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斌;李晓明;刘雅彬;李文献;张勇
病人女,61岁.进行性吞咽困难半年.食管钡餐造影显示食管胸下段腔内巨大占位,局部食管管腔增粗.食管镜检查距门齿29cm食管腔内可见不规则肿物.咬检病理:粘膜慢性炎症.
作者:何明;白世祥;张明道;陈新 刊期: 1999年第05期
病人女,47岁.劳累性心悸、气促、胸闷2个多月.查体:心脏稍大,三尖瓣区闻及3/Ⅵ级收缩期杂音及2/VI级舒张期杂音.心电图示轻度电轴右偏,ST-T波改变.X线胸片示右心房室增大,心胸比率0.55.超声心动图示右房扩大,其内可见一范围约6.0cm×5.0cm稍偏高回声团块,形态不规则,舒张期经三尖瓣进入右室,收缩期返回右房,瘤蒂附着于右房游离壁.临床诊断:右房粘液瘤,心功能Ⅲ级.
作者:林江泉;吴健;高翔;黄春鑫 刊期: 1999年第05期
1994年5月至1997年8月,我们选用多孔有机玻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 ethyl methaerlate)自制成人工胸骨修补胸骨缺损5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新举;梁景仁;秦志端;贺定超 刊期: 199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婴幼儿先天性复杂膈疝的诊断和治疗.方法:1991年至1997年,18例病儿通过动态吞钡透视确诊.采用纵切口横向单层缝合治疗食管狭窄,将膈肌切口折叠交叉缝合于食管前后,做成人工膈肌角,另采用Belsey方法行His角成形,防止术后食物反流.结果:该组无死亡病例,均痊愈出院.术后随访1~5年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动态下行钡餐透视,对诊断婴幼儿先天性复杂膈疝有决定性的帮助.手术是解决食管狭窄及膈疝引起呕吐的唯一方法.食管裂孔及His角的成形对防止术后远期食物反流有良好的作用.
作者:方刚;李晓东;郭德和 刊期: 1999年第05期
例1女,55岁.20年来反复发生肺部感染,咳脓痰伴发热,近14年来出现饮水呛咳.食管造影见食管下段憩室与左肺下叶支气管沟通,肺部有一小脓腔及柱状支气管扩张.纤维食管镜检查见距门齿34cm食管左后壁有直径1cm向外突出憩室,有白色分泌物及气泡自憩室底部瘘孔中溢出.
作者:平育敏;白世祥;孟宪利;张合林;严嘉顺 刊期: 1999年第05期
病人男,44岁.活动后心悸,气短21年.心电图示窦性心律,电轴右偏,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X线胸片左斜位发现心后缘弧形钙化影.临床诊断:缩窄性心包炎.
作者:徐军;于凤侠 刊期: 1999年第05期
传统的死亡概念是心脏和肺丧失功能,由于心肺功能的停止是容易观察到的,所以判定是否死亡比较容易取得一致.不过,近30年来,传统的死亡观念遇到了挑战,一方面是由于复苏抢救设备的出现,使人工维持心肺功能成为可能,心跳、呼吸停止才算是死亡的观念受到质疑;另一方面,大量的资料表明,当脑干受到广泛而不可恢复的损伤时,即使人工维持的心肺功能非常好,也不能真正挽救生命,而只是在延迟心肺的死亡过程.
作者:张志泰;陈玉平 刊期: 1999年第05期
病人男,38岁.心脏病史20余年,近5年反复心衰.查体:端坐呼吸,颈静脉怒张,下肢重度水肿.心音呈舒张期奔马律,频发房室性早搏.肝肋下3指.X线胸片示心脏呈普大型.心电图示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左室肥大.肺血管阻力(PVR)5.8Wood,左室舒张末径(LVEDD)189mm,射血分数(EF)0.1483,肝、肾功能损害.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b)阳性,心肌活检(EMB)符合终末期扩张型心肌病.供体为脑外伤后脑死亡者,HBsAg(+)、HBcAb(+)、HBeAb(+).
作者:严志焜;许林海;倪科伟;朱理;葛根贤;钱文伟 刊期: 1999年第05期
病人女,46岁.胸闷、憋气、乏力伴发热4月余,体重明显下降.查体:二尖瓣面容,颈静脉怒张,二尖瓣区与三尖瓣区可闻及双期杂音,二尖瓣区杂音可随体位改变.X线胸片见双肺轻度淤血,左房轻度肿大.心电图示左、右心房增大.超声心动图示右房肿瘤约9cm× 8cm×6cm,左房肿瘤约8cm×7cm×5cm,活动尚好,舒张期突向心室腔内.诊断为双房粘液瘤.
作者:商乃集;李冬;张凯;殷国森 刊期: 1999年第05期
目的:评价冷血心肌麻痹液(CBC)心肌保护的温度效应关系.方法:离体工作鼠心模型,观察CBC 4℃、8℃、12℃、16℃和20℃停搏120分钟再灌注45分钟对心功能、超微结构、心肌肌浆网(SR)Ca2+-ATPase活性和Ca2+摄取恢复的改变.结果:4℃~12℃组心功能、超微结构及SR Ca2+-ATPase活性和Ca2+摄取恢复均优于16℃和20℃组.结论:温度为影响CBC心肌保护效果的重要因素,CBC心肌保护的有效性与释氧及降低代谢的双重作用有关,心肌温度维持在4℃~12℃对提高CBC心肌保护效果有重要作用.
作者:李德闽;汪曾炜;易定华 刊期: 199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与颈总动脉端侧吻合的椎动脉(VA)重建术的近、远期疗效.方法:杂种犬19只,经颈阻断双侧VA第1段(V1)和一侧颈总动脉(CA),制成V1-VA闭塞模型,随即行VA-CA端侧吻合术.分别以氢清除法测定局部小脑组织血流量(RTBFOC);多普勒超声测定VA远端血流速度;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及核磁共振(MR)观察血流通畅性及脑组织结构.结果:重建术后即刻RTBFOC较VA阻断后显著增加(P<0.05);VA血流低流速由术前(1.91±0.45)cm/s提高到(3.39±0.69)cm/s,差异显著;重建VA通畅.3个月后RTBFOC进一步提高,吻合口保持通畅,脑组织结构正常,未见梗塞病变.结论:与颈总动脉端侧吻合的VA重建术能在术后近、远期(3个月)有效恢复VA供血,改善后脑供血.
作者:郑祖根;孙永明;沈忆新;赵合庆;董启榕;成茂华 刊期: 1999年第05期
采用国际抗癌联盟(UICC)的P-TNM分期法(1986年)分析非小细胞肺癌肺切除手术疗效,至今已10余年,1997年,Mountain[1]提出了修改意见.我们通过分析1056例非小细肺癌肺切除术后5年以上随访结果,对分期法修改前后疗效进行了对比.
作者:沈德义;裴广廷 刊期: 199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主动脉弓缩窄合并心内畸形病人的一期手术矫治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自1989年12月至1998年2月,运用一期手术方法为10例主动脉弓缩窄合并心内畸形病人进行外科矫治.合并的心内畸形有室间隔缺损7例,二尖瓣关闭不全2例,主动脉瓣狭窄1例;6例同时合并动脉导管未闭.采用左后外侧切口矫治主动脉弓缩窄,正中切口行心内畸形矫治6例,正中切口采用主肺动脉内隧道同时矫治主动脉弓缩窄及合并心内畸形3例,胸腹联合切口行升主动脉到降主动脉人工血管转流1例.结果:无围术期死亡,随访效果满意.结论:一期手术矫治主动脉弓缩窄合并心内畸形具有极高的临床使用价值,根据不同的病理类型应选用不同的手术方式.
作者:来永强;谭群;韦华;周其文;闫跃中;吴强 刊期: 1999年第05期
1985年2月至1996年5月,我们共为食管良、恶性疾病病人施行结肠代食管术206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何茂远;郭洪山;刘海涛;黄奔;孙昌军;徐教瑜 刊期: 1999年第05期
病人男,52岁.自幼发现动脉导管未闭(PDA),未治疗.10年前出现频发肺部感染、心悸、气促等症状,长期强心、利尿治疗.查体:无发绀和杵状指(趾).上肢血压155/75mm Hg(1mm Hg=0.133kPa),脉压差达80mm Hg,心脏扩大,心胸比率0.71,胸骨左缘2、3肋间可闻连续性杂音.心脏超声检查示左室肥厚扩大,主动脉增宽,PDA直径1.4cm,左向右分流明显.心导管检查示肺动脉压34/22(28)mm Hg,全肺阻力1.7Wood单位.
作者:刘传绶;陈生龙;张坚 刊期: 1999年第05期
目的:总结1997年7月至1998年12月激光心肌打孔治疗50例冠心病病人的临床经验.资料和方法:50例病人平均年龄(64±8)岁,70岁以上15例.术前心绞痛(3.7±0.7)级,40%为不稳定心绞痛.有陈旧性心肌梗塞史者33例、高血压病33例、糖尿病19例.冠状动脉(冠脉)搭桥和经皮冠脉内成形术后各4例.超声心动图示左室射血分数平均为0.51±0.11.均经冠状动脉及左室造影、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201铊-SPECT)心肌活性测定、运动试验等多项检查,认为有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TMLR)指征.在全麻下经左胸前外侧第5肋间隙进胸,显露左心室壁.采用高功率二氧化碳激光打孔器(美国PLC公司),在食管超声监测下对左室壁缺血区域打孔(21±5)个.结果:术后早期死亡1例,余者均于术后13~25天出院.术后并发急性心梗、心功能不全各1例,一过性房颤、频发室性早搏各3例.术后3、6、12个月心绞痛分别改善为(2.1±0.3)级、(1.7±0.3)级和(1.7±0.3)级(P<0.05),SPECT示19例(70%)随访病人心肌灌注得到不同程度改善.结论:(1)单纯TMLR为不宜接受PTCA或CABG的冠心病病人提供了较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2)充分的术前准备、正确地判断打孔部位、良好的麻醉及严谨的围手术期处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屈正;张兆光;孙衍庆;叶建光;于建波;何梅仙 刊期: 1999年第05期
目前:探讨自制带阀门血管内支架堵闭装置在巨大动脉导管未闭(PDA)动物模型及临床病例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0只巨大PDA实验模型动物,经股动脉插入血管内支架堵闭装置,完成堵闭PDA.6例PDA病人,经8~14F血管鞘通过股动脉或股静脉,顺利送入堵闭装置,操作一次成功.结果:所有的实验动物堵闭均一次成功,于术后1~180天解剖动物,行病理检查见PDA堵闭完全,达到永久性闭合.临床病例术毕即刻动脉造影,未见残余分流;随访15~36个月,恢复良好.结论:本组动物实验及临床的成功应用提示,该装置对巨大PDA及6岁以下的婴幼儿PDA的堵闭效果肯定,并可望堵闭内径在12~20mm的巨大PDA.
作者:王永武;沈建秀;曹克坚;李钦传;黄国长;Fournial G 刊期: 1999年第05期
1987年6月至1997年12月,我们共为510例病人施行了心脏人工瓣膜替换术.现就术前准备、手术方法以及术后处理等进行讨论如下.
作者:谷春久;阎德民;肖德绵;袁翼华;姜春力;赵赫男 刊期: 1999年第05期
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中强烈的创伤刺激可引起严重的应激反应,此时机体主要通过激素的浓度变化来调节机体的代谢反应,而组织对胰岛素敏感程度的变化可能是激素和代谢调节之间的关键环节.
作者:黑飞龙;房秀生 刊期: 1999年第05期
1990年4月至1996年7月我们对18例肺癌侵犯血管的病人做肺叶切除、袖状肺叶切除的同时对被侵血管施行了切除成形术或同种血管间位移植术,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乐胜;王吉秋;沈毅;牟永善;罗宜人;徐林浩 刊期: 1999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