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病区护工手卫生状况调查及对策

覃衢弘

关键词:病区护工, 手卫生, 对策
摘要:病区护工承担着患者大量的生活护理、辅助性基础护理、消毒隔离等工作,与患者密切接触的频率较高.因此,加强病区护工的手卫生管理,对控制医院感染具有重要作用.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对我院54名病区护工进行手卫生、医院感染、自我防护相关知识认知、需求调查,平均年龄43.5岁.1.2 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手卫生知识及自我防护教育需求问卷调查表.内容包括:(1)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从业年限.(2)手卫生、自我防护知识掌握程度.(3)接受培训经历以及手卫生和职业防护知识需求状况.调查问卷采用一人讲解统一解释语,以无记名方式,发放问卷54份,收回有效问卷54份,有效率为100.0%.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相关文献
  • 骨科清洁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 探讨骨科清洁手术切口感染原因以及预防控制感染措施的可操作性.方法 目标性监测骨科清洁手术住院患者19 988例,依据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对其临床资料逐项填写统一表格,按照卫生部SSI监测中危险因素评分标准,计算感染危险因素指数,对统计数据进行x2检验.结果 19 988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97例,感染率0.49%;92例患者送检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106株,革兰阳性菌70株,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占27.36%;革兰阴性菌33株,以假单胞菌属为主,占9.43%;真菌3株;手术切口感染与手术持续时间、手术前住院时间、手术部位、手术种类、术后感染时间、基础疾病、术中出血量及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有明显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加强骨外科手术切口医院感染的监测工作,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预防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

    作者:方欢;张楠楠;刘文英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肺炎链球菌Tn1545及Tn917对大环内酯耐药性研究

    目的 探讨儿童临床标本中分离的肺炎链球菌耐药特性及ermB基因与转座子Tn1545和Tn917的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E-test法对临床分离的102株肺炎链球菌进行8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试验,用PCR扩增检测肺炎链球菌耐药基因ermB和Tn1545、Tn917基因.结果 102株临床分离的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的耐药率为80.3%,中介率为13.7%; ermB基因总检出率为95.1%,84株ermB基因阳性菌株中Tn1545的检出率为86.9%,Tn917的检出率为16.9%;其中,9.5%的ermB基因型菌株检出于Tn1545和Tn917,77.4%的ermB基因型菌株检出Tn1545,7.1%的ermB基因型菌株检出Tn917.结论 肺炎链球菌主要通过ermB基因介导对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而ermB基因则主要通过接合转座子Tn1545携带,因此,Tn1545可能在肺炎链球菌耐药基因的播散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张泓;孔菁;王春;秦惠宏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ICU多药耐药菌感染特征分析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多药耐药菌(MDROs)流行现状及其感染特征,指导临床对MDROs的预防与控制工作.方法 在MDROs目标性监测的基础上,对ICU 2011年MDROs的分布、来源及感染特征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ICU收治患者539例,发生MDROs感染68例、97例次,感染率12.69%、例次感染率18.28%;送检标本分离出MDROsl02株:革兰阴性菌84株占82.35%,革兰阳性菌18株占17.65%;主要是泛耐药与多耐药鲍氏不动杆菌占50.98%,其中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占96.15%;其他依次是产ESBLs大肠埃希菌、泛耐药与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分别占13.73%、10.78%、8.82%、8.82%、5.88%和0.98%; MDROs的来源本科获得占63.73%;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占66.67%;MDROs感染与有创诊疗操作相关占60.78%.结论 ICU患者MDROs感染率较高,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感染以呼吸道为主,有创诊疗操作是引起MDROs感染的重要因素.

    作者:李海兰;孙树梅;吴汉森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呼吸道病毒检测方法的进展及意义

    呼吸道病毒是指一类能侵犯呼吸道引起呼吸道局部病变或仅以呼吸道为入侵门户,主要引起呼吸道组织器官病变的病毒.呼吸道病毒感染是全球范围内人类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多数急性呼吸道感染是由病毒引起的.在急性呼吸道感染中,成人病毒阳性率约为61.8%,儿童为46.6%~66.9 %[1].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是儿童住院的主要原因,病毒感染率为32.3%~52.3%[2].呼吸道病毒主要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甲型流感病毒(FluA)、乙型流感病毒(FluB)、副流感病毒1、2、3、4(PIV1、2、3、4),腺病毒3、7(ADV 3、7)、以及近几年新发现的人类偏肺病毒(Hmpv)、人类博卡病毒(Hbov)等.

    作者:金玉霞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门诊外科手术室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是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手术室是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重点科室,门诊外科手术室是医院感染发生的高危科室,其预防控制措施报道如下.

    作者:陈全华;周慧敏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儿童感染耐碳青霉烯酶肠杆菌耐药基因及临床分析

    目的 检测儿童感染耐碳青霉烯酶肠杆菌科细菌耐药基因并分析其临床资料,以了解儿童耐碳青霉烯肠杆菌感染的高危因素.方法 通过药敏分析筛选出医院患儿的多药耐药肠杆菌科细菌;采用PCR法检测编码碳青霉烯酶的耐药基因与编码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耐药基因;回顾性分析耐碳青霉烯酶肠杆菌感染患儿的临床特点、治疗经过及预后.结果 分离出6株来自感染患儿送检标本分离的耐碳青霉烯酶肠杆菌科细菌,药敏试验显示,对几乎所有碳青霉烯类及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仅对部分喹诺酮类及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敏感;均携带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与1~2种ESBLs耐药基因;6例患儿长时间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均存在相应感染部位;其中4例由外院转诊;收入院时5例病程迁延较长;5例存在基础疾病;除1例死亡和1例失访外,3例痊愈,1例反复感染间断接受治疗.结论 儿童耐碳青霉烯酶肠杆菌科菌株临床感染病例大多存在基础疾病、较长时间使用广谱抗菌药物(特别是碳青霉烯类)等,可能为其高危因素,尽早明确病原耐药变化,并根据药敏试验选择适宜抗菌药物对改善其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永建;周华;舒赛男;陈中举;汪玥;方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基层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规范实施与管理

    目的 建立规范的消毒供应中心,实现可重复使用医疗物品集中消毒灭菌管理,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方法 按照医院的实际状况和原有建筑基本框架,本着低成本原则结合现行相关国家规范和医院的具体要求,进行合理优化布局,严格控制环境质量,人流、物流不逆行、不交叉.结果 设计并改造成标准的二甲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使新建的消毒供应中心各项质量符合规范标准和技术要求,为临床提供了高质量、满意的医疗用品服务.结论 规范的消毒供应中心布局,可确保医疗安全,减少资源浪费,降低医疗成本,达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作者:杨玉萍;段立中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现代综合性三甲医院消毒供应室的质量管理

    消毒供应室承担着全院医疗器械回收、清洗、消毒、包装、消毒灭菌和发放工作,每项工作的质量好坏均直接关系到全院医疗、护理的质量.因此,加强医院消毒供应室的质量管理尤为重要.

    作者:黄咏梅;杨金炜;张明德;陈锚锚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急性细菌性腹膜炎的护理与预防措施

    目的 探讨急性细菌性腹膜炎的细菌学特征和护理措施,以提高疗效.方法 98例急性细菌性腹膜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严格护理,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观察两组细菌学疗效.结果 98例患者分离出革兰阴性菌43株占43.9%,革兰阳性菌55株占56.1%;分布多的细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和大肠埃希菌,分别占24.5%、18.4%和18.4%;观察组和对照组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3.0%和6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了解急性细菌性腹膜炎的细菌学特征,并采用严格的护理措施,能明显改善预后.

    作者:何娇;张文美;周悦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检验人员发生显性职业暴露的调查及对策

    目的 分析综合医院检验科工作人员的显性职业暴露现状,制定职业暴露的管理对策.方法 通过分发调查问卷的形式,对116名检验工作者的显性职业暴露史进行调查.结果 在被调查者中,80.0%发生过显性职业暴露,中级以上职称暴露率达到100.0%;在发生的195起暴露事件中,被血液和体液标本污染占据首位,为63.3%.结论 建立职业暴露监测网络,完善上报体系,改善实验室条件是保护检验人员的必要措施.

    作者:杨永刚;陈松;童波;章晶莹;盛大专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支原体属固体与液体培养相结合在临床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支原体属固体与液体培养相结合对临床支原体属感染诊断的可靠性.方法 用固体与液体培养基对562份泌尿生殖道分泌物同时作支原体属培养,观察并记录固体培养基长出支原体属菌落的阳性数和液体培养基颜色由黄变红且澄清的阳性数、液体培养基混浊数和固体培养基杂菌污染影响结果观察数.结果 215份标本固体和液体培养同时阳性;5份液体培养阳性固体培养阴性;15份液体培养变红色但混浊者中,固体培养有12份阳性和3份阴性(大量杂菌生长);液体培养阳性率39.15%、污染率7.12%,固体培养阳性率40.39%、污染率1.42%.结论 支原体属液体与固体培养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液体培养抗污染力较差但可快速检测药敏结果,固体培养能直接观察到支原体属特有的典型菌落,从而鉴别液体培养中出现的假阳性与假阴性,两者结合对临床支原体属感染诊断效果更理想.

    作者:潘新娣;施前锋;邵伟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提升新任护士长的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意识

    护理队伍人才老化与更新需要医院每年从工作出色的优秀护士中选拔科室护士长.护士长作为科室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 病区护士长在医院感染工作中的重要性1.1 护士长的职能作用 护士长工作在临床科室第一线,要实施面对面的管理、督导、教育与培训,落实清洁、消毒、灭菌隔离制度等,直接影响到防止医院感染发生的效果.

    作者:郭立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双磷酸盐药物对合并骨质疏松行口腔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感染的研究

    目的 分析服用双磷酸盐药物对骨质疏松的患者行口腔外科手术后发生的感染,控制围手术期相关药物的使用.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行手术治疗的骨质疏松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术前5周是否有使用双磷酸盐类药物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基础指标及术后发生感染进行统计分析,并对药物使用时间及感染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共纳入患者213例,其中观察组148例,对照组65例,两组患者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吸烟、饮酒、糖尿病分别为21.6%、27.7%、2.0%,对照组患者分别为26.2%、36.9%、3.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27例发生感染,感染率18.24%,对照组4例发生感染,感染率6.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随着药物使用时间的增长,其感染率逐渐增大.结论 双磷酸盐可增加口腔外科术后感染概率,对合并骨质疏松患者术前5周应酌情考虑停用或减量双磷酸盐类药物.

    作者:叶文成;张波;李莹;孙伟锋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感染现状及特点、病原体检出及抗菌药物使用,为临床预防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病历查阅和床边访视相结合的方法,调查2011年11月29日0:00-24:00时所有住院患者(包括当日出院、转科及死亡的患者,不包括当日新入院的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情况.结果 实查1118例,发生医院感染113例、118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为10.11%、例次感染率为10.55%;医院感染部位分布前3位分别为下呼吸道、上呼吸道及血液,分别占60.02%、8.47%及6.78%;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5.24%;医院感染患者微生物标本送检率为84.07%;阳性检出率24.21%;高龄、中心动静脉插管、使用呼吸机和外周静脉给药是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医院感染现患率偏高,应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监测,控制相关危险因素,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作者:干铁儿;朱越献;张丽杰;占伟江;谢升阳;曹俊敏;吴建浓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老年全麻患者肌松闭环监测的应用观察及术后肺部感染的预防

    目的 观察闭环肌松注射系统在老年全麻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以预防老年患者术后肺部感染.方法 随机选取2010年2月-2012年2月进行上腹部手术的老年全麻手术(ASA Ⅰ-Ⅱ级)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A、B两组,每组50例,A组为AEP闭环肌松注射系统组,B组为传统经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频率等数值,记录肌松药总量、诱导苏醒时间及术后不良反应与肺部感染情况.结果 A组在Copper评级、麻醉医师、手术医师满意率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发生肺部感染8例,感染率16.0%;B组术后发生肺部感染11例,感染率22.0%.结论 闭环肌松注射系统在老年全身麻醉中可有效指导麻醉期间肌松药的合理应用,并减少术后残余肌松的发生率及术后感染率,从而提高老年患者全麻安全性.

    作者:刘俊;杜建龙;包梅芳;吴纯西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病区护工手卫生状况调查及对策

    病区护工承担着患者大量的生活护理、辅助性基础护理、消毒隔离等工作,与患者密切接触的频率较高.因此,加强病区护工的手卫生管理,对控制医院感染具有重要作用.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对我院54名病区护工进行手卫生、医院感染、自我防护相关知识认知、需求调查,平均年龄43.5岁.1.2 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手卫生知识及自我防护教育需求问卷调查表.内容包括:(1)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从业年限.(2)手卫生、自我防护知识掌握程度.(3)接受培训经历以及手卫生和职业防护知识需求状况.调查问卷采用一人讲解统一解释语,以无记名方式,发放问卷54份,收回有效问卷54份,有效率为100.0%.

    作者:覃衢弘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肝胆外科围手术期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调查医院肝胆外科患者手术后围手术期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指导临床肝胆外科手术患者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方法 对医院肝胆外科2010年1月-2011年1月413例住院患者手术后围手术期呼吸道标本中分离的病原菌进行检测及耐药分析,并对所有术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调查413例肝胆外科术后患者中有85例发生了肺部感染;其中80例患者痰液标本中分离病原菌,检出大肠埃希菌的32株占40%,肺炎克雷伯菌18株占22.5%,金黄色葡萄球菌15株占18.75%;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检出率分别为43.7%和38.9%;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阳性率为66.7%.结论 肠杆菌科细菌仍是肝胆外科患者围手术期肺部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较强,可能存在多种耐药机制.

    作者:林恒军;吴胜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和肽素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

    目的 评估和肽素(Copeptin)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预后中的价值,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而收住呼吸重症监护病房疑诊为VAP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测定Copeptin、前降钙素原(PCT)与C-反应蛋白(CRP)水平,计算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及APACHEⅡ评分.结果 总共42例机械通气患者入选,其中确诊VAP 24例;VAP组Copeptin(55.6±18.8) pmol/L、PCT血浆水平(1.6±0.5)μg/L及APACHEⅡ评分(22±4.2)显著高于非VAP组(32.4±13.6) pmol/L、(0.5±0.2)μg/L、(16.3±3.6);VAP死亡组Copeptin(78.5±12.0) pmol/L及PCT血浆水平(1.8±0.6)μg/L显著高于VAP存活组(55.8±8.6)pmol/L、(1.2±0.2)μg/L;以40 pmol/L为截断值,Copeptin预测VAP死亡的敏感性为0.67,特异性为0.67,AUC值为0.70高于CPIS和CRP.结论 血浆Copeptin水平判断VAP预后,其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优于CPIS、CRP.

    作者:华锋;王斌;崔恩海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女性糖尿病患者泌尿系统感染的细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对女性糖尿病患者合并泌尿系统感染的相关情况进行分析,以了解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方法 对183例女性糖尿病患者合并泌尿系统感染的尿细菌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 分离出的117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检出的82.1%,其中两种主要致病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于半合成的广谱青霉素类抗菌药物氨苄西林耐药率高,分别为71.2%和72.7%;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两类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率为0;革兰阳性菌中的主要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于青霉素的耐药率为100.0%,而在新糖肽抗菌药物替考拉宁、万古霉素和呋喃妥因中耐药率为0.结论 临床应注意抑制抗菌药物的滥用,并根据患者的实际合理用药,以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周红儿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消化内镜中心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

    目的 调查分析消化内镜中心护士常见职业危害因素,提出相应防护措施.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消化内镜中心11名护士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危害因素,提出防护措施.结果 生物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理因素、心理因素是危害消化内镜中心护士的5大有害因素.结论 消化内镜中心护士应重视职业危害因素,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预防、杜绝、减少职业危害的发生.

    作者:唐平;孔金艳;王盈盈;杨云生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