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应用负载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人脱细胞羊膜构建人工活性真皮

唐庆;武日东;唐诗;林珣珣;苏爱云

关键词:组织工程, 支架, 药物控释系统
摘要:目的 探讨构建一种新型人工活性真皮的可行性.方法 组织块法培养幼儿包皮成纤维细胞;采用酶-去垢剂法制备人脱细胞羊膜(HAAM);双相法制备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明胶-壳聚糖缓释微球;缓释微球黏附于HAAM;bFGF基体式负载于HAAM,绘制药物缓释曲线;将第3~4代成纤维细胞培养于负载缓释微球的HAAM;扫描电镜观察HAAM、缓释微球的表面特征及缓释微球与HAAM的粘附情况;Western印迹法检测成纤维细胞中层粘连蛋白的表达.结果 制备的HAAM为白色半透明状薄膜,有较高的孔隙率,空隙不规则,孔径大小为10~100 nm,无细胞毒性;bFGF-明胶壳聚糖缓释微球分散较均匀,呈球形,粒径均匀,球体表面比较光滑,载药率为20 ng/g,包封率为80.5%,体外药物缓释曲线显示药物控释效果良好;成纤维细胞在支架表面爬行生长良好,层粘连蛋白表达较对照组高.结论 通过将成纤维细胞种植于负载bFGF-明胶-壳聚糖缓释微球的HAAM,有望制备出一种新型的人工活性真皮.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相关文献
  • 椭圆形注射器及新型针脂肪抽吸装置的设计与应用

    传统注射器脂肪抽吸装置由普通圆形注射器和普通脂肪抽吸针共同组成,其中注射器存在负压不能自锁,脂肪抽吸针若为钝头针运行阻力大,锐头针易损伤组织等不足[1].为探索一种安全、高效、使用方便的注射器脂肪抽吸装置,自2008年我们研制出由椭圆形负压自锁注射器和新型脂肪抽吸针共同组成的新设备(图1),经临床验证效果良好.一、设计原理与实物1.椭圆形负压自锁注射器:由椭圆形外套管,带大小翼注射杆和椭圆形活塞组成(图2).注射杆大翼部开有卡钩且卡钩处开有防滑孔,外套管尾翼部开有沟槽且沟槽内设有防滑杆.负压形成的原理:抽注射杆将卡钩顺或逆时针旋转90°卡入外套管的沟槽中,即可完成负压锁定,再将卡钩处的防滑孔套入防滑杆即可完成防滑脱锁定.相反动作即可解锁.

    作者:曹士华;孙少宣;张金亮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衰老所致泪槽和睑颊沟出现的断层解剖学研究

    目的 研究老年泪槽及睑颊沟形成出现的机制.方法 采用4具60岁以上泪槽及睑颊沟明显显现的尸体标本(男2具,女2具,平均年龄67.2岁),及4具30岁以下无明显泪槽及睑颊沟出现的尸体标本(男2具,女2具,平均年龄23.5岁).对他(她)们的下睑及眶周区域做逐层解剖及断层解剖学检查,通过大体标本及组织切片观察结果,比较两组间差异.结果 老年标本的皮肤、眼轮匝肌均较年轻标本萎缩、松弛,在眼睑较薄皮肤与颧颊部较厚皮肤的交界部位形成泪槽与睑颊沟畸形;年轻人颧部脂肪上缘高于眼轮匝肌睑部与眶部的结合部,老年人颧部脂肪上缘处于眼轮匝肌睑部与眶部的结合部,与泪槽及睑颊沟出现的位置相对应;眼轮匝肌限制韧带起于眶下缘并止于眼轮匝肌睑部与眶部的结合部及眶部眼轮匝肌,老年人较年轻人松弛.结论 泪槽和睑颊沟的形成是衰老的进程所致各层组织松弛、萎缩和下移等综合因素共同作用的自然生理变化的结果,尤其是颧部脂肪上部的萎缩与下移;眶隔及眼轮匝肌限制韧带限制组织下移的作用可能是眶下缘凹陷更加凸显的原因.

    作者:杨超;张培培;邢新;李军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自体软骨移植在鼻成形术中用为支撑组织的进展

    鼻畸形可由外伤性、感染性、先天性、医源性等原因所引起,因病因各异,导致的鼻畸形的类型也不尽相同.鼻畸形不仅是骨骼的畸形,而且也有软组织的瘢痕形成等.因此,鼻畸形的修复常常需植入坚强的移植材料,恢复鼻的支架并抵抗瘢痕引起的收缩力,以获得稳定的修复后形状.自16世纪以来,一些种类的材料被用于鼻成形术,例如,羟基磷灰石虽然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但作为一种陶瓷,易碎,是其缺点;金属如钛和钴、铬、钼合金虽被应用,但因其过于坚硬而不适合鼻软组织的修复,而更适合于代替骨骼的支撑.

    作者:赵雪莲;张英怀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远见卓识同心同德:记美学家郭因共建医学美学学科二三事

    1988年冬,安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孙少宣老师函告我:著名美学家、安徽省艺术研究所时任所长郭因教授等美学界人士十分热心支持和配合安徽省医学界组建“医学美学研究会”,并约我将我和邱琳枝主编的《医学美学》一书赠送给他.不久,这位从未见过面的郭因教授收到了拙著,于1989年2月26日给我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你们编写出了我国第一部《医学美学》专著,这在中国医学史和中国美学史上都是值得大书一笔的大事,谨向你们致以由衷的敬意.”冬去春来.1989年4月16日,我国首个省级医学美学学术组织——“安徽省医学美学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会议在合肥市召开.会议主席台上一副对联令我感动:“及时好雨润万物,送暖春风乐千家”.在这万物润、千家乐的和谐气氛中,我和来自安徽省内外的医学界人士认识了郭因教授(图1),同时还有庄志民、黄匡宪等美学界专家.这是我国医学界人士与美学界人士同堂共议医学美学学科新课题的良好开端.

    作者:彭庆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应用负载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人脱细胞羊膜构建人工活性真皮

    目的 探讨构建一种新型人工活性真皮的可行性.方法 组织块法培养幼儿包皮成纤维细胞;采用酶-去垢剂法制备人脱细胞羊膜(HAAM);双相法制备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明胶-壳聚糖缓释微球;缓释微球黏附于HAAM;bFGF基体式负载于HAAM,绘制药物缓释曲线;将第3~4代成纤维细胞培养于负载缓释微球的HAAM;扫描电镜观察HAAM、缓释微球的表面特征及缓释微球与HAAM的粘附情况;Western印迹法检测成纤维细胞中层粘连蛋白的表达.结果 制备的HAAM为白色半透明状薄膜,有较高的孔隙率,空隙不规则,孔径大小为10~100 nm,无细胞毒性;bFGF-明胶壳聚糖缓释微球分散较均匀,呈球形,粒径均匀,球体表面比较光滑,载药率为20 ng/g,包封率为80.5%,体外药物缓释曲线显示药物控释效果良好;成纤维细胞在支架表面爬行生长良好,层粘连蛋白表达较对照组高.结论 通过将成纤维细胞种植于负载bFGF-明胶-壳聚糖缓释微球的HAAM,有望制备出一种新型的人工活性真皮.

    作者:唐庆;武日东;唐诗;林珣珣;苏爱云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痤疮丙酸杆菌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痤疮是好发于青春期的一种慢性毛囊皮脂腺炎症性皮肤病,临床表现为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及瘢痕.其发病主要与性激素水平、皮脂大量分泌、痤疮丙酸杆菌增殖、毛囊皮脂腺导管的角化异常及炎症等因素有关.研究证实,痤疮丙酸杆菌(propionibacterium acnes,简称P acnes)在痤疮的多个致病环节中起核心作用.本文就P acnes在痤疮发病中引起局部炎性反应、参与免疫应答及毛囊导管上皮角化过度等三方面进行综述.一、P acnes的炎性致病机制P acnes在痤疮发病中参与炎症反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释放脂酶,使机体产生大量的游离脂肪酸,游离脂肪酸刺激毛囊及毛囊周围发生非特异性炎症反应.

    作者:廖恒利;林新瑜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老年性上睑下垂修复术

    老年人由于上睑组织老化,随之出现皮肤松弛下垂和睑裂变小,严重者上睑组织极度松弛下垂,可遮挡视线和发生倒睫,有碍日常生活[1].既往多采用切开去皮重睑成形术,由于手术创伤大、去除局部组织多、皮肤切口下唇与上睑提肌上腱膜缝合固定后水肿明显,影响外观的自然形态.我们自2005年以来,对老年性上睑下垂单独采用上睑下垂去皮修复术,现总结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36例,女26例,男10例,年龄61~82岁,平均68.5岁.其中29例因倒睫、溢泪,另7例因视线受阻而就诊.检查见全部均有外眦下垂,睑裂呈三角形,故俗称“三角眼”.因单纯皮肤松弛下垂、睑缘内翻而影响视野者21例,同时伴有腱膜性上睑下垂使睑裂变小者15例.下垂量2~4 mm,上睑提肌肌力>12 mm,均排除重症肌无力疾患,下垂已持续2~10年,视线受阻限于上方和颞侧.

    作者:何成君;崔子伟;王卫东;杨颖;李红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腋臭对患者社交心理的影响

    腋臭俗称“狐臭”,是由腋窝大汗腺分泌物在细菌的分解作用下产生不饱和脂肪酸而发生的特异性臭味[2].腋臭虽然一般不影响人的健康,但是臭味常使自己和周围的人产生不悦之感,影响正常社交、甚至青年人的婚恋而感到苦恼,出现自卑感及心理上的压抑.我们对116例腋臭患者进行了社会交往倾向及苦恼感受的评估,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腋臭组共116例,男55例,女61例,年龄15~45岁,平均21.7岁,其中15~20岁的青春期患者59例.

    作者:陈学军;李迎斋;刘华杰;聂士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高密度多孔聚乙烯结合自体颅骨外板在眶颧骨折继发畸形修复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高密度多孔聚乙烯材料(Medpor)结合自体颅骨外板在眶颧骨折继发畸形修复重建术中的应用.方法 将骨折错位愈合的眶颧骨截骨复位进行可靠的内固定后,采用Medpor填充缩孔扩大的眶腔容积,治疗复视,利用自体颅骨外板修复眶壁及眶周的骨质缺损区,恢复眶区外形.结果 自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共收治眶颧骨折13例.扩大的眶容积得到缩小,眶下缘抬高至对侧水平,眼球内陷明显改善,复视消失或减轻,面部畸形明显好转,自体颅骨外板及Medpor应用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在复杂眶颧骨折中联合应用Medpor及自体颅骨外板可修复大部分眶颧骨折后继发畸形,尤其是合并骨质缺损患者,可有效解决眶内容物移位、复视,减少自体组织再损伤及排异反应.

    作者:刘柳;杨磊;曹莫;张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环形圆钻切除植皮术治疗面部色素痣的临床观察

    临床对面部小圆形(直径16mm以下)病变多采用梭形切除或局部转移皮瓣来处理.国外曾有资料提及采用环形圆钻(打孔器)切除病变和切取全厚皮片移植.通过文献查阅,国内未见面部圆微型植皮术的公开报道,也未见环形圆钻应用于植皮术的论述.为此,我们将临床应用50例的经验,予以报道,以供同道参考.一、临床资料我们于2006年6月至2011年10月间共施行先天性小痣33例、痤疮留下瘢痕14例、增生性瘢痕3例,共50例.其中男5例,女45例,年龄15~30岁,平均24岁.二、方法1.器械:环形圆钻(打孔器)直径分别为16、11、9、3 mm4种型号(图1),以适应不同大小病变的需要.2.手术指征:对面部小圆形病变,主要为先天性小痣或瘢痕,周围皮肤正常,且身体健康者作为受术对象.为了摸索经验和防止失败,筛选患者的病损面直径都控制在1.5cm以内.

    作者:李德新;查元坤;蔡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不同浓度聚桂醇注射后对血管及血栓形成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聚桂醇静脉注射对血管及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选择2.5~3.0 kg成年家兔作为研究对象.取其耳缘静脉30条,随机分成6组:1.0%聚桂醇组、0.9%聚桂醇组、0.8%聚桂醇组、0.7%聚桂醇组、0.6%聚桂醇组以及生理盐水组,每组均为5条血管.分别于注药后1、3、5、7d取不同浓度聚桂醇注射的静脉及其周围组织进行常规HE染色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结果 肉眼观察和HE染色显示,注射后1.0%聚桂醇组、0.9%聚桂醇组、0.8%聚桂醇组、0.7%聚桂醇组血管内均有血栓形成,0.6%聚桂醇组和生理盐水组注射后血管内无血栓形成;VEGF评分显示,各时间段1.0%聚桂醇组、0.9%聚桂醇组、0.8%聚桂醇组、0.7%聚桂醇组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各时段各组与0.6%聚桂醇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物实验显示,聚桂醇在稀释至0.7%浓度以上时,依然能达到损伤血管,形成血栓,终导致注射段血管消失的效果.

    作者:陈科;陈石海;于海生;齐贺斌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应用扩张皮瓣法同期修复鼻及上唇缺损

    目的 探讨额、面颊及前臂部的扩张皮瓣同期修复鼻及上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 分别采用额、面颊、前臂部扩张皮瓣同期完成鼻及上唇缺损的再造与修复术.手术治疗全程共分3个阶段:扩张器置入,一般额和前臂部分别置入170、200 ml圆柱形扩张器,面颊为140 ml圆形扩张器;扩张皮瓣带蒂转移,须确保皮瓣包括主要血管和分支血管在内;皮瓣断蒂修整,好于4~5周后断蒂效果佳.结果 7例患者均用此方法修复再造鼻、上唇缺损.术后外形良好、对称,所有皮瓣全部成活,男患者额部皮瓣远端带有部分头皮,可再造上唇及胡须,外形及功能更加逼真,患者满意,经0.5~5.0年随访,功能、形态均良好.结论 额、面颊及前臂部扩张皮瓣是鼻、上唇组织缺损同期再造与修复的较为理想方法.

    作者:卢丙仑;郭树忠;马显杰;杨力;杨阳;岳波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美容就医者躯体变形障碍的诊断和治疗

    躯体变形障碍(body dysmorphic disorder,BDD)的特征是,过分关注自己想象的或轻微的外貌缺陷而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在临床工作中,有相当一部分BDD患者或具有BDD倾向者并不去寻求心理或精神上的治疗,而是到美容外科要求纠正其想象的容貌缺陷,继而带来了许多复杂的临床问题.一位资深的美容整形医师曾感慨道:我已从事30年整形外科的临床工作,从未遇到医患之间的麻烦,但仅只3年的美容外科经历,却出人意料地遇到了许多烦恼,而且医师知名度越高,遇到各种心理障碍的美容就医者就越多[1].因此,BDD在美容外科领域的研究有待深入.一、BDD患者的定义BDD是一种慢性的、独立的精神疾患,患者有一种想象外表缺陷的先占观念.何伦[2]将BDD定义为客观身体外表并不存在或仅存在轻微的缺陷,而个体想象出自己的缺陷,或将轻微的缺陷夸大,并由此产生心理痛苦的病症.

    作者:王燕华;王少华;徐广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沈阳地区89例湿疹皮炎斑贴试验临床分析

    目的 了解沈阳地区湿疹皮炎患者接触性变应原的分布及其特点.方法 收集2008年3~11月诊断为湿疹皮炎患者,应用斑贴试验分析患者接触性变应原.结果 89例检测患者中,25例斑贴试验呈现阳性反应,阳性率为28.09%.对1种变应原致敏阳性者21例(占23.60%),对2种变应原致敏阳性者3例(占3.37%),对3种变应原阳性者0例(占0.00%),对4种及4种以上变应原阳性者1例(占1.12%),阴性者30例(占33.71%).列前4位的常见变应原致敏依次为:硫酸镍、对苯二胺、硫柳汞、芳香混合物.男女斑贴试验阳性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患者中阳性率居前3位的变应原是硫酸镍、硫柳汞、甲醛.女性患者中列前3位分别为对苯二胺、硫酸镍、芳香混合物(后2者并列第2).男性患者中硫酸镍、硫柳汞的阳性检出率比女性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青年组与中老年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斑贴试验有助于明确湿疹皮炎患者的接触性变应原,为疾病的预防及治疗有一定的提示及参考意义.

    作者:孙艳;高兴华;张丽;刘正;吴严;肖碧环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荷包缝合法脐成形术

    脐部的病损切除后,往往影响脐的形状.随着人们对自身美的追求越来越高,在女性露脐服装已成时尚,脐整形及再造成为腹部整形美容的重要组成部分.2009年至今,我们治疗21例脐部病损,并成功修复脐的形态.一、临床资料21例中,男13例,女8例,年龄19~59岁,平均年龄35岁.病因:5例反复脐部感染,形成脐部广泛肉芽增生;4例皮肤乳头状瘤,6例脂溢性角化,4例脐部先天性色素痣.病损范围较大,占脐部的3/4以上,深达脐的基底部;另有2例因脐孔较深,反复发生脐炎,要求将脐切除,无再造意愿.

    作者:赵作钧;王秀燕;徐欣;王新同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鼻中隔尾段前徙术在鼻尖成形中的应用

    目的 通过鼻中隔尾段前徙术,建立稳定的鼻尖支撑结构,以获得持久的鼻尖形态.方法 应用鼻中隔尾段前徙术重构鼻中隔,使鼻中隔前角及尾侧缘达到鼻尖预计的高度和长度;再将下外侧软骨穹窿、鼻翼内侧脚与鼻中隔尾侧缝合,从而形成稳定的鼻尖支撑结构.结果 26例受术者随访3~16个月,其中2例出现鼻背骨与软骨衔接处阶梯状改变,但鼻尖形态良好;3例原有鼻尖鼻小柱偏斜的患者,在3个月后出现再次偏斜,但较原先有一定改善;其余21例均鼻尖形态良好.结论 利用鼻中隔尾段前徙术可形成稳定的鼻尖形态,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作者:徐航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额部注射透明质酸美容除皱致眼动脉阻塞一例

    透明质酸,又名玻尿酸,皮下注射具有除皱美容效果,通常相当安全,但不免有一些并发症,如局部红肿、疼痛,局部血肿甚至发生感染等,为严重的并发症如眼动脉栓塞甚为少见.我院近期收治1例额部注射透明质酸导致眼动脉阻塞患者,现报告如下.病例 患者女,32岁,因美容除皱在右额部皮下注射透明质酸后右眼失明1h来我院眼科就诊,以“右眼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入院.患者为消除额部皮肤皱纹,于2010年11月在某私营医院美容科行额部皮下注射透明质酸,每侧1.5 ml.据医师口诉在右侧额部注药后,拔针时见针眼部位出血,遂用棉签按压止血,约3 min出现右眼视力丧失.患者自诉自幼身体健康,视力好.查体:双侧眉弓中外1/3交界部位上方约4 cm额部可见注射针孔,其中右额部针孔周围约3 cm×2 cm范围内皮下淤血(图1).视力:右眼无光感,左眼1.0.

    作者:聂爱芹;席兴华;李劲;蒋莉;王虹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剖宫产术后行横行腹直肌肌皮瓣乳房再造的应用策略

    目的 探讨剖宫产后瘢痕者行横行腹直肌(transverse rectus abdominis myocutaneous,TRAM)肌皮瓣乳房再造的可行性和手术策略.方法 对12例有剖宫产史的乳腺癌患者实施TRAM肌皮瓣乳房再造术.所有患者的TRAM肌皮瓣应用危险因素评分均为0.5分,Ⅱ类.采用腹部倒梯形手术切口,切口上缘下距脐2~3 cm,对1例腹部纵切口瘢痕较长者采用腹直肌双蒂,其余均为患乳对侧腹直肌单蒂,并携带同侧腹直肌前鞘,对腹直肌和前鞘缺损以聚丙烯网片修补.结果 全部12例皮瓣成活,无腹部并发症发生,随访3~52个月,满意率达100%.结论 带剖宫产瘢痕者行TRAM肌皮瓣乳房再造需严格选择病例,并要求制定相应的手术策略.

    作者:龚益平;熊治国;赵德绵;程洪涛;查莉;许娟;吴新红;邵军;黄建国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NS398对长波紫外线诱导的HaCaT细胞白介素-10及γ干扰素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环氧化酶2选择性抑制剂(NS398)对长波紫外线(UVA)辐射人类角质形成细胞(HaCaT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传代培养的HaCaT细胞分为单纯照光组、NS398干预组和对照组共3组.单纯照光组用UVA照射,NS398干预组预先用不同浓度NS398( 20、40、80 μmol/L)处理后接受UVA照射,对照组为常规条件下培养做避光处理.用RT-PCR法分别检测细胞中白介素(IL)-10及γ干扰素(IFN-γ)mRNA的表达水平变化.结果 单纯照光组细胞IL-10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而IFN-γ mRNA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低;NS398干预组细胞IL-10mRNA表达量明显低于单纯照光组,IFN-γ mRNA的表达高于单纯照光组,并呈NS398浓度依赖性.结论 NS398能够抑制UVA照射下HaCaT细胞IL-10 mRNA的表达,并上调IFN-γ mRNA表达水平,从而可能具有延缓人类皮肤光损伤的效应.

    作者:王珊珊;梁虹;戴杏;刘小明;宋应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自体鼻中隔软骨游离移植亚洲人鼻延长术

    目的 探讨自体中隔软骨移植,改变鼻短小鼻尖圆钝的外形、延长鼻长度、改善鼻尖外形及鼻唇角.方法 松解与塑造鼻翼软骨形后,切取自体鼻中隔软骨行L状移植及帽状移植,并辅以埋线塑形等手段.结果 共完成此类手术345例,经6个月至4年术后随访,均获得满意效果.结论 采用在鼻中隔下端与鼻翼软骨穹窿部行鼻中隔软骨移植的方法加长鼻长度,疗效可靠,且自体鼻中隔软骨取材方便、损伤小、不易发生感染及排异等并发症,值得推广.

    作者:曾高;薛志强;高占巍;马海欢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主管:中华医学美容杂志;中国医学美容杂志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