、去细胞及去细胞结合光氧化4种技术处理.建立大鼠皮下包埋模型,2个月后获取组织标本,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组织钙含量;并应用X线、CT、骨密度扫描检测整体组织钙化情况.结果 (1)D组试片标本形态较完整,柔韧性好,无结节样改变;其整体组织钙盐密度明显低于A组及B组,与C组接近.(2)D组管壁组织钙含量显著低于A组及B组(P<0.01),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瓣膜组织的钙含量显著低于B组(P<0.01),与A组及c组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去细胞结合光氧化技术与传统戊二醛及染料介导光氧化技术比较,能明显提高牛颈静脉体内抗钙化性能.
作者:李伟;吴忠仕;杨丽娟;刘哲亮;胡建国;刘文亮;胡野荣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原发性手汗症是一种无明显诱因引起的手部汗腺分泌亢进的病态.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约有0.12%的青少年患有重度手汗症[1].迄今为止,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切断术(ETS)是治疗手汗症唯一具有长期疗效的方法.我们通过生存质量(QOL)调查,评估ETS对手汗症病人生存质量的改善情况.
作者:李旭;涂远荣;林敏;赖繁彩;陈剑锋;代祖建 刊期: 2008年第01期
例1 男,25岁.反复发热2个月,胸痛1个月.查体:三尖瓣区可闻及3/Ⅵ级收缩期杂音.X线胸片及胸部CT扫描均显示肺部感染征象,伴有双侧肺组织梗塞.
作者:于洋;郦志军;王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创伤性室间隔缺损(TVSD)是一种罕见的心脏外伤后遗症,1989年1月至2006年10月,我们共收治创伤性室间隔缺损(室缺)病人7例,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李继勇;张健群;赵爽;陈宝田;王盛宇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生存质量(Quality of life,QOL),也可译为生活质量或生命质量.随着医学模式和疾病谱的转变,QOL研究逐渐成为国际性研究热点.传统的结局指标难以全面反映健康内涵,评价病人的疾病状态.
作者:任国琴;薛永生;苏纯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病人 男,51岁.口唇、甲床发绀,运动性心悸、气促.查体:胸骨左缘3~4肋间闻及收缩期3/Ⅵ级吹风样杂音,杵状指(趾).X线胸片示两肺血少,心影呈靴形,心尖圆钝上翘.心电图示电轴右偏,右心房肥大,ST-T改变.
作者:孙江泰;张仁福;金伟;张宝芬;陈阳;徐佳;孙秀梅;于铁娜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BAC)为肺腺癌的一种亚型,曾被认为是一种少见的、组织学发生不明的肺内恶性肿瘤.近年来,BAC的发病率有逐渐增高的趋势.2004年,WHO在肺部肿瘤病理分型中,将BAC分为黏液型、非黏液型和混合型,其中混合型包括混合型非黏液型与混合型黏液型.BAC的分型与临床预后关系尚存争议.现总结我院经术后病理证实的68例BAC病人情况,探讨BAC新分型与临床预后的关系.
作者:周晓;张容轩;杨浩贤;丁嘉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2002年4月至2006年4月,我们完成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PIE)12例.现总结报道如下.资料和方法 本组中男10例,女2例.年龄(36.8±17.3)岁;病程(32±26)个月.
作者:顾松;刘岩;苏丕雄;翟振国;杨媛华;王辰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RIFLE肾功能分级系统与住院死亡的相关关系,并探讨其对病人转归的预测意义.方法 收集2004年10月至2006年11月40例心脏手术后应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进行支持治疗的成年病人资料,包括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监护室停留时间及转归等.结果 ECMO辅助平均(56.8±44.1)h.32例成功脱离ECMO,脱机率为80%,22例生存出院,总病死率45%.RIFLE分级系统ROC曲线下面积为0.904(95%可信区间0.798~1.010,P<0.01)与病死率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结论 RIFLE分级系统能够可靠预测ECMO辅助治疗病人的预后及死亡,应用简便、快捷.
作者:闫晓蕾;侯晓彤;于洋;李菲;陈菲;陈英;李岩;万久贺;贾明;孟旭;贾士杰 刊期: 2008年第01期
1999年至2005年底我们收治了14例食管良性狭窄金属支架置人后出现食管再狭窄、严重反酸、胸骨后疼痛、食管穿孔、食管气管瘘等并发症,采取手术治疗,疗效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韦海涛;张双林;王利娜;李晓辉;王作培;车建波;梁冰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病人 男,54岁.右上肢乏力、麻木伴眩晕、耳鸣5年;阵发性心前区疼痛1年.查体:右上肢皮肤苍白、发凉,桡动脉搏动明显减弱;左上肢血压150/100 mm Hg(1 mm Hg=0.133 kPa),右上肢血压90/60 mm Hg.右锁骨上窝可闻及收缩期血管杂音.
作者:秦巍;王芝洁;白琳;郭金燕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重症肌无力(MG)胸腺切除的围术期处理经验,探讨预防术后肌无力危象和呼吸道并发症的有效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间手术治疗58例全身型重症肌无力病人的临床特点、围术期处理、术后并发症及近期疗效,观察以糖皮质激素和免疫球蛋白为主的围术期免疫,针对性缓解治疗预防MG胸腺切除术后肌无力危象和其他呼吸道并发症的临床效果.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手术后并发症3例(5.2%),无肌无力或胆碱能危象发生,无肺部感染、再次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病例.术后随访1个月至3年,完全缓解16例(27.6%),部分缓解37例(63.8%),无效5例(8.6%),总有效率91.4%.结论 围术期采用短程免疫针对性缓解治疗,规范手术操作,优化术中和术后早期处理,可以明显减少肌无力危象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杨立信;王志农;吴涛;赵铁军;徐志云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心脏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心脏病的有效手段,术后10年生存率近50%[1],但由于供体严重匮乏,仅有部分病人有机会接受移植.左心辅助装置(Left 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LVAD)可作为待移植者的过渡,降低心脏负荷和做功,延长等待时间.
作者:范晔;徐志飞;翁渝国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病人 女,43岁.发热、咳嗽、胸闷、气促1月余.查体:体温38.5℃,呼吸22次/min,血压125/80 mm Hg(1 mm Hg=0.133 kPa),双肺呼吸音清.心率90次/min,律齐,心尖部可闻及肿瘤扑落音.超声心动示左心房明显增大,其内可见一57 mm×33 mm大小中强回声团块(图1),占据左心房大部分空间,随心动周期摆动,舒张期突入二尖瓣口,收缩期退回左心房.二尖瓣、三尖瓣轻度反流.
作者:白传明;张彬;周岊梧;宋书田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回顾性分析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手术前N分期中的作用,并与CT的N分期进行比较,旨在探讨符合线路显像在判断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
作者:崔永;龚民;常栋;佟玉筠;王天佑 刊期: 2008年第01期
2004年2月至2006年11月,我们用自行研制的L形气管支架治疗肺切除术后支气管残端瘘、气管及支气管狭窄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资料和方法 本组6例中男5例,女1例;年龄64~77 岁.2例因肺癌行一侧肺切除术后出现支气管残端瘘,1例右主支气管癌伴狭窄,2例为气管下段癌伴狭窄,l例为后上纵隔神经纤维瘤占据右侧大部分胸腔并压迫气管及左、右主支气管(曾于1年前拟行神经纤维瘤切除术,开胸后不能切除,仅取活检).
作者:仇学明;王震;王昱;罗红来;黄杰;曾晓雨 刊期: 200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