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黄惠民;朱德明
病人女,46岁.胸闷、憋气、乏力伴发热4月余,体重明显下降.查体:二尖瓣面容,颈静脉怒张,二尖瓣区与三尖瓣区可闻及双期杂音,二尖瓣区杂音可随体位改变.X线胸片见双肺轻度淤血,左房轻度肿大.心电图示左、右心房增大.超声心动图示右房肿瘤约9cm× 8cm×6cm,左房肿瘤约8cm×7cm×5cm,活动尚好,舒张期突向心室腔内.诊断为双房粘液瘤.
作者:商乃集;李冬;张凯;殷国森 刊期: 1999年第05期
目的:总结1997年7月至1998年12月激光心肌打孔治疗50例冠心病病人的临床经验.资料和方法:50例病人平均年龄(64±8)岁,70岁以上15例.术前心绞痛(3.7±0.7)级,40%为不稳定心绞痛.有陈旧性心肌梗塞史者33例、高血压病33例、糖尿病19例.冠状动脉(冠脉)搭桥和经皮冠脉内成形术后各4例.超声心动图示左室射血分数平均为0.51±0.11.均经冠状动脉及左室造影、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201铊-SPECT)心肌活性测定、运动试验等多项检查,认为有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TMLR)指征.在全麻下经左胸前外侧第5肋间隙进胸,显露左心室壁.采用高功率二氧化碳激光打孔器(美国PLC公司),在食管超声监测下对左室壁缺血区域打孔(21±5)个.结果:术后早期死亡1例,余者均于术后13~25天出院.术后并发急性心梗、心功能不全各1例,一过性房颤、频发室性早搏各3例.术后3、6、12个月心绞痛分别改善为(2.1±0.3)级、(1.7±0.3)级和(1.7±0.3)级(P<0.05),SPECT示19例(70%)随访病人心肌灌注得到不同程度改善.结论:(1)单纯TMLR为不宜接受PTCA或CABG的冠心病病人提供了较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2)充分的术前准备、正确地判断打孔部位、良好的麻醉及严谨的围手术期处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屈正;张兆光;孙衍庆;叶建光;于建波;何梅仙 刊期: 1999年第05期
病人男,28岁.1998年9月钢缆断裂击中颈部致广泛皮下气肿伴呼吸困难,对症处理后皮下气肿很快吸收.但半月后再发呼吸困难,逐渐加重20天,急诊行第3、4气管软骨处气管切开,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发现第1环韧带处气管局限性狭窄,内径约0.3cm.后MIR检查提示颈部气管中下段完全闭锁,如图1,2.
作者:陈德铭;张国锋;徐忠能;周翔辉;王涛 刊期: 1999年第05期
病人男,38岁.心脏病史20余年,近5年反复心衰.查体:端坐呼吸,颈静脉怒张,下肢重度水肿.心音呈舒张期奔马律,频发房室性早搏.肝肋下3指.X线胸片示心脏呈普大型.心电图示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左室肥大.肺血管阻力(PVR)5.8Wood,左室舒张末径(LVEDD)189mm,射血分数(EF)0.1483,肝、肾功能损害.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b)阳性,心肌活检(EMB)符合终末期扩张型心肌病.供体为脑外伤后脑死亡者,HBsAg(+)、HBcAb(+)、HBeAb(+).
作者:严志焜;许林海;倪科伟;朱理;葛根贤;钱文伟 刊期: 1999年第05期
1991年至1996年,我们采用温血停搏液心肌保护方法行各种心脏瓣膜替换术176例,与同期采用传统冷晶体停搏液行瓣膜替换术的134例病人比较,疗效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范全心;邹承伟;郭兰敏;袁贵道;吴树明;马家驹 刊期: 1999年第05期
目的:寻求更好的心肌保护方法和准确评价心肌保护的手段.方法:选择16例重症风湿性心脏病手术病人,治疗组采用冷血高钾停跳液顺行灌注加冷晶体液连续逆行灌注的方法进行心肌保护,与19例做对照观察了酸性产物(AP)、收缩末期弹性模量(Ees)和心肌超微结构定量分析等指标.结果:治疗组AP减少(P<0.05);Ees恢复到术前的88.78%,高于对照组的81.78%;转流后线粒体比表面(δmit)和线粒体比膜面(δmmit)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治疗组采用的冷血高钾停跳液顺灌、冷晶体液连续逆灌的方法,经心肌超微结构定量分析、Ees和AP证实,心肌结构损害较轻,有利于术后心功能的恢复,是一种较好的心肌保护方法.
作者:柳克晔;陈英淳;尤斌;孔晴宇;苏丕雄;杜月河 刊期: 1999年第05期
1987年6月至1997年12月,我们共为510例病人施行了心脏人工瓣膜替换术.现就术前准备、手术方法以及术后处理等进行讨论如下.
作者:谷春久;阎德民;肖德绵;袁翼华;姜春力;赵赫男 刊期: 1999年第05期
我们从1997年7月至1998年10月将Carpentier环用于矫治Ebstein畸形,共治疗13例病人,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徐方杰;陈佩莉;瞿寿根;沈培明 刊期: 1999年第05期
我们自1970至1996年收治38例支气管类癌,现报告如下.
作者:田辉;王善政;孔明 刊期: 1999年第05期
目的:验证左房顶-房隔径路二尖瓣手术的安全性.方法:1993年10月至1997年12月,采用此径路行二尖瓣手术51例,其中二尖瓣替换术(MVR)18例,二尖瓣成形术(MVP)l例,二尖瓣及主动脉瓣替换术(DVR)32例.结果:早期死亡2例(3.9%),余49例随访2~48个月.术前为窦性心律者12例,术后早期2例发生房颤,4例窦性心动过缓,出院时均恢复正常窦性心律;术前为房颤心律者37例,随访中9例(23.4%)转为窦性心律并长期维持.所有术后窦性心律者,窦房结对运动反应正常.结论:本径路对各种二尖瓣手术显露优于既往所用传统径路.虽术期心律失常发生率稍高,但后期结果均良好.未发生与本径路有关的死亡和并发症.因此,是优良而安全的.
作者:马旺扣;刘志勇;陈凡;杨丹宁;吴熹;周玉篇 刊期: 1999年第05期
目的:总结连续115例小儿法乐四联症根治术无手术死亡经验.方法:115例法乐四联症病儿,9月龄~13岁,平均(4.6±2.7)岁,3岁以下55例,合并有肺总动脉或一侧肺动脉闭锁4例,肺动脉瓣缺如1例,合并房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11例.全部病儿均施行根治手术,用dacron补片修补室间隔缺损,用自体心包作右室流出道及肺动脉扩大,102例(89%)作了跨瓣环补片.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随访2~48个月,术后3个月1例死于心律紊乱,其余均恢复良好.结论:提高小儿法乐四联症根治术成功率的关键是:改进手术方法,彻底解除右室流出道及肺动脉远端梗阻,选用适当的转流技术和重视术后监测.
作者:刘锦纷;朱宏斌;朱德明;陈玲;苏肇伉;丁文祥 刊期: 1999年第05期
完全型大动脉转位(TGA)是一种常见的紫绀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占所有先天性心脏病的7%~8%[1].自1993年8月至1998年5月,我院共为11例TGA病儿实行改良Senning术,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吴清玉;楚军民;闫军;朱晓东 刊期: 1999年第05期
病人女,61岁.进行性吞咽困难半年.食管钡餐造影显示食管胸下段腔内巨大占位,局部食管管腔增粗.食管镜检查距门齿29cm食管腔内可见不规则肿物.咬检病理:粘膜慢性炎症.
作者:何明;白世祥;张明道;陈新 刊期: 1999年第05期
局部侵犯严重的肺癌行心包内全肺切除时,因同时切除部分受侵的心包,可造成心包较大的缺损.缺损在右侧时必须修补,以防心脏疝出造成腔静脉扭转导致心跳骤停[1].我们采用带蒂隔肌瓣修复心包缺损1例,获得成功.
作者:焦小龙;严保国;周勇;周叔恭 刊期: 1999年第05期
病人男,44岁.活动后心悸,气短21年.心电图示窦性心律,电轴右偏,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X线胸片左斜位发现心后缘弧形钙化影.临床诊断:缩窄性心包炎.
作者:徐军;于凤侠 刊期: 1999年第05期
目的:比较分析胸腔镜和开胸肺切除术病人的住院总费用和药费.方法:同一医院同期完成的胸腔镜和开胸肺切除手术病人,其中胸腔镜组17例,开胸组20例,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结果:胸腔镜肺切除术的住院总费用和药费的平均值均低于常规开胸组,但差异无显著性,其中药费[(7246.53±878.87)元对(14764.75±1301.84)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结论:胸腔镜肺切除手术和常规开胸术在住院总费用上没有显著差别.只要通过技术改进,降低手术费用,胸腔镜手术将会在我国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作者:王俊;陈鸿义;何斌;李剑锋;李曰民 刊期: 199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肺转移瘤外科治疗的指征、术前评价、手术方法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对106例肺转移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手术治疗的肺转移瘤106例,其中转移性癌86例,转移性肉瘤20例,二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19.8%和20%.以原发肿瘤乳腺癌、头颈部癌、泌尿系癌及骨肉瘤的肺转移预后较好,5年生存率分别为33.3%、27.3%、20%及33.3%.全组1年、3年、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83%、35.8%、9.8%和6.6%.术后行辅助放/化疗者的5年生存率为18.1%,未行者23.5%,二者问差异不显著.全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2%,无手术死亡.结论:对原发肿瘤已达根治,无他处转移及肺功能可承受手术者作为手术指征;手术途径以病侧后外切口为主;探查时应避免遗漏多发转移灶,遵循大限度切除肺转移瘤及保留正常肺组织的原则;重视前瞻性的术后辅助治疗,以期提高手术疗效.
作者:于振涛;张汝刚;张大为;汪良骏;张德超;杨林 刊期: 199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婴幼儿先天性复杂膈疝的诊断和治疗.方法:1991年至1997年,18例病儿通过动态吞钡透视确诊.采用纵切口横向单层缝合治疗食管狭窄,将膈肌切口折叠交叉缝合于食管前后,做成人工膈肌角,另采用Belsey方法行His角成形,防止术后食物反流.结果:该组无死亡病例,均痊愈出院.术后随访1~5年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动态下行钡餐透视,对诊断婴幼儿先天性复杂膈疝有决定性的帮助.手术是解决食管狭窄及膈疝引起呕吐的唯一方法.食管裂孔及His角的成形对防止术后远期食物反流有良好的作用.
作者:方刚;李晓东;郭德和 刊期: 1999年第05期
病人女,47岁.劳累性心悸、气促、胸闷2个多月.查体:心脏稍大,三尖瓣区闻及3/Ⅵ级收缩期杂音及2/VI级舒张期杂音.心电图示轻度电轴右偏,ST-T波改变.X线胸片示右心房室增大,心胸比率0.55.超声心动图示右房扩大,其内可见一范围约6.0cm×5.0cm稍偏高回声团块,形态不规则,舒张期经三尖瓣进入右室,收缩期返回右房,瘤蒂附着于右房游离壁.临床诊断:右房粘液瘤,心功能Ⅲ级.
作者:林江泉;吴健;高翔;黄春鑫 刊期: 1999年第05期
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中强烈的创伤刺激可引起严重的应激反应,此时机体主要通过激素的浓度变化来调节机体的代谢反应,而组织对胰岛素敏感程度的变化可能是激素和代谢调节之间的关键环节.
作者:黑飞龙;房秀生 刊期: 1999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