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亚静;李福琴;高姗;张梦华;林江;文建国
目的 回顾性分析某肿瘤专科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及变化趋势 ,为制定区域性肿瘤专科医院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分别于2012年11月14日、2013年11月27日、2014年11月26日对所有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 ,采用床旁调查与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式.结果 2012、2013、2014年全院医院感染现患率分别为2 .55% 、1 .70% 、2 .46% ,例次感染率分别为2 .55% 、1 .70% 、2 .60% ;医院感染部位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主 ,占 37 .08% ;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 ,占48 .3% ;抗菌药物使用率连续 3年分别为15 .83% 、15 .71% 、14 .58% .结论 该院连续3年医院感染现患率无显著变化;放疗科头颈部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率2014年呈上升趋势 ,应加强放疗科头颈部肿瘤患者上呼吸道感染目标性监测.
作者:邹燕兰;周瑾;胡曦;孙彦婷;朱娟芳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 研究分析食管癌患者经化疗方案治疗后的感染分析及预后 ,为临床治疗食管癌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2013年5月-2014年5月医院治疗的食管癌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8例 ,观察组予以紫杉醇与顺铂联合化疗 ,对照组予以顺铂与氟尿嘧啶联合化疗 ,治疗3个周期 ,对比两组的疗效、化疗后的感染率及预后.结果 观察组的有效率为73 .68%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4 .7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观察组化疗后的感染率为73 .68% 、癌细胞转移率为13 .16% 、1年生存率为94 .74% ,分别与对照组的78 .95% 、21 .05% 、86 .84% 相比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感染部位为呼吸系统的比例高 ,为39 .66% ,其次分别为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及皮肤等.结论 紫杉醇与顺铂联合化疗治疗食管癌效果较好 ,但应注意预防感染.
作者:许正年;胡长路;胡冰;季楚舒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支原体肺炎患儿阿奇霉素治疗前后 C-反应蛋白及心肌酶含量 ,为其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2年3月-2013年11月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共89例 ,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 ,其中观察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采用红霉素治疗.结果 患儿治疗有效率观察组为95 .6% 、对照组为84 .1%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在接受治疗后 ,C-反应蛋白含量均显著下降 ,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而观察组患儿C-反应蛋白含量明显要比对照组患儿含量要低 ,分别是(6 .7±0 .9) mg/L和(15 .6 ± 1 .4)mg/L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和治疗组患儿在接受治疗后心肌酶谱各项指标均出现显著下降 ,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能够取得满意的效果 ,并且能有效降低患儿C-反应蛋白和心肌酶含量 ,减少支原体属感染后对患儿心肌的损伤.
作者:焦素敏;沙玉英;冯雪莉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 比较医院与社区患者感染鲍氏不动杆菌的临床特点和耐药特性 ,为开展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以2014年1月1日-12月31日在河南省5所三级甲等医院内科的6间重症监护病房(ICU )住院的201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 ,将鲍氏不动杆菌医院获得性感染患者48例为病例组 ,鲍氏不动杆菌社区获得性感染患者97例为对照组 ,对两组患者进行鲍氏不动杆菌医院感染影响因素进行 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 鲍氏不动杆菌肺部感率染病例组为60 .42% 、对照组患者为100 .00% ;与对照组相比 ,病例组患者感染鲍氏不动杆菌中非耐药菌的分布率更高 ,为27 .87% 与0 .99% ,而耐碳青霉烯类鲍氏不动杆菌则低于对照组 ,为34 .43% 与55 .45% .结论 鲍氏不动杆菌医院获得性感染患者与社区获得性感染患者在疾病诊断、感染部位、细菌耐药性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应重视对社区来源的多药耐药菌定植或感染患者开展有效预防控制措施.
作者:高姗;李福琴;梁进娟;吴睿;张莉霞;李红梅;文建国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风险评估在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 ,为更好的预防VAP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0-2013年在ICU开展目标性监测 ,从2014年开始在目标性监测的基础上 ,成立控制VAP风险评估小组 ,风险评估管理员对使用呼吸机患者进行调查评估 ,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进行督查和指导 ,对每例发生的VAP患者进行分析 ,风险评估小组每月根据VAP风险评估表找出新的风险点 ,将发现的问题通过反复的评估督查改进 ,降低 VAP的发生.结果 2010-2014年共监测ICU患者4 949例 ,医院感染率从6 .23% 下降至3 .91% ;患者ASIS评分平均值从2 .51分上升至3 .45分 ,调整后的医院感染率从2 .48% 下降至1 .13% ;2010-2014年呼吸机使用率35 .59% 上升至37 .75% ,VAP发生率从96 .77‰下降至9 .15‰ .结论 在ICU目标性监测的基础上持续开展风险评估可降低 VAP的发生率.
作者:黄云芝;单明真;赵倩;王本才;孙雅慧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 对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08年与2013年的医院感染情况进行比较 ,评价该院5年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所取得的效果和效益 ,以探究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价值.方法 查阅2008年与2013年该院前瞻性目标监测的数据 ,分别调查40368例和71 294例患者 ,分析医院感染率的变化趋势 ,评价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效果 ,结合医院感染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将效果转化为效益.结果 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工作效果和效益显著 ,调整后医院感染率从2008年的2 .3% 下降至2013年的1 .0% ;2013年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共避免了918例医院感染的发生 ;2013年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避免了患者2739 .9万元的经济损失 ,为医院带来了1552 .7万元的经济效益.结论 开展有组织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可以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 ,具有显著的效果和效益 ,是一项值得推进的工作.
作者:殷环;贾建侠;赵艳春;赵秀莉;任军红;贾会学;姚希;李六亿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目标性监测及干预措施对预防和降低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医院感染率的效果.方法 通过对2013年10月-2014年9月入住NICU>48 h的所有患儿3693例进行目标性监测 ,分析干预措施的依从性和干预前后NICU医院感染率的变化.结果 NICU 3693例新生儿中共有100例发生医院感染 ,感染率2 .71% ,千日感染率为2 .44‰ ;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 ,占41 .00% ,病原菌主要是革兰阴性杆菌 ;出生体质量越低 ,感染率越高 ,体质量≤ 1000 g组患儿中心静脉置管和呼吸机使用率分别高达67 .47% 和51 .04% ,总千日感染例率则达6 .57‰ ;干预后各项操作流程合格率达到 95 .00% 以上 ,手卫生依从性从和正确率则分别从77 .52% 、69 .75% 上升至89 .33% 、91 .57% ,感染率则有下降趋势.结论 开展目标性监测、规范操作流程 ,能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并提升感控人员的管理能力和临床的预防控制能力.
作者:徐华;李卫光;顾安曼;范书山;孙吉花;张光海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 调查某综合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MDRAB)的临床和分子流行病学特征 ,为预防及控制MDRAB在医院内传播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4年2-8月某综合医院综合ICU、神经外科ICU和胸腔外科ICU住院患者临床标本分离出的MDRAB 51例 ,并同期对患者及其周围环境、医护人员进行标本采集 ,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法对所采集标本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 2014年2-8月该院ICU发生的医院内MDRAB感染率为2 .60% ,51株MDRAB在痰液中高占70 .59% ;感染部位主要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占70 .59% ;ICU临床与医疗环境分离的64株MDRAB ,PFGE分为6型2个亚型 ,其中A型是主要流行株 ,与B型、C型在神经外科ICU与综合ICU引起流行.结论 MDRAB在该院部分ICU之间存在交叉感染 ,且医疗环境与临床菌株为同一克隆株 ,揭示接触传播可能是MDRAB的医院感染重要途径.
作者:许文;范珊红;金霞;戈伟;李颖;慕彩妮;闫永平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 寻找能客观、真实评价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调查方法 ,为感染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14年12月1日-2015年2月28日某三级综合医院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行为进行考核 ,采用科室感染控制护士自查、医院感染专职人员检查及神秘客稽查3种不同的调查方法.结果 共调查医务人员2 321人次手卫生 ,手卫生依从率为70 .40% ,随着科室、岗位及操作不同而不同 ,3种调查方法手卫生依从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684 .21 ,P<0 .01 ) ,神秘客稽查法的手卫生依从率明显低于其他两种检查法 ,仅为40 .46% ;科室自查、医院感染专职人员检查及神秘客稽查法均显示护士的手卫生依从率高 ,分别为97 .71% 、78 .57% 及50 .72% ;接触血液体液后依从率高 ,分别为96 .00% 、78 .57% 及54 .24% .结论 医务人员实际手卫生依从性仍较低 ,科室自查法、医院感染抽查法获得的依从率可虚高20 .00% ~50 .00% ,而神秘客稽查法通过隐蔽观察 ,数据真实 ,建议采用该方法评估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作者:黄辉萍;连羡玉;张世阳;邱丽心;秦维霞;吴惠凤;冉静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 系统评价初始抗菌药物治疗的时机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预后的影响 ,以改善患者预后.方法 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1995 -2013年国内外发表的相关文献 ,对符合标准的文献采用Revoew Manager 5 .2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4篇 ,共313例患者 ,其中干预组(早期经验性抗感染治疗组)158例 ,对照组(延迟针对性抗感染治疗组)155例 ,荟萃分析结果显示 ,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 ,在降低V A P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 .52 ,95% CI 0 .39~0 .70 ,P<0 .01) ,但机械通气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期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能显著降低VAP的病死率 ,而对机械通气天数并无显著影响.
作者:刘昱;郭利涛;张蕾;王雪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 了解某三级综合医院多药耐药菌(MDROs)医院感染对住院日及住院费用的影响 ,评价其导致的经济损失.方法 回顾性调查 2013 -2014 年 MDROs 医院感染及非 MDROs 医院感染患者相关资料 ,采用SPSS17 .0对医院感染发生、两年患者的住院日及住院费用进行统计.结果 2013年 MDROs医院感染率为37 .43% ,2014年降至37 .24% ,2013、2014年MDROs医院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但MDR/PDRPA 医院感染所占比例两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11 .414 ,P<0 .01) ,2013、2014年MDROs医院感染患者平均住院日分别为45 .16、38 .62 d ,均显著高于同年非MDROs医院感染21 .19、22 .79 d ;MDROs医院感染住院总费用2013年为96 351 .30元、2014年为94 843 .64元,均显著高于同年非MDROs医院感染13 543 .46元、18 762 .04元.结论 MDROs医院感染可明显增加患者的住院日及经济损失 ,积极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势在必行.
作者:邢敏;邱会芬;姜雪锦;王琳;张霞;陈建伟;赵爱荣;孙吉花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 为了解某市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培训需求 ,有针对性的确定医院感染培训模式和制定医院感染培训计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某市120所基层医疗机构 ,采用自行设计的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需求调查表 ,于2015年1月完成调查 ,调查数据采用EpiData3 .1录入 ,应用SPSS21 .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发放2 167份问卷 ,回收有效问卷1956 份 ,回收率90 .3% ,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18份占6 .0% ,民营医院132份占6 .7% ,乡镇卫生院958份占49 .0% ,县区级医院748份 ,占38 .2% ;多数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参加院内外医院感染知识培训频次较低 ,对医院感染相关知识掌握严重不足 ,且不同类别的医院培训频次和感染知识掌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 );98 .3% 的人员愿意主动参与医院感染知识培训.结论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大对基层医院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培训力度 ,并加强培训效果的评价 ,全面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水平.
作者:周晓平;黄继峥;罗腾达;任阿可;韩明锋;马红秋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老年创伤患者术后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感染病原菌分布 ,以降低肺部感染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2月老年创伤手术患者705例临床资料 ,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卧床时间、吸烟、麻醉方式、手术时间、基础疾病数、呼吸道病史、受伤至就诊的时间等各种不同因素与其发生肺部感染的相关性.结果 705例老年创伤手术患者中发生肺部感染68例感染率为9 .65% ,检出病原菌89株 ,以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感染居多 ,分别占28 .09% 、14 .61% 、24 .72% 、12 .36% ;老年创伤手术患者年龄、糖尿病史、住院时间、麻醉方法、手术时间等多种因素与肺部感染相关(P<0 .05) ,其中手术时间对发生肺部感染的影响大(OR值为12 .81).结论 老年患者年龄越大、手术时间长、全身麻醉、糖尿病、卧床时间等多种危险因素与肺部感染相关 ,尽量缩短手术时间、选择合适麻醉方式、加强护理等措施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 .
作者:蒋厅;薛飞;丁冠军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临床专家参与下的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模式 ,为进一步从临床角度降低感染风险奠定基础.方法 2014年4-12月建立感染疑难病例专家团队 ,2015年1-4月专家对感染疑难病例进行审阅 ,从临床的角度发现医院感染诊断与预防控制中的问题与难点进行分析.结果 建立了8个专业领域分工专家团队 ,对268份疑难病例进行审阅 ,发现漏报病例28例漏报率为10 .44% ,误报病例18例误报率6 .71% ,临床医院感染诊断中存在相关指标提示感染病程中对临床症状不描述 ,未依据培养结果使用或调整抗菌药物、过度使用抗菌药物等造成医院感染诊断困难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中存在基础疾病及免疫状态控制不佳、导管留置时间过长、侵入性操作护理不当等问题.结论 专家参与模式下的医院感染监测模式 ,可以从临床角度探讨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工作 ,提高临床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能力.
作者:喻玲丽;张平;王鹏;古力夏提;韦艳;丁丽丽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 在医院信息系统的基础上 ,充分整合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IS)、检验报告管理系统(LIS)、医学影像信息系统(PACS)存量信息 ,建立网络上报传染病系统 ,实现对传染病的及时准确上报.方法 2002年5月根据国家相关法规和对传染病的管理经验 ,医院依托现有医院管理信息系统 ,利用Oracle9i数据库、使用SQL/plus Developer应用工具和Power Builder前台开发语言等开发了目前的传染病网络上报系统 ,通过设置在医师工作站的电子传染病报告卡 ,方便医师24 h及时上报传染病信息.结果 电子报告卡有助于传染病的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潜在的疫情信息 ;加强了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和管理工作 ,使传染病疫情管理更加系统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结论 实现传染病的网络直报是信息时代医院发展的必然趋势 ,电子传染病报告卡系统是医疗质量控制系统之一 ,提高医务人员对传染病上报的积极性和认知水平 ,使报卡信息的准确性得到保证 ,通过信息系统对传染病疫情的实时监控 ,可以提高传染病管理工作的效率.
作者:王静;张越巍;王韬;白波;周志男;刘丽萍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口腔专科医院感染控制工作难点、寻找应对策略 ,推动医院感染管理的正态运行.方法 结合口腔诊疗的专科特点进行感染控制管理难点分析 ,并制定和实施有效的干预策略.结果 提高对医院感染管理的认识 ,切实落实感染控制措施 ,确保口腔诊疗和护理安全.结论 高度重视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性 ,只有突破难点 ,找寻并落实对策 ,使医院感染管理逐步规范化 ,口腔专科医院感染管理水平才能不断提高.
作者:李莉莉;柳淑杰;王丽芹;李楚;边杰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实验室检查血清降钙素原(PCT )水平对临床判断医院细菌感染的价值 ,为临床诊断医院细菌感染提供实验室测定方法.方法 对2013年5月-2014年4月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427例 ,将其分为非重症感染291例(A组)、重症感染136例(B组) ,同时选取非医院感染的住院患者277例作为对照组 ,通过半定量免疫色谱法测定PCT水平 ,通过高敏免疫比浊法测定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 ,通过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白细胞(WBC )计数.结果 A、B和对照组患者 PCT>10 .0 μg/L者分别为14 .09% 、67 .65% 和0 ,A组明显低于B组 ,但是明显高于对照组 ;A、B、对照组患者PC T阳性率分别为36 .00% 、89 .71% 、7 .49% ,A组明显低于B组、高于对照组 ,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A、B、对照组患者hs-CRP、WBC水平 ,A、B两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5) ,A、B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实验室测定PCT水平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发生了医院细菌感染以及感染的严重程度 ,从而为早期采取治疗并判断患者预后提供依据.
作者:赵鹃;曾雪斌;彭端亮;缪晓燕;陈敏敏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患者自身因素与发生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CAUTI)的关系 ,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指导性意见.方法 采用前瞻性监测方法 ,剔除不合格数据后终对2013年10月 -2014年9月ICU行留置导尿持续2 d以上的12 367例住院患者进行调查 ,分析其发生CAUTI的相关因素 ,采用SPSS17 .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调查12 367例患者发生CAUTI809例 ,感染率为6 .54% ;其中男性占64 .65% 、女性占35 .35% ,不同性别患者发生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71岁年龄组患者的感染率(7 .63% )高 ,不同年龄组患者发生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比例差异显著 ,年龄越大、感染率越高 ;住院天数在21~40 d的患者发生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较高 ,感染率10 .70% ,其次是≥41 d的患者感染率17 .03% ;患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发生CAU-TI感染率为8 .25% ,高于无基础疾病的患者的4 .17% ;随着患者基础疾病种类的增加 ,其发生CAUTI的概率也越大.结论 年龄大、基础疾病多等的高危患者是ICU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 ,对该类人群应尽量采取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集束化干预措施 ,有效降低CAUTI的发生率.
作者:程莉莉;张秀月;杨洪艳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2% 葡萄糖酸氯己定醇(2% CHG)皮肤消毒液对预防胃肠手术部位感染(SSI)的消毒效果 ,以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率.方法 对2014年1-12月在手术室行胃肠手术的患者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将入选的90例行胃肠手术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 ,观察组45例患者使用2%CHG醇进行皮肤消毒 ,对照组45例患者使用5% 聚维酮碘进行皮肤消毒 ,分别在两组患者进行皮肤消毒前及皮肤消毒后6、48h对手术部位的皮肤采样 ,进行细菌监测并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 2% CHG醇消毒液与聚维酮碘组相比 ,在皮肤消毒后及48 h皮肤菌落数低 ,而且干燥时间短(P<0 .05) ,观察组发生SSI1例 ,感染率2 .2% ;对照组SSI6例 ,感染率13 .3% (P<0 .05).结论 2% CHG醇皮肤消毒液杀菌效果可靠 ,可降低SSI的发生率 ,并可减少皮肤表面的暂居菌 ,抑制其生长从而降低SSI风险.
作者:吴晓琴;郭晶;彭传香;李琳;徐莉;杜永川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 了解某院医院感染主要病原菌对不同类型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及其耐药趋势 ,为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美国BD PhoemixTM 100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对2012年1月 -2014年12月医院感染患者所有送检标本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 ,WHONET5 .6软件分析其耐药率 ,使用SPSS 13 .0统计软件进一步分析其耐药变化趋势.结果 3年共检出医院感染病原菌1 202株 ,检出前5名依次为大肠埃希菌、白色假丝酵母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其多药耐药菌所占比重较2013年有所上升 ;大肠埃希菌表现出对β-内酰胺类含酶抑制剂敏感性稍差 ,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为10 .10% ~21 .40% ;肺炎克雷伯菌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曲南等22种抗菌药物耐药率维持在75 .00% 以下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氨苄西林、青霉素G耐药率维持较高水平 ,均>75 .00% ,2013年检出2株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 医院感染主要病原菌耐药率总体维持在较高水平 ,需进一步加强对细菌耐药性监测 ,综合分析后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作者:黄倩倩;朱小东;王萍;刘雪琴;林臻 刊期: 2015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