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分离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性的变迁

闫文强;胡秀学;杨宏伟

关键词:革兰阴性杆菌, 亚胺培南, 耐药性
摘要:目的 调查十堰市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变迁.方法对2009年1月-2010年10月从住院患者各种临床标本中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共分离出革兰阴性杆菌 4658株,其中肠杆菌科细菌占36.7%;非发酵菌占63.3%;分离率占前5位的病原菌分别是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肠杆菌科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0.9%;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100.0%、62.4%、30.5%、10.1%.结论亚胺培南对肠杆菌科细菌具有很强的体外抗菌活性,对非发酵菌的体外抗菌活性较差,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呈较大幅度上升.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性感染的控制措施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开展为化疗患者提供了可靠的静脉输入通道,保证了化疗计划的顺利完成,但PICC置管所致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也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其控制措施:1 置管前预防1.1 患者准备包括全身营养改善、置管侧肢体血管的保护和局部皮肤避免感染、受损等;置管前1 d淋浴1次.

    作者:谢琛红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两种非发酵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性的分析

    目的 了解铜绿假单胞菌(PAE)和鲍氏不动杆菌(ABA)耐药的变化,探讨抗菌药物用药情况与耐药性之间关系,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2007年7月-2010年6月按季度对非发酵菌药敏试验结果和抗菌药物使用频度(DDDs)进行统计,以Spearman相关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 PAE对除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外的抗菌药物敏感率均>70.0%,ABA 12个季度耐药率增长较大,其中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高,达到83.3%和88.9%;对于PAE,头孢吡肟DDDs不仅与自身耐药率相关(r=0.767),还与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的耐药率相关(r=0.772),喹诺酮类DDDs与亚胺培南耐药率相关(r=0.689);对于ABA,头孢美唑的DDDs与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庆大霉素和头孢噻肟耐药率相关(r=0.711、0.711、0.767和0.800);头霉素类的DDDs与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庆大霉素和阿米卡星的耐药率相关(r=0.826、0.788、0.633和0.642),头孢吡肟DDDs与头孢呋辛、头孢他啶、哌拉西林、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的耐药率相关(r=0.709、0.697、0.818和0.782);美罗培南DDDs不仅与自身耐药率相关(r=0.651),还与亚胺培南耐药率相关(r=0.679);PAE抗菌药耐药率间相关分析发现,只有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和头孢吡肟耐药不与其他抗菌药耐药率相关,对于ABA只有头孢美唑耐药率和其他抗菌药不存在相关.结论抗菌药使用量可以影响自身或其他抗菌药的耐药率;对于非发酵菌单纯控制抗菌药的使用,并不能减少其耐药率上升;耐药基因在菌株间横向传播可直接产生耐药,要控制耐药率增长,除合理使用抗菌药外,还必须控制医院感染,实行严格的隔离消毒制度.

    作者:方欢;张军;李刚;袁轶群;丁柳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碱性还原电位水治疗口腔溃疡的临床观察

    口腔溃疡是口腔黏膜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患病率居口腔黏膜病首位,经常复发,病因复杂.采用碱性还原电位水含漱治疗,效果满意.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95例口腔溃疡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9例,男21例,女28例,年龄17~68岁,平均41岁;对照组46例,年龄19~72岁,男19例,女27例,平均42.2岁,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于新杰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医院检验科工作人员职业安全防护的分析及措施

    目的 分析综合医院检验科工作人员的职业危险因素,制定检验科工作人员职业安全防护的管理对策.方法以检验科工作人员为中心,分析医院检验科工作人员存在的职业危险因素.结果检验科工作人员的职业危险因素包括:检验科本身的因素,物理性、化学性及生物性危险因素.结论检验科的职业安全防护亟需得到重视,需要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综合考虑改善职业安全防护.

    作者:顾长国;张新颜;李硕;周琳瑶;曾琳;裴莉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外伤性截瘫患者泌尿系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

    随着高速交通及高层建筑的出现,车祸及坠落伤所致的截瘫患者,越来越多,截瘫患者因膀胱功能障碍常导致尿潴留或尿失禁,目前采用多的护理措施是留置导尿,但极易引起泌尿系感染.我院骨科于2007年9月-2010年8月收住28例外伤性截瘫患者,我们重视心理护理,做好留置尿管的一系列护理,有效地降低了泌尿系感染率.

    作者:潘有朵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消毒供应中心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

    消毒供应中心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中起着预防感染和阻断传播的责任,也是医院感染重点部位之一.对消毒供应中心再生器械的灭菌质量实行全程质控管理,使其工作程序化、标准化、制度化,保证无菌物品的质量及医疗安全.

    作者:谢菲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抗菌药物使用现状及对策分析

    目的 分析抗菌药物使用现状,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通过调查和文献回顾,分析当前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现状、原因并提出合理使用的对策.结果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及由此导致的细菌耐药性等问题严重.结论致病菌耐药性的发生和蔓延已构成对人类健康的严重威胁,各位医师和药师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积极推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作者:刘祖德;鲁燕侠;刘晓军;崔佳;王玮;张癸荣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尿路感染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现状调查分析

    目的 探讨尿路感染大肠埃希菌(ECO)的耐药现状,为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试验依据.方法 大肠埃希菌分离鉴定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采用常规方法进行,用CLSI推荐的K-B法进行药敏试验和评价结果.结果 医院尿路感染标本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对20种常用抗菌药物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性:ECO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敏感率为100.0%;对氨苄西林耐药率高,达95.7%;对头孢类抗菌药物耐药率均>30.0%;对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耐药率分别为50.5%、46.8%;对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耐药率为66.0%.结论 中医院大肠埃希菌的耐药问题比较严重,建议医院领导加强耐药菌的监测与控制工作.

    作者:蔡建军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3种超声清洗器对眼科齿类器械的清洗效果

    目的 探讨3种不同频率的超声清洗器对眼科齿类器械的洗涤效果.方法将使用后的眼科器械随机分为A、B、C组3组,每组100件分别放置在不同频率的超声清洗器中进行清洗,清洗后的齿类器械采用目测法和潜血试验法,检测评估器械的清洗质量.结果齿类器械目测合格率92.0%~9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潜血检测合格率72.0%~90.0%,A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526,P<0.01);B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79,P<0.05);A、B、C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871,P<0.01).结论进口单频清洗器适用于眼科精密器械的清洗;根据器械的材质选择相匹配的超声清洗器,可以大程度保障医疗器械的清洗质量.

    作者:吕永杰;佟庆波;赵云霞;潘艳梅;韩冬梅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pH环境改变对手术器械氧化损伤的观察及控制

    目的 探讨pH环境的改变对手术器械氧化损伤及控制方法,达到手术器械清洁质量稳定、清洁效率提高、物资损耗降低.方法 A组:分别测试清水、健之素泡腾片、蓝鹰牌消毒粉、碱性清洗剂、医用除锈剂稀释液的pH值,然后将新手术刀片放入各组溶液中,观察手术刀片氧化开始时间;B组:分别在不同时间段观察手术刀片在各组的氧化及干沽血污止血钳去污情况;C组:预冲洗后的血污止血钳,分别采用清水冲洗后沥干、清水浸泡、蓝鹰牌消毒粉稀释液浸泡3种方式存放血污止血钳,观察各组存放18 h的隐血试验及存放48 h的细菌监测.结果 A组:清水、健之素、除锈剂稀释液pH值为中性偏酸和酸性,浸泡手术刀片5 min~1 h开始出现氧化,而蓝鹰牌消毒粉稀释液pH值为10~11,浸泡手术刀片30 d均未出现氧化反应;B组:pH值为10~11的蓝鹰牌消毒粉稀释液,既抗氧化又去污;C组:与干放和清水浸泡比较,蓝鹰牌消毒粉稀释液浸泡血污止血钳无论是存放18 h的隐血试验还是存放48 h的细菌监测,其合格率均为100.0%.结论血污手术器械在pH值为中性偏酸和酸性时,氧化活性强烈;而血污手术器械在碱性剂-蓝鹰牌消毒粉稀释液中,几乎无氧化活性,且其去污效果与浸泡时间成正比;对于不能及时回收或需要在临床科室过夜的部分体液、血液污染器械,选择有防锈、去污、消毒3种功效的蓝鹰牌消毒粉稀释液,作为临床科室初步的预清洁,能达到手术器械清洁质量稳定、清洁效率提高、物资损耗降低.

    作者:宋敏;胡珊珊;王平;贾凤琴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黄山学院医院2004-2009年医院消毒灭菌监测结果与分析

    目的 为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对医院的消毒质量进行了监测.方法按<消毒技术规范>的方法进行.结果物体表面监测合格率92.9%,压力蒸汽灭菌锅监测合格率93.3%,环境空气、医护人员手、使用中的消毒液、使用中灭菌液、紫外线灯辐射强度连续6年消毒监测合格率100.0%,2006-2009年医院消毒灭菌每项指标监测结果合格率均为100.0%.结论保证消毒质量首先思想要高度重视,建立医院感染控制组织,制定医院感染控制制度,落实消毒灭菌制度和监督措施.

    作者:刘建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临床分离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性的变迁

    目的 调查十堰市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变迁.方法对2009年1月-2010年10月从住院患者各种临床标本中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共分离出革兰阴性杆菌 4658株,其中肠杆菌科细菌占36.7%;非发酵菌占63.3%;分离率占前5位的病原菌分别是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肠杆菌科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0.9%;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100.0%、62.4%、30.5%、10.1%.结论亚胺培南对肠杆菌科细菌具有很强的体外抗菌活性,对非发酵菌的体外抗菌活性较差,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呈较大幅度上升.

    作者:闫文强;胡秀学;杨宏伟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传染病防护体系在口腔疾病诊疗过程中的优化与应用

    口腔疾病诊疗操作多为近距离、侵入性治疗,接触物品种类多、操作复杂,涉及的病原体种类较多、传播的方式复杂,对口腔专科医院的医疗安全和医护患人身安全造成极大威胁.因此,构建优化的口腔传染病防护体系势在必行.

    作者:李莉莉;李艳秋;王玉玲;张志民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2009年医院感染发病率及其病原体分布

    目的 了解2009年医院感染发病率及病原体分布.方法采用前瞻性调查为主,回顾性调查为辅的方法,对2009年医院33 547例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956例发生医院感染,其中1例发生3次医院感染,24例发生2次感染,共982例次,例次感染率2.93%;主要感染部位为上呼吸道感染649例,占66.09%,下呼吸道感染115例占11.71%,消化道感染152例占15.48%,切口感染32例占3.26%;病原微生物培养送检764例,送检率为77.80%;主要病原体有肺炎链球菌152株,酵母样真菌62株,轮状病毒54株,大肠埃希菌45株,屎肠球菌10株,铜绿假单胞菌8株;医院感染发生日期中位数为入院后6 d.结论医院感染监测与抗菌药物应用策略应作为感染控制的重点工作.

    作者:白丽霞;李霞;赵东蔼;张小娜;周慧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南昌地区耐亚胺培南鲍氏不动杆菌耐药性及碳青霉烯酶基因分析

    目的 调查和分析南昌地区46株耐亚胺培南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及其产碳青霉烯酶的基因型,探讨其耐药机制.方法用K-B法测定南昌地区临床分离的46株耐亚胺培南鲍氏不动杆菌对10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2-巯基丙酸抑制试验检测金属酶,采用PCR法检测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型,对扩增的碳青霉烯酶基因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通过网上相似性检索确定其编码酶基因的类型.结果 46株鲍氏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45.7%、52.2%、74.0%及76.1%,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90.0%;有8株菌对10种抗菌药物全部耐药;46株鲍氏不动杆菌金属酶表型筛选试验均为阴性,PCR扩增后有32株产OXA-23型碳青霉烯酶基因,未检出 IMP、VIM、OXA-24基因;产OXA-23型鲍氏不动杆菌株对阿米卡星高度耐药.结论 OXA-23型碳青霉烯酶基因是南昌地区鲍氏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的主要因素;头孢哌酮/舒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可作为这部分菌株感染的治疗选择.

    作者:夏国际;张伟;宋宁燕;肖群;王志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糖尿病合并呼吸道感染的研究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呼吸道感染的原因、危害及治疗方法.方法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治疗肺炎的同时积极控制糖尿病.结果血糖<13.9 mmol/L时可减少感染的发生,对已发生感染者,应控制血糖利于抗感染治疗.结论糖尿病合并呼吸道感染,合理的应用抗菌药物同时严格控制血糖治疗效果好.

    作者:周晓霞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脊柱术后急性感染的治疗

    目的 探讨脊柱术后急性感染的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脊柱术后急性感染患者的治疗经过,7例患者采用清创引流,2例患者采取清创换药,1例患者采用VSD高负压封闭引流,通过以上病例总结合理的治疗方法.结果 10例患者均得到治愈,清创负压引流较单纯清创换药治疗时间短,平均7 d;VSD高负压封闭引流因治疗经验较少尚难以评价;无一例患者取出内固定.结论脊柱术后感染是一种严重并发症,一旦发生需高度重视;早期彻底清创是关键,结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全身营养支持是有效的方法,对于脊柱术后感染,不必常规取出内固定.

    作者:张中伟;陆惠根;徐红伟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呼吸内科痰培养病原菌分析及感染控制措施

    目的 了解呼吸内科痰培养病原菌的分布,探讨预防与控制感染发生的措施.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9年6月-2010年5月呼吸内科出院病历933份进行分析.结果 933例共检出病原菌74株,主要病原菌为铜绿假单胞菌(36.49%)、鲍氏不动杆菌(12.16%)和大肠埃希菌(8.11%);铜绿假单胞菌对12种常用抗菌药物均耐药,耐药率>50.00%的是米诺环素(66.67%)和左氧氟沙星(51.85%);9株鲍氏不动杆菌中4株只对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其余11种抗菌药物均耐药.结论 加强医院感染知识的学习与培训,提高控制感染意识,认真落实手卫生规范,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做好日常诊疗用物的消毒灭菌,保持空气及环境的清洁,正确处理医疗废物,确保抗菌药物的抗菌效果,对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杨兰萍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清洗剂研究进展

    2009年4月1日,卫生部颁布<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中明确指出: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腔隙或接触人体破损的皮肤、黏膜、组织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灭菌,接触皮肤、黏膜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消毒.而消毒和灭菌的前提是清洁,而只靠常水清洗是不够的,清水不能替代清洗剂进行医疗器械的清洗,必须使用合适的清洗剂,恰当地使用清洗剂能保障清洗效果,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目前,医疗市场上的清洗剂分为5类:酶清洗剂、中性清洗剂、碱性清洗剂、酸性清洗剂、润滑剂.

    作者:徐文娟;蒋礼恒;李薇雪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对不同消毒因子的抗力研究

    目的 研究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对不同消毒因子的抗力.方法采用Brown平板改良法、持续灌流培养技术、载体定量杀菌试验以及扫描电镜技术进行人工培养生物膜对不同消毒因子的抗力研究.结果体外连续培养5~7 d的聚四氟乙烯管内壁的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形成稳定,不易冲洗脱落,膜中细菌浓度达105~106 CFU/cm2,生物膜对0.55%邻苯二甲醛(OPA)耐受时间为3 min,作用5 min可达到完全杀灭;对200 mg/L有效氯耐受时间为5 min,作用7 min可达到完全杀灭;500 mg/L有效碘耐受时间为10 min,作用20 min可达到完全杀灭;对1000 mg/L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PHMB)作用30 min仍然有大量细菌存活.结论体外培养生物膜对0.55%邻苯二甲醛、200 mg/L有效氯、500 mg/L有效碘、1000 mg/L PHMB均有不同程度的抵抗力,应引起医院消毒的高度重视.

    作者:陆龙喜;陆烨;林军明;许激;朱一凡 刊期: 2011年第09期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