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浩;尹国文;白向君;陈骏;陈世曦
目的 研究老年肺部感染致呼吸衰竭患者在有创机械通气期间,行便携式纤支镜肺泡灌洗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医院接诊的老年肺部感染致呼吸衰竭患者70例,入院后均实施有创机械通气,给予常规治疗,其中吸痰管负压吸痰35例作为对照组,便携式纤支镜肺泡灌洗35例作为试验组,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液指标变化,比较治疗恢复时间和吸痰灌洗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计数(WBC)、动脉血氧分压(PaO2)对比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PCT、hs-CRP、WBC明显降低、PaO2明显提高,试验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呼吸衰竭纠正用时(12.46 ± 3.15)h,有创通气(7.62 ± 1.38)d,住院时间为(10.23 ± 2.74)d,均短于对照组(14.18 ± 2.73)h、(8.65 ± 2.06)d、(12.08 ± 3.6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吸痰灌洗期间的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老年肺部感染致呼吸衰竭患者在有创机械通气期间,给予便携式纤支镜肺泡灌洗能够降低PCT、hs-CRP水平,安全高效值得推广.
作者:蒋龙翔;金晨慈;蒋欢欢;金细众;郁雪群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了解医院早产儿血培养的菌株分布及耐药性,为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对2010年1月-2015年12月225例早产儿血培养结果采用W HONET5.6进行菌株和药物敏感性分析,数据用Excel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共采集标本225份,检出病原菌225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08株占48.0%,革兰阳性菌99株占44.0%,真菌18株占8.0%;药敏结果显示革兰阴性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均敏感;革兰阳性菌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属对青霉素、氨苄西林耐药率为97.5%,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耐药率为100.0%,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敏感率为100.0%.结论 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可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提高治愈率并控制交叉感染.
作者:王施施;李方去;杨海蔚;杨锦红;刘彩霞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和分析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相关因素及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情况.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医院所收治的696例重型颅脑外伤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别对重型颅脑外伤手术患者的性别、年龄、GCS评分、基础疾病、创伤性操作、预防应用抗菌药物、营养供给、住院时间等相关因素以及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696例重型颅脑外伤手术患者中发生下呼吸道感染75例,感染率为10.78%;年龄>60岁,GCS评分≤5分,有基础疾病,侵入性操作,预防应用抗菌药物,营养供给不足,住院时间>14d是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GCS评分、侵入性操作以及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是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75例感染患者共检出病原菌9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71.74%,革兰阳性菌占18.48%,真菌占9.78%;革兰阴性菌对美洛西林、头孢曲松、环丙沙星均表现出较高的耐药性,其耐药率均>50%,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性较低,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阿奇霉素、头孢唑林、苯唑西林均表现出较高的耐药性,其耐药率均>50%,对万古霉素耐药性较低.结论 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与GCS评分,侵入性操作,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等因素相关,病原菌分布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应结合其耐药情况及时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作者:章小芬;余艳飞;林沙沙;黄思思;麻笑娇;周艳;朱烈烈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引起口腔疾病患者门诊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口腔疾病患者门诊医院感染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6年6月-12月因口腔疾病在医院门诊就诊的658例患者临床资料,调查医院感染率并分析引起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 658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51例,感染率为7.75%,感染部位以口腔黏膜30例为主,占58.82%;单因素分析,不同性别、不同诊疗措施治疗患者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年龄≥60岁、合并糖尿病、就诊>5次、使用非一次性医疗器械、患者就诊日门诊量>100人次/d、诊治医生资质为医士及医师为门诊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糖尿病、就诊次数多、患者就诊日门诊量大是引起口腔疾病患者发生门诊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引起口腔疾病患者发生门诊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应通过控制血糖、减少门诊量等措施来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丁建勇;叶先智;郭怡;彭红;王凤琴;代喆颖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研究糖尿病肾病单中心腹膜透析合并感染患者血清铁蛋白(SF)、血清铁(IRON)、总铁结合力(TIBC)以及血红蛋白(Hb)水平,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2年12月 -2015年12月医院诊治的50例糖尿病肾病单中心腹膜透析合并感染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将患者根据是否发生贫血分为贫血组和非贫血组,每组25例,比较两组患者SF水平、IRON水平、TIBC水平及 Hb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 TIB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贫血组SF、IRON水平,显著低于非贫血组(P<0.05);贫血组铁缺乏发生率为84.00%,显著高于非贫血组的40.00%(P<0.05);贫血组心功能分级II级、IV级铁缺乏发生率,低于非贫血组(P<0.05);贫血组心功能分级III级铁缺乏发生率,高于非贫血组(P<0.05);两组患者在不同心功能分级下 T IB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贫血组在Ⅱ级、Ⅲ级以及Ⅳ级SF、IRON水平,显著低于非贫血组(P<0.05);两组患者随着心功能级别的升高,SF、IRON出现下降趋势.结论 糖尿病肾病单中心腹膜透析合并感染患者SF、IRON、TIBC、Hb水平显著降低,且铁缺乏发生率显著高于贫血发生率,应加强患者铁代谢监测,降低临床感染率.
作者:张宇律;邢玉波;华燕吟;宋迎香;沈洁;王丽君;任燕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研究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和内毒素(ET)在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并发感染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6月10月医院白血病化疗患者170例,其中化疗后并发感染98例设为感染组,非感染患者72例设为非感染组,同期再选取健康体检者50例作对照组,检测感染患者化疗时、感染时、感染控制后和完全缓解后以及非感染患者化疗期间、健康体检人群入选时血清hs-CRP、PCT、ET水平.结果感染组hs-CRP、PCT、ET水平感染时、感染控制后高于化疗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控制后、完全缓解后水平低于感染时,完全缓解后水平低于感染控制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感染组、对照组hs-CRP、PCT、ET水平低于感染组感染时、感染控制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 曲线下面积(AUC) 0.940,高于 hs-CRP、E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CT 截断值0.745 ng/mL,特异性91.67%、敏感度87.76%.结论 血清PCT、hs-CRP、ET水平检测在临床诊断白血病化疗后感染中具有一定价值且有助于病情评估、指导临床治疗,尤其PCT具有较高诊断敏感度与特异性,而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白血病化疗后并发感染诊断准确率.
作者:宋春鸽;马若巾;杨晓煜;王琰;庞素蕾;马云云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评价Carba NP试验用于产碳青霉烯酶肠杆菌科细菌和鲍氏不动杆菌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4年-2015年临床分离的耐碳青霉烯类抗菌素肠杆菌科细菌39株和鲍氏不动杆菌37株,采用Carba NP 试验检测碳青霉烯酶;并采用PCR方法检测碳青霉烯酶相关基因,评价该试验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 26株肠杆菌科细菌PCR检出碳青霉烯酶相关基因,Carba NP试验检测肠杆菌科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1%、94.8%、92.5% 和97.3%;21株鲍氏不动杆菌 PCR检出碳青霉烯酶相关基因,Carba NP试验检测鲍氏不动杆菌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分别为4.7%、100.0%、100.0% 和45.9%.结论Carba NP试验能快速检出携带 KPC、NDM-1、IMP-1和VIM-2基因肠杆菌科细菌的碳青霉烯酶,未能检出携带OX A-23基因的鲍氏不动杆菌的碳青霉烯酶.
作者:陈斌;杨银梅;刘清华;徐邦牢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肺部感染与体内免疫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4年6月 -2016年5月48例老年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作为感染组,48例无肺部感染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未感染组,比较两组患者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及CD3+、CD4+、CD8+、CD4+ /CD8+,并探讨老年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C-反应蛋白(CRP)与IgG、IgA、IgM 及CD3+、CD4+、CD8+、CD4+ /CD8+ 的相关性.结果 感染组患者IgG为(11.62 ± 3.11)g/L,显著低于未感染组的(13.93 ± 3.20)g/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IgA、Ig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感染组患者CD3+、CD4+、CD4+ /CD8+分别为(61.33 ± 8.90)%、(33.42 ± 7.29)%、(1.13 ± 0.28)%,显著低于未感染组的(67.43 ± 8.76)%、(37.31 ± 7.26)%、(1.33 ± 0.3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RP与IgG、CD3+、CD4+、CD4+ /CD8+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肺部感染与免疫功能密切相关,且合并肺部感染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功能均受损,受损程度随着肺部感染病情的加重而加重.
作者:薛建红;吴永友;顾伯林;王勇飞;霍红梅;栗先增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ICU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医院感染情况及耐药特点.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6年12月医院ICU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感染患者318例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年份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感染率、标本来源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结果 2012年-2016年入住ICU患者共6339例,其中318例发生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感染,感染率为5.0%;近5年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感染呈上升趋势,2016年感染率为7.0%,显著高于2012 -2015年的3.3%,3.7%,4.3%,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2年-2016年ICU洋葱伯克霍尔德菌主要以痰液分离为主,占59.12%,显著高于血、腹水、尿、分泌物、脓液等其他标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2年-2016年ICU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感染患者原发病以呼吸系统疾病为主,占33.02%,显著高于恶性肿瘤及其他原发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敏感试验显示近年来洋葱伯克霍尔德菌耐药菌株逐渐增加,耐药率有上升的趋势,其中2016年其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氨苄西林、头孢曲松、头孢替坦、呋喃妥因的耐药率均>90%,对磺胺甲噁唑/甲氧芐啶的耐药率低.结论 重症监护室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感染率逐年上升,耐药株也有上升的趋势,临床上应选择敏感药物及时给予治疗.
作者:杨兵;马海丽;寿雨薇;张雪灵;秦超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究老年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术后医院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方法 选取2011年11月-2016年11月医院收治的267例老年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观察术后发生医院感染情况,对感染患者行抽血培养,观察老年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术后医院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及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 267例患者发生术后医院感染69例,感染率25.84%;69例感染患者血培养共分离病原菌101株,主要以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分别占28.71%、15.84%、13.86%,;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噻肟、头孢曲松、氯霉素耐药性较高,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曲松、克林霉素、苯唑西林、头孢噻肟耐药性高,两者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具有较高敏感性;溶血葡萄球菌对氯霉素耐药性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头孢曲松、氨苄西林、氯霉素耐药性较强,两者对万古霉素、左氧氟沙星、替考拉宁均较为敏感,受伤至手术时间、止血、清创、切口闭合、引流情况、术后抗菌药物使用均是导致老年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及时了解老年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术后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及病原学特点,有利于指导诊治及判断疾病发展、预后情况.
作者:曲野;何和与;张新波;黄泽晓;万海山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米力农雾化疗法在重症肺部感染并发心力衰竭儿童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2013年6月-2016年6月医院就诊的重症肺部感染并发心力衰竭患儿86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基础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米力农雾化疗法,观测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心率、面色转红润时间、精神状况、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哺乳时间、肝脏缩小时间等体征情况;比较两组患儿症状、体征改善时间、治疗有效率,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药物副作用,测量两组患儿左室收缩末径(LVSD)、左室舒张末径(LVDD)、房室瓣EA峰比值(E/A)、左室短轴缩短率(LVSF)、动脉收缩压(SAP)、平均肺动脉压(MPAP)、氧合指数(OI).结果 研究组患者面色转红润41例占95.35%、肝脏回缩41例占95.35%、哺乳时间缩短40例占93.02%、湿啰音消失41例占95.35%、烦躁消失39例占90.70%,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病原菌检测共检测出147株病原菌,其中检测出革兰阴性菌86株,占58.50%,革兰阳性菌53株,占36.05%,真菌8株,占5.45%;治疗后,研究组LVSF、LVEF、E/A、SAP水平高于对照组,LVDD、LVSD、MPAP、OI等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1.40%,显著低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力农雾化疗法能够显著缩短重症肺部感染并发心力衰竭儿童体征症状改善时间,有效改善其心功能,提高治疗有效率,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柳旎;韩旭;王书举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后患者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医院泌尿外科2012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296例泌尿系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住院后均行输尿管软镜碎石术(FURL),分析SIRS的发生率及发生SIRS的相关因素,并应用多因素非条件 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患者发生SIRS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纳入患者中25例术后发生SIRS,发生率为8.45%;SIRS发生与性别、肾结石大小、肾积水程度、手术时间长短、结石培养及术前中段尿培养阳性等因素相关(P<0.05),与结石位置及年龄无相关性(P>0.05);术前中段尿培养阳性56例,阳性率为18.9%,结石培养阳性62例,阳性率为20.9%,其中大肠埃希菌和葡萄球菌累计检出率>6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手术时间、肾积水程度和结石培养阳性是FURL后SIRS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FURL术后发生SIRS相关因素较多,临床医师需严格控制手术时间,依据手术前后培养结果,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降低术后SIRS发生率,提高诊疗质量.
作者:周军;苏耀武;汪超军;陆建军;陈凯强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对肝硬化患者继发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医院2011年1月 -2016年8月收治的68例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是否合并细菌感染分为感染组23例和非感染组45例,对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血清降钙素原及其相关炎症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感染组患者血清PCT、hs-CRP、WBC以及N% 水平均较非感染组患者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不同感染类型患者的PCT、hs-CRP、WBC以及N%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T和N% 对诊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3例患者共分离病原菌23株,以革兰阴性菌15株为主,占65.22%.结论 肝硬化合并细菌感染早期血液检测可表现出明显的PCT水平升高,而PCT联合N% 可作为判断肝硬化合并细菌感染的血液指标.
作者:张艳梅;范晶华;段志文;范蕊璿;李武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吞咽功能评估表联合康复锻炼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6年6月在医院神经科住院治疗的脑卒中合并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15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传统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79例,传统治疗组给予常规干预,联合治疗组给予吞咽功能评估表联合康复锻炼,干预一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肺部感染率,病原菌分布,吞咽功能评价,生活质量和满意度.结果 联合治疗组患者的感染率低于传统治疗组,17例感染患者共检出病原菌22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63.6%,革兰阳性菌占31.8%,真菌占4.5%;联合治疗组患者的治愈例数和有效率均显著高于传统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生理领域、环境领域、心理领域、社会领域以及生存质量总分均高于传统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吞咽功能评估表联合康复锻炼应用于脑卒中合并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中可以降低肺部感染率,改善吞咽功能障碍,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王欣华;孟琛琛;刘霞;王靖茹;陈斯雯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气流冲击法清除气囊上滞留物联合间断声门下吸引在气管插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11月62例在重症医学科治疗的经口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间断声门下吸引,试验组32例患者采用气流冲击法联合间断声门下吸引,比较两组患者每日声门下滞留物总吸引量、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并对气道分泌物进行目标性监测及病原学检查.结果 试验组的机械通气时间为(10 ± 5)d、入住 ICU 时间为(9.73 ± 5.12) d、VAP的发生率为12.5%,对照组则分别为(15 ± 7)d、(15.64 ± 4.56)d、20.21%,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0例VAP患者痰液标本中共检出病原菌31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96.77%.结论 气流冲击法清除气囊上滞留物联合间断声门下吸引能够更为有效地将聚积在气管插管气囊上方的声门下分泌物清除干净,从而降低VAP的发生率,缩短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
作者:宗雅娟;吴小忠;周姣;谷丽宁;高伟伟;范丽云;胡焕南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父母单一感染者辅助生殖助孕废弃胚胎中 HBV DNA检测结果及影响因素,为 HBV垂直传播的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0年1月 -2016年12月医院行辅助生殖助孕的200对夫妇废弃的胚胎200个,采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PCR)对 HBV DNA进行检测,以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检测父母感染者血清乙肝七项、荧光定量PCR法检测 HBVDNA载量.结果 HBV单一感染父母 HBsAg与HBcAb均为阳性,阳性率为100.00%,HBsAb、HBeAg、HBeAb、HBcAb-IgM、HBs1Ag阳性者分别有0例、59例、94例、7例、138例,阳性率为0.00%、29.50%、47.00%、3.50%、69.00%,HBVDNA阳性者200例,阳性率为100.00%,HBV DNA高载量者52例,阳性率为26.00%;200个胚胎,其中17个胚胎检测显示HBV DNA阳性,阳性率为8.50%;单因素分析,男方与女方年龄、受精方式、辅助生殖助孕次数、HBV感染者性别、HBs1Ag检测结果对胚胎 HBV DNA检测结果无影响,HBeAg阳性、HBeAb阳性、HBcAb-IgM 阳性、HBV DNA 高载量阳性时胚胎 HBV DNA阳性率分别为15.25%、13.83%、42.86%、19.23%,阴性时胚胎 HBV DNA 阳性率分别为5.67%、3.77%、7.25%、4.7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果显示 HBeAg、HBeAb、HBcAb-IgM、HBV DNA高载量检测结果对胚胎HBV DNA检测结果存在影响;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BV DNA高载量是胚胎 HBV DNA检测结果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HBV父母单一感染可引起胚胎 HBV DNA阳性,感染者 HBV DNA高载量是胚胎 HBV感染的高风险因素,建议在受孕前应进行针对性治疗,以降低胚胎感染HBV风险.
作者:张明哲;杨智敏;刁英;罗克燕;杨之丽;彭先敏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抗菌药物骨水泥髋臼顶对二期翻修人工髋关节感染治疗效果及占位器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2月-2015年2月医院骨科诊治为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患者38例(38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采用抗菌药物骨水泥髋臼顶治疗的患者18例(18髋)作为试验组,采用单纯骨水泥假体治疗的患者20例(20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血沉、C-反应蛋白、髋关节功能 Harris评分,治疗相关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手术后1d、7d和30d血沉和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下降,血沉分别为(25.76 ± 8.21)mm/h,(47.49 ± 12.77)mm/h和(20.96 ± 6.27)mm/h,C-反应蛋白分别为(102.56 ± 28.76)mg/L,(20.87 ± 7.16)mg/L和(6.03 ± 1.17)mg/L;髋关节功能 Harris评分明显提高,分别为(47.98 ± 7.22)分,(69.39 ± 10.65)分和(88.87 ± 12.76)分;患者术后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分别为(7.64 ± 0.85)d和(27.18 ± 4.06)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菌药物骨水泥髋臼顶能够提高二期翻修人工髋关节感染患者的治疗效果,增强占位器的稳定性,适宜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李学阳;刘锐;胡光辉;刘亚峰;王凯;韩秀丰;于峰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调查一组60株大肠埃希菌临床连续分离株常见耐药元件的携带情况和菌株间的亲缘性.方法收集2015年10月-12月医院住院患者分离的60株大肠埃希菌临床连续分离株,采用K-B法测定12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再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序列分析法分析15种β-内酰胺类、6种氨基糖苷类、3种磺胺类耐药相关基因以及4种可移动遗传元件遗传标记,并对检测结果作样本聚类分析.结果 60株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环丙沙星、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耐药率>50%,对其它7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15%,对碳青霉烯类均敏感;60株菌共检出常见耐药元件基因15种,其中43株检出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检出率为71.7%,33株检出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检出率为55.0%,40株检出磺胺类耐药基因,检出率为66.7%,42株检出可移动遗传元件遗传标记基因,检出率为70.0%;共检出6种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4种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 3种磺胺类耐药基因,2种可移动遗传元件遗传标记基因;样本聚类分析提示本组菌疑似存在8个克隆株,同一克隆内菌株携带着相同耐药元件,存在医院內感染.结论 blaT EM、aac(3)-Ⅱ、sul1、d f rA17、intⅠ1是导致本组菌株对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和磺胺类药物耐药的重要原因,耐药表型与基因型相符率高.
作者:茅孝莹;许小敏;陈琳;常燕子;糜祖煌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快速反应系统联合脉搏指示持续心输出量(PiCCO)监测对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监控效果及抢救成功率影响,为感染性休克患者的医院治疗管理模式以及液体复苏指导提供借鉴.方法 选择快速反应系统运行后2016年1月-7月医院ICU病房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67例作为试验组,再选择快速反应系统运行前2015年6月-12月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59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ICU管理模式以及常规液体复苏方案,试验组采取快速反应系统并采用PiCCO监测技术指导液体复苏,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复苏效果、抢救成功率等.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MAP、血乳酸水平、尿量、血管活性药物评分以及A-PACHE I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试验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以及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复苏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肺水肿发生率以及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快速反应系统联合PiCCO监测对患者液体复苏的监控效果良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液体复苏成功率及抢救成功率,并有助于患者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李胖;蒋志华;张岚;康石墙;许庆;周才贵;欧玉兰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研究综合措施对ePT FE(膨体聚四氟乙烯)隆鼻术患者术后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医院临床检查后进行ePT FE隆鼻术治疗的86例患者,根据实施综合措施改进系统的时间前后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为2014年2月 -2015年1月未改进治疗的患者,试验组为2015年2月 -2016年2月实施综合措施改进治疗的患者,比较两组感染率、自我防护管理行为评价、抑郁、焦虑状态评分.结果 试验组术后感染率为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术后感染率13.95%,试验组患者治疗依从性(31.48 ± 2.89)分、生活改良行为(30.52 ± 2.46)分、自我管理行为(87.02 ± 8.13)分、HADS-D评分(7.33 ± 5.84)分、HADS-A评分(7.46 ± 5.28)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26.38 ± 2.73)分、生活改良行为(26.03 ± 2.13)分、自我管理行为(77.24 ± 8.52)分、HADS-D评分(10.75 ± 5.96)分、HADS-A评分(11.14 ± 5.5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治疗期间综合措施改进,临床应用效果确切,ePT FE隆鼻术患者实施优化的综合措施,有效减少术后感染的发生,能够改善其心理状态,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作者:朱彦凯;赵丽;李功哲;王银钰;郭明银 刊期: 2017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