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慧素
检查床是妇科患者检查治疗中常用的医疗设备,因其患者多,使用频率高,消毒隔离工作常被忽视,为了解妇科检查床细菌污染状况,对使用中的检查床进行了消毒前、消毒后的微生物监测,为有效控制医源性交叉感染,提供依据.1材料与方法随机采集住院部、门诊使用中的妇科检查床8张,分别进行消毒前、消毒后采样.用浸有无菌生理盐水的无菌棉拭子在检查床脚踏架、扶手、床垫部位进行往返涂擦,以无菌操作剪去手接触部位,将棉拭子放入试管中,立即送检.
作者:黄成凤;姜菲;张爱萍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社区医院为城市医疗保障体系中基层的医疗单位,为进一步提高医院感染管理现状,查找不足,从医院感染管理的基础模式人手,摸索出了社区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的方法和措施.现报道如下.1建立医院感染监控体系1.1 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 由主管院长总负责,医院感染管理科、社区中心各科室主任及各社区站站长等具体负责实施.1.2建立医院感染控制科(室) 具体负责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制定社区医院感染管理计划、质控检查计划、继续教育计划等,明确提出各项工作要求.
作者:韩燕荣;张金伟;吴丙杰 刊期: 2011年第23期
3M爱护佳外科免洗手消毒液是3M中国有限公司生产的一种复合消毒剂,具有广谱杀菌作用,能有效杀灭多种病原体.它获得了美国FDA认证,符合美国CDC和AORN外科洗手要求.近年来,引入国内并开始应用于手术室外科手消毒.我院于2010年采用3M爱护佳9200外科免洗手消毒液(爱护佳消毒液),并与常用的0.5%聚维酮碘消毒液进行外科手消毒的对照研究,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玲珠;郎云琴;李荷花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从药品不良反应(ADR)角度对注射用加替沙星临床应用进行评价,旨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医院2009年6月-2010年9月注射用加替沙星发生的566例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66例患者中,男性247例,女性319例,ADR以皮肤、循环系统以及消化系统症状为主,其发生率分别为48.94%、48.41%、27.39%,有93.64%发生在用药1h内,83.22%的患者在1h内ADR症状得到缓解;84.63%超适应证用药,3.71%给药剂量与频次与说明书完全相符,9例存在用药禁忌.结论 医院注射用加替沙星存在超适应证、滴注速度偏快等现象,绝大多数ADR可通过合理用药予以避免,今后应加大对注射用加替沙星合理用药干预力度.
作者:袁进;梁虹艺;季波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检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阳性主要非发酵菌的AmpC酶,了解其耐药性.方法 利用头孢西丁三维试验检测受试菌的AmpC酶,双纸片增效试验确证ESBLs.结果 共分离出3351株非发酵菌,其中ESBLs阳性非发酵菌657株,检出率为19.61%,分离的前3位ESBLs阳性非发酵菌依次是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分别占32.72%、24.51%、12.02%;657株ESBLs阳性非发酵菌中,检出同产AmpC酶193株,检出率为29.38%,其中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为产超超广谱β-内酰胺酶(SSBL)的主要菌株,其在ESBLs阳性菌株中的检出率分别为40.47%、34.78%和37.97% ;SSBL菌株中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除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外,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50.00%,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的耐药率较高,均>50.00%.结论 产SSBL非发酵菌的耐药性强于单产ESBLs菌株,进行ESBLs阳性非发酵菌AmpC酶的检测及其耐药监测,可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张德忠;饶冠利;周文聪 刊期: 2011年第23期
压力蒸汽灭菌是医院首选的灭菌方法,具有控制方便、效果可靠、费用经济等优点.但压力蒸汽灭菌属湿热灭菌,灭菌过程中有一定量的冷凝水产生,偶尔灭菌后会发现有湿包现象,不能保证灭菌质量,就要重新处理.为了保证压力蒸汽灭菌物品的质量,经排查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取得一定的效果.原因与措施:(1)蒸汽含水量高,进气管道内残留有冷凝水,灭菌程序运行时,被压入锅内,导致进气口处多个灭菌包潮湿.经过干燥程序,有的灭菌包外包布潮湿,被消毒员及时检出;有的灭菌包外包布干燥,发往临床使用,打开后发现内部潮湿不能使用,使我们的工作非常被动.请工程师进行检查处理,在进气口处加入滤网,延缓进气速度;与蒸汽房沟通,取得他们的合作,降低蒸汽内水分.经过处理,潮包现象消失.(2)排气管道不通畅,滤网清洁不及时,蒸汽不能及时排出,导致湿包现象发生.经清洁滤网,湿包现象改善.(3)错误的装载,是导致湿包的又一主要原因.消毒员不重视正确装载,灭菌器内灭菌包摆放过于拥挤,影响蒸汽流通;敷料包、器械包混放,甚至金属灭菌盒、储槽放在敷料包的上面及物品包碰到消毒锅内壁,蒸汽遇到器械、消毒锅内壁形成冷凝水,滴落在敷料包上,导致湿包发生,使灭菌失败.
作者:汪荣花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调查房山区各级医院的医院感染管理情况,并探讨解决办法.方法 对房山区的43所医院,采用问卷、查阅档案和现场检查相结合的方法获取各医院在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房山区43所医院中,一级综合性医院占65.12%,感染委员会在90.70%的医院均已设置,感染管理科、临床科室感染管理小组总设置率为23.26%及20.93%,医院感染管理人员的专职率在二、三级医院中>83.33%;感染管理人员持证率83.05%;全员培训每年≥4次的医院占2.33%;耐药菌监测及细菌培养在基层二、三级医院均已开展,一级医院及其他医院均未开展;医院感染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硬件设施不达标,医疗器械消毒方法不正确,手卫生观念差及消毒隔离制度不落实.结论 房山区基层医院的医院感染管理结构初具规模,但管理人员缺乏相应的资历和能力,专业水平尚待提高,应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的监测管理及行政部门的监督检查.
作者:马玉茹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了解住院患者梅毒抗体的阳性率及分布,为预防治疗梅毒提供依据.方法 对被检者的标本用ELISA初筛,阳性者再用TPPA确诊.结果 27 832份血清标本中,经TPPA检测阳性900份,阳性率3.23%;不同性别患者梅毒血清学阳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0岁组感染率高,为5.60%,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51,P<0.01);梅毒血清学阳性患者在各科室分布不均衡,分布于各个临床科室,内科系统高居首位,感染率为4.44%,其次为普外科,感染率为3.82%.结论 目前住院患者中梅毒的感染率较高,对其检测梅毒抗体很有必要.
作者:叶振斌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大限度的减少各类器械的锈蚀,提高器械的再使用率,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 采用对比的方法,试验组器械采用四步除锈法除锈,对照组器械采用传统的方法清洗除锈,观察两组器械的除锈效果.结果 使用四步除锈法清洗除锈的器械除锈效果明显高于传统清洗除锈方法组,止血钳除锈率提高15.0%,持针器提高30.0%,艾力斯钳提高20.0%,组织剪提高20.0%,吸刮头提高20.0%,镊子提高16.0%.结论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四步除锈法对防治医院感染,延长器械寿命,降低人力、物力等综合成本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琳;王波;张燕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开展妇产科手术医院感染分析,并探讨护理措施.方法 2009年1-12月医院妇产科共做手术1210例,以此为研究对象,采用总结回顾分析法,将患者的病例资料、临床治疗资料等搜集整理,并与经治医师、责任护士共同探讨,分析妇产科手术医院感染与护理措施.结果 医院妇产科共做手术1210例,发生感染43例,感染率3.55%;手术后感染类型主要有泌尿道、呼吸道、手术切口感染,感染率分别为0.91%、1.40%、0,66%;对于不同的手术后感染,采取不同的护理对策.结论 相关人员应采取积极措施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以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邓慧素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中南地区2010年临床分离菌的分布特征和耐药性.方法 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对2010年中南地区8所医院临床分离菌株进行药敏试验,按CLSI 2010年标准判定结果,采用WHONET5.5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中南地区2010年共分离细菌19 27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69.8%,革兰阳性菌占30.1%,前5位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SCN)的检出率分别为63.2%和80.5%;肠球菌属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的耐药率分别是2.3%和0.9%;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肺炎克雷伯和产酸克雷伯菌)和奇异变形菌中产ESBLs株分离率分别为69.6%、52.4%和10.4%,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敏感率为97.4%~100.0%,铜绿假单胞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的敏感率>70.0%,而鲍氏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为60.0%;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氯霉素、替卡西林/克拉维酸的敏感率低,<50.0%,对米诺环素、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左氧氟沙星的敏感性高,>85.0%;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对美罗培南和米诺环素的敏感率较高,>70.0%,对替卡西林/克拉维酸的敏感率低为16.7%,流感嗜血菌β-内酰胺酶阳性率为43.4%,除对氨苄西林和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敏感率稍低外,对其他药物的敏感率大部分>70.0%.结论 临床常见病原菌仍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细菌耐药性呈上升趋势,特别是肠杆菌科细菌产ESBLs菌株增高明显,应重视耐万古霉素肠球菌、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及多药耐药革兰阴性杆菌的流行.
作者:孔海深;杨青;陈晓;张伟丽;魏泽庆;沈萍;肖永红;李兰娟 刊期: 2011年第23期
CT室主要承担医院住院、门(急)诊患者的影像学诊断任务及介入治疗工作.随着CT设备、技术的不断更新与提高,运用CT进行介入治疗也越来越广泛,由于CT室为半开放区域,外来人员流动性大、可控性差,发生医院感染的概率高于临床科室.针对这些原因,我们对CT室的区域进行改建并制定了切实有效的预防医院感染制度,以控制CT室的医院感染的发生率,现将方法介绍如下.1资料我院开展的CT介入手术为全身各部位穿刺活检、椎间盘切吸和臭氧治疗椎间盘突出、术前穿刺定位、囊肿的穿刺治疗.收集我科改建前12个月内接受治疗的51例患者设置为A组;改建后12个月内接受治疗的56例患者设置为B组,共计107例,两组性别、年龄、手术部位、手术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并对两组发生医院感染病例进行统计.
作者:陈兴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调查医院住院患者退药情况.方法 收集医院各病区2010年1-3月退药申请单及电脑数据库退药金额数据,采用U检验,分析医院住院患者退药特点.结果 退药原因多见于调整医嘱、患者出院、患者转科、药物不良反应、患者死亡、患者拒用、电脑录入错误,分别占53.97%、21.57%、8.72%、5.13%、4.96%、3.71%、1.94%;退药品种和例数排名前3位是抗菌药物及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类药与心血管系统药;科室退药和金额统计中内科退药处方共806张,退药金额占总退药金额的25.50%,外科退药处方共855张,退药金额占总退药金额的25.61%,其他科室退药处方共657张,退药金额占总退药金额的48.89%.结论 医院各病区均有退药现象,且退药品种和数量均比较多,需加强医院药品规范管理和临床的合理用药.
作者:李霞;刘晓军;程志英;树俊莲;卫平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 ESBLs)细菌医院感染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 对112例产ESBLs细菌感染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产ESBLs细菌感染以呼吸道为主,112例患者均使用过抗菌药物,使用率达100.0%,其中年龄≥71岁者占51.7%,接受各种侵入性操作占64.3%,100.0%患者均存在基础疾病.结论 高龄、基础疾病、接受侵入性操作及三代头孢菌素的使用是产ESBLs细菌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可有效减少产ESBLs细菌感染及传播.
作者:赵德军;胡昭宇;付维婵;武静;吴大贵;曹雁;田维涛;刘彬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通过了解ICU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和耐药特点,为临床医师提供经验性及更替使用敏感抗菌药物提供合理依据.方法 对2007年1月-2009年12月ICU送检标本所分离的病原菌及其耐药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分离病原菌359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92株,占53.5%,革兰阳性球菌97株,占27.0%,真菌70株,占19.5%;革兰阴杆菌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及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分别占16.4%、11.7%、8.6%、6.1%、5.3%;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检出率分别为32.3%和40.9%;多数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高度敏感;革兰阳性球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分别占10.8%、13.4%;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检出率分别为60.0%及72.9%;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均高度敏感.结论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大部分病原菌呈现高度耐药和多药耐药的特点;定期对ICU进行细菌流行病学调查和耐药分析十分重要.
作者:黎启盛;梁泳诗;李达滨;卢正烽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一次性医疗用品的质量管理,加强一次性医疗用品的使用安全.方法 对一次性医疗用品在计划申购、验收入库、仓储管理、发放环节、相关知识培训和检查督促等环节实现了全面管理及质量跟踪.结果 既保证了所供应物品的品质,确保临床使用安全,又减少积压,降低仓储成本;通过质量跟踪,将及时发现的问题反馈给生产厂家,便于产品质量的持续改进.结论 一次性医疗用品的有效管理是医疗护理安全的重要保证,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纽带.
作者:何东平;徐晓耘 刊期: 2011年第23期
消毒供应中心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点部门,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到医疗质量.我院将全院所有科室使用的呼吸机管路回收到消毒供应中心,采用全自动清洗消毒器中的呼吸机管路清洗消毒程序,进行集中清洗消毒管理,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将我院ICU、RICU、NICU等科室使用后的呼吸机外置管路作为清洗消毒对象,采用瑞典洁定全自动喷淋清洗消毒器及其配套使用的管路清洗架、鲁沃夫多酶清洗剂及纯化水清洗消毒设备进行集中清洗消毒,消毒后需使用无粉的无菌手套、一次性无菌无纺布包装袋、消毒标签等物品.
作者:姚卓娅 刊期: 2011年第23期
自2010年6月以来,我科应用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成立CQI小组,CQI小组由病区护士长任组长,科室14名护士为组员,收集分析本科护士在治疗护理中对手卫生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制定并实施改进措施,观察改进效果.1存在问题及原因1.1认识不到位重视度不够手卫生知识是手卫生行为的基础,由于受传统惯性工作理念的影响,且日常工作繁忙,大部分护士每天忙于应付日常工作,对院感控制意识不强,对医务人员的手是引起医院感染的主要途径之一认识不足.
作者:徐建群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病毒性肝炎是血液透析患者严重血源性感染并发症之一,因此,透析中心内严格的预防和控制,是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的重要环节.现将我科预防、控制的方法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2005年1月-2007年8月在我科透析的患者84例.其中男47例,女37例,年龄19~70岁,透析时间8~72个月.未划分普通区和隔离区,大多有输血史、手术史,透析器为重复使用,作为历史对照组.2009年1月-2010年12月我科透析患者105例.男57例,女48例,年龄23~82岁,透析时间3~98个月.已完善各种制度并实施了预防和控制,规范应用铁剂,杜绝复用.
作者:任丽峰;陈彦芬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建立以毒素基因A/B为靶基因的产毒艰难梭菌的快速定量检测方法.方法 通过设计艰难梭菌毒素A/B基因的特异引物及探针,建立标准产毒菌株DNA(ng)含量与Ct值的标准曲线.结果 该方法仅对产毒艰难梭菌进行特异性扩增,11种其他常见的致病菌及非产毒艰难梭菌均不能扩增; tcdA和tcdB基因扩增标准曲线线性关系R值分别为0.9975、0.9984,检测低限均为2.5×10-3ng.结论 该研究建立的方法具有快速、灵敏、特异性高等优点,可用于艰难梭菌毒素基因的定量检测.
作者:吴琳;王毅谦;邵景东;吴福平;傅春玲 刊期: 2011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