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华;郑逸华;周爱新;林雪梅;毛娟华;李振华
目的 探讨心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673例心内科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医院感染发生率为4.96%,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和泌尿道为主,分别占61.45%、13.25%;共分离出85株病原菌,包括革兰阴性菌68株,占80.00%,革兰阳性菌15株,占17.65%,真菌2株占2.35%;数量多的3种细菌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占31.77%、18.82%、15.30%.结论 心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率较高,并且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应加强病原菌学监测,积极做好预防治疗工作,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张俊彪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2005-2009年医院ICU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特点,探讨耐药性变迁,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指导.方法 回顾性分析ICU感染性标本中分离到的213株鲍氏不动杆菌临床资料.结果 213株鲍氏不动杆菌主要分布在呼吸道分泌物,占84.98%,创面分泌物占7.04%,尿液占3.29%,血液占3.29%; 2005-2009年各年标 本来源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鲍氏不动杆菌逐年分离数增多;5年鲍氏不动杆菌在总革兰阴性菌中检出率为14.64%,2005-2009年鲍氏不动杆菌在总革兰阴性菌中检出率依次为7.89%、12.84%、17.33%、16.17%和15.07%,2005-2009年鲍氏不动杆菌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逐年提高,对庆大霉素、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氨曲南耐药性高,对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阿米卡星、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妥布霉素呈中度耐药,对亚胺培南、美罗堵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性较低.结论 ICU鲍氏不动杆菌感染呈上升趋势,并且呈现出多药耐药特点,临床治疗中必须根据药敏试验选用合理的抗菌药物,同时应加强鲍氏不动杆菌的控制与监测.
作者:鲍滨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不同清洗消毒方法用于结核病患者呼吸机管路的消毒效果.方法 对结核病患者使用的复用呼吸机管路及其附件随机分为A、B、C组(每组各60件),A组采用2000 mg/L 有效氯清洗消毒剂浸泡、B组采用2%戊二醛消毒剂浸泡、C组全自动清洗消毒机清洗消毒;对不同清洗消毒方法消毒前后呼吸机管路及其配件的细菌菌落数及结核分枝杆菌进行检测.结果 消毒前细菌及结核分枝杆菌阳性率均为100.00%,3种方法消毒后细菌及结核分枝杆菌杀灭率均达标;消毒后,C组细菌及结核分枝杆菌阳性率为0,优于其他两组.结论 3种消毒方法均能达到高水平消毒,但全自动清洗消毒机对结核病患者呼吸机管路及其附件消毒效果佳.
作者:陈东方;黄华;汤莉;任建 刊期: 2011年第24期
随着医院手显微外科的发展,为了解开放性手损伤细菌污染等的处理,为日后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我院手显微外科对住院开放性损伤患者伤口进行细菌污染处理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以指导临床用药,减少治疗的盲目性.我科近2年来对手损伤患者进行调查和分析,调查病例共计198例,其中男性138例,女性60例,平均年龄18~58岁.包括切割伤30例、机器辗压伤28例、车祸致伤30例、刀割伤18例、锐器伤20例、挤压伤40例、钝器伤18例、火器伤14例.其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如下.
作者:张伟;武瑞艳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急性脑出血术后合并医院获得性肺炎(HAP)患者的危险因素及其影响预后.方法 选取2007年4月-2010年4月医院神经外科住院的72例急性脑出血术后合并HAP患者,按年龄分为:高龄组(≥75岁)36例,低龄组(<75岁)36例;分析两组患者的收缩压(SP)、舒张压(DP)、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白色假丝酵母菌(CAL)感染率、MRSA感染率、肺炎克雷伯菌(KPN)感染率与随访1年后生活自理能力评分(BI)的相关性,并比较两组BI、再出血率及死亡率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的SP、HbA1c、TC、CAL感染率、MRSA感染率、KPN感染率与BI值均呈负相关关系,r值分别为-0.854、-0.901、-0.742、-0.886、-0.911、-0.798;而DP与BI值均无明显相关,r值为-0.114.结论 急性脑出血术后合并HAP患者危险因素有SP、HbAlc、TC、CAL感染率、MRSA感染率、KPN感染率,且高龄患者预后差.
作者:徐将荣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了解2007-2010年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及肿瘤科肿瘤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规律,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采用API鉴定系统鉴定细菌及真菌,纸片扩散法测定细菌药物敏感性,Rosco纸片法测定真菌对抗真菌药物敏感性;WHONET5.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7-2010年血液科及肿瘤科肿瘤患者感染后共分离病原菌379株和237株;血液科肿瘤患者感染前3位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分别为13.5%、11.9%、11.1%;肿瘤科肿瘤患者感染前3位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白色假丝酵母菌,检出率分别为19.4%、10.5%、9.7%;未发现耐万古霉素葡萄球菌,但对其他多种抗菌药物耐药;肠杆菌科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较敏感;非发酵菌对环丙沙星和头孢哌酮/舒巴坦较敏感,但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性较高.结论 血液科及肿瘤科肿瘤患者感染病原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性较高,应引起重视,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作者:张肖;夏文颖;严佳斌;张杰;梅亚宁;顾兵;刘根焰;潘世扬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评价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重症肺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2010年4月-2011年4月医院住院的36例重症肺炎患者,应用头孢哌酮/舒巴坦,1次/6 h,静脉滴注,疗程7~14 d,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影像学表现、治疗时间、临床疗效、细菌学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36例患者经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后临床有效率为83.34%,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6%.结论 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重症肺炎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刘绍霞;李金红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了解2008-2010年产科病房孕产妇围生期生殖道感染病原菌的构成特点及其耐药性变化,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并为加强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提供实验室诊断.方法 对产科病房2008-2010年生殖道标本所分离出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送检标本共2047份,检出病原菌88株,检出率4.3%;前4位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无乳链球菌,分别占28.4%、26.2%、10.2%、6.8%;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阴性杆菌和链球菌属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较为严重,且呈多药耐药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为21.7%,革兰阴性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出率为17.4%.结论 进行病原学监测,了解病原菌构成及其耐药趋势,对合理选择抗菌药物、降低围生期生殖道细菌感染发生率、减少耐药菌株产生和控制医院感染暴发和流行均有重要价值.
作者:贾卉;杨军岭;董玲;贾秦亮;段美婷;曹颖妮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了解颅脑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为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和规范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调查2010年1-12月205份颅脑清洁手术患者住院病历,对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100.00%,使用多的是头孢菌素类,占43.71%,其次为青霉素类,占31.11%,平均使用(2.74±0.88)种;术前30 min~2 h使用抗菌药物占97.07%,抗菌药物平均使用(9.31±2.95)d;联用抗菌药物占48.29%,88.29%的病例在预防使用过程中更换了抗菌药物.结论 颅脑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存在抗菌药品种选择欠妥、联用不当,疗程过长,剂量大,品种更换频繁等问题,需加强规范化管理.
作者:马建丽;卫晋菲;周亮;曾妙甜;王明媚;李晓红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降钙素原(PCT)与真菌血流感染的相关性,研究不同真菌感染PCT的差异及PCT与疾病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0年12月血液培养真菌感染的患者33例,结合其PCT的检测结果,与随机抽取的100例血液培养阴性患者作统计学分析,研究真菌血流感染与PCT的相关性,同时分析不同真菌感染时PCT结果的差异及感染预后与PCT的相关性.结果 33例血液真菌感染患者中,检出假丝酵母菌属感染18例,隐球酵母菌属感染7例,荚膜组织胞浆菌及球孢子菌感染各4例;PCT<0.5 ng/L者5例,PCT>2 ng/L者23例,100例血液培养阴性的患者中,PCT<0.5 ng/L者83例,PCT>2 ng/L者9例,按行×列表的x2检验,x2=17.79,查x2界值表,得P<0.05,认为血流真菌感染时,PCT的检测结果有统计学意义;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统计学方法研究不同真菌感染时PCT的检测均数,计算F值=3.341,查F界值表,得P>0.05,表明不同真菌感染时,PCT的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采用t检验的方法研究有效控制和死亡患者PCT的检测均数,t=-2.989,查t界值表,得P<0.01,表明真菌血流感染患者的预后与PCT的检测结果明显相关.结论 重视PCT的检测结果,结合患者感染症状,及时有效的控制真菌感染非常必要.
作者:任丽娟;郑文亮;艾根伟 刊期: 2011年第24期
1病例患者女,66岁,家庭主妇,于2011年3月8日因发热、畏寒、呼吸急、心率快、全身乏力2d入院,立即抽血进行培养及相关检查,体温39.1℃,血压86/55 mm Hg,脉搏82次/min,呼吸26次/min,血常规;WBC:21.3×109/L,N:0.90、L:0.09、M:0.01,CRP:26 mg/L,2d后血培养细菌经鉴定为猪红斑丹毒丝菌,临床根据药敏试验结果使用大剂量青霉素静脉滴注共10 d及对症支持治疗,再次做血培养未见细菌生长;2011年3月20日患者康复出院.
作者:陈玉莲;徐涛 刊期: 2011年第24期
隆德县医院位于宁夏南部地区六盘山下,近年来我院在医院管理、医疗质量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绩,而医院感染、医疗废物管理等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其措施:(1)领导重视:实行领导负责制,彻底解决医疗废物管理中出现的经费不足问题,随时出现问题,随时给予解决.(2)加大宣传力度:制定全员培训计划,逐层逐级培训,做到人人有责任、人人有认识、人人均遵行的原则.(3)制定流程图:研究制定操作性强的医疗废物管理流程图,使每个医务人员一目了然按步骤进行,不留死角.(4)举办学习讲座:每月举办1次《传染病防治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国家危险物名录》及目前国家医疗废物管理新进展学习班,实行点名制管理.(5)标识确认制管理:各种医疗废物必须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中规定的标志进行分类并粘贴各种鲜明标识,确认且登记在册.(6)实行交接班:实行每班有交接,每天有记录,每周有汇总,每月有反馈,从而使医疗废物管理逐步走向制度化、程序化、正规化.
作者:聂秀霞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腹部外科术后预防肺部感染的综合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2010年1月-2011年3月211例腹部外科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后采用综合护理方法.结果 所有患者给予常规综合护理方法,211例患者中,22例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感染率为10.4%,治愈19例,治愈率为86.4%,3例死亡.结论 腹部外科术后肺部感染是影响手术成功率的主要原因之一,对腹部外科术后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后,可以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作者:朱瑛梅;吕少诚;金鑫;徐鸿滨;徐明月;史宪杰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综合性ICU医院感染病原菌的临床分布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54株病原菌的资料,分析其标本来源、科室分布及种类分布.结果 154株病原菌主要来源于痰液、导管和血液,分别占53.9%、15.6%、11.7%;科室分布以呼吸内科、胸外科、神经外科及骨科为主,分别占29.9%、18.2%、14.3%及13.0%;共分离出革兰阴性菌107株、革兰阳性菌41株和真菌6株,以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分别占27.9%、22.1%、17.5%.结论 ICU感染仍以革兰阴性菌为主,金黄色葡萄球菌所占比重较大,临床应加强重点科室的检测.
作者:邵朝朝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恶性肿瘤患者并发医院获得性肺炎(HAP)常见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的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 对医院102例恶性肿瘤并发HAP患者的合格痰标本进行培养及药敏试验,对病原菌分布特点和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 102例恶性肿瘤并发HAP检出病原菌121株,革兰阴性杆菌占60.3%,前5位细菌分别是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41.2%,产ESBLs大肠埃希菌检出率为45.5%,对常用抗菌药物显示较高的耐药率,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或碳青霉烯类、阿米卡星较敏感;革兰阳性球菌占22.3%,MRSA占金黄色葡萄球菌75.0%,MRCNS占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62.5%,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耐唑胺敏感率达100.0%;真菌占17.4%,以白色假丝酵母菌占绝大多数.结论 恶性肿瘤患者并发医院获得性肺炎的患者常见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革兰阳性球菌及真菌感染比例越来越高,且耐药现象严重,应加强病原学及耐药性监测,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减少耐药性的发生.
作者:王伟华;郑逸华;周爱新;林雪梅;毛娟华;李振华 刊期: 2011年第24期
听诊器在临床诊疗护理中使用频率高,因与患者的皮肤发生直接接触,易产生交叉感染,故听诊器的消毒管理十分重要.但因听诊器制作材料及构造的特殊性,不能采用高温浸泡消毒,临床普遍采用将听诊器放置于甲醛消毒箱内消毒或乙醇擦拭,但消毒效果差,往往不能达到消毒标准.我科自2009年2月起,使用万金速干手消毒剂擦拭听诊器进行消毒,多次随机采样,每月细菌培养监测,均取得了满意效果.
作者:彭俊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39株耐亚胺培南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性、碳青霉烯酶基因及插入序列、Ⅰ类整合子基因的分布情况.方法 收集医院2009年6月- 2010年6月分离的39株耐亚胺培南鲍氏不动杆菌;微量稀释法检测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PCR扩增和序列测定分析碳青霉烯酶及其插入序列、Ⅰ类整合子基因型.结果 39株鲍氏不动杆菌分离自临床12个科室,对阿米卡星、多黏菌素及米诺环素的耐药性分别为5.1%、0、0,对其余抗菌药物的耐药性>90.0%;39株blaOXA-51-like基因阳性,37株blaOXA-23 like基因阳性,经序列测定及BLAST比对,为blaOXA-66及blaOXA-23型酶;blaOXA-23位于插入序列下游34 bp,blaOXA-66位于插入序列下游8 bp;39株Ⅰ类整合子基因阳性;未检测到blaOXA-24-like、blaOXA-58-like型酶及blaIMP、blaVIM、blaSIM型金属酶.结论 blaOXA-23型及blaOXA-66型碳青霉烯酶是医院鲍氏不动杆菌耐亚胺培南的主要原因.
作者:马红映;汪丽;吕婉飞;舒丽华;丁群力;孙士芳;邓在春 刊期: 2011年第24期
1病例患者男,30岁,农民.主诉于2008年1月16日饮酒后出现腹胀、腹痛,腹胀呈持续性,腹痛呈阵发性钝痛,左中腹为著,可忍受,伴有纳差、恶心、腰背部酸胀感,就诊于当地卫生所,以胃肠炎服药症状减轻.2008年2-9月患者腹痛反复发作,多次自服抗菌药物,病情时好时坏;其间曾就诊于当地卫生院及县医院,2008年7月在当地县人民医院做胃镜检查,诊断为浅表性胃炎,服药月余,病情未见好转.近来腹痛发作频繁,并伴有周期性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等,于2008年10月19日患者腹痛加重,向后背部发射,发作时难以忍受,无呕吐.为进一步明确病因及诊疗,于2008年10月21日来我院就诊.体检:腹部平坦,腹软,脐右侧约3 cm处有压痛,无反跳痛,腹部未触及明显包块,右肾区有叩击痛,肝脾左肾无叩痛,肠鸣音4次/min.CT提示左肾结石,双侧肾周筋膜增厚.心电图提示窦性心率74次/min,早期复极,异常心电图.胸片提示右下肺炎.
作者:张美玲;程源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了解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后肺部感染的病原菌特征及耐药性,提出预防治疗措施.方法 对60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患者进行前瞻性调查,对患者的痰及下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病原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并统计分析.结果 60例肺部感染患者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72.6%,真菌占第2位,占14.1%,前4位的病原菌依次是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分别占21.2%、19.5%、11.5%、6.2%;鲍氏不动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哌拉西林、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唑林、头孢哌酮、氨苄西林、氨曲南、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庆大霉素、四环素、氯霉素的耐药率均>50.0%.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耐药性高;临床应根据药敏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给予早期高压氧治疗,加强呼吸道管理,防止医院感染,以利于肺部感染控制.
作者:许立民;孔磊;盘晓荣;俸道荣;黄剑平;樊秋萍;谢金萍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根据275例肾病综合征患者临床 特征与医院感染的关系,进行病例对照分析.结果 275例PNS患者发生医院感染89例,感染率为32.4%,中位感染发生时间为入院后28 d;89例医院感染患者检出病原菌20株,检出率22.5%;感染组病例与非感染组在年龄、性别、病程、是否使用激素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血清白蛋白含量、IgG含量呈负相关,与血肌酐及尿蛋白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血清白蛋白含量、IgG含量、血肌酐及尿蛋白水平有望作为评价PNS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作者:俞绍辉 刊期: 2011年第24期